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四,吃大餅炒雞蛋的日子。想必過去的日子艱苦,能吃上大餅炒雞蛋就是奢求,不像現在,大餅雞蛋成了最普通的早點。未必會有多少人特意以大餅炒雞蛋為餐,所以今天該是一個沒有什麼特點的日子。儘管不以吃食見長,但初四卻有著虛懷如谷的情懷,不爭不搶,不急不躁,牢牢把握住自己承前啟後的歷史使命,讓大家過上安逸恬適的一天。
天氣越來越暖和,太陽也越來越有信心,微笑的時間越來越多。人們在這樣的和煦當中走親訪友,聚會消遣。寒意逐漸消退的過程中,人的體感是越來越舒適的。最喜歡「細草穿紗雪半消」的狀態,春意萌動,寒意闌珊。這種好光景多麼適合聚會,文雅的那種,既有琴棋書畫,風花雪月,又有美酒佳茗,紅袖添香。果然不能吃大餅炒雞蛋,一定煞了風景,不倫不類。
可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有時間,有水平每天坐在一起談古論今,品禪論道,還不是在儘量靠攏高雅的前提下,敞開心扉的談天說地,互訴衷腸。平常事、家常事、小事雜事趣事,甚至張家長李家短,未嘗不可,一樣休閒。畢竟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白洋澱派,山藥蛋派,也有陽春白雪,也有下裡巴人。也有牌友,也有酒友、也有棋友,或是球友。有同學聚會,有家庭聚會,有朋友聚會,儘管話題不同,角度不同,但目的相同,求的是聊天放鬆,圖的是心悅神怡、悠然自在。不過,可不能大範圍的聚集,畢竟少聚集才是疫情防控的關鍵。
但有些禮數還是要堅守的,不禁想起了大才子文徵明的《拜年》: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不能見面,不便見面,沒時間見面,打個電話總是應該的,發個微信總是應該的。不為別的,只為證明心裡還在惦記,大腦裡還有這個人的存在。那些曾經幫助過我們成長的師長,那些曾經指導過我們的前輩,伸出過援手的摯友,哪怕是認為值得記住的點頭之交,都值得我們投以問候,寄以祝福。
倘若閒適在家,泡上一壺好茶自是必然,又不禁想起了《茶館》裡老掌柜常說的那句:給你泡壺高的。給辛苦了一年的自己也泡上一壺高的,犒勞一下不懈的努力,舒緩一下緊張的精神。還可以賞花,不論是最簡單的水仙,還是高貴的蝴蝶蘭,都好,都可以吟詩一首,都可以賞析。最高冷的還是梅花,正是最好的時節,最好的溫度,最好的心情。還得說宋代詩人姜夔的那首《除夜自石湖歸苕溪》:細草穿紗雪半消,吳宮煙冷水迢迢。梅花竹裡無人見,一夜吹香過石橋。
這該是何等的心曠神怡,何等的悠閒自在。大年初四,真的很舒適,真的很好。
新年快樂,初四快樂!
子夜薦讀 | 大年初三——林下花開鶯始飛
【網絡中國節·春節】子夜薦讀 | 大年初二——娘家庭榭且深坐
【網絡中國節·春節】子夜薦讀 | 大年初一——春風送暖入屠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