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生沒有孩子的他們,現狀如何?

2020-12-21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第一是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第二是不做官侍奉父母,專做啃老族;第三是盲目順從父母的愚孝。這其中第一條是多數人不能接受的,因為傳統的生育觀念認為「多子多福、養兒防老」。然而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優生優育」、「丁克族」逐漸成為年輕人嚮往的生活。

「丁克」是指代擁有生育能力而不生孩子的家庭。在我國90年代初期「丁克」成為一種新的婚姻時尚,夫妻雙方出於對分娩的痛苦、人生意義的追尋、自由的嚮往等多種因素而選擇不生育。如今30多年過去了,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生沒有孩子的他們,現狀如何?在生活中面臨這些考驗,讓人感慨?

01 感情易碎,缺少生命的延續

「丁克族」兩人需要在沒有孩子的情況下共度一輩子。但成年人的世界總會因各種各樣的事情引發矛盾,孩子作為愛情結晶,成為了連接夫妻感情的紐帶,能夠讓彼此冷靜下來權衡利弊,做出負責任的決定。沒有孩子,隨著時間推移夫妻感情會變淡,婚姻很容易出現裂痕,而且晚年無法享受天倫之樂。

02 遭受周圍人怪異的目光和聒噪的評論

傳統的生育觀念在社會中根深蒂固,有些人習慣以「看客」的身份對他人不尋常的生活指手畫腳。面對親戚朋友怪異的目光、嘲諷的話語,「丁克族」不僅需要安慰長輩,還要花時間平復自己和伴侶的情緒。

人是社會性動物,始終離不開社會中的人而作為個體獨立存在。「丁克族」始終是社會上的少數群體,夫妻雙方必須擁有同等的意志力才可以抵擋住周圍人異樣的目光。

03 老年生活繁瑣無力

很多孤寡老人談及一生中最害怕的事情,莫過於生病無人立床頭,死後不為人所知。「丁克族」較一般人群顯得更加獨立自主,但是隨著體力、腦力的衰退,我們終將衰老,往往需要藉助外力來繼續生活。而這時候,子女就成了最後的依靠。

雖然現在有很多養老社區,但麻煩兒女比麻煩外人更讓人心安。丁克族晚年沒有兒女陪伴在身邊,無法感受膝下承歡的快樂,彼此只能相互扶持著過日子,生活索然無趣。如果生病了,身邊也沒有年輕力壯的人照顧,會有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婚姻幸福與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丁克族」是福是禍,我們只能從自己的需要和伴侶的期待出發考慮。值得肯定的是,「丁克族」有更多的時間享受二人世界的浪漫、書寫愛情故事的你儂我儂。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受到的考驗,都是值得用一生的時間來回憶和思量的。

丁克族有利也有弊,他們早年的生活讓很多人羨慕,但是晚年相對來說會辛苦些。你如何看待「丁克族」,你期待中的老年生活是什麼樣子呢?快來分享給我們吧。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私信「育兒」,幫您解答帶娃路上的困擾~

(配圖均來自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一生無子是怎樣的感覺?國內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現狀如何
    所以他們選擇不生孩子,不願意讓孩子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也不願意讓孩子到世界上來受苦。實現自我現在社會上很多人,不論男性女性,都有很強的事業心。工作中的激烈競爭讓他們不敢鬆懈,生孩子無疑會讓他們分心。但是選擇「丁克」,一生無子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國內最早一批選擇「丁克」的人群已經進入老年時期。過去幾十年裡沒有孩子,輕鬆自由,現在老了又是怎樣的感受?答案很現實。晚年生活悽涼我的身邊就有一位老去的「丁克族」,他告訴了我,他的故事。
  • 國內第一批「不生主義」已到晚年,沒有子嗣養老是什麼體驗?
    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都知道帶孩子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很多人當有了孩子以後都會想不要孩子,於是就會有很多人選擇一生都不生孩子,這種就被稱為丁克族,而當丁克族到了晚年以後,生活的現狀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相反的是晚年夫妻之間會發生爭吵,這個時候沒有兒女陪伴就會感到孤單。
  • 首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揪心!
    王女生就是第一批丁克中的一員,當時在丁克理念剛剛興起的時候,王女士就和自己的丈夫就決定了不生孩子,決定了額做丁克族的一員,再做決定之後,這些年來背負的壓力也是非常的大,父母的不理解,同齡人的歧視,甚至說和家人冷戰,生活也不是很順心!
  • 「丁克族」年輕時不生孩子,老了會後悔嗎?過來人的回答令人唏噓
    幾十年前的中國,就已經出現了一批「丁克族」,這些人是打算一輩子都不生娃的,別人用來養娃的錢,丁克族們都用來自我享受了,有的還有些「憂患意識」,將積蓄存了下來,留待自己晚年的時候養老。那麼,幾十年過去了,那些第一批「丁克族」,他們是否後悔了呢?
  • 第一批不生孩子的「女丁克」,一輩子當不了媽媽,她們後悔了嗎?
    第一批不生孩子的女丁克,她們一輩子當不成媽媽,最後她們後悔了嗎?案例蓉蓉便是第一批女丁克之一。她和她老公都不太喜歡孩子,所以他們結婚了後,便達成了共識:結婚以後不生孩子,把養孩子的錢拿去養老,自由享受二人世界。於是,她和老公一起努力工作賺錢。然後每年他們都會去一個地方旅遊。
  • 第一批「女丁克」已步入晚年,現狀揪心
    那麼對於丁克女來說,一輩子不當媽媽是一種什麼感受呢,晚年的光景又是怎樣的呢?案例鄰居劉奶奶就是典型的丁克族,當年她是一位文藝知青,丈夫是留洋歸來的老師,兩人一見鍾情,開始了一段純粹而簡單的愛情,他們崇尚西方自由式的戀愛婚姻模式,而且對當時興起的丁克文明非常認同,所以相約兩人一輩子只過二人世界。
  • 「不婚族」和「丁克族」,晚年咋樣了?過來人訴說親身經歷,揪心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不婚主義和「丁克族」,晚年過得如何?二者在我國的比例越來越大,但與我們傳統成婚生子的理念卻又背道而馳,那麼他們到了晚年會是怎樣的境地呢?受訪人一:陳大爺,52歲,丁克族「以前覺得自己最重要,現在總覺得孤獨。」
  • 一輩子沒有孩子是什麼感覺?首批「丁克族」給你答案,很現實
    現今社會,丁克家族已經非常罕見,他們一輩子都在享受二人世界。在以前,女子嫁到夫家一定要生孩子,而且還一定要有兒子,否則可能會面臨婆婆讓離婚的情況。一輩子沒有孩子是什麼感覺?首批"丁克族"給你答案,很現實。小區裡面,有幾對夫妻,常年都是他們兩夫妻獨自生活,節假日也沒有孩子來看望他們。
  • 我國首批丁克族已退休,無兒無女的生活後悔不?過來人道出心聲
    當初堅持丁克到了35歲,在父母面前說大話,可過了35歲,我立刻閃戀閃婚閃生一條龍安排了接下來的人生。當時用閨蜜的一句話就是,速度快得大家來不及反應便參加了孩子的百日宴。丁克,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深陷其中的年輕人,和歷盡千帆皆不是的老年人,他們都各有各的說法,但無論我當初的「白丁一場」,還是年輕人選擇丁克時的惴惴不安,本質都是因為晚年生活帶來的憂慮。
  • 我國首批「丁克」已退休,沒有子女承歡膝下,他們還好嗎?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成為「丁克」一族,因為他們覺得有個孩子會加重自己的負擔,每天都很忙碌的生活加上需要還房貸車貸,似乎是沒有時間照顧孩子的,所以他們都是只結婚不要孩子,只過好輕鬆些的二人世界,也有人選擇完全的「丁克」,就是戀愛也不談婚也不會結,孩子更不用說了,他們享受自己的單人世界生活
  • 「我沒有一兒半女,難道就不能獨自洗澡?」80歲丁克老人真心酸
    老大娘很大聲的在吼:「我老伴去世了,我哪裡有家人,我這一輩子都沒生過一個孩子!」前臺也懵了,她想不到老大娘是「丁克族」,也不知道這事該怎麼解決了。無奈,前臺只好給老闆打電話,詢問後,前臺告訴老大娘,老闆也不準她一個人進入。老大娘站在前面,氣得渾身直哆嗦,哭著問:「憑什麼,我沒有一兒半女,難道獨自洗澡都不行嗎?還有沒有天理!太欺負人了!」
  • 首批「女丁克」步入晚年,訴說揪心現狀
    晚年光景又是如何呢?什麼是「丁克」?丁克指的是具備生育能力而主動放棄生育的人群,丁克家庭指的是接受無子女、獨享二人世界的夫妻組建的家庭,這一文明源於西方,於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悄然傳入我國,第一批丁克家庭於此悄然誕生。
  • 第一批「女丁克」道出現狀,讓人心酸
    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一輩子不當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自己不需要為孩子擔憂,為家庭煩惱,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是第1批女丁克的現狀也並非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幸福,反而有些令人心酸。我們隔壁的李奶奶當時就加入了「丁克一族」,李奶奶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舞蹈,為了身材的保持,她一直沒有生孩子。
  • 五位過來人真實體驗,晚年生活令人揪心
    執筆:毛婷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丁克家庭」是指有穩定收入的夫妻二人都選擇不要孩子,從1960年的美國流行,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我國興起,算到今天,第一批「丁克族」也已經過去30多年了。根據報導顯示:中國的丁克家庭已經突破60萬,第一批丁克家庭也已經走過了30多年,我們來看一看在他們眼裡,一輩子不生孩子是什麼體驗?
  • 丁克族人生的重大缺陷是什麼?答案只有四個字
    丁克意指夫妻兩人具備生育能力,卻主動放棄生育,沒有子女,享受二人世界的生活方式。到了90年代,在中國的各大城市裡,丁克家庭的數量正在穩步提升。而如今隨著養育孩子的成本提升,生活壓力的劇增,年輕人更注重自我意識和發展,丁克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推崇,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 「民國四大渣男之一」鬱達夫去世後,11個子女現狀如何?
    第三段婚姻是在1942年,僑居在新加坡的鬱達夫和相貌平平的何麗有相遇相識,並且迅速和她結婚生子。縱觀鬱達夫的一生,除了上述的三次婚姻以外,還有多個情人,被罵成"民國四大渣男之一"也在情理之中,鬱達夫豐富的婚姻經歷,使得鬱達夫的一生雖然短暫,但是卻在去世後留下了11個子女。
  • 說好要做丁克族,卻被小侄子一句話給「嚇退」,過來人經歷太奇特
    文|文兒說到丁克族這一群體,大家的印象多是「自私」「我行我素」等負面影響,或許因為不符合我國社會發展主旋律,丁克族身上總帶著天不怕地不怕的囂張感,活在當下是他們的座右銘,生前不想身後事,把養孩子的錢用來養老是他們的一貫主張
  • 手指有4大特徵的女人,一生運勢旺盛,晚年富貴多金又幸福!
    手指有4大特徵的女人,一生運勢旺盛,晚年富貴多金又幸福!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食指短 天生食指比較短的人,無論做什麼事都很認真,尤其是對待工作,簡直是一絲不苟,他們為人很實在,沒有心機
  • 楊振寧98歲仍健在,他的3個孩子現狀如何呢?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提起楊振寧,首先想到的便是他在物理學領域做出的突出貢獻,而他一生也幾乎都是在物理研究中度過,自17年回國之後,更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可是拋卻了那些學術頭銜,回歸家庭的他只是一位三個孩子的父親。若說父親與物理學家這個稱號相比,哪個更貴重,我想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