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韓凌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收錄於話題#皮膚科8個
銀屑病,俗稱牛皮癬,是一常見的涉及免疫系統的複雜慢性疾病,由於病因不清、遷延不愈,一直是困擾患者和醫生的頑疾。尤其到了冬季,誘因增多,患者多病情加重。
傳統治療銀屑病的方式主要包括外用藥物、紫外線光療、口服中草藥和維甲酸等,但不少患者療效欠佳,而且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科學家、醫學家在漫長且艱辛的治療探索中,對銀屑病發病原因有了進一步深入了解,近年來終於找到了很多關鍵的致病因子,繼而開發出了一些有針對性的「精準武器」,這就是針對銀屑病發病特定環節而出現的生物製劑。
和傳統藥物「地毯式轟炸」相比,生物製劑的安全性和特效性更高,因此被很多醫生認為是「生物飛彈」,為銀屑病治療帶來了新的曙光。但是,很多患者對這個新生的「生物製劑」還比較陌生,存有很多困惑。今天,就讓我們好好來聊一聊這一治療熱點。
01
什麼是銀屑病生物製劑呢?
簡單來說,生物製劑就是利用生物成份製成,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相應疾病的生物製品,比如大家熟知的疫苗就是一種用於疾病預防的生物製品。治療銀屑病的「生物製劑」是一類利用生物工程及基因工程技術開發的新藥,主要用於銀屑病的治療。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些銀屑病患者複雜致病網絡的關鍵因子,這其中,「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就是最強大的兩類「搗亂分子」。生物製劑是針對這些關鍵因子而開發,進入人體後,能像飛彈一樣識別出這些「搗亂分子」的位點,直接切斷其下一步的病理反應,而對機體的其他組織和細胞無明顯影響,可謂是「精準打擊」。
02
哪些人群適合選用生物製劑呢?
首先,病情嚴重的患者,包括中重度斑塊型銀屑病需積極考慮生物製劑;
其次,對傳統治療不佳或無法耐受的銀屑病患者、關節病型銀屑病患者經緩解病情抗風溼藥物治療不能有效緩解、生活質量差的銀屑病患者,可以積極使用生物製劑。
03
生物製劑的種類眾多,該如何選擇呢?
國內現有的生物製劑主要分為兩大類,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和白介素類抑制劑,它們都可以有效治療銀屑病,區別是打擊的目標不同。
1、腫瘤壞死因子α拮抗劑(TNF-α拮抗劑);
針對「打擊」腫瘤壞死因子α,國內目前已經上市使用的包括單抗和重組融合蛋白。其中單抗有兩種,類克(英夫利西單抗)和修美樂(阿達木單抗),此外還有以「益賽普」為代表的重組融合蛋白型的生物製劑。因為腫瘤壞死因子α和多種炎症性疾病有關,因此這種生物製劑還可以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
2、白介素類抑制劑(IL-12、IL-23拮抗劑;IL-17A及其受體拮抗藥)
針對IL-12、IL-23的烏司奴單抗、古塞奇尤單抗,針對IL-17的司庫奇尤單抗、依奇珠單抗等均已在中國上市。相對來說,白介素類抑制劑對銀屑病有更「專一」的治療效果,在皮損清除、起效速度方面更具有優勢。
具體選擇時需綜合考慮患者病情、訴求、耐受、既往治療史、可能的不良反應風險和經濟因素等實際情況,個體化用藥。總體而言,在專業醫生對治療指徵和過程的專業把控下,治療後可以達到75%-100%的好轉,緩解期也拉長。
04
生物製劑的缺點有哪些?
由於生物製劑是先進尖端的設計製作技術,成本高,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昂貴,對於大部分銀屑病患者來說在經濟上還不能承受。相信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研製成本、市場價格也將隨之下降,目前修美樂(阿達木單抗)從2020年1月起已納入上海市醫保報銷範圍,價格較進入醫保前降低80%。
其次,由於生物製劑多為人源化、人-動物源化產品,因此進入人體後,可能存在一定的免疫反應,在使用中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再者, 在規範的臨床試驗研究和上市後長期的監測分析中,已經發現生物製劑有發生感染、肝臟受損、腫瘤等情況,因此,在使用生物製劑前需要排除結核、病毒性肝炎、活動性感染等疾病,同時,存在其他腫瘤風險的,也需要與醫生充分溝通治療方案,避免嚴重不良反應的發生,這點切不可大意。
總之,對於大部分患者,生物製劑具有耐受性好、效果明顯的特點,也很安全。相信隨著生物醫學的發展,未來會有更多選擇性更強、療效更好的生物製劑被用於銀屑病的治療。
專家介紹
韓凌,博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美國凱斯西儲大學聯合培養博士,致力於銀屑病的臨床與發病機制研究,擅長銀屑病的診治,特別是生物製劑治療銀屑病,以及常見和疑難皮膚病的診斷治療,各種色素、血管性疾病的美容雷射治療。主持並參與多項國家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中華皮膚科雜誌》《臨床皮膚科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等國內外雜誌發表多篇論文,參編《銀屑病學》《辭海皮膚科詞條》《名醫與您談疾病叢書銀屑病》等多部書籍。
文 | 皮膚科 韓凌
原標題:《【皮膚課】「飛彈式」治療銀屑病的生物製劑,到底是什麼?》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