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秋雨自己也不想總結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一切交由時間

2021-01-09 吳阿靜1

餘秋雨身邊有個司機跟了他好多年。後來,司機因為要照顧年邁的母親,經濟捉襟見肘。餘秋雨得知後,給了兩個方案:

一.餘秋雨給找全上海最好的醫院;

二.司機母親晚年的所有錢餘秋雨來出。

事情的最後是,餘秋雨不僅幫司機找到了養老院,他還承擔了全部費用。

餘秋雨的朋友評價他,說他身上有江湖氣,他其實很願意幫人忙的。確實,餘秋雨身上的標籤太多了,大眾對於他的評價也是多重化,以至於掩蓋了他身上最真實的一面。

對於大眾對他的評價,餘秋雨自己也不想總結,不想下定論,一切交由時間。

對於餘秋雨,年輕一些的朋友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70、80、90後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就算你不了解他本人,也一定聽過他的代表書籍《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出版於1998年,之後風靡全國,從高級知識分子,到街頭小販,人手一本。

《文化苦旅》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脈絡。

書的火爆程度絕對是餘秋雨和出版社編輯始料不及的,這也讓餘秋雨意識到,原來不僅高級知識分子,普通大眾也同樣渴求文化的普及。

這讓餘秋雨下定了決心,潛心研究中國以及世界文化,挖掘傳統的不為大眾所知的文化根源。

隨後,1999年,餘秋雨跟著鳳凰衛視,踏上了埃及、希臘、以色列、伊拉克、伊朗、尼泊爾等地,穿越數萬公裡的危險地區,只為探尋多樣的文化以及生活風貌。他把途中所見所聞寫成了書籍《千年一嘆》。

接著,他又去了歐洲26個國家96個城市,所探尋到的人文歷史寫成書籍《行者無疆》。聽說在歐洲的中國旅人,背包裡都有一本《行者無疆》。

《千年一嘆》和《行者無疆》都是對國外文明的探尋,餘秋雨既表達了對古文明的讚賞之詞,也揭露了古今文化的衝突,同時還與中國文化做了對比,從世界觀的角度看待古今文明。

除此之外,餘秋雨還潛心寫出了一部《中國文脈》,這是一部風格獨特又適於普及的中國文學簡史。作者以宏大的歷史角度和嚴格的審美標準敘述了中國文學史上重要的作者和作品,也是對中國文化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梳理。

上述四本書籍是餘秋雨的著名代表散文集。根據前兩年統計,餘秋雨的書總銷量已經達到了420萬冊,像《千年一嘆》都再版了70多次。

餘秋雨,顯然已經成了中國文壇的經典符號之一。

余光中曾評價餘秋雨說:"中國散文,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出了餘秋雨。"

金庸則把他和魯迅並立,說:「北京有年輕人為了調侃我,說浙江人不會寫文章。就算我不會,但浙江人裡還有魯迅和餘秋雨。」

賈平凹說:「這樣的人才百年不遇,歷史將會敬重。」

對於我們而言,為什麼要看餘秋雨?他的書不僅讓我們了解到中國以及世界不為大眾熟知的古文化,開拓我們的眼界,還讓我們的思想更加深刻。

或許,我們未必能去領略那麼多的地方,未必能夠親自體驗世界多彩文化,但是我們可以跟著餘秋雨的文字,領略絲綢之路、河西走廊、茶馬古道……這些壯麗景觀深厚的歷史與人文底蘊。

在餘秋雨的筆觸之間來回,你會赫然發現,這些你讀過的文字,最後都化成了你走過的路。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文化苦旅》,只需要38元,不過一包煙的價格,何樂而不為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連結:

相關焦點

  • 如何評價餘秋雨?白先勇:值得所有人尊敬,王朔:低配版的席慕蓉
    世界那麼大,我要去看看白先勇先生這樣評價餘秋雨:"餘秋雨先生是把唐宋八大家所建立的散文尊嚴又重新地給喚醒了一次,餘秋雨先生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這是多麼高的一個評價啊,這番評價是對餘秋雨在文學方面的成就表示了充分的肯定。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易中天、金庸分別這樣評價
    餘秋雨,浙江餘姚人,從小喜愛文學並對文字很敏銳,於1963年進入上海戲劇學院學習,然後留在母校任教。餘秋雨有一顆不隨波逐流的心,他向來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在大家忙著走向農村、社會的時候餘秋雨選擇走向圖書館,拿出和錢鍾書先生那十年默默專研的精神來撰寫戲劇學、戲劇史等。
  • 王朔評價餘秋雨:是我的「晚輩」,他冒充文化人,其實根本不入流
    在自己所在的作家圈,編劇圈裡,王朔懟過的人,真的太多了,而餘秋雨也是其中之一。在一次訪談中,王朔先生談到了餘秋雨,他說,餘秋雨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傳統文化的瓊瑤,他是用瓊瑤的方式解釋傳統文化。這還真是事實,王朔先生確實比餘秋雨出名早。王朔大火的時候,餘秋雨連小說都沒寫過,所以真的是「晚輩」了。對於王朔對餘秋雨的評價,很多沒看過餘秋雨作品的人,可能只會在一邊說:懟的痛快。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王朔的評價十分刺耳,金庸卻說他堪比魯迅
    那麼,作為作家,餘秋雨的水平到底如何?人們對他有哪些評價呢?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王朔的評價十分刺耳,金庸卻說他堪比魯迅著名的作家王朔就認為餘秋雨的作品不入流,對餘秋雨也多有揶揄,甚至說他冒充文人,並且說只寫散文,不寫小說,算不上作家。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陳丹青膚淺評價,不及王朔一針見血
    中國著名文人代表餘秋雨,在他的文學作品中,關於旅遊的詩集頗多,且引人注目。但正是如此,有些不了解餘秋雨的讀者認為他只會描寫祖國的大好河山,做出的評價也是不客觀的,世人對他不解,遭受著槍林彈雨的職責,其中有三個人非常有名,給餘秋雨的評價更是大有差別,究竟是怎麼評價餘秋雨的?
  • 餘秋雨拋棄原配另娶新歡是負心漢?
    餘秋雨拋棄原配另娶新歡是負心漢? 前言: 人心窺測,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最能相信的就是自己,若是輕易的相信別人,難免會遭受到他人的欺騙。有的人在這一生是很好命的,會遇到陪伴在身旁的伴侶。然而有的人卻是在感情上飽受挫折,總是會經歷感情的失敗。多年的夫妻很有可能就因為新歡的到來,瞬間感情被瓦解。
  • 馬蘭:插足餘秋雨婚姻的她,婚後終於懂得了李紅的痛苦
    餘秋雨先生就因為在文學創作中的豐富感情和在現實生活中愛情的豐富而被稱為「風流才子」。餘秋雨,1946年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學者,曾被金庸先生評價為可以和魯迅先生比肩的文學大家。餘秋雨先生的才華,我們是有目共睹的。文採出眾,才華橫溢,自然是會引起一眾人的青睞。李紅便是這眾多人裡的一個。
  • 餘秋雨水平到底如何?余光中:在朱自清和錢鍾書之後,出了餘秋雨
    很多人對於餘秋雨的評價是很不負責任的,不能因為他的私生活就否定了他的成就,這樣的評價多多少少帶點個人情緒,沒有從作品出發。我們不妨看看白先勇和余光中是如何評價餘秋雨的。白先勇認為餘秋雨的散文在當代成就最高,他是這樣說的:「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國華人社區的讀書會讀得最多的作品。他創造了中華文化在當代世界罕見的向心力奇蹟,我們應該向他致以最高的敬意。」
  • 論餘秋雨文苑和大眾文化一代如何成為知識圈的公敵?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很難避免與外界的接觸,也很難避免別人眼睛的幹擾,甚至很多時候我們為了「我們」在別人的眼中為「我們」而努力生活。外部求值類似於雙刃劍,對於文苑一代人餘秋雨來說,人們的評價不僅可以把他引上神壇,也可以把他送進地獄。
  • 餘秋雨散文的優和劣
    後輩評價前輩,特別是無名的後輩評價富有盛名的前輩。總讓自己惴惴不安,或讓自己餘心不忍。之所以惴惴不安,是因為人微言輕;至於餘心不忍,則是所評前輩已很優秀,偶有疏漏和失誤,自己卻來指出,因而心有所自責。但,又想餘秋雨先生的名望,不是我等無名小輩,幾句指責,便會受損的。
  • 「情緒勒索」背後的暴力 | 我不想讓別人失望,但又痛恨這樣的自己
    」、「你去拿快遞,順便幫我的也拿了唄」等等,拒絕似乎顯得自己不大方,又害怕破壞友誼,但這些事情自己真不願意做。 久違的老朋友突然發來了婚禮的邀請,明明已經很久沒有聯繫了,即使不想去,迫於臉面和昔日的感情,也不得不硬著頭皮去了。 .
  • 餘秋雨的兩次婚姻,「喜新厭舊」是知識分子的普遍錯誤嗎?
    如郭沫若,成就自然突出,但是綜合評價也就是一句「毀譽參半」。當代學者餘秋雨也是這樣一位,至少也可以評價為「毀譽參半」。餘秋雨的散文可能中國人都知道,如《蘇東坡突圍》《風雨天一閣》等,《千年一嘆》《文化苦旅》等書曾風靡全國。而他曾獲得的榮譽也非常多,還當過紀念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
  • 餘秋雨錯把「樂」讀成「lè」,引來萬人批評,他的實力究竟如何?
    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在說復旦大學的美女教授陳果走紅後在一次公開授課中將「耄耋」二字錯誤念成「毛至」的發音,視頻被傳到網絡,引起巨大爭議。就拿我自己舉例子吧,有一次小朋友看見耗油,但是她不認識這個字,於是就問我這是什麼字,我脫口而出「犛油」,說完之後我自己都尷尬了,為了不教壞小朋友,我連忙給她說剛才是我說錯了,它不是「犛油」,應該是「耗油」。
  • 國家一級演員馬蘭:曾演「唐僧」母親,58歲插足餘秋雨婚姻上位
    01馬蘭出生於安徽省,母親是黃梅戲的演員,所以在母親的影響下,馬蘭對黃梅戲也是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母親不想讓馬蘭走文藝道路。就這樣在直升機的幫助下,馬蘭順利拍攝完了西遊記裡面唐僧母案的戲份,雖然就那幾分鐘,但是馬蘭的出場費卻是最貴的,就幾分鐘的時間,光出場費就花了兩萬元,可以說是「最貴」的女演員。
  • 2001年,餘秋雨在德國寫作被房東趕出了出租屋,究竟發生了什麼?
    餘秋雨一聽有道理,最後和老人籤了5天合約。一切辦好之後,餘秋雨開始住了,房間很溫馨,老人也很信任餘秋雨,從不過來檢查東西。還有,垃圾不用送到下面,放在門口就有清潔工定時取走,樓道都是一塵不染。第5天到了,餘秋雨想和老人談長租的時候,發生了一點意外,他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玻璃杯。他很緊張,感覺這個玻璃杯價值不菲,怕因為這個玻璃杯,老人不租給他房子。
  • 餘秋雨:42歲前出名,45歲辭職去冒險,書暢銷盜版比正版多18倍
    事業有成,妻子嬌美,43歲前出名升職,這樣的餘秋雨依然達到了人生巔峰,可是就在大家的豔羨中,餘秋雨卻遞交了辭呈,面對不可多得的人才,單位自然不放人,於是就有了餘秋雨的23次遞交辭職信,終於在自己45歲時,餘秋雨從職場回歸了文學。
  • 看淡一切善待自己的話,從容灑脫,言之有理!
    好處是:你不必為了順從別人或討好別人而扭曲自己。八、不要太乖,不想做的事可以拒絕,做不到的事不用勉強,不喜歡的話假裝沒聽見。人生不是用來討好別人的,而是要善待自己。九、做個內心陽光的人。不憂傷,不心急。堅強、向上,靠近陽光,成為更好的自己,你不需要別人過多的稱讚,因為你自己知道自己有多好。內心的強大,永遠勝過外表的浮華。
  • 願自己一切安好的心情語錄,慰藉忙碌的心靈!
    三、在炫彩繽紛的世界,謝謝你曾荒度了我的年華,而我希望不要摧情你的歲月,只願意一切安好…四、一切隨心,一切隨性,一切安好,我不去管下一秒,我只在乎這一秒。五、每一個清晨,記得鼓勵自己。沒有奇蹟,只有你努力的軌跡;沒有運氣,只有你堅持的勇氣!
  • 餘秋雨的一篇散文,蘊含深刻道理,值得細細閱讀
    下面介紹餘秋雨的一篇散文,蘊含深刻道理,值得細細閱讀。《垂釣》(節選)作者:餘秋雨胖老人起身,提起滿滿的魚桶走了,快樂地朝我們扮了一個鬼臉,卻連笑聲也沒有發出,腳步如勝利者凱旋。瘦老人仍在端坐著,夕陽照著他倔強的身軀,他用背影來鄙視同伴的淺薄。
  • 李紅:和餘秋雨生活14年被拋棄,終在坎坷中活出精彩人生
    多年後,當李紅被問及與餘秋雨離婚的事情時,她曾深有感觸地說:「人生有很多變數,假設不離婚,世間只不過多了一個名人身後無足輕重的普通女人。是失敗的婚姻培育了我,讓我看清了自己身上所具有的而以前從未被發現和正視的潛力和優勢,讓我尋覓到了自身的價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