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都知道帶孩子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很多人當有了孩子以後都會想不要孩子,於是就會有很多人選擇一生都不生孩子,這種就被稱為丁克族,而當丁克族到了晚年以後,生活的現狀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相反的是晚年夫妻之間會發生爭吵,這個時候沒有兒女陪伴就會感到孤單。
有丁克族的原因是因為,慢慢大家都明白帶子女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如果夫妻感情好,就根本不樂意孩子的介入,我只想過二人世界。
但是很多老人的思想觀念就比較的封建,覺得不管怎麼樣還是應該有後,畢竟中國流行的還是。比較的在意孝道,因此還是會有很多人不同意丁克族。
但是丁克族仍然會有很多的存在,她們有些人過得很開心,有些人過得卻並不是很開心,而且丁克族老來無子,老了也沒有人照顧,晚年顯得非常的悽涼。
其實像這種丁克族它是有案例的,我就收藏一個這樣的案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翠花夫妻是一對丁克夫妻,年輕的時候就特別不想要孩子,後來年紀大了以後就更加不想要孩子,於是就這樣一直相伴到老。之前也有過,被朋友親戚勸說,勸他們要一個孩子以後養老,但是都被他們拒絕了,因為他們覺得養一個孩子需要付出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有金錢,與其如此還不如兩個人一起過自己的生活。
於是翠花夫妻一直從年輕丁克到了年老,今天兩個人一直過著二人世界,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夫妻兩人之間的矛盾也開始增加,很多時候都會發生爭吵或者冷戰,有人開始意識到,如果這個時候有一個孩子陪伴彼此,可能就不會感到孤單和今晚,畢竟兩個人一起共同生活了這麼多年,彼此都對彼此特別的熟悉,當生活變得平淡以後,剩下來的就變成了瑣碎事情的爭吵。
看到這個案例,有些人可能會引起共鳴,也有些人會不以為然,但是不論怎麼說,丁克還是沒那麼理想的,那麼丁克族有哪些弊端呢?
一、生命沒有辦法得到延續
當夫妻兩人決定不生孩子的時候,就意味著彼此不會再考慮在生命裡留下延續,這一段生命的開始就意味著孤單的前往,即使百年以後依然是孤獨的存在。
生命沒有辦法得到延續,在其他人眼裡就是一種悲哀,就像是沒有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痕跡一樣,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
二、少了與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
因為丁克族沒有子孫後代,所以就會少了很多血脈相連的親人,子女是血脈相連當中最親密的人,如果沒有了子女的話,就相當於少了與自己血脈相連的親人,這樣的話你會非常的孤單,感受不到親情的溫暖。
而且有的時候孩子就是夫妻感情的紐帶,當沒了孩子以後,這段聯繫就少了,夫妻間就缺少一種連接感情的紐帶,時間久了夫妻間的感情就成了問題,不得不說還是非常難受的。
三、遭受社會輿論的打擊
這也是丁克族的一種壓力,因為社會上普遍會認為,丁克族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只考慮到自己的享受,又忽略了傳承的重要性,所以在社會上這是一種被輿論打擊的行為。
不被社會認可,被社會所指責,讓很多夫妻也飽受壓力,因為在他們看來,丁克族就是一種畸形的生活方式,大眾不一樣就會被視為怪異,所以總會有人在背後偷偷的議論丁克族,但實際上丁克族也並沒有做什麼非常大的錯誤,僅僅只是因為想要過一下自己獨自的生活。
以上三點是丁克族可能會出現的弊端,但也是很多丁克族的心頭愁,選擇做丁克族,其實是一件非常勇敢的事情,因為她們克服了世俗,在以這樣的方式自己共同生活,沒有人說一開始就必須過那種結婚生子,照顧孩子的生活,忙忙碌碌那麼久,自己卻不一定開心快樂,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其實是沒有錯的。
所以那些社會上的輿論指責丁克族的,其實是因為自己,放不下所謂的責任的束縛,畢竟沒有人不願意過輕鬆一點的生活,所以我們都應該以平和的心態看待丁克族,而且別人的生活是他們自己的生活,其他人是沒有權利去指責的。
總結:丁克族雖然會過得很自由,但是有時候也會感到孤單,尤其是到了年紀比較大的時候,因此建議丁克族,還是可以要一個孩子的,像往年也可以有一個陪伴和寄託。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