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貨運行業的輕量化,甭管是新入行的卡友還是老司機都能說出來一個大概,大部分卡友可能會想到去年的「大噸小標」事件、無錫高架橋側翻事件,包括今年初開始執行的高速公路按軸收費法規以及復工後全國高速和底道開啟的超載超限檢查,這些情況都和貨運行業追求輕量化密切相關。
隨著商用車行業不斷發展,車企和用戶都越來越看重輕量化,車企想要通過輕量化的車型滿足更多用戶需求,用戶想要通過輕量化拉更多的貨,賺更多的錢。每個卡友日常都在思考——如何讓自己的車變得更輕?除去車輛本身技術升級,卡車e族告訴你,在輪圈上花點心思可以讓車輛輕量化的夢想實現得更快。
鍛造一定出色?盲目追捧不可取
經常有一些卡友討論「鍛造鋁圈好還是鑄造鋁圈好」,國內市場上鍛造和鑄造鋁圈的製造商比比皆是,一時也難以分清優劣。
雖然鍛造鋁圈韌性好、質量高,乍看起來是卡友不二之選,但也有一定的風險。
眾所周知,在鍛造工藝中,如果鋁錠純度不夠,或毛坯件本身存在鏽蝕和雜質,那麼在反覆碾壓捶打之後,雜質和鏽蝕很有可能混進輪圈中,導致成型後的鋁圈內部會出現空隙;鍛造鋁圈因其複雜的工藝流程,在實際應用場景中,使用久了就會產生金屬斷層,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同時因為鍛造鋁圈複雜的生產工藝,價格相對鑄造鋁圈來說比較高,對散戶卡友並不友好。散戶卡友拼了命賺的錢還沒有補貼家用,先要給車輪「供奉」上,而且不給整車全部輪圈進行更換,實際運輸時減輕自重等優勢也凸顯不出來。
鑄造一定差勁?以偏概全不可取
很多卡友明知鍛造鋁圈天生存在安全隱患,與鑄造鋁圈相比,他們仍然認為用鍛造鋁圈是更明智的選擇。
其實事實並不是這樣,以偏概全不可取,鑄造鋁圈確實有局限,自重大、質量差是鑄造鋁圈最大的弊病。但如果說,有一家民族品牌,生產的鑄造鋁圈既有鍛造鋁圈自重輕,韌性好的特點,同時還摒棄掉自身的最大弊病,非常適合卡友選購使用,你會為之買單嗎?
旋壓工藝躍嶺出品 鑄造鋁圈也有春天
躍嶺股份作為一家擁有數十年鋁圈製造經驗的民族品牌,在乘用車領域,無論是國內外均擁有良好的口碑與不錯的銷量。近些年來,隨著國內商用車行業的發展,躍嶺股份也將自己的技術引入到行業中,致力於開發最優質的卡車鋁合金輪圈,低壓水冷鑄造技術和旋壓工藝就是躍嶺股份在商用車界的最大殺器。
質量上乘工藝佳:躍嶺鋁圈採用行業先進的低壓水冷鑄造技術,在「低壓力、循環水冷卻」條件下,鋁分子晶粒組織更加細小,讓鑄件結構更加緻密,提升質量,從內到外提高抗拉強度和屈服強度。
旋壓工藝自重輕:在經過低壓水冷鑄造後,躍嶺鋁圈採用獨特的旋壓工藝,對鋁圈進行加工。旋壓工藝是指對鋁圈進行加熱處理並不斷擠壓,讓鋁圈在輥壓過程中不斷延展,既能確保鋁圈的質量,又能降低鋁圈厚度。
普通鍛造鋁圈在不斷揉捏鍛打的過程中雖然會提升密度,增強輪圈整體質量,但內部分子結構混亂,很容易出現斷層現象;反觀旋壓工藝製作的鋁圈在保持輪圈強度的前提下,不破壞分子結構、不出現斷層,同時具備柔韌性強、不易斷裂的優點。
通過低壓水冷和旋壓工藝「考驗」的躍嶺鋁圈在重量方面讓人滿意,在鑄造過程中鋁圈的風孔大小由模具決定,但躍嶺的工程師會儘可能將風孔設計尺寸最大化,保證鋁圈強度和質量的同時,做到極致輕量化。
檢測嚴格高標準:躍嶺股份為了能夠滿足市場和用戶需求,對鋁圈生產高標準嚴要求,建立商用車實驗室,引入氦氣檢測,利用分子結構小的特點進行測試,確保鋁圈緻密性。
國家曾對鋁合金輪圈的生產提出相關規定,110萬轉以下輪圈不能出現裂紋、變形等問題,而躍嶺鋁圈可以將國家標準提升20%-30%左右,確保用戶用得安心。
寫在最後
躍嶺股份在數十年發展的過程中,不斷進行技術調整,從乘用車領域再到商用車領域,躍嶺股份一直走在行業前沿,用最優質的的產品服務市場、服務用戶,在國內外屢獲業界大獎,每年產品出口量高居行業前列,是民族品牌的優秀代表。
優質產品總會博得市場信任、用戶滿意,優質企業也會因此騰飛,相信民族品牌,相信躍嶺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