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12個練習】(6)-活在被愛的滿足裡(音頻版)

2021-02-28 活出美好人生BetterNewLife

點擊這裡,可收聽語音版



請連至網站 www.betternewlife.com閱讀其他系列文章及語音

◎關於滿足的寓言

從前有一個小女孩,她的爸媽帶她去一家招牌上有著「黃金拱門」的店, 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麥當勞。在那裡,她看到一種可以同時購買食物和玩具的組合,聰明的營銷策略將這種組合稱為「快樂兒童餐」。

小女孩問爸媽:「我可以買嗎?求求你們。我一定要。」

 

「不行,」爸媽告訴她:「這個小玩具沒什麼,只是讓這份餐點變得更貴而已。況且我們沒有這個預算,所以不能買。」

 

可是,你們不了解小女孩心裡所想的。她知道自己想買的,不只是薯條、麥克雞塊和恐龍郵票而已,她要買的是這些東西帶來的「快樂」。她確信在內心的深處,有一個專屬於麥當勞的小小無底洞:「只有快樂兒童餐,才能使我的心得著安息。」

 

所以,她這樣解釋:「我從來沒有這麼想要一個東西。只要給我快樂兒童餐,我就永遠、永遠不會再抱怨和要求。如果你們幫我買快樂兒童餐,我這一生就滿足了。」

 

爸媽聽了這番話,覺得象是個不錯的交易,於是就幫她買了。

結果真的有效。

 

你以為孩子過不了多久就會懂事,知道「快樂兒童餐不能帶來永遠的滿足,我這一次不會再上當了」?其實不然。當新鮮感過去,他們就需要新的刺激,另一份快樂兒童餐。他們不斷地買快樂兒童餐,又不斷地發現它不會帶來快樂。事實上,快樂兒童餐只會為麥當勞帶來快樂。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麥當勞叔叔的臉上一直掛著那個微笑?因為他賣出了好幾億萬份的快樂兒童餐。

 

當然,只有孩子會天真地以為,只要環境改變,就可以帶來永遠的滿足。

然而,也許不是只有孩子才會這樣想。也許你的智慧並沒有隨著年歲一起增長,你的快樂兒童餐只是變得愈來愈貴而已。

 

每一天,我們都被這樣的訊息轟炸——我們是(或者必須是)不滿足的,但是,只要「用了我」、「買了我」、「吃了我」、「穿了我」、「試試我」、「開這輛車」、「把我抹在頭髮上」,你就能得到滿足。

 

人們比以往過得更健康、更乾淨、更有錢、獲得更多信息,我們也是有史以來活得更久、吃得更好、穿得更暖、工作更少、玩得更多的一代。但是,我們是否變得更快樂?還是只是活得更乾淨、更健康、穿得更好,內心卻還是一樣不滿足?我們切切尋求各式各樣的「快樂兒童餐」,到頭來卻都沒有什麼意義。

 

◎追尋瑣碎而來的挫折感

人有可能不只一天與瑣事瞎攪和,而是周而復始、年復一年,到最後才發現那些事情毫無意義。傳道書的作者寫道:「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作者繼續寫下去:喜樂的追求、成功的追求、財富的追求等等——這些都無法帶來終極的滿足。快樂會過去,再偉大的追尋也會淪為瑣碎。一旦生命充滿了挫折和對於瑣碎事物的追尋,將對靈魂帶來致命的打擊。

 

為什麼我們感到如此挫折和不滿?令人驚訝的答案是(至少部分來說),這份沮喪是來自於神的。看看保羅寫給羅馬教會的這段話:「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

 

這段經文所描繪的圖畫是,神使受造之物服在「虛空[挫折]之下」。神知道在墮落之後,我們會嘗試設立其他的偶像,將生命獻給享樂、財富或權力、地位。所以,保羅認為,墮落所帶來的結果,就是以上這些都不能為我們帶來「靈魂的滿足」。我們對這些事物的追求,總是伴隨著不滿和失望。

 

但是,保羅認為,神這樣做是出於他對我們的「指望」。神指望我們可以停止在有限的事物上,尋求無限的滿足。他盼望浪子停止在豬圈打滾,回到父親的懷中;他盼望當我們體會到無論如何努力,「都不能得到滿足」的時候,黑夜就將迎來黎明。以這層意義來看的話,挫折是一種禮物,是神對人展現愛的一種形式,好讓我們不會把生命浪費在無益的追尋上。

 

耶穌告訴我們,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一切都要加給你們。而在這之外的所有事物,都只是無益的追尋。

 

新約神學家華特·溫克(Walter Wink)寫道,耶穌最有果效的教導策略之一,就是「故意引起挫折」。他總是問門徒一些他們無法回答的問題、給他們無法做到的任務,以及無法理解的教導。耶穌知道,挫折可以引起我們的注意,使我們向自身之外尋求幫助。

 

◎神不知足的子民

從出埃及記開始,對以色列人來說,「不知足」就是一個很主要的課題。以色列人在埃及作了四百年的奴隸,四百年來,他們夢想獲得自由的日子,心想只要擁有自由,從此就必滿足。

 

然後,他們真的自由了。神奇妙地介入,他們不再受到束縛。敵人被消滅,他們有了身分、安全和擁有家園的應許。他們擁有一切想要的。他們知道自己活在神愛的眷顧之下。他們將永遠滿足——是這樣嗎?

 

到了瑪拉,不能喝那裡的水;因為水苦……百姓就向摩西發怨言,說:我們喝什麼呢?

 

於是,神又奇妙地介入。現在他們有甜的水可以喝,應該可以滿足了吧。

 

結果,幾天之後,以色列全會眾在曠野向摩西、亞倫發怨言,說:「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耶和華的手下;那時我們坐在肉鍋旁邊,吃得飽足。你們將我們領出來,到這曠野,是要叫這全會眾都餓死啊!」

 

「巴不得我們早死在埃及地……」,這些人的抱怨又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我們要的不多——只是希望肚腹充滿的時候,來個好死……只要有餅,我們就滿足了。」

 

經文提到三次「主聽見他們的怨言」,此刻我們心想神會變得不耐煩,而他卻對那些抱怨的破布偶非常有耐心。

 

於是,神又再度插手。他叫餅從天上降下,這東西叫作「嗎哪」。

 

嗎哪是個奇妙的東西,吃起來象是摻了蜜的鬆餅,顯然是個非常多變的食物。神告訴以色列人,想烤可以烤著吃,想煮可以水煮,更不用說還能生吃。現在,他們有嗎哪了,應該很滿足了吧?不會再抱怨了吧?

 

但是,等到以色列人到了一個叫作他備拉(Taberah)的地方,我們知道:

他們中間的閒雜人大起貪慾的心;以色列人又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呢?我們記得,在埃及的時候不花錢就吃魚,也記得有黃瓜、西瓜、韭菜、蔥、蒜。現在我們的心血枯竭了,除這嗎哪以外,在我們眼前並沒有別的東西。」

 

這份「快樂兒童餐」,不再令他們感到快樂了。

 

不知足的主要危險之一是,它具有傳染力。摩西再也無法忍受了,於是他轉向神。他對神說的話,是每一個自稱是聖徒的人都會認同的:

「你為何苦待僕人?我為何不在你眼前蒙恩,竟把這管理百姓的重任加在我身上呢?這百姓豈是我懷的胎,豈是我生下來的呢?你竟對我說:『把他們抱在懷裡,如養育之父抱吃奶的孩子,直抱到你起誓應許給他們祖宗的地去。』我從哪裡得肉給這百姓吃呢?他們都向我哭號說:『你給我們肉吃吧!』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你這樣待我,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立時將我殺了,不叫我見自己的苦情。」

 

一旦底下的人中了抱怨症候群,就會毀掉領導的人。而當領導的人心中被這樣的黑暗攫獲,整個群體都會失去生命力。喜樂、活力和幹勁直線下降,每個人都想放棄了。

 

然而,神仍然憐憫這些好發怨言的人。他還是給他們所想要的:「你們應當自潔,預備明天吃肉,因為你們哭號說:『誰給我們肉吃!我們在埃及很好。』這聲音達到了耶和華的耳中,所以他必給你們肉吃。」

 

但是,憐憫之中仍有神的審判,因為神給他們的,恰恰是他們要求的:「你們不只吃一天、兩天、五天、十天、二十天,要吃一個整月,甚至肉從你們鼻孔裡噴出來,使你們厭惡了,因為你們厭棄住在你們中間的耶和華,在他面前哭號說:『我們為何出了埃及呢?』」

 

以色列人明白,他們所要的並不能為他們帶來永久的滿足。我們最後反而會厭惡當初所求的東西,因為它並不能為我們帶來滿足。

 

時間就這樣過了四十年。不論神給他們什麼——釋放他們不再當奴隸、雲柱和火柱的引導、十誡的禮物、嗎哪、水、盼望和未來——以上這些仍然不夠,最後那群人就死在抱怨之中。

 

如同聖經作者所認為的,忘恩負義具有如此重大的毀滅性,這真是令人震驚。保羅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信裡面,提到摩西時代以色列人犯的四種罪行:偶像崇拜、淫亂、故意違抗神,而第四項是整組罪行的最高潮:「你們也不要發怨言,像他們有發怨言的,就被滅命的所滅。」

 

忘恩負義是殘破人性中最糟糕的一項特質。

 

我們可以像以色列人一樣,終其一生抱怨不休,等待事情來使我們滿足,建立屬於自己的抱怨文化。我們也可以不斷尋找可以帶來滿足的小快樂,而不去注意內心深處的挫折感。

 

神仍存有盼望。他的盼望是,在刻意給我們挫折之後,我們會停止在豬圈裡打滾,轉身回家。儘管我們殘破、充滿不可被滿足的欲望,神卻依然愛我們。事實上,真正的滿足,只有透過真實地活在他的愛裡才找得到。

 

先知以賽亞這樣說:

你們一切乾渴的都當就近水來;

沒有銀錢的也可以來。

你們都來,買了吃;

不用銀錢,不用價值,也來買酒和奶。

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足為食物的?

用勞碌得來的買那不使人飽足的呢?

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

得享肥甘,心中喜樂。

 

當然,以賽亞真正希望人們曉得的是,神是我們真正的「食物」。住在他的愛和眷顧裡面,才是人心得著滿足的惟一盼望。他說:「我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所以,當神看到我們為了追求那些不能滿足我們的成就、地位或其他事情而筋疲力竭,他感到很驚訝:「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足為食物的?」

 

這段經文不只記載了神會為我們帶來滿足的應許,它也指出人們難免會缺乏決心,四處尋找暫時的快樂,縱使找到了,還是無法真正滿足他們的靈魂。

 

「你們為何花錢買那不足為食物的?」心靈的垃圾食物,就是瑣碎的追尋,就是「快樂兒童餐」。

 

你為什麼耗費那麼多精力在工作上,執意從升遷和成就尋找它們無法帶來的滿足?

 

你為什麼晚上花那麼多時間,瀏覽一個又一個電視頻道,期待某個節目為你帶來歡笑、恐懼,或僅只是帶給你某些感覺,而不是真正地體驗生活?

 

你為什麼讓自己債臺高築,只為了追求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當然,成就、財產和娛樂本身都不是壞東西,它們可以是非常好的禮物;但是,它們也會變成很不好的偶像。它們不足以讓我們寄託一生,不能為我們的生命帶來養分,因為它們不是生命的糧。

 

人們有時會想,如果神希望我對他心滿意足,他為什麼不給我一切想要的東西?

 

有智慧的父母都知道,要養出一個不知足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予取予求。

 

那些從小就心想事成的人,竟是最不懂得何謂感恩的人。要懂得感恩,就要學會以忍耐和平靜,來處理欲望延遲實現的失望感。這就是為什麼象是禁食和簡樸生活,是操練生命改變的最佳法寶。若要培養感恩的心,就要經歷挫折和失望。

 

◎知足的操練

當聖經說我們應該懂得知足,並不是我們有義務這樣做,而是說這是一個操練知足的機會。如果我們把知足當成義務,就會有窒息的感覺。

 

作父母的很喜歡問孩子一個問題。每一代的父母,在看到別人給孩子禮物或給予幫助時,都會問孩子:「你應該說什麼?」孩子應該怎樣回應比較好?

 

「你應該說什麼?」謝謝。

 

問題似乎是開放的,但是答案通常很機械化。

 

就算孩子沒有心存感恩,但是為了禮貌的緣故,我們也會要求他們道謝。就算我的心裡沒有這樣的感覺,我還是覺得應該謝謝別人,因為這麼做是對的——這是我欠「知足」的債。

 

我們會希望孩子不是像鸚鵡一樣,重覆說著「謝謝」而已。我們期待有一天他們會成為感恩的人,因為人格與靈性健全的基本條件之一是懂得感恩,並且能夠真心地給人讚美。

 

真正的感恩是,體會到一切都是禮物,而且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禮物。

 

學習活在被愛的滿足裡,意謂學習接受一種眼光。

 

◎為所擁有的事物感恩

當我相信環境上的改變, 可以為我帶來滿足,其實我的內心深處有如下的想法。我列出—些自己所擁有,而且真的很棒的東西:

◆我是照神的形像造的。我擁有—個身體,大部分的功能都不錯。我有眼睛可以看,有腳可以走路。很多人沒有辦法這樣,而這是我每天都擁有的東西。

◆神愛我,他稱我為他的孩子。因為耶穌來到世上教導、死在十字架上,並從死裡復活——我的未來永遠安穩在神的手中。

◆神接納我進入他終極的夢想:新的群體。我是教會的一部分,我有歸屬感——我是被愛、被接納的。

◆神給我恩賜,使我有分於他獨特、永恆的計劃。我有呼召。即使我搞砸了,神依然會透過我的失敗來使用我。

 

當我完成這張具有啟發性的清單,我發現以上所有的恩典——生命的恩典、健康的身體、作為神的孩子、透過耶穌擁有神愛的確據、教會中榮耀祭司的身分、聖靈在我生命中的權能和帶領——皆不足以帶來我持久的滿足。

 

◎學習以不完美的禮物為樂

你有沒有看過那些出清存貨的暢貨中心,裡面有些產品上會標示「瑕疵品」?有時候瑕疵顯而易見,有時候則很難看得出來。我們的生命也是這樣,不只我們買的東西有瑕疵,我們得到的禮物也有瑕疵。

 

如果你已經結婚了,不久就會發現你的配偶是—份「有點瑕疵」的禮物。當然,你的配偶也一定有同樣的體會。

 

孩子出生的時候,我們大都會歡呼:「他真是完美!」當然,我們不久後都會發現,擁有十個手指頭和腳指頭並不代表完美。你的孩子可能也會同意,世上完美的父母並不多。

 

我必須學習,為著生命中那些標示著「瑕疵品」的禮物感恩。如果我要一直等到擁有完美的配偶、孩子、身體或生日禮物才肯知足,那我永遠也學不會感恩。

 

神自己定意以不完美的禮物為樂——那就是你和我。縱使我們的心有缺點、有陰影,即使我們偶爾會因著不單純的動機而將心獻給神,他卻依然帶著無以名狀的喜樂接納它。當一個罪人的心悔改,天堂都會歡樂。

 

然而,除去「瑕疵品」這一點,神知道按照他原本所造的是什麼樣子,只是他的創造遭到誤用、話語被錯誤引用、目的被嘲弄。那位曾說有就有、命立就立的耶穌,了解那種想要把話語賜給人,卻遭到拒絕的挫折;他了解那種想要把饒恕的恩賜分給人,人們卻不願悔改的挫折;他渴望醫治人,人們卻不相信他;他渴望聚集他的子民,像母雞聚集小雞,人民卻不願意。耶穌了解舉辦宴會,客人卻不來;倒了酒,人們卻不喝;給了麵包,人們卻不吃的感覺。

 

最後,他了解十字架上的挫折。他所認為的終極禮物,卻遭到人們對神的旨意和工作最大的敵擋。

 

但是,耶穌卻將他的挫折感沉浸在盼望裡。因為原本使神的旨意受挫的十字架,卻表明了他的旨意和確據。

 

神那愛的奇蹟是他親自成為人,成為會餓、會疲倦、會軟弱的木匠;他教導,甚至為你我哭泣。最後,神對這個世界的愛,不再是普通尋愛的故事。

 

想一想:

1.「我們是有史以來活得更久、吃得更好、穿得更暖、工作更少、玩得更多的一代,但是,我們是否變得更快樂?」關於這句話,你的看法是什麼?

2. 作者列出他的恩典清單,請你也寫一份屬於自己的恩典清單,並與人分享。

3. 作者要我們「以不完美的禮物為樂」,他的理由是什麼?十字架如何說明這個理由?

 

【本文摘編自「愛的十二個練習」一書,作者:奧伯格(John Ortberg),宋雅惠譯】

閱讀其他系列文章

【愛的12個練習】(1)-愛, 從練習被愛開始(音頻版)

【愛的12個練習】(2)-注意力並給予關注--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音頻版)

【愛的12個練習】(3)-碰觸那些遭到遺棄的人(音頻版)

【愛的12個練習】(4)-給人「重新開球」的機會(音頻版)

【愛的12個練習】(5)-讓耶穌成為你的老師(音頻版)

【順服就有神跡】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為愛做點傻事】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與神親近】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面對婚姻暴力】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無需恐懼,喜樂面對】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饒恕和忘記】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作個神國富二代】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生命中最發人深省的問題】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活出不抱怨的你】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聽小故事活出讚美力】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超級英雄榜】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跨世紀的英雄故事】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不可錯過的生命小故事】系列文章綜覽01-15(音頻版)

【不可錯過的生命小故事】系列文章綜覽16-30(音頻版)

【不可錯過的生命小故事】系列文章綜覽31-45(音頻版)

【不可錯過的生命小故事】系列文章綜覽46-60(音頻版)

【聽小故事,得大啟發】系列文章綜覽01-40(音頻版)

【聽小故事,得大啟發】系列文章綜覽41-60(音頻版)

【聽小故事,得大啟發】系列文章綜覽61-80(音頻版)

【聽小故事,得大啟發】系列文章綜覽81-100(音頻版)

【逆境中的祝福】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勝過試探】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揮別迎新】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應許的秘密】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奇妙的結局】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向上思考的力量】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從優秀到卓越】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揮別這樣就好的人生】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張爺爺說故事】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重建幸福家庭】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在財務上領受神的豐盛】(上)-(音頻版)

【在財務上領受神的豐盛】(下)-(音頻版)

【為經濟得祝福】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婚姻和你想的不一樣】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好父親勝過良師】系列文章綜覽(音頻版)

相關焦點

  • 【愛的12個練習】(6)-活在被愛的滿足裡
    以色列人在埃及作了四百年的奴隸,四百年來,他們夢想獲得自由的日子,心想只要擁有自由,從此就必滿足。 然後,他們真的自由了。神奇妙地介入,他們不再受到束縛。敵人被消滅,他們有了身分、安全和擁有家園的應許。他們擁有一切想要的。他們知道自己活在神愛的眷顧之下。他們將永遠滿足——是這樣嗎?
  • (音頻版)
    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篇十六篇11節) 先知耶利米說:「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耶利米書十五章16節) 使徒保羅告訴我們:「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本文摘編自「竊奪喜樂的七件事」一書,作者:喬依絲·邁爾,劉如菁譯】閱讀其他系列文章做一個年年有「餘」、年年有「魚」、年年有「愉」的人聖誕節的祝福改變一個人的一生(音頻版)聖誕節的真義,神給你的不一樣禮物(音頻版)錯失的聖誕禮物(音頻版)【愛的12個練習
  • 學會愛《愛的奇妙滋味》|新春故事音頻
    (荷)馬克思·維爾修思 文、圖,亦青 譯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在弗洛格成長故事系列裡《愛的奇妙滋味》講的是弗洛格愛上了,
  • 愛是需要練習的,做愛更是
    調查表明,中國有三分之一的人活在無性婚姻裡,但我覺得,事實應該更多。曾在谷歌任職的數據科學家塞斯出版新書《人人說謊:大數據,新數據,以及有關真實的你我》。他從谷歌搜索記錄裡得到最全面的大數據分析婚戀狀況,發現——「無性婚姻」這個關鍵詞的搜索次數,比「不幸婚姻」高3.5倍,比「無愛婚姻」高8倍。
  • 整了6次鼻子的韓安冉: 活在錢裡,死在愛裡
    她在節目中說「活到老整到老」,果然她現在給自己換了一張臉。外界傳言她「19歲就整了33次」,她說其實沒有這麼多,但她在整容上也花了七八十萬了。她一點都不避諱給我們列出她做過的項目:脂肪填充、眼綜合、酒窩埋線、面吸,蛋白線、小拉皮、瘦臉針、半永久...鼻子是她動的最多的地方,一共做了6次。
  • 任何不是愛的行為,都是在呼喚愛
    設公眾號為「星標」第一時間接收推送今天,我將繼續為大家朗讀《會痛的不是愛》中的精彩段落。音頻:乙名仔細覺察身邊的人的行為,哪些是愛,哪些不是愛?那些不是愛的行為,其實是在呼喚愛。如果有人特意攻擊我們,那就是特意在呼求我們的愛。
  • 松果體激活音頻----愛的頻率療愈
    觀想三條帶點電藍光(寶藍色)的光線從分別從「前後、左右、上下」三個方向穿過頭部,交匯於松果體。松果體激活音頻—528HZ愛的頻率這是一首愛的信號的音樂,528HZ(θ波:雙耳節拍6赫茲),528HZ被認為是轉化修復DNA的愛的頻率,可激活松果體並擴展我們的意識
  • 鏡子練習第一天(愛自己)
    我想要真正學會愛你。我們來試試看,並且一起發掘其中的樂趣吧。」4、再做一次深呼吸,然後說:「我正在學習真正喜歡你,我正在學習真正愛你。」5、這是第一個練習,我知道3做起來會有點挑戰性,但請不要放棄。持續深呼吸,看進自己的雙眼,並在話裡加入你的名字:「我願意學習愛你,(名字,如:金陽)。
  • 中國音頻第一股,如何打造音頻版Instagram?
    在荔枝,人人均可通過手機一站式創造、存儲、分享音頻並進行實時互動,讓「用聲音記錄和分享生活」成為可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收聽和表達的需求,由此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和內容創作者。簡而言之,荔枝為用戶提供一個一站式的在線音頻遊樂園。與喜馬拉雅、蜻蜓等平臺以PGC內容為主不同,荔枝主要為用戶提供一個錄製和分享音頻的平臺,提倡「人人都是主播」,約有12.2%的荔枝活躍用戶也是活躍的內容創造者。
  • 《以感恩辭舊歲,用愛迎新年》(內附冥想音頻)
    圖片來源/網絡以感恩辭舊歲,用愛迎新年 跳出俗世的視角,跳出這個化身的視角,練習從更高維度看待一切
  • 信心活出愛
    參考-羅馬書6章6-7節;"新"我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裡面→ 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復活,就當求在上面的事;那裡有基督坐在 神的右邊。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為你們已經死了,你們的生命與基督一同藏在 神裡面。參考-歌羅西書 3章1-3節。問:這樣,是誰活著?
  • 我們可以輕鬆地活在愛裡
    愛不佔有,也不被佔有因為愛在愛中滿足了文章/攝影:島主最近的日子,感覺自己被平靜、喜悅、幸福充盈著。不太需要社交,也不想交談。需要耗費心智和腦力的事,都不太做。世界本來是如此簡單,我們可以輕鬆地活在愛裡,可以輕易地實現心中的願望。當然,我們也可能被蒙著眼睛,看上去是一個快樂的愚人,但雙腳正在踏上懸崖之路。你可以自由選擇的,看清我們身上並無任何枷鎖。
  • 在愛你之前,我想先愛自己
    愛自己,包含了我們潛意識深處的3個核心自我信念:無條件的自我接納,不自我苛責,淡定從容;足夠高的自我價值感,不自我攻擊,自信有主見;發自內心的配得感,進入任何關係都不惶恐焦慮,安全感強……滿足這些條件,我們對自己的愛,才有意義。
  • 【為愛做點傻事】14-你的人生,有讓周圍的人過得好嗎?
    耶穌給我們的信息很簡單:如果我們把水桶裝滿愛,我們就真的會成為愛。 儘管在舞臺、講臺、專業領域、工作職場,或在信仰群體裡,我們裝出一副很行的樣子,但是我們跟耶穌的關係有多深,其實從我們怎麼對待租車服務員、超市結帳櫃檯的裝袋員,或是銀行櫃員、換輪胎的工人,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 (音頻版)
    他們天天在那裡唱著「我的家在猶大地,高山高,流水長~~~」就活在這樣沒有盼望的景況裡。突然有一天,他們被贖了,可以回家了,是做夢嗎?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我曾經開車在美國洛杉磯的街上,看到一隻漂亮的大狗,站在十字路口,每逢紅燈,車子一停,它就趴在每一個車窗上去看,它在找什麼?我想它應該是走丟了,在找主人。
  • 史鐵生:活出愛
    活出愛 文/史鐵生 我是這樣想:在「愛的本身」後面,一定有「對愛的追求」,即一定有一種理想——或者叫夢想更合適。這理想或者夢想並不很清晰,它潛藏在心魂裡而不是表明在理智中,它依靠直覺而不是邏輯,所以它如您所說是「無法事先預料和無法估計後果的情感」。這很明白。我說「愛是一種理想」,其原因並不在於此。
  • 開售 | 英國爸爸的最愛繪本推薦,《毛毛狗麥克拉瑞》經典系列中英雙語版來了,配音頻
    團購細節團品:《毛毛狗麥克拉瑞和朋友們》系列,全10冊年齡:2~6歲語言:中英文雙語,配英文音頻,每冊書的背面有二維碼可以掃描進入音頻頁面,也可以從下面連結下載和保存全套二維碼我找了好久,終於找到了這套中英雙語版的毛毛狗,這樣在我心裡就完美了!有了中文對照,學英文就會簡單很多,而且這套書還配有英文音頻哦!每本書的封底就有二維碼,用手機就可以掃描進入音頻頁面,非常方便。
  • 售價12.8萬,愛旅490乾濕分離版拖掛房車上市
    近日,愛旅推出一款乾濕分離版拖掛房車--愛旅490,售價12.8萬。這款房車不僅在設計布局上面標新立異,充分發揮車內有限空間,而且在配置上可以說是面面俱到,是真正的滿配版,有了它,出門旅行可以說底氣十足。
  • 為愛而活,一生無憾
    紅塵中跋涉,陪最愛的人,看花開花落,草長鶯飛,在詩意生活中收穫幸福和甜蜜,一生無憂無慮。人海裡蹉跎,陪最親的人,在生活中浮沉,在命運中顛沛,在噓寒問暖中收穫親情和美好,一生無怨無悔。俗世裡抗爭,陪同路的人,在工作中奉獻,在困境中屹立,一生無畏無懼,在默默無言中將愛傳遞和撒播,生命更有了意義和色彩。
  • 高齡姐妹花高空疊椅子,無懼年齡愛我所愛,活出了很多人羨慕的樣子
    兩人曾疊起10把椅子、3把凳子,高度落差12米,約4層樓高。一旦失誤後果不堪設想,沒有十幾年功夫在身,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完成這個項目的訓練。姐姐徐大梅從5歲開始跟隨姑姑練習雜技,1996年加入汕頭雜技團,從骨子裡散發出對雜技的熱愛,就連懷孕5個月時都不曾暫停訓練,堅持表演「前橋」等高難度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