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炒什麼肉類,想要香嫩入味就別直接下鍋,教你四招大廚的方法。大家好,我是水墨尚食,感謝你的閱讀,今天分享的不管炒什麼肉鮮嫩入味,不粘鍋。
肉作為人體所需營養重要來源,雖說不是三餐要吃,但基本每天都會食用,現在天氣冷了,在飲食上也偏葷居多一些,不說大魚大肉,用素食材炒個肉絲肉片也是經常的,葷素搭配著吃,這樣才健康營養,因為有了肉,味道也會好上很多,所以在家中,炒肉是經常製作的,那麼炒肉又有那些技巧呢?下面來說說。
炒肉是一般肉絲肉片多一些,像青椒肉絲、魚香肉絲、木須肉片等都是很經典且經久不衰的菜品,酒店做出的炒肉絲肉片鮮香滑嫩還入味,可是自己在家中做時不是肉不嫩滑口感發柴,就是炒時粘鍋又容易碎,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生活中吃豬肉最多,就以豬肉為例給大家分享製作技巧,不管炒什麼肉,想要鮮嫩別直接下鍋,教你4招,肉鮮嫩入味不粘鍋。
第一招、切肉看紋路
很多人把肉買回來後,怎麼順手就怎麼切了,其實這樣不對,關於切肉有句俗語叫做「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這句話總結的就是不同的肉類需要不同切法。都知道切牛肉要逆著紋路切,這樣才不易散不易碎,其實切豬肉也是如此,特別是肉絲肉片,如果沒切好,炒出來就會易碎,口感也不嫩滑,所以炒肉時一定要看紋路再切。
豬肉買回來先不要急著切,要看清楚了紋路,順著紋路切,豬肉的肉質細嫩,纖維組織也較少較細,如果不順著紋路切,肉很容易碎掉,所以切肉要看紋路,切肉是第一步,如果沒做好,後面也會不理想。
第二招、上漿
炒肉不上漿,做出來的肉老口感發柴,而且不入味,比較難吃,酒店炒出來的肉嫩滑飽滿有食慾,就是因為上漿的原因,上漿就是用鹽、料酒、生粉給肉裹上一層保護層,不僅能使肉嫩滑口感好,還可以減少肉中營養水分的流失,不管炒什麼肉,想要鮮嫩就需要上漿,炒出來鮮嫩又入味。
肉改刀好後用水多清洗幾遍,洗出血水可以有效減少腥味,然後擠幹水分,放入大點盆中,先加入適量食鹽、料酒抓捏上勁,然後分少量多次給肉注水,就是上勁後加入少許水,繼續攪拌,當水吸收完了再次加水,只到肉看起來水嫩又不出水的狀態,再加入蛋清、幹生粉繼續攪拌均勻,如果肉還是比較幹,可以加入一些水澱粉攪拌均勻即可。
第三招、封油冷藏
肉絲上漿好了就完成了嗎?不,還需要封油冷藏這一步,封油就是肉上漿好後,加入少許乾淨油封在肉的上面,一是阻止與空氣接觸發生氧化,二是油的滋潤使炒的時候不易粘連,那為什麼要冷藏呢?冷藏是為了防止脫漿,在低溫下,漿可以更好吸附在肉的表面,這樣炒出來的肉才鮮嫩不易粘鍋。
上漿好的肉放入保鮮盒中抹平,然後倒入一層乾淨油在肉上面,蓋上蓋子放入冰箱冷藏2小時候左右,要使用時用多少取多少,這樣上漿好的肉存放時間更久。
第四招、滑肉
切好了肉,上好了漿、封好了油就可以直接炒了嗎?還不行,要多一部滑肉,滑肉就是把肉放在低油溫或水中滑熟,一般豬肉滑油,魚肉滑水,低油溫一般指四層左右油溫(120℃左右),溫度低了肉難熟而且容易脫漿,溫度高了肉容易老,而且粘連成一團,所以滑肉時溫度要控制好。
起鍋燒油,油比肉量多一點就行,油溫三層熱時把上漿冷藏的肉放入,用鍋鏟輕輕把肉滑散,等肉發白或漂浮油麵時就可以撈出進行下一步炒制了。
在家中不可能像酒店那樣用大量油來滑肉,可以用炒的方法來滑肉,就是先滑好鍋,然後熱鍋冷油,油量比炒菜要多一點,把肉放入半炒半滑熟,肉7分熟後倒出瀝油,再把配料炒熟,放入滑好的肉,調味翻炒均勻,鮮香入味的肉就炒好製作完成了。
總結
大魚大肉不可能天天吃,但是炒菜時放一些肉絲肉片是很普遍的,炒肉要想鮮香嫩滑又入味,按照上面4招就可以了,大家可以試試。
我是水墨尚食,一個愛美食愛分享之人,想了解更多美食知識以及製作技巧,就關注我吧!歡迎評論、留言、轉發,一起探討學習,今天的美食就分享到這裡了,最後,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