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斤果僅3斤肉,卻常年賣30一斤,如此賺錢農民能大量種植嗎?

2020-12-26 騰訊網

昨天家裡小孩看到有小朋友在吃榴槤就買了一個,35塊錢一斤,稱了下5斤左右老闆就收了175元,重重「大果」拎回家把果肉全剝出來後稱了一下僅有一斤半的榴槤肉,還沒去掉榴槤肉裡面的核。算一下如果10斤的榴槤也就只有3斤肉而已,而10斤榴槤起碼要300-350元,也就是說一斤榴槤肉就要100塊錢左右。而且關注榴槤市場的朋友都知道,榴槤的價格一般都不會有較大幅度的變動,常年都是30左右一斤。

既然榴槤這麼值錢,國內農民能大量種植嗎?如果農民可以大量種植,一方面可以給農民帶來不菲的經濟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隨著產量的上漲拉低下榴槤的價格,讓榴槤也能成為普通居民能吃得起的水果,比如以前價格昂貴的紅心火龍果、蓮霧都隨著國內引進種植價格越來越便宜。那這條引進種植的路子在榴槤上能行得通嗎?

暫時來看有點難度,因為榴槤對生長條件要求比較嚴格,雖然其在日平均氣溫22℃以上,且沒有霜凍的地區都能種植,但若溫度低於10℃就有可能把榴槤樹凍死。只有在終年維持在25-30攝氏度的氣候條件下才能結果,在我國符合榴槤種植條件的僅有海南省和雲南省的部分地區,其它地區或者無法種植,或者種植成活了也沒有辦法結果。

最近幾年隨著榴槤種植技術在我國的發展,我國部分地區已經開始種植了,但是一年的產量僅有十幾萬噸,相比泰國去年60萬噸,今年預計的78萬噸還有很大的差距。另外受氣候條件的影響,我國產的榴槤質量也普遍較差。所以國產榴槤用一句總結就是產量低,質量差,即使產出來了也賣不出一個好價格,農民還真的不能大面積種植。

同國內種植現狀不同的是國外卻紛紛擴大種植來滿足國內的榴槤需求,搶佔中國市場,據統計泰國2019年的榴槤產量為60萬噸左右,而今年泰國方面表示產量將會提高30%,也就是說今年泰國榴槤產量為78萬噸左右。菲律賓方面甚至單獨開闢7500畝土地用來種植榴槤,以出口我國搶佔國內榴槤市場。

受當前榴槤的品種限制,其在我國的種植短時間內難有改觀,希望後續能培育出適合低溫環境生長的榴槤,但榴槤可以自給自足時其價格自然也就降下來了。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3斤飼料能長一斤豬,農民30斤玉米才能換一斤豬肉,錢被誰賺了?
    養過豬的朋友都知道,因為現在的生豬品種比較好,再加上飼料營養搭配比較均衡豬的生長速度很快,正常情況下從出生的3斤長到出欄的250斤前後也就需要半年多的時間,而在育肥階段豬吃3斤飼料就能長一斤豬,好的豬品種餵優質飼料,豬真的可以達到日長3斤,可到了農民這邊賣30斤玉米的錢才夠買一斤豬肉,生豬養殖中的利潤被誰賺去了?
  • 一種水果有玫瑰香味「爆紅」,曾1斤賣188元,2020年您想種植嗎?
    導讀:一種水果有玫瑰香味「爆紅」,曾1斤賣188元,2020年您想種植嗎?陽光明媚的日子,總讓人感覺適合種植一些什麼植物,哪怕是蘭花或者玫瑰,桂花或者君子蘭,都覺得心情舒暢。而可以種植的東西,還真的非常多,農民估計已經開始籌劃播種稻穀了吧?
  • 花青素是藍莓5倍,一斤40元,常年熱銷,卻很少人種植
    在筆者的印象裡,藍莓一直都是一種價格比較貴的水果,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動不動就要賣到二三十元。而且超市裡包裝的藍莓數量很少,一盒裡邊有10幾顆左右,價格在十幾塊錢,真的挺貴的。筆者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種水果花青素含量更豐富,是藍莓的5倍,它就是藍靛果,一斤能夠賣到40元,常年都很熱銷,卻很少有人種植。藍靛果的顏色和藍莓很相似,都是呈現藍黑色,而且果皮上都有白霜,只不過藍靛果的白霜要更重一些。他們兩者還有一個更大的區別,果型不同,藍莓的果型是圓形或橢圓形,而藍靛果的果形則為長條形,有點類似美人指葡萄。
  • 畝產1000斤,今年沒熟就被搶收,價格飆升到10元1斤,太瘋狂了
    畝產1000斤,今年沒熟就被搶收,價格飆升到10元1斤,太瘋狂了。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在北方地區,農民一般選擇種植玉米和小麥,因為這兩種農作物價格都比較穩定。綜合算下來,每畝地的毛利只有1000元左右,而青麥仁的市場售價卻高達10元一斤,就算按照畝產1000斤來計算,畝收益高達1萬元,每畝地可以多掙9000元,可以說經濟前景十分良好,那麼真有這麼好嗎?農友告訴我,雖然數字很美好,但是事實並不是如此,青麥仁在市場上的知名度並不高,只有一些大城市才有少量售賣,而且青麥仁不利於儲存,短時間內就會發黴,儲存成本比較高。
  • 除了殼沒啥肉,去年卻賣20元1斤,今年跌到3元,農民:懶得挖
    其實南方冬季可吃的野菜也挺多的,現在有一種野菜就大量上市,它在去年還賣到20多元一斤,今年突然下跌到了3元了,很多的農民懶得去挖了。我們都知道,在去年的時候冬筍遭遇到了「大小年」中的小年,並且因為南方多地出現了乾旱,所以當年冬筍的產量很低,一度賣到了三四十元一斤,後來價格雖然下跌了,但也普遍在20元以上一斤,光是農戶手中的收購價也要10幾元一斤,很多的網友直呼吃不起。
  • 4棵能產1噸,城裡賣3元一斤,農民卻不願意種植,這是為何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在農民看來種植的農作物總希望收穫的越多越好,產量高就可以賣更多的錢,這對於一些度過饑荒年代的人們來說,都有這樣的一個希望,當他們經歷過豐收的年份後,對於一些東西卻開始產生了反感,種植農作物的時候開始挑挑揀揀了。有一些農作物被嫌棄,甚至不願意種植了,這是為何?
  • 16斤才出一斤成品,一斤80元很熱銷,農民卻說想靠它掙錢很難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下這種果實,16斤才出一斤成品,一斤80元很熱銷,農民卻說想靠它掙錢很難。這就是油茶果,它在我國的南方地區應該算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果實,每年的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這段時間,就是它成熟的季節。
  • 改個名字就大賣!「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
    導讀:改個名字就大賣!「相思果」40元一斤供不應求,農民為啥不種植?在國內的果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市場上有一種叫做「相思果」的水果。它的本來面目,其實也就是一種以前農村常見的野果罷了。只可惜,即便花錢,也不一定能夠買到,因為,種植的農民不多,想吃往往都吃不到!真正應驗了那句話:「改個名字就大賣!」03農民為啥不種植「相思果」?
  • 被稱為「糧食之母」,蛋白質含量不輸牛肉,10元1斤常年賣高價
    它原產自南美洲,種植歷史和水稻一樣悠久,在國外還被稱之為「糧食之母」,而且蛋白質含量可以和牛肉媲美,在市面上賣到10元一斤的高價,並價格是常年居高不下,它就是藜麥。 近些年相信很多的朋友們都有接觸過微商,而在朋友圈也應該就看到過有人售賣藜麥。
  • 國內種植超2000萬畝,卻少有人吃,如今大量出口日本,1斤賣20元
    日本人的最愛,國內卻大量種植,畝產低至1500斤,農民卻說賺大了。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知識。再過幾天就要迎來春分節氣了,最近幾天山東地區的氣溫也開始逐漸回升。農友告訴我,這種植物在國內種植面積遠超2000萬畝,可以說中國就是這種植物的最大種植國,而且這種植物在日本特別受歡迎,很多人都特別喜歡吃,不過這種植物的畝產量卻十分低,但是很多農民卻說賺大了,這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其實我說的這種特殊的植物就是沙棘。
  • 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導語: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今天小編要說是皇帝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貢柑,從名字看,這個東西是非常高貴的,又是「皇帝」,又是「貢」,其實在早年間,皇帝柑也是屬於稀有水果,種植的地區十分少
  • 山裡一種植物很值錢,新鮮野生300元1斤,農民為什麼不願意種植?
    導讀:山裡一種植物1斤300元,想買的買不到,想賣的賣不掉?真的好奇怪在山裡,總有很多有用的植物。當然,人們常說「無奸不商」,商人還是要賺錢的,只是拿出一部分利潤讓農民去採挖。其中一種植物,即便商人賺了差價,依然能夠賣到300元一斤,還是讓農民賺了不少錢。這種300元一斤的植物,其實以前是農村用了做「蛇藥」防身用的,一些農民要進山之前,就好搗碎它,用它的汁液塗抹衣物,在衣服的口袋裡也時常備著它。萬一不幸「中招」還可以進行處理。
  • 砂糖橘產地價1.3元每斤,摘果費需要3毛每斤,種植戶出路在哪裡?
    今天有果農說今天果才賣到1.3毛一斤,可是找不到摘工,求婆婆告奶奶找來工人費用很高,摘果費需要3-4毛每斤,果農的出路在哪裡,大家有什麼想法呢,下面分享一下。一、行情下落與很多人盲目進入種植有關係網友1說: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不是說錢多就可以投資,這些都是要人工,地租,不像做生意,只有真正的農民才能體會到。網友2說:如果沒有這些大老闆投資,我們農村自己種上十來畝地就永遠不會爛市,現在爛市也好,給大家一個教訓。
  • 南方的水果,4元1斤少人吃,改個名字在北方賣12元1斤,咋樣了?
    導讀:南方的水果,4元1斤少人吃,改個名字在北方賣12元1斤,咋樣了?文/農夫也瘋狂因為種植技術更先進了,再加上交通運輸的便利,之前好些水果只有應季才有,可是現在多數的水果是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比如有些水果是夏季成熟,可是現在卻能在冬季成熟,並且大量上市,這對於廣大的吃貨朋友們來說,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同時對於種植的農民,也增加了收入。
  • 從日本引進的品種,一個能賣10元農民卻說難賺錢,消費者:假貨多
    導讀:人稱「秋月梨」,從日本引進1個能賣10元,假貨較多,難買到真貨文:三農小七天氣說變就變,轉眼已經很涼爽了,而農村的很多水果已經成熟了,在眾多的水果之中,有一種水果值得一提。02秋月梨的價值秋月梨由於品質很好,價格往年以很貴,單個秋月梨在市場上也能賣到10元左右,市場價一般一個1斤左右
  • 過去一斤賣30元,農民搶著種,現在不多見了,農民:賣苗的賺錢了
    對農民來說,選擇種植作物非常重要。它直接決定了他們明年的收入。如果他們選對了作物,明年就能大賺一筆,但如果選錯了,他們可能會賠錢,但沒人能確定,因為沒人能幫助他們預測明年的市場情況。然而,一些農民選擇長期作物。相對而言,這類作物的收入是可觀的,但目前的市場是不斷變化的。
  • 靠名字而走紅的「仙果」曾30元一斤,現價格暴跌,農民:還種嗎?
    這些水果中,有很多是以前沒有見過、沒聽說過的,在我們國家也是大面積種植,不僅給農民增加了收入,也給公民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許多從國外進口的水果,有的已經大面積種植,有的在迅速走紅後,便變得默默無聞。今日向大家介紹的這款水果,我國引進的歷史也不算長,也就20多年的歷史,曾經靠名望迅速走紅,一賣就是30塊錢。
  • 目前農村種植幾種果蔬很賺錢,有兩種我自己年年種,有前景
    我和大家一樣,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村人,深知農村賺錢的不易,不管是養殖還是種植,都需要以市場為導向,但養殖方面我有點不太懂,我常年主要以種植為主,因此對種植方面的信息非常感興趣,今天為大家推薦幾種很賺錢的果蔬種植,其中有兩種我自己年年種,效益不錯,也很有前景,供大家參考。
  • 價格暴跌:30萬斤上市賣不動,消費者:等到10元3斤再買
    不平凡的一年,命運多舛的農產品,在今年大多數都遭遇了市場寒冬,讓農民心中苦不堪言。 上半年的時候,荔枝、芒果、西瓜、大櫻桃等等水果,不僅價格遭遇了大跌,還遇到了滯銷賣不動的情況,讓種植這些水果的農民都始料不及,虧了個血本。
  • 農村承包10畝地,種植鈣果,畝產量3000斤,一年純收入18萬
    鈣果的種植技術首先在健壯的植株上採收果實,將種子處理好後,要放在陰涼的環境下沙藏,到了3月份的時候,種子長出芽就可以進行播種,一般是採用穴播的方式,行距保持38釐米,株距保持15釐米,挖好的穴裡面放3顆種子,蓋上2~3釐米的表土,之後再蓋上地膜保溫保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