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婆豆腐起源於四川,如今走出中國,風靡了全球。
2007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向中國推銷日本大米時說。「中國的麻婆豆腐,配上日本的大米,多少碗都能吃得下去!」
《孤獨的美食家》劇照「我的舌頭明明被辣到悲鳴,但是大腦卻沒法停下勺子」
實際上安倍的話並不完全為了奉承中國人,而是麻婆豆腐早在半個世紀前就已經在日本有了很高的影響力,成為日本人最受歡迎的中華料理之一。
日本動畫《中華小當家》中的麻婆豆腐
上世紀六十年代,日本剛剛恢復經濟發展時,許多家庭的兒童營養不良,於是日本電視臺邀請中國廚師陳建明教民眾烹飪四川料理,這款既划算、又美味營養的麻婆豆腐很快就在日本流行起來。
麻婆豆腐在傳入日本、歐美等國家後,為了適應當地人的口味而改良,味道偏甜,但這依然不減麻婆豆腐的巨大魅力。
為什麼麻婆豆腐如此受大家的追捧呢?
原來讓人慾罷不能的麻婆豆腐中囊括著這八字箴言——麻、辣、鮮、香、燙、嫩、酥、涃。
其中,最原始的「麻」、「辣」、「燙」是麻婆豆腐中花椒末、辣椒以及溫度帶給帶給舌頭的刺激性感受,實際上是一種痛覺(但不會造成實質性傷害),痛感受器刺激大腦,從而觸發內啡肽的釋放,讓人產生愉悅感。
「鮮」、「嫩」、「涃」是對於豆腐的標準,鮮在於豆腐的新鮮,嫩在於入口時的細嫩、滑軟口感,涃則是形容豆腐上桌時的完整形態。
「酥」不是指豆腐的酥軟,而是指牛肉哨子的口感。臊子要小火慢炒,炒的酥軟,而不是脆硬。
而「香」是最後起鍋撒上的蒜苗,與花椒、辣椒在高溫下混合的濃鬱香味。
那麼擁有如此豐厚味道的麻婆豆腐又是出自哪位高人之手呢?既然叫做「麻婆豆腐」,那麼就要從「麻婆」說起了。
實際上麻婆年輕時長得嬌俏可人,原是北門火神廟萬豐醬園溫姓大掌柜的七姑娘,小名巧巧。十七歲時嫁給順記木材行四掌柜陳志灝。夫婦倆在成都北郊的萬福橋頭自立門戶,開起了一家叫「陳興盛飯店」的小飯館(後改名為「陳麻婆豆腐店」),由於老闆臉上有麻子,大家都叫他陳麻子,因此他的老婆就被戲稱為陳麻婆。
但不幸的是,十年的好日子剛過,麻婆的丈夫便在翻船的意外中歿了,從此同小姑子相依為命,兩人開始了艱難的生活。
幸虧住的地方是許多苦力從馬家碾進城的必經之路,再加上附近有很多碼頭工人,常將店裡當作中繼站坐會兒歇歇腳,還帶些米和菜,或是到隔壁買來羊肉和豆腐,請老闆娘代燒,還會故意留上兩口,這讓姑嫂兩人早晚餐有了著落。再加上平日裡常有被他們夫妻倆善待關照過的人總會帶些禮物前來看望。
這些都鼓舞了她重拾生活的信心,也使她練就了專燒豆腐的絕技。於是在眾口宣傳讚揚中,她做的燒豆腐竟傳遍了川西的一府十餘縣。甚至引得一些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也前來品嘗。
清末詩人馮家吉的《竹枝詞》就讚頌麻婆豆腐寫到:「麻婆陳氏尚傳名,豆腐烘來味最精。萬福橋邊簾影動,合沽春酒醉先生。」
真正的好菜也許就是這樣,最簡單的食材,最平凡的雙手,卻創造出最動人的食物,配上噴香的米飯,既能充實飢餓困頓的胃,又能平復饞涎欲滴的口,能擺上最尋常人家的餐桌,也能登上國際榜單的前沿!
PS:雖然麻婆豆腐做法簡單,但用料還是有小小的講究哦!下面是麻婆豆腐必不可少的五要素,可以參考一下:1. 豆腐(老嫩皆宜各有風味,老的香,嫩的細滑)。3. 肉沫(以黃牛肉最為正宗,牛肉較之豬肉更醇香,用小火炒酥)。4. 花椒(應選四川當地花椒,以漢源花椒最佳,其中又以「大紅袍」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