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

2020-12-13 瀟湘晨報

12月10日,作為首個全球性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Research and Exchange Centre of ICOM,簡稱ICOM-IMREC)成立大會在上海大學舉行。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成旦紅,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中國博協理事長劉曙光,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安來順,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褚曉波,國家文物局副司長金瑞國共同為ICOM-IMREC揭牌。

上海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昌勝致辭中表示,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近年來在博物館學領域推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國際化的重要舉措。這需要各個博物館、高校及科研院的努力,共同將中心打造成國際知名的博物館高端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的重鎮。

國際博協主席阿爾貝託·加蘭迪尼由於疫情不能親臨現場,他代表國際博協,通過視頻的方式對ICOM-IMREC的建成表示祝賀,並對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攜手為世界博物館界服務充滿信心。根據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達成的協議,國際博協研究中心管委會主席由國際博協主席阿爾貝託·加蘭迪尼擔任,管委會副主席由上海大學分管領導段勇擔任,研究中心負責人由安來順教授擔任。

同時,上海大學文學院與上海經濟管理中心、上海大學MBA中心進行了合作籤約。在「上海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國際文博教育基金」捐贈儀式上,上海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龔思怡介紹了目前ICOM-IMREC的資金籌備情況。

ICOM-IMREC是上海大學與國際博協合作建設的博物館相關領域的國際博物館學術研究和業務交流平臺,旨在開發建設國際博物館智庫和學術網絡,開展博物館領域共同議題的跨地域、跨學科研究,推動世界範圍內的博物館學科建設,發布行業分析數據和戰略研究報告。同時,ICOM-IMREC依託國際博協優質學術資源和上海大學文博學科特色教學科研力量,開展中外博物館青年領導者學歷教育,提供博物館管理者領導力建設模塊課程,共享博物館及相關領域前沿性理論和實踐科研成果。

(來源:上海寶山)

【來源:上海寶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國際博協與上海大學合作成立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
    12月10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國際博物館研究與交流中心在上海大學成立。國家文物局、國際博協總部、中國博物館協會、上海市文旅局、全國部分文博機構、開設文博專業高等院校以及東道主上海大學近二百位領導嘉賓和專家學者參加了成立大會。
  • 國際博物館日,了解一下?|國際博物館|梵蒂岡博物館|國際博物館協會
    今年5月18日,就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啦。對於國際博物館日,你了解多少呢?自1977年起,國際博物館日在每年的5月18日左右舉行。這一節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設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稱:「這一節日為博物館專業人士提供了接觸大眾的機會,提醒他們博物館面臨的挑戰。」國際博物館日旨在讓大眾了解博物館是服務於社會及其發展的機構。
  • 國際博物館人「雲上對話」:疫情下博物館的力量
    新冠病毒影響著全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也包括我們所熱愛的博物館行業。國際博協5月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疫情的衝擊下,全球83%的博物館將大幅消減活動項目,30%的博物館將裁員,13%的博物館可能會永久關閉。疫情之下博物館何去何從?開放、財政、人員有哪些困境?展覽、教育、研究會發生哪些轉向?當線上活動成為主流,博物館能否超越線上?
  • 國際博物館日:時光中的琥珀
    2020年5月18日是第44個國際博物館日,1992年以來,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都會為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確定主題,今年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在逆全球化浪潮湧起的當下,這個主題極具現實關懷:作為人類文明共同瑰寶的博物館,理應為平等與包容做出更大貢獻。
  • 世界博物館日|上海文學博物館正籌建中:一個複合型文化空間
    在「5.18」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學博物館專業委員會與上海市作家協會、中共徐匯區委宣傳部、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巴金故居共同主辦的「相聚上海·相約文學博物館」主題活動在上海舉行。澎湃新聞在活動上獲悉,作為巴金故居的主管單位以及本次活動的主辦單位之一,上海市作家協會也正在積極籌建上海文學博物館。
  •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88家博物館免費開放,從夜遊到「雲遊」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是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旨在強調當今博物館對於自身定位和功能的新思考和新認識。
  •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文化便民再放大招:乘地鐵可以遊博物館了!
    國際博物館日|上海文化便民再放大招:乘地鐵可以遊博物館了!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不少細心的市民發現,在人民廣場站、虹口足球場站、上海科技館站、上海自然博物館站、上海體育館站、黃陂南路站、世博會博物館站、大連路站等地鐵站站內,已上線了20個博物館日主題公益燈箱。這些燈箱風格不一,但都有一個共同的功能:掃描燈箱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前往這些博物館「雲逛展」。這是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的文化便民新舉措。
  • 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與上海圖書館的前身
    上海外灘美術館上海外灘美術館所在的亞洲文會大樓,從19世紀中期以來即是上海的公共文化中心和學術交流中心。亞洲文會大樓(RAS)曾是上海博物院的所在地。上海博物院是現在的上海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與上海圖書館共同的前身,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博物館之一,也曾經是遠東地區中國標本和文物收藏最富、影響最大、功能最全的社會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然而,正如在1928年4月《華北日報》所詳細記載的那樣,這座建築遭到了白蟻的嚴重破壞。最終,這棟建築在1932年重建,由英國建築師喬治·威爾遜負責設計,並於1933年對外開放。
  • 衛星航拍全球最受歡迎10大博物館,羅浮宮第一,大英博物館更驚豔
    剛剛過去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的兩份研究報告指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全球85000多座博物館已在不同時間段關閉,佔總數的近90%>全球近13%的博物館可能無法重新開放而自2012年以來,全球博物館數量增加了近60%,達到約9.5萬座也就是說未來接近1萬多的博物館即將倒閉▼全球參觀人數最多的博物館——法國羅浮宮9萬多座博物館,每個都有自己的館藏特色
  •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年末三大重磅展覽齊發
    無問西東展覽,通過對國際藝術院校師生作品的展示,來研討當下藝術教育的國際合作與發展。2020「上海設計10×10」全球大獎展,意在搭建全球設計交流平臺,立足上海、放眼全球,提升上海設計之都「上海設計」的全球影響力。一、有溫度的設計2020這一極不尋常的年度即將過去,註定在人類歷史與我們的人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今天讓我們共同用「」有溫度的設計」來回望過去,面對未來。
  • 海花島博物館將掀起「世紀·浪潮」——2020海花島國際藝術邀請展...
    「世紀•浪潮——2020海花島國際藝術邀請展」媒體見面會現場由中央美術學院作為學術支持,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恆大旅遊集團共同主辦,中國對外藝術展覽有限公司、海花島博物館承辦,中央美術學院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協辦的海花島博物館開館展
  • 「國際博物館日」去德勒斯登看看時間的記憶
    每年的5月18日,是由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發起並創立的國際博物館日。197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康發展,吸引全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了解、參與和關注,向全世界宣告1977年5月18日為第一個國際博物館日,並每年為國際博物館日確定活動主題。
  • 2017紫禁殿堂級高峰論壇更名中外宮殿藝術博物館峰會在京隆重舉辦...
    、中外宮殿藝術博物館推介交流會於北京國際飯店國際廳盛大開幕!據悉,此次推介會由中國北京國際文化   原標題:2017紫禁殿堂級高峰論壇更名中外宮殿藝術博物館峰會在京隆重舉辦,宮殿文化全球綻放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2日上午8點整,第十二屆中國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中外宮殿藝術博物館推介交流會於北京國際飯店國際廳盛大開幕!
  • 「畢卡索-地中海」:畢卡索博物館國際影響力的完美例證
    、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為研究、教育、欣賞之目的收集、保護、研究、傳播、展示人類及其環境的物質和非物質遺產。」(引自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章程的定義,該章程在2007年8月24日在奧地利維也納召開的國際博協第22屆全體大會上被通過)。巴黎國立畢卡索博物館於2010年通過法令成為公共機構(établissement public),需要履行數個突出其藏品的使命,這些使命主要由其科研和文化規劃(PSC)確定。
  •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航天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本網訊(通訊員 王曉寧)12月10日,北華航天工業學院航天博物館「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正式揭牌。省僑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孫晉康,省僑聯副主席周曉輝,市僑聯主席王華,學校黨委書記郝玉龍,學校黨委副書記趙炳坤,副校長李國洪出席揭牌儀式。
  • 各大博物館及文創品牌全球授權展在上海集結!
    各大博物館及文創品牌 全球授權展(上海站) -展覽日期- 2020年10月10日-12日
  • LPGA小畫家環球國際藝術展走進義大利LANUVIO市博物館
    展覽主題:(LPGA)小畫家環球國際藝術展——走進義大利LANUVIO市博物館展覽時間:2019年4月12日—22日主辦單位:LANUVIO市政府、ASIART意中文化交流協會出品單位:(LPGA)小畫家環球國際藝術展協辦單位:北京鹿鳴文化出品人:車鹿鳴、劉暢展覽支持:LANUVIO市市長
  • 館長訪談|上海大學博物館:溯源海派文化的背景與興起
    5·18國際博物館日前夕,澎湃新聞專訪了上海大學博物館館長李明斌。溯園俯瞰,攝影:王朔中。「溯園」,擷「溯源」之諧音,取追根溯源之意,為紀念一九二二年到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大學而建,寓意追溯傳承前代之辦學理念與精神。
  • 泰國芭提雅泰迪熊博物館
    芭提雅泰迪熊博物館是東南亞第一和唯一的泰迪熊博物館。跟世界其他任何地方不同,這新博物館會給參觀人幸福與印象。欣賞與超過一千隻泰迪熊娃娃拍照。熊娃娃有從小隻到大隻,每隻的服裝會跟各地區的概念相同。☆國際藝術交流——兩國的傳統文化及多樣藝術形式的演出交流,為中泰兩國文化藝術交流搭建新的平臺;☆最高端的演出劇場——曼谷KING POWER皇家大劇場展開同學們精彩的藝術交流盛會
  • 18個國家、82位國際當代藝術家作品亮相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
    展覽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一層展廳展出並持續至2021年3月12日。此次展覽開幕式中,清華大學副校長、教務長楊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湖北美術館館長、藝術評論家冀少峰,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創始人、藝術收藏家程昕東先後致辭。開幕式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李哲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