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高級與否與色彩本身並無關係,真正決定它們高不高級的,是色彩的科學搭配法則。也只有當你真正掌握了科學的配色法則,才能更好地運用色彩——不論是你的穿衣,還是你生活。
你們覺得,什麼樣的顏色算是高級呢?
近兩年大火的電視劇紛紛拋棄了高飽和的阿寶色色調,改用更為低調厚重的中國傳統色彩,觀眾們無不高呼:哇哦,這樣的顏色好高級!
有高級,相對就有低級。似乎大家默默形成了一條鄙視鏈:越低調的顏色越高級,越鮮豔的顏色就越低級。
顏色,真的有高低之分嗎?
什麼是高級?一提到高級色,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低飽和的莫蘭迪色。莫蘭迪色低調不張揚,營造出一種靜謐柔和感,在「性冷淡風」盛行的那幾年,莫蘭迪色系成了當之無愧的「高級色」。
無論是在時裝界,還是在家居界,都能看到高級灰的存在。
不過,莫蘭迪色就真的算是高級麼?也不一定。在沉醉中國傳統色彩的人們心中,故宮純正的紅牆綠瓦才是高級色彩。與低調的莫蘭迪色不同,故宮的色彩純度很高,給人一種純正的感覺。
故宮色並沒有因純度高而給人豔麗俗氣的感覺,相反,它展現了故宮的莊嚴古樸,雍容華貴,以及豔而不俗,就連一向被人們「嫌棄」的紅配綠,在此處也是格外的好看。
孟菲斯派,用了高純度、高明度的的明亮色調,打破了極簡主義的冷靜克制與中國傳統色彩的濃鬱厚重,給人一種歡快愉悅的感覺,你又能說它不高級嗎?
可見,色彩本身其實沒有高級or低級之分。所謂的高級色,也只是在特定的時期符合當時的流行趨勢與普世審美觀。
色彩本身無分高低,在如今這個越來越多元的時代,審美觀也不再是單一不變的。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高級色的標準,又怎麼是唯一的呢?
色彩怎樣才能高級?
或許你會問:「既然色彩無分高低,那為什麼有些顏色看起來就是很舒服很好看,有些就是很難看讓人很不舒服?」
首先,顏色雖然沒有高低之分,但配色卻是有科學的法則。沒有掌握科學的配色原理而隨心所欲地去搭配,錯誤率極高,當然不會很好看。
比如紅配綠。故宮是這樣的:
故宮配色的高級感,是因為遵從了科學法則:純度極高,讓色彩濃鬱出挑;純度與明度相同,呈現豔而不俗。
紅綠黃強對比撞色,比例卻控制的敲到好處,紅為主色,綠、黃為輔色,極具視覺衝擊力卻又不會造成任何不適感,讓人過目不忘。
其次,不同時代的主流審美不同,對「高級」的定義也不完全相同。比如文藝復興時期,藍色是聖母的色彩,紅色是聖子的色彩,時代的特徵與宗教的地位讓紅配藍成為當時的高級配色。
巴洛克時期,社會從人文主義向享樂主義過渡,從建築樣式到人們的著裝都極盡奢華,大量金色運用其中,營造一種富麗堂皇的景象,所以那時,金色是當之無愧的高級色。
到了現代主義盛行時期,極簡的黑白灰又稱為最高級的配色,這在之前時代可是完全看不到的景象。
這個多元時代賦予了我們色彩的多樣性,我們既能接受五顏六色的的絢爛豐富,也能欣賞黑白灰以及各種低飽和度的冷靜克制……
色彩的高級與否與色彩本身並無關係,時代與普世審美價值來評判色彩「高級與否」的標準也早已不復存在。真正決定它們高不高級的,是色彩的科學搭配法則。也只有當你真正掌握了科學的配色法則,才能更好地運用色彩——不論是你的穿衣,還是你生活。
學好了色彩,就可以解決90%的審美問題,包括服裝穿搭。在形象整體造型中,色彩的比重也是重中之重。
▲ 梵薈形象創始人—高暄老師在服裝搭配課堂上分享色彩搭配之道
掌握好配色,知道如何駕馭最適合自己的顏色,儘管是普通單品,在你的妙手之下,也能讓整體穿搭變得吸睛有味道。
只有學會了色彩的科學法則,建立科學的審美觀,才能輕鬆駕馭色彩這把武器。讓你無論走到哪裡,都是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
梵薈形象,為美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