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邪典怪談:周震南、徐藝洋、oner他們的cult美麗傳說

2020-10-09 我們的街拍時刻

原創 lzy 我們的街拍時刻 2020-10-07



街蜜們晚上好:)

2021年的米蘭春夏時裝周才剛剛讓小編十足十過了一把「眼癮」,街拍時刻也非常及時的替大家盤點總結了下一個春夏季的流行趨勢。



在這些令人無比眼花繚亂的秀場造型中,Moschino的這場夢幻木偶戲可真是太符合小編的口味了。


社交媒體上對這場秀的溢美之詞不勝枚舉,在這裡不做更多的重複。也許我們可以從「故事性」中,像讀一本故事書一樣,看一看Jeremy Scott的敘事。


運用了「打板」和「filming正在放映」的元素,故事起始於在遊樂園裡吃著爆米花閒逛著的Scott突然被模特叫去do me a favor。



故事的結尾,Scott躺在一眾時尚名流的人偶之中,有一個熱詞——cult,在此時湧進了小編的腦海。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很cult」。



Y2K鑽出千禧年的蟲洞,蝴蝶公主帶來了回龍觀裡的美麗傳說,在「土到了極致即是潮」的浪潮之下,


土酷風與Y2K by《我們的街拍時刻》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復古回潮與「土潮」的另一支小小分叉,但也許是更為「精緻」的一種風格——cult。




名詞解釋——什麼是cult?

說到「cult」,突然發現其實很難為它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中文解釋。


我們會說一部電影是cult film,一支樂隊是cult band,甚至說鄭淵潔與皮皮魯「開中國cult之先河」。


《鄭淵潔是80後的cult啟蒙,皮皮魯專營店是世紀末的聖城》by BIE別的

它被瀏覽器翻譯成「邪典」和「狂熱」,作為一種文化現象,「cult」文化擁有一群相對小眾、但足夠狂熱的追隨者。


在一定程度上,他們的狂熱,最終總是能夠帶來大眾審美的轉變,從而帶起新的時尚熱潮。

《The Nude Vampire》,1970


cult文化往往是各種元素雜合之後的成果:反烏託邦、科幻現實、頹廢美學、反機械、黑色幽默…

《奇異小子》,1997


同時華麗的造型在cult文化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小丑女哈莉·奎因令人深刻的「陰陽頭」造型(《自殺小隊》的妝發設計同樣摘得89屆奧斯卡金像獎)



再如《低俗小說》中女主的「嬉皮士」短髮


《黑客帝國》中的Y2K風格:窄款墨鏡、緊身皮衣



以及cult入門必備《洛基恐怖秀》中的drag queen情節




賽博時代的木偶演出

在今天,即使不聘請真人模特,也不難看到藉助於高科技手段完成的「賽博大秀」。


因此,以高成本完成一場木偶大秀,又怎能不是屬於Moschino的一場別樣儀式?



但Moschino並非在今年唯一使用木偶模特完成走秀的品牌。


KidSuper SS21也同樣製作了一場木偶T臺大戲。



使用了定格動畫的拍攝形式



小編在觀看這場虛擬盛典時也隨手截下幾幀,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臺下的觀眾自然也少不了《VOGUE》主編Anna Wintour



追溯到高緹耶FA2004 RTW秀場,這種反傳統的做法就已經出現。



高緹耶在T臺上架設巨型臺架,木偶表演者在臺架上操縱木偶進行旋轉。



將人木偶化從某種程度上或許可以被視為是「反機械」的。


《VOGUE》義大利版2011年十月刊上由Tim Walker操刀的大片「Mechanical Dolls」正是以此為靈感。



弔詭的cult畫風可以說是《VOGUE》Italia風格典範。



小編為大家找到了一些當年的內頁圖



Dolls們的妝面同樣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而在2020年,我們也常常會在舞臺妝容和雜誌大片妝容中看到「木偶妝」的身影。比如徐藝洋的「出圈舞臺」《怪女孩》


當然,美女的最新雜誌大片也因為#徐藝洋銀髮淚鑽玩偶妝,登上熱搜


動圖感受一下美顏暴擊


cult男孩的名單裡也一定會有周震南的名字。


在《VogueMe》六月刊的故事裡,這是一場「向愛重生」的木偶奇遇記。




夜訪吸血鬼

子不語怪力亂神,但cult文化可以。


吸血鬼在各種鬼怪之中,無疑是站上時尚尖端的那一類。歷代吸血鬼,好像都自帶美豔buff。

《The Nude Vampire》,1970


甚至在1970s,美國還曾舉辦過一屆「吸血鬼選美小姐」大賽。

電視劇《暗影之屋》播放前插播的選美小姐廣告

這場大賽的紐約州分賽區冠軍的桂冠由克裡斯汀·杜曼尼摘得。


隔著屏幕,已經能感受到她冷感的「吸血鬼」氣質了。



然而事實上在這裡提到「吸血鬼文化」的另一個原因,還是因為伊夫聖羅蘭曾為邪典片《千年血後》設計服裝。



這部吸血鬼cult片陣容強大,領銜主演分別是被稱為「法國第一美人」的Catherine Deneuve和另一位cult典型搖滾變色龍David Bowie。



聖羅蘭為這部影片設計了特殊質地深V領口禮服與輪廓分明的寬肩線西裝




與密集鑲嵌著鉚釘的皮質手套



我們從此開始堅信,這正是吸血鬼應有的造型。



1992年上映的《驚情四百年》中的妝造設計在一定程度上也向《千年血後》看齊。



《驚情四百年》中的男女主定妝照



《驚情四百年》邪典式的哥特美學在2020年Rodarte F/W秀場中亦得到再現。



Rodarte這一季度的造型正是以這部電影為靈感,再現中世紀古堡中德古拉伯爵吸血鬼新娘的美麗傳說。



同時,「吸血鬼造型」或許也可以提名粉絲們最渴望的造型。於是小編也隨手check了一下微博話題廣場




且check了一下話題廣場「吸血鬼造型」已經榜上有名的藝人們。有徐正溪



oner木子洋



oner靈超



個人角度上,小編比較喜歡周震南的這組「博物館奇妙夜」。



金髮的中分造型、特殊的下眼線和周震南一貫偏愛的黑色美甲,呈現出一種高級的復古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或許也可以時不時的嘗試夜間拍攝+閃光燈的組合。



一些富有細節感的服飾也可以加強整體造型的cult感與氛圍感。比如《街拍時刻》與任賢齊合作的這組大片中的尖領襯衫+燕尾服



再如阿雲嘎這套造型中金色領針+絲絨襯衫+胸口白色方巾+寶石手扶眼鏡的搭配



與yamy的這組合作中,眼線的處理和打光都能夠增強整體照片的神秘感




人們為什麼會被cult文化吸引的原因有很多,但無疑cult文化是具備先鋒性及藝術性的。



就像Maison Margiela的醜醜分趾鞋,不也是從cult走向了永恆的經典?


終極cult推薦

《特警判官》 1995 服裝設計by Versace Gianni



設計師手稿:



《第五元素》 1995 服裝設計by高緹耶



造型欣賞




你get到了嗎?

相關焦點

  • 《仲夏夜驚魂》:2019年唯一的cult邪典從何解讀?
    不過,不走尋常路的《仲夏夜》可能正好兌現了法國人對反套路的期待,也因此成就了近年來非常難得的一部cult邪典。 女主角跟隨著教徒們的行動,從抗拒到領會再到融入,直至最終成為他們的一員,信徒參與儀式的行為和心理歷程便是故事的全部,因此觀眾被非常牢固地帶領著一步步深入其中,體會到這場血腥和肉慾儀式強加於女主角身上的一種臨場迫力,不自覺地期許她必須捲入,必須變化,必須擁抱燦爛的血肉,電影才會變得完美。
  • 除了過癮,我們為什麼愛看邪典電影?
    追溯「邪典」英文「cult」的本義——祭儀(尤其指宗教上的),「邪典」電影觀看的儀式感是這個概念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因而,「邪典」於我而言,特性之一是基於在電影院空間中的集體觀影行為,從而在民選的基礎上產生的(多是令人出其不意的)投票結果。其次,你或許會質疑,「邪典」難道不是意味著「小眾冷門」?
  • 邪典動畫流入國內,黃暴畫面不堪入目,是誰想毒害孩子們?
    文:吳羚最近不少人都學到了一個新詞:邪典片(cult),一般是指小眾的或非主流電影,不過當邪典片遇上動畫片,卻不是什麼好事。邪典×動畫片,效果如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類似的截圖了。就這樣,原本最適合兒童的動畫片,變成了披著羊皮的狼,儘管這隻「狼」不會吃人,但卻可能會慢慢腐蝕掉孩子們的心靈。
  • ONER四子正式閉關,兩個月!你期待神功修成的他們嗎
    在頤和園出席活動,不造魅力四子有沒有驚豔到oner女孩們呢~從4月16日正式成團至今,oner四子的資源算是特別不錯了,上了好多雜誌的封面,當然最讓星姐感到驕傲的是,oner四子成團後首本出街的封面雜誌是我們周刊的,這種心情就跟初代粉oner女孩們一樣激動~
  • 被「邪典」咬蝕的孩子們
    4月26日,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發布公告稱,自今年3月以來,執法總隊開展了關於「兒童邪典」視頻的專項查處和治理工作,對7家違規平臺做出了行政處罰,共清理相關違規視頻33789個,清理兒童邪典圖片7930張,刪除相關違規內容連結83254條。公告中,「SCP系列」被列為「兒童邪典」的一種。
  • 地下絲絨VS感恩之死:50歲的搖滾樂邪典之王
    在50年前的這個月,搖滾史上最有影響的兩支Cult樂隊相繼推出了他們的首張專輯,這兩支樂隊也許不是最知名的搖滾樂隊,但一切獨立搖滾、地下搖滾都可追根溯源於此——這也是感恩之死The Grateful Dead和地下絲絨The Velvet Underground這兩支「邪典」樂隊的偉大之處。
  • 從巫毒娃娃到邪典玩具,看看人心的暗黑面
    滿足了暗黑層面的精神世界這個是精神鴉片,邪典玩具或者叫暗黑玩具它的功能是用來安放人的暗黑層面的東西憤怒怨恨嫉妒痴纏貪毒負能量的人生充滿怨恨他們不會想到自己得不到的東西是因為自己不夠美好不夠強大所以也不配擁有羨慕嫉妒恨會讓一個人漸漸黑化惡毒的種子野蠻生長幻想靠一些超乎自然的力量來扭轉乾坤除掉自己進階路上的一切障礙拜邪神,施巫術,詛咒他人把自己的惡在黑暗之中餵養成一頭怪獸
  • 徐藝洋秋日竹林寫真,舞臺上是自信悠揚,舞臺下是自在靈動
    徐藝洋,一位23歲的四川姑娘,她是新人歌手,認識徐藝洋是在競演節目《下一站傳奇》的舞臺上,表現亮眼的外形一下子被她吸引了,其青春活力的氣質,處處散發著滿滿的少女感,時尚靚麗的姿態也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10月17日徐藝洋在個人社交平臺上曬出全新活動造型,秋日裡的清新大片,
  • 兒童邪典還是成人恐怖?安妮·海瑟薇「毀容式」扮醜也救不了爛片
    1990年《女巫》翻拍成電影,一舉成為經典cult片。片中安傑麗卡·休斯頓塑造的女巫,slay全場。其撕掉人皮變身女巫的一幕,因過於邪典,在這裡Sir就不截圖了。可以說,新《女巫》是一部還沒開拍,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的電影。
  • 邪片經典三部曲《邪》《蠱》《魔》,看得讓人發瘋的恐怖片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談到cult片大王桂治洪,在他早期拍了一些喜劇之後,就進入了瘋狂的恐怖片階段。《邪》和《邪咒》比較相似,都是中國古典拍案驚奇,《蠱》和《魔》則來自南洋,屬於泛亞洲文化圈的故事,《蛇殺手》是自編的都市傳說。
  • 31年前的國產邪典科幻片,會說話的美女人頭,曾經嚇壞無數人!
    在當時,以西安電影廠、長春電影廠和峨眉電影廠為代表的「國內三大cult廠牌」,拍攝製作了不少內容前衛、故事主題獵奇、題材類型實驗的邪典電影,成為很多觀眾記憶裡的童年陰影。這股風潮到了1989年,迎來了頂峰。這一年堪稱中國影壇的恐怖電影大年。
  • "兒童邪典片"流入中國:艾莎公主被開喉、開顱
    近日,微博熱議著一篇名為《一群變態鎖定觀看YouTube的孩童,我以前為他們工作》的文章。文章原文發表在國外社交網站Reddit 上,由臺灣網友翻譯成中文。當中提到,作者所在的動畫製作公司以兒童熟悉的卡通人物包裝成為血腥暴力或軟色情內容,甚至是虐童的動畫或真人小短片。
  • 兒童服裝走「邪典風」?江南布衣需要給一個解釋 | 沸騰
    「酷」與「邪典」有著明顯的區別,二者不能混作一談,更不能用「酷」的說辭掩蓋「邪典」的本質。「兒童邪典」起源於國外社交視頻平臺,最初出現在部分少兒動畫片中。這部分動畫片中的主角往往以看似合理的方式被割掉舌頭、被開顱、被偷窺、被家暴。
  • Elsagate事件、兒童邪典動畫背後的「洗腦五色」
    想必大家已經對這陣子「邪典動畫」的事情有所了解,對於國外流向國內的視頻和一些不明企圖的國內人士
  • 伊藤潤二邪典畫風 恐怖遊戲《人魚沼》重製披露
    有看過伊藤潤二的玩家都知道,此人畫風邪典但卻是日本恐怖漫畫的一代宗師,漫畫裡一些怪物和畫風被很多遊戲借鑑過。多年前就有日本獨立遊戲開發者Uri造了一部伊藤潤二風格的恐怖遊戲《人魚沼》取得了不錯的口碑。遊戲講述女主角「山崎凜」和大學同學4個人共同駕車旅行,汽車在深山中報廢,不得已的眾人恰恰在深山中找到了一所洋館,洋館主人邀請大家留宿,但隨後眾人得知這附近有關人魚的恐怖傳說,於是被捲入了一系列恐怖事件。日前該作者宣布將打造重製版,結合最新科技讓玩家身臨其境領略驚悚刺激的恐怖之旅,因為原版是像素畫風,雖然劇情和氣氛把握到位,但畢竟是像素畫面,並沒有帶來足夠的恐懼感。
  • 34年前的邪典名作電影即將重拍,《權遊》小惡魔演員飾演畸形主角
    這樣一部多處反常規的邪典電影,靠著意想不到的劇情和搞笑的風格一炮而紅,它就是上映於1986年的經典電影《毒魔復仇》。最近這部邪典名作終於要開始它的重啟,電影版權在經過幾番爭奪後最終被傳奇影業拿下,而且很可能將被納入他們的黑暗怪獸宇宙中。
  • 《怪女孩》徐藝洋化身為美麗暗黑女孩,搭檔施柏宇秀搞怪可愛畫風
    《怪女孩》徐藝洋化身為美麗暗黑女孩,搭檔施柏宇秀搞怪可愛畫風創3最近的看點很多,此次創3顏值擔當徐藝洋挑戰的舞臺畫風較為獨特,在她表演的《怪女孩》中,她將化身為暗黑系列的美麗女孩,搭檔《想見你》中演員施柏宇,去展現一個搞怪可愛畫風的舞臺
  • 25年前的邪典武俠神片,西洋人妄想尋找龍,卻被中國功夫打敗!
    本期「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讓我們一起重溫這部內地武俠片史上的邪典之作!《狂龍逞英豪》影片拍攝於1995年,由「國產知名cult廠牌」峨眉電影廠出品。它既是很多人的童年陰影製造機,出品過《聖·保羅醫院之謎》、《死期臨近》這樣的邪典神作,也曾經出品過一系列堪稱童年經典回憶的作品,比如武俠片《自古英雄出少年》、《智勇和尚》等童年神片。而這部《狂龍逞英豪》則介於以上兩類之間,至今讓人嘆服編劇的腦洞。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片頭字幕交代是八國聯軍侵華之後。
  • 「風騷律師」:我只對邪典氣質的劇感興趣
    Photo courtesy of Hollywood Foreign Press Association / Armando Gallo時光網特稿 在《絕命毒師》獲得巨大成功之後,編劇文斯·吉利甘與他的搭檔皮特·古爾德又迎來了一個機會,講述同樣發生在由他們創造的這個豐富多彩、刺激非凡的世界裡面另一個故事。
  • 深度體驗日本怪談文化
    日本怪談是日本文化中極具特點的一部分,一直以來,這些怪談文化都十分興盛。1964年,小林正樹根據日本小說家小泉八雲的同名短篇小說改編而成電影《怪談》,他以《黑髮》、《雪女》、《無耳芳一》、《茶杯中》為敘事文本,藉助多種藝術形式呈現的一部經典怪談電影,這些故事全部取材於日本民間傳說,可謂「日本聊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