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現代社會中,隨著許多武器、機器設備的進步發展,關於他們的維護工作也成了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論語》中有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於部分設備由於其體型巨大笨重,保養起來當真是壓力山大。
比如航空母艦,除了首屈一指的體型,航空母艦也代表著世界上最為先進和有力的軍事實力。在捍衛國家領海權上,航空母艦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全世界每個海洋大國都對航空母艦有著不一樣的期盼。大家都知道航空母艦的造價極其昂貴,而且由於航空母艦有著極重要的戰略意義,所以為了延長它的使用壽命,在建造並使用後,必須施以維護。
01
這一工作可以大幅度提升航母的使用壽命,減少航母在遠洋航行中的損耗。所以,就算後期維護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每個航母的擁有國,依然會不遺餘力的好好從事這個工作。航空母艦體積龐大,結構複雜,所以其維護項目也很多。在所有的維護項目中,有一項叫做「船底清潔」。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納悶,航母的船底大部分時間都浸泡在水中,為什麼還需要清潔呢?
我們先來看看航空母艦的船體到底都有些什麼,相信看一眼工人清理前的船底,你就明白了。通常來說,會有大量的海洋生物附著在航空母艦的船底。在這些海洋生物中,雖然也會有一些寄生的海草或者小魚小蝦,但是絕大多數都是貝類。
大家都知道貝類會將自己吸附在比較堅固的巖石或者礁石上,航母本身堅硬的鋼材就是它們選擇的棲息地之一。這些貝類為了將自己固定在航母的底部,會分泌出黏液,而這種黏液具有一定的腐蝕性。
02
譚嗣同在《上歐陽中鵠書》中寫道:「陰棄者如瘵病,如附骨之疽。」這些貝類就如同附骨之疽。如果是少數貝類,那麼這些黏液也幾乎不會對航母造成損傷,但是通常在航母巨大的底部,會布滿了密密麻麻,一層又一層的貝類生物。如此數量巨大的貝類生物所分泌的黏液,會嚴重影響到航空母艦底部的堅固程度以及其使用壽命。
除了這些貝類生物以外,還有許多海洋中的微生物,也會對航空母艦船體的鋼材造成一定腐蝕。如果長時間不進行清潔,那麼同樣會影響航空母艦的使用壽命。大家可能從電視節目中看到過海底沉船的樣子,大部分海底沉船也是由極為堅固的鋼材所建造,但是經過海底微生物長時間的腐蝕,它們會變成一堆破銅爛鐵。
之所以這些寄生生物必須被去除,還有一個原因,因為長年累月的堆積,它們會越來越重。這就給航空母艦帶來了額外的負擔,造成速度上的影響。如果不定期清理,這樣的寄生生物只會越來越多,直到變成海面下的小山,而且這座小山還會不斷成長,如果任由他們發展,航空母艦也會有拖不動的時候。
03
雖然航空母艦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軍事設施之一,但是在為它的底部做清潔時,卻沒有什麼先進的設備可用。要把大量的寄生布或者貝類生物,從航空母艦底部剷除,只能使用人工刮加高壓水槍的辦法。雖然說起來也挺簡單,但是這卻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跟手工劈山開路也差不多了,那些層層疊疊的貝類生物相當牢固,要將他們從船體上去除十分費勁。在徹底將貝類等寄生物從航空母艦的船底清除後,維護人員還需要再為船體的鋼材塗上防腐蝕塗層。
可能有的人會對船體清除下來的貝類比較感興趣,比如能不能吃?事實上,這些貝類大部分都可以食用,有時候它會變成維護人員們的盤中餐,有時候會直接扔回海裡。
其實不止是航空母艦,幾乎所有的遠洋輪船都需要定期對船體進行清理。海洋中也不止貝類會寄生到船底,在遠洋船大多採用木材製造的年代,有一種被稱作船蛆的生物會牢牢的附著在木質船板上將其啃食,如果不清理的話,連船都會散架。在現代,這種生物同樣對木質船有著極大的破壞力。
結語
設計並建造一艘航空母艦要花費巨資,要將之維護好同樣如此。但是由於航空母艦在國家軍事力量中的獨特地位,所以只要有能力的國家都會建造屬於本國的航空母艦。我國目前有兩艘服役的航空母艦,而更多的航空母艦正在建造中,毫無疑問,這些航空母艦將會是我國海防的中堅力量。
參考資料:
《論語》
《上歐陽中鵠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