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是民眾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消費升級已成為行業發展的動力,對於生鮮零售行業來說,消費觀念和消費水平的提升是機遇,更是挑戰。一方面為生鮮零售企業提供了更為開闊的市場營銷空間,另一方面也對生鮮零售企業的經營水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為了精準有效地滿足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門店需要跳脫傳統經營框架,升級轉型,找尋並建立核心競爭力。在具體實踐中,很多零售企業卻對升級調整方向以及實施細則等存有困惑,如何突破原有的框架,需要更多的技術和行動力得以支撐。
繼不久前濟南銀座廣場店超市升級改造的分享後,濟南銀座第二家樣板店---玉函店超市也於2020年12月25日重裝開業。該店自2020年11月25日閉店調整,歷時一個月。通宵達旦,快馬加鞭,依靠團隊的高效執行力和敬業精神,實現了又一次華麗的轉身。
-現場實拍-
截止發文前,該門店正經歷著升級後的首個營業日,從現場實拍圖可見,客流攢動,購買熱情高漲,顧客對門店整體呈現的嶄新形象高度認可。
玉函店的升級調整成效如此顯著,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精準定位,有的放矢
目前,生鮮行業主要消費群體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中老年群體,其對生鮮商品的消費需求多為實惠、便利、實用;第二類為中青年群體,這部分客群注重消費體驗,其對生鮮商品的需求多為便利、高品質、多樣性。那麼,門店升級的第一步則是重新定位,精確目標客群,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後續升級調整。
玉函店位於商圈,緊鄰經十路、順河高架路,交通便利,結合門店所在區域的客群調研情況和相關數據分析。最終,將核心目標顧客確定為年輕群體和中高消費群體,並針對性選品,個性化服務。
合理規劃面積資源,提升坪效和品效
門店經營面積由原來的6585平米減至5048平米,相對緊湊的經營面積可以一定程度上聚焦顧客的視線,縮短顧客的選購時間,提升購物效率,節約經營成本。此處調整的技術點在於,如何確保縮減經營面積但不降低品效,如何縮減成本但不降低銷量。
以人為本,優化動線布局,提升購物環境
新零售時代,顧客的消費理念已然有了質的轉變,優質的商品是基礎需求,良好的購物體驗更是新的標準,則必要先營造優質的消費場景,購物氛圍。玉函店的此次調整基於提升顧客消費體驗感和舒適度的需求,將超市入口調整至負一層最主要的通道口,有效解決了此前新客不容易找到超市入口的情況。
並且,對整個超市進行了全新的裝修,簡約大氣的現代化裝修風格,貼切當下主流客群的審美,讓顧客在舒適的氛圍中享受購物,激發購買慾望。
回歸營銷核心,優化商品,升級經營模式
生鮮經營的核心仍然離不開商品,在品類調整環節中,玉函店在廣場店的基礎上進行了商品優化,新品置換率達到50%。蔬果商品採用源頭直採,引入了雲南高原菜、山東地標菜、淨菜等,增加了60多個單品;蓄水產品,增加了精氣神品牌山黑豬等,增加了可生食蛋、初產蛋,擴大了大海鮮池面積,鮮活冷凍水產100個單品,幹海產品90個單品。
加工日配類引入自營正大炸雞、自營廖記棒棒雞、自營現場製售豆漿豆腐、全新現場烘焙;標品引入了大量的進口品、網紅品,如:義大利火腿、加拿大海參、冷凍佛跳牆、丹麥曲奇、福鼎白茶、日韓美妝等。擴大了散裝休閒自營範圍,品種達到480個,經營品類得到了極大地豐富。
另外,對果蔬、畜禽、幹山貨、蛋類、海鮮水產、散糧、散糕點、蛋類、麵點、炸雞、醃臘、豆製品、茶葉等民生品類實現了自採自營,價格較以前有10%-40%的降幅,價格形象有了較大的改觀。
深挖升級內核,專業技術支撐
門店升級並不僅僅是重新裝修,替換貨架、購買新設備而已,這些只是門店升級改造的「表象」。真正的門店升級改造是技術升級、場景升級、標準升級、商品升級、定位升級,比如升級貨架、道具使用標準、陳列標準、選品標準、釐米級的道具使用標準。全店生鮮陳列靈活運用了3D陳列、333陳列等多種新型陳列技巧,商品展示效果更立體、更合理。
另外,統一規範的員工工服,規範服務用語,溫馨溝通方式,培訓專業技術,從內而外地向顧客展示了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優質的購物體驗。
流程決定效率,內訓升級
現如今的消費形式,對於生鮮零售行業而言,專業的經營水準才是企業最強有力的競爭優勢。通過「理論」+「實操」+「標準撰寫」,從基層的實際操作方法,到整體經營管理以及業態內的實時動態,全方位、多角度為企業提供便捷實效的技術支持。
此次玉函店升級改造項目仍由中鮮網團隊全程指導實操。
《孫子兵法》有云:「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而取勝者,謂之神」。面對大環境的不斷變化,生鮮零售企業必須緊隨變化形勢,有針對性地升級調整,才能在時代激流中乘風破浪。而在升級道路上,信心和決心遠不足以支撐目標的達成,提升專業技術和操作標準才是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