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報頭版評論:長風萬裡勁 新程壯闊多——致資本市場30年

2020-12-21 新浪財經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原標題 長風萬裡勁 新程壯闊多

子曰,三十而立。人如此,股市亦如是。

從1990年的起點——深交所試運營、上交所成立,到2020年的節點——4000多家上市公司、80多萬億市值,中國股市就像是一條蜿蜒曲折的長路,頑強地向前伸展著。在這條30年的資本長路上,我們能觸摸到拓荒者們遇水搭橋、逢山開路的不屈不撓,也能感觸到建設者們道阻且長、上下求索的孜孜不倦,更能聆聽到奮進者們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鏗鏘心聲。

這條路上有泥濘,有坎坷,但30年披荊斬棘,資本市場已從當初的羊腸小徑拓寬為通衢大道。資本市場以其特有的產權化、股份化、證券化、對未知風險定價的預期化和包容性,不僅將資金更為精準、高效地轉化為資本,而且顯著推進了人才、技術、知識等其他要素配置市場化。同時,資本市場以更加透明、規範的強制信息披露機制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以大力發展股權融資,增強了實體經濟風險承擔和風險分散能力。時至今日,「在金融運行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樞紐功能」等權威表述,意味著資本市場在國民經濟中的系統重要性地位明顯躍升。「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不僅是中國經濟育新機、開新局的重要抓手,更是國家重要核心競爭力的組成部分。

這條路上有急彎,有陡坡,但30年紮根固基,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司南」方向未變,始終向前。股票發行制度的計劃經濟標籤逐漸褪去,從指標制、配額制、核准制最終演進到市場化程度最高、國際通行的註冊制;證券法、基金法、公司法的制定、修改構建起了有中國特色的資本市場法治體系,造假者違法違規成本顯著提升,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更加立體化保障;從QFII問世到滬港通、深港通開啟,從A股「入摩」「入富」到外資控股券商呼之欲出,「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開放將這條資本市場長路融入國際金融體系。

這條路上有擁堵,有「意外」,但30年精心修葺,資本市場的「入口」「出口」更加多元,路況更為通暢。從區域股權市場的規範,到新三板的探索,再到科創板的設立、創業板的完善,適應不同發展階段企業需求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蔚然成型,且在註冊制改革、轉板制度實施等關鍵性制度創新撬動下,實體企業駛上資本市場高速路的「入口」越來越多,支持科技創新的賽道越來越清晰,指標要求越來越包容。更重要的是,類似「故障車」「事故車」「報廢車」之流的上市公司退市標準越來越完善、程序越來越簡化、渠道越來越多元。有進有出的資本長路,更為高效地助力實體經濟「勢若駿馬奔平川」。

當然,在這條30年的資本長路上,我們更要深知一座座裡程碑標記的是過去,開啟的是未來。我們更要翻山越嶺,打通斷點堵點,行萬裡,至遠方。

新徵程已經開啟,資本市場的前行路標更加清晰:錨定服務實體經濟,提升國際化水平,打造成為與中國經濟全球地位相匹配的資源配置平臺。資本市場是企業價值的「稱重機」,更是構建現代化經濟治理體系、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和掌握資產定價能力的「競技場」。向內,穩步推進全市場註冊制改革,重在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引導資金向技術研發的關鍵領域、「卡脖子」環節集中,暢通科技與資本的高效循環。向外,顯著提升雙向開放水平,重在從有管理的通道式開放走向高質量的制度型開放,提升資源配置「兩個市場」的競爭力,跨越「大而不強」的坎兒。

新徵程上,資本市場防風險的路基要更加堅實。歷史和現實反覆告誡我們,防風險是資本市場的永恆課題。在中國股市國際化程度更高、對經濟金融影響面更廣、輻射力更強之後,防範「金融海嘯」「金融地震」的基礎無疑須更加穩固。這既要加強監管協調,提升應急能力,妥善化解存量風險,更要積極穩妥發展金融衍生品市場,健全風險管理機制,拓展市場深度,增強發展韌性。

新徵程上,資本市場要進一步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一方面,更加主動地清理「路障」,樹牢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監管理念,健全公開透明的規則體系,把「不該管的」還給市場,把「該管的」管住管好。另一方面,更加科學地建章立制,以註冊制改革推進關鍵制度創新,完善更具包容性適應性的多層次體系,優化上市公司、證券基金等市場主體的制度機制,真正實現「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

三十而立,風華正茂,多了成熟,少了

輕狂。在光陰的歷練中,資本市場銘刻新

坐標,澎拜新力量,向著富有國際

競爭力的成熟市場目標再出發。

路在腳下,向著遠方!

相關焦點

  • 中證報評論:明年資本市場深改重點劃定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這為2021年資本市場改革劃定重點。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資本市場將繼續奏響「深改」進行曲,助力經濟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乘風破浪開啟新徵程。  對資本市場而言,2021年將是機遇滿滿的一年。
  • 中證報頭版:五個「全面」護航創業板行穩致遠
    來源:網易財經綜合【中證報頭版:五個「全面」護航創業板行穩致遠】截至目前,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已有23家IPO企業註冊生效,其中,18家已完成網上網下發行。
  • 獻禮中國資本市場30年 雪球隆重舉辦「激昂30年未來看東方」活動
    從1990年到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櫛風沐雨走過30年,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為獻禮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雪球特此隆重舉辦「激昂30年,未來看東方」大型活動,包括線上直播與主題徵文等活動形式,邀請權威人士、知名經濟學家、明星公私募基金經理以及雪球人氣用戶,共同講述中國資本市場在跌宕起伏的探索中一路成長的故事。
  • 重塑新格局 助力「雙循環」 ——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證券業論壇...
    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證券日報》社主辦的中國資本市場3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證券業雲論壇」在12月16日舉行,證券日報社社長陳劍夫致開幕辭。陳劍夫在致辭中稱,三十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披荊斬棘,破浪前行,已經發展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作為資本市場發展的見證者和重要參與者,三十年間,證券業實現了自身的跨越式發展。
  • 資本市場改革手冊(2020年版)
    隨著2019年3月1日科創板推出並實施註冊制、2020年3月1日新《證券法》正式實施、交易所債市和發改委企業債實施註冊制以及2020年8月21日創業板實施註冊制,意味著中國新一輪的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基本已經進入深水區,並不斷煥發生機。
  • 資本市場開放30年:ESG架起中外資本市場的橋梁
    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今年30周年。在此期間,中國經濟從農業邁向工業化,高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目前更向科技化、智能化邁進,而資本市場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資源配置功能。但經濟快速增長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如貧富落差、供需不平衡、金融和實體經濟的循環失調等。這些問題需要體制機制的改革和調整。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 中國資本市場30...
    原創 曹韻儀 天下銀保編者按:30年櫛風沐雨,30年春華秋實。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中國資本市場30...
    編者按:30年櫛風沐雨,30年春華秋實。2020年是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銀行業在資本市場助力下不斷成長,而銀行股也成為資本市場「壓艙石」,二者相輔相成。下一個三十年,有更多新政策值得期待,商業銀行將攜手資本市場創造更多「奇蹟」。
  • 專訪中證金融公司董事長聶慶平: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歷程
    截至11月3日,境外投資者在美的集團、格力電器等7家公司中持股超24%。「外資又抄底了?都佔到四分之一了,這些股票會被外資控盤嗎?」有網友這樣問。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現狀的兩面:往外看,越來越多的中國公司赴美上市,並且成為熱門交易標的;而往內看,外資對A股的股權投資及影響已經不容忽視。中國資本市場自30年前成立以來,如何一步步走到現在的國際化程度?
  • 砥礪奮進30年 中國券商與資本市場同成長
    從萌芽到快速增長,從粗放式增長到合規發展,從國內經營到走向國際化,中國券商的發展歷程恰如多面鏡,折射出中國資本市場30年所經歷的成長與蛻變。  細數來時路,每家公司都有時代的烙印,發端於資本市場萌芽,磨礪於資本市場陣痛,成長於資本市場深改,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邁進而立之年,130多家券商也以全新的風貌構成了中國投行的群像。
  • 等待了30年的註冊制 究竟對中國資本市場意味著什麼?|中國資本力量...
    2020年正值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全景整合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重要的珍貴歷史影像,隆重推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專題片——《中國資本力量》。專題片通過主要親歷者的傾情講述,再現歷史轉折重要關頭的思考與抉擇。過去三十年,中國資本市場最重大的歷史事件是什麼?有人說,是註冊制改革。
  • 中國銀河劉鋒:中國資本市場30年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形成四個...
    摘自中國證券報  2020年12月22日  中證網訊  12月21日,中國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在中國證券業協會2020年第四季度證券基金行業首席經濟學家例會上表示,中國資本市場30年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早期前輩做出了許多突破性的工作,幫助我國資本市場用30年走過了他國200年的歷史進程,並在此期間建立了四個重要體系,同時取得三方面成就。
  • 資本市場30年「做蛋糕」:回報投資者能力顯著增強
    本報記者 包興安  投資者是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回顧我國資本市場30年發展進程,廣大投資者始終與市場共擔風雨、共同成長,為資本市場發揮投融資職能做出了積極貢獻。
  • 「資本市場30年·尋找區域經濟領頭羊」榜單隆重揭曉...
    徐春:資本市場在金融運行中「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也將愈加顯著(長江證券研究所總經理 徐春)中國資本市場雖已走過30周年,但對比海外成熟市場,我們依舊很年輕。但在這短短的30年裡,資本市場也逐步從青春走向成熟,從激蕩走向繁榮。
  • 等待了30年的註冊制究竟對中國資本市場意味著什麼?
    2020年正值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全景整合中國資本市場發展重要的珍貴歷史影像,隆重推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專題片——《中國資本力量》。專題片通過主要親歷者的傾情講述,再現歷史轉折重要關頭的思考與抉擇。過去三十年,中國資本市場最重大的歷史事件是什麼?有人說,是註冊制改革。
  • 中證協張冀華:積極推薦行業優秀案例 為資本市場助力脫貧攻堅貢獻...
    原標題:中證協張冀華:積極推薦行業優秀案例 為資本市場助力脫貧攻堅貢獻更多經驗
  • 中國資本市場30年從無到有 4000多家上市公司市值77萬億元
    本報記者 昌校宇「今年是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也是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深圳在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地位十分特殊;深圳證券交易所見證了30年資本市場發展,在服務國家經濟轉型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
  • 資本市場30年股權融資規模超15.6萬億元 服務新發展格局需要「加...
    其中,近10年,IPO、再融資規模為11.88萬億元,佔比達76%。市場人士認為,過去30年間,我國資本市場獲得了長足發展。面臨即將到來的「十四五」時期,資本市場的使命愈加清晰,即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服務實體經濟,在經濟轉型升級過程中,發揮好樞紐功能,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 資本市場30年 證券大咖談\|廣發證券總經理助理王新棟:全面註冊制...
    張儼 春儀  編者按:新中國資本市場建立30周年之際,廣東證券期貨業協會、《投資快報》、股市廣播FM95.3特別策劃,對話行業領導、機構高管、投資者代表,回顧資本市場變革歷程,探討市場基礎制度建設,展望行業未來發展機遇,系列報導「高質量發展再出發,資本市場30年證券大咖談」。
  • 中國資本市場30年30人系列訪談丨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李曙光
    新《證券法》的修訂完成了從核准制到註冊制的理念變化。過去強調以行政力量為主導,現在強調以市場力量為主導,重視司法的功能。但新法修訂後最重要的功能還是旨在投資者保護。1990-2020,從零起步,30年間中國資本市場已一躍成為成為世界第二大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