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重要?不,氛圍重要。
作者 |油醋
郵箱 |zhuzheng@pingwest.com
最近幾周開始,矽谷著名投資人Marc Andreessen,推特創始人Jack Dorsey 等矽谷大佬們突然開始沉迷使用並爭相投資一款神秘的新社交軟體。它的名字叫Clubhouse。
Clubhouse的本意指的是上流社會的俱樂部和夜總會,代表著西裝革履與酒醉情迷。美國疫情未退,聚會艱難,「Clubhouse」這個詞本該暫時沉寂,但卻忽然在矽谷成了話題中心——科技先鋒們討論的不是曼哈頓的Studio 54,而是一款與Clubhouse同名的社交軟體。
什麼是Clubhouse?
Clubhouse是一款完全以語音為媒介的社交軟體。
其創始人是Paul Davison,曾在2016年開發出圖片分享式社交軟體Shorts。今年2月他創立Alpha Exploration工作室,隨後發布了新作品Clubhouse。
Clubhouse創始人Paul Davison
與Shorts一樣,Clubhouse也是一款社交軟體。但四年時間裡,視覺向的社交軟體版圖已經被Twitter、Snapchat、Instagram和Tiktok牢牢壓住四角。但另一邊,「耳朵」仍沒有受到充分關照。Clubhouse就準備從此切入。
你第一次使用這個app的場景大概會是這樣:打開Clubhouse,選一個房間進入,聽見大家鬧哄哄地都在講話。於是你也試著開始講話,然後社交就開始了。
Clubhouse的界面
整個環境就像一個大型直播現場。但不同於直播天然地分出主播與觀眾兩端,Clubhouse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沒有人是主導者,每個人的話筒音量都相同。你可以和房間內的任何人對話。
或者也可以將它比作一個關了燈的夜店。夜店裡肢體接觸的戲份被剝離出去,只保留下輕鬆的說話方式。從這個角度,「Clubhouse」名副其實。
但Clubhouse也提供了不同形式的房間。遇上聊得來的而環境又太嘈雜,可以「走進」一個獨立房間實現無外界幹擾的個人私聊。另外,TED式的宣講房間也是選項之一,在裡面只有少數有權限的用戶可以講話,其他人的聲音不能隨意出現。
在這裡天大的規則只有一條:只用語音,沒有文字。
Clubhouse在矽谷火了
Clubhouse的從無到有不過短短數月,誰也沒有預料到這個社交軟體眼下已經成為了矽谷的中心話題,甚至大佬熱議,價值飛漲。
美國脫口秀演員Kevin Hart,音樂人E-40、MC Hammer,包括科技界的明星投資人Mark Cuban都曾在Clubhouse上現身。
Kevin Hart(右)與Mark Cuban(左)
在線編程學校Lambda School的CEO Austen Allred表示,在Clubhouse上的體驗「與其他基於文字的網絡社交方式是完全不同的。基於聲音的社交方式更人性化,更接近現實」。
矽谷風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曾投資過Twitter,其創始人Marc Andreessen現在也是Clubhouse的忠實粉絲。他的風投公司已經確定會在Paul Davison的新產品身上投資1200萬美金。而目前外界對Clubhouse的整體估值已經達到1億美元,儼然已有成為下一個Snapchat之勢。
近日新冠疫情在美國遲遲不見好轉,反倒成就了Clubhouse的爆紅。
今年3月開始,美國境內各州陸續關閉夜店、酒吧等公共娛樂場所。派對成了奢望,每個人都被孤立在家。而Clubhouse是目前社交軟體中最讓人有「置身人群」感覺的一個。
有內測用戶表示「進入Clubhouse的房間就像是進入了一個家庭聚會」,而相比Twitter和 TikTok,Clubhouse「更接近在真實世界裡社交。
並且與一條Twitter指向一個話題、一個用戶的模式不同,Clubhouse顯得更為「無意識」。用戶可以只是進入房間,而不接收任何明確的信息,不與任何人發生交流。
許多內測用戶打開Clubhouse,選擇「不說話」。只是將Clubhouse裡別人的聊天作為背景音,來還原自己生活中的煙火氣。這對於身處疫情中的人們來說顯得極為珍貴。
這也是Clubhouse能夠在這個特殊時期受到青睞的關鍵原因。
Clubhouse目前還在內測階段,用戶只能在獲得邀請後使用,app尚未在Apple Store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