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 8月6日消息,全球新冠疫情蔓延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在「爭分奪秒」地研製新冠肺炎疫苗。數月來一直備受世界矚目的新冠病毒「疫苗競賽」都有了階段性進展。那麼,各個國家新冠疫苗研製的最新進展如何?
中國:五款疫苗,有的已具備大規模量產能力6月28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共同研製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Ⅰ/Ⅱ期臨床揭盲結果顯示:疫苗接種後安全性好,不同程序、不同劑量接種後疫苗組接種者均產生高滴度抗體。當天,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Ⅲ期)啟動。
目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已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冠肺炎滅活疫苗生產車間,投入使用後新冠疫苗產能將達到年產1.2億劑。一旦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獲準上市之後,可以很快滿足國內龐大的接種需求。
軍事醫學研究院&康希諾生物:腺病毒載體疫苗7月20日,《柳葉刀》發布一篇介紹了來自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團隊和康希諾生物公司聯合開發的Ad5-nCoV新冠疫苗的II期臨床結果。結果顯示,這款候選疫苗同樣具有安全和有效性,能夠誘發免疫反應。此前,這款疫苗的I期臨床結果已在《柳葉刀》上公布。此次,這款疫苗的II期臨床試驗於4月12日啟動,以進一步檢驗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它也是全球首款開始II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疫苗。
腺病毒載體疫苗Ad5-nCoV疫苗作用方式與英國一樣,同樣利用腺病毒攜帶編碼刺突蛋白的基因,使人在接種疫苗後,在體內能產生刺突蛋白和人體內的ACE2受體結合,從而誘導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抗體。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滅活疫苗5月6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秦川團隊領銜聯合多個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科學》(Science)發布了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試驗結果,研究證實,北京科興中維生物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在恆河猴模型中安全有效,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Ⅰ/Ⅱ期臨床研究已於4月16日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啟動。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蘇州艾博&雲南沃森:mRNA疫苗6月26日沃森生物發布消息表示,我國首個新冠mRNA疫苗進入Ⅰ期臨床試驗,獲批臨床 3組研究,每組樣本量56人。
上述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的新型冠狀病毒mRNA疫苗的試驗主辦單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蘇州艾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雲南沃森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重組蛋白疫苗6月19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安徽智飛龍科馬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的新冠重組蛋白疫苗已獲批開展一期臨床試驗。重組蛋白疫苗是通過基因工程的方式在工程細胞內表達純化病原體抗原蛋白,然後製備成疫苗。有別於此前獲批進入臨床試驗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和滅活疫苗,這是一種新技術路線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
該疫苗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高福團隊和嚴景華團隊研發。據悉,臨床前的恆河猴攻毒保護試驗結果顯示,疫苗免疫能誘導產生高水平的中和抗體,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目前開展的一期臨床試驗,將重點測試疫苗在人體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美國:四款新冠疫苗已開展臨床試驗7月3日美國輝瑞公司及其合作夥伴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聯合開發的mRNA疫苗(BNT162b1),I期和部分II期的臨床試驗數據公布在了預印本平臺Medrxiv上。研究顯示,45名受試者比新冠肺炎康復患者中和抗體血清滴度高1.8-2.8倍,提示疫苗的保護效果良好,並未報告有嚴重副作用。
BioNTech和輝瑞公司表示,這項試驗沒有出現任何嚴重的不良事件。如果獲得監管機構的批准,這款疫苗將展開針對多達3萬名志願者的2b/3期試驗。
美國莫德納(Moderna)&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mRNA-1273疫苗7月27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公報稱,已啟動新冠疫苗mRNA-1273的三期臨床試驗,將評估其安全性和能否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以及能夠為人體提供多長時間保護。
這款疫苗由美國生物技術企業莫德納(Moderna)公司與美國國家過敏症和傳染病研究所合作研發。公報稱,三期臨床試驗旨在評估mRNA-1273疫苗的安全性,以及接種兩劑疫苗後能否預防感染新冠病毒。三期臨床試驗將在全美招募約3萬名未感染新冠病毒的成人健康志願者參與,在約89個臨床試驗場所開展。
美國生物技術公司Inovio:INO-4800疫苗6月30日,美國生物技術公司Inovio披露了其實驗性新冠疫苗INO-4800的初步研究結果,宣布在1期臨床試驗中,有94%的受試者在接種表現出總體免疫反應。INO-4800是最早進入人體研究的新冠疫苗之一,1期試驗在美國招募了40名18至50歲的健康成年人,有94%(34名)對接種疫苗產生免疫反應。
美國諾瓦瓦克斯(Novavax):NVX-CoV2373疫苗8月4日,美國諾瓦瓦克斯公司(Novavax)公布了其在研新冠疫苗的I期臨床試驗數據。試驗結果表明,該疫苗可以在人體內激發穩定的抗體反應,且高於新冠肺炎康復患者的抗體水平。此外,該疫苗還表現出了較好的耐受性。
本次試驗的疫苗目前被命名為NVX-CoV2373,包含由新冠病毒刺突蛋白衍生得到的抗原,模仿該刺突蛋白在人體內產生抗原,以達到預防病毒感染的目的。Matrix-M是一種由諾瓦瓦克斯持有專利的皂苷基佐劑,其配合疫苗使用的目的在於增強人體內的免疫應答。諾瓦瓦克斯希望這一疫苗與佐劑的組合可以增強疫苗的有效性。
俄羅斯:III期臨床試驗本月初開始8月3日,俄羅斯的新冠疫苗的研究與開發取得了重要進展,準備未來幾個月內開始量產新冠病毒疫苗,首批疫苗9月就可以投入民用。
該疫苗是由莫斯科的加瑪拉雅研究所開發的。加瑪拉雅研究所已對軍事人員進行了疫苗測試。該研究所所長在2020年5月宣布,他在完成猴實驗之前已經接種了疫苗。
據了解,該疫苗的臨床試驗尚未完成。在加速測試過程中,疫苗研發實驗室已提交俄羅斯監管機構的批准。一位高級官員說,該疫苗的III期臨床試驗將於本月初開始。
英國:已進行I、II期臨床試驗7月20日,《柳葉刀》發布了一篇介紹來自英國牛津大學和阿斯利康製藥公司合作研製的新冠疫苗 (AZD1222)。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的疫苗是基於黑猩猩腺病毒載體研發。研究團隊在4月23日-5月21日招募了1077名受試者開展I、II期臨床試驗,這些受試者平均在注射疫苗14天後,體內特異性抗刺突蛋白的T細胞水平就能達到頂峰。
而抗刺突蛋白IgG抗體會在注射疫苗28天後上升,並且通過補種第二針疫苗後,IgG水平還會進一步升高。此外,在單次疫苗注射後,絕大多數受試體內都產生了針對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反應,而補種第二針後,所有受試者都產生了中和抗體反應。從目前的結果看來,新冠疫苗 (AZD1222)能夠在兩個方向同時引起免疫反應,抗體和殺傷性T細胞的保護效果至少能維持2個月。
澳大利亞:新冠候選疫苗開始臨床試驗7月13日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宣布,該校研發的一款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進入一期臨床試驗。疫苗研發項目負責人之一、昆士蘭大學教授保羅·揚表示,這款基於」分子鉗」專利技術開發的新冠候選疫苗在臨床前試驗中表現良好,能夠誘導產生高水平的抗體。一期臨床試驗將進一步評估這款疫苗的安全性及其在人體內產生的免疫反應。研究團隊有望在大約3個月後得到一期臨床試驗的初步結果。
此前,昆士蘭大學已同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以及澳大利亞生物製藥巨頭傑特公司(CSL)達成合作。若一切進展順利,傑特公司將迅速推進候選疫苗進入之後的臨床試驗、監管批准、大規模生產和分銷階段等工作。
(原題為《全球新冠疫苗競賽最新進展:多款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啟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