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縣總體規劃,未來的汀州古城會有哪些變化?一起來看看吧!

2021-01-10 三野農夫

長汀地處福建省西部山區,武夷山脈南麓,南與廣東近鄰,西與江西接壤,是閩、贛兩省的邊陲要衝。

漢代置縣,唐開元二十四年建汀州,成為福建五大州之一。自盛唐到清末,長汀是閩西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均為州、郡、路、府的治所。1994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作為客家首府、唐宋古城、市域副中心城市……

長汀縣總體規劃來啦~

未來的汀州古城會有哪些變化?

一起來看看吧!

規劃簡介

規劃期限:2016-2030

(近期:2016-2020; 遠期:2021-2030)

城市性質

·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客家首府

· 紅色生態旅遊城市

城市職能

· 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 全國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

· 閩贛交通樞紐

· 海西山水宜居宜業宜遊城市

· 龍巖市域副中心城市

城市規模

縣域常住人口62萬人,城鎮人口45萬人,城鎮化率72.6%

規劃期末城區3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35k㎡

產業體系:打造「3+3+2」產業體系

3個主導產業,稀土產業、紡織服裝產業、文化旅遊產業

3個重點產業,現代農業、醫療器械產業、電子商務產業

2個新興產業,新能源產業、養老產業

新空間主要特點

臥龍山時代 走向 南屏山時代

城市總體布局「一城兩區」

一城:汀州古城

兩區:北部新區、南部新區

城市規劃區

面積153.07k㎡, 汀州鎮全部轄區、大同鎮、策武鎮部分行政村

一城兩區總體格局

「一城」: 汀州古城,作為長汀縣政治、文化、旅遊、公共服務中心。(片區主導功能:旅遊服務、居住、行政、商業服務和文化教育等。 )

「兩區」:北部新區,產業功能以旅遊、商貿、工業為主;

(片區主導功能:北環路以北的西部片區為騰飛工業園區一至四期用地,主要發展輕紡針織、服裝加工。北環路以北的東部片區為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完善的生活組團。)

南部新區,作為長汀縣綜合交通樞紐,高鐵生態新區,產業功能以機械電子、稀土加工、商貿物流、醫養服務為主。

(片區主導功能: 沿汀州大道與河田—汀州快速路繼續向南延伸,主要分為工業新區組團、福建(龍巖)稀土工業園區、長汀南站組團、電商物流城組團。)

1.城鎮體系規劃方案

按照城鎮吸引輻射的腹地範圍,進行必要的鄉鎮撤併,突出強化極核的發展,促進人口和產業向各級中心城鎮集聚。

對於中心城市和處在發展軸線的城鎮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優化城鎮空間布局。

橫向區域協作

縣城為核心的汀西北經濟區;

河田為中心的汀東南經濟區;

濯田為中心的汀西南經濟區;

新橋為中心的汀東北經濟區。

縣域城鄉產業布局規劃圖

2.縣域城鄉綜合交通規劃

總體布局:

公路「兩橫三縱」,鐵路「兩橫一縱」,水路「一縱」

汽車站:策武布置一級客運站,汀州、河田布置二級,重點鎮布置三級,一般鎮布置四級

城市綜合交通規劃

城市組團間交通

汀州古城內部以常規公交系統為主體,提倡慢行交通方式,避免小汽車直接穿越汀州古城,實行貨運禁止通行。

外圍主要功能組團之間以快速公交系統(BRT)為主,設置全時段、全封閉、形式多樣的公交專用道。

外圍組團內部適當規劃環線組織,以城區骨幹客運線路為中心,以組團內部常規公交服務為基礎,換乘銜接便捷、多方式協調發展,鼓勵W+E+B(步行+電動自行車+公交)、B+C+E(公交+小汽車+電動自行車)等多方式的換乘,適度鼓勵機動化發展。

組團間主要交通設施規劃

汀州大道:對部分現有國道319線和縣道657線中心城區路段進行路面拓寬,規劃北起環北路,南抵龍長高速互通口的城市快速路。

在汀州古城南部和河梁片區北部各設一處互通式立交,為連通汀州古城、北部新區和南部新區的西側快速通道。

汀武大道:對現有國道319線長汀城關過境線進行路面拓寬,規劃北起南環路,南抵規劃319國道的城市快速路。在汀州古城南部、商貿物流園和南部新區新設互通式立交,為連通汀州古城、北部新區和南部新區的東側快速通道,也是到達長汀南站綜合交通樞紐的主要通道。

城區城市道路系統

汀州古城圍繞四大歷史街區,形成「四橫兩縱」的環狀路網結構。

北部新區沿地形、水系形成魚骨狀路網結構。

南部新區通過城市快速路和主幹路串聯三大組團,形成帶狀網格型路網結構。

停車場、加油站

依據城市用地結構結合機動車停車場的服務半徑(市中心地區不大於200m,一般地區不大於300m)在中心城區內布置公共停車場24個。

加油站規劃考慮中心城區空間布局的特點,在客運站附近、商業中心內部等處按服務半徑0.9-1.2km布置,每處用地3000-4000㎡。

3.旅遊發展規劃

長汀縣旅遊總體空間布局規劃為:

一心 一帶 三翼 七片區

一心即古城綜合旅遊核心。

以紅色、客家、歷史文化為內核,打造長汀旅遊發展綜合體,引領長汀旅遊形象提升。

一帶即汀江生態走廊觀光帶。

以汀江為軸線,兩岸縱深為腹地,建設汀江生態走廊,串聯重點項目,連接各大片區,發揮汀江的旅遊帶動作用。

三翼即為

北部生態文化發展翼、東部紅色文化發展翼以及西部古寨文化發展翼。

七片區分別為

古城綜合文化核心區、三洲溼地文化區、汀江源生態片區、童坊龍文化區、中復紅色文化區、將軍故裡文化區以及客家古寨文化區。

中心城區旅遊專題路線設計

區名城之旅

客服務中心——客家風情街——寶珠廣場——臥龍書院——狀元樓——府衙——濟川門——汀州試院——廈大舊址——雲驤閣——朝天門——大夫第——民俗館。

區紅色之旅

客服務中心——紅軍入閩第一門(寶珠門)——何延一將軍故居——紅軍印刷廠——福建郵務管理局舊址——紅四軍司令部、政治部舊址——中共蘇維埃銀行——黃氏麗園——中華織布廠——列寧書局——紅軍彈棉廠——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周恩來舊居——中共福建省舊址——團省委——福音醫院——中共縣委舊址——長汀縣革命委員會舊址——毛主席休養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楊成武將軍紀念廣場——瞿秋白烈士紀念碑。

區客家之旅

客服務中心——客家風情街——寶珠門——賴氏花園——賴宅、胡宅——賴氏家廟——紫雲宵祠——劉宅、李宅、鄭宅、廖宅、胡宅——三元閣——客家休閒吧——曾氏民居、沈氏民居——賴氏祠堂、王氏祠堂、林氏祠堂、李氏家廟——五通樓——濟川門——上官周宗祠——宋慈亭——長壽亭——雲驤閣——報恩寺——花宅——周宅、邱宅、胡宅、王宅——吊腳樓、朝天門、天后宮、民俗館——大官廟——黃士大夫第——吉安會館——龍巖會館——黃氏麗園。

近期建設重點

· 北部新城中心建設、北部騰飛工業園區;

· 古城南部公共服務設施;

· 彰顯城市文化特色、加快推進景觀修復工程;

· 推動汀州電商物流城的建設;

· 加快推進策武工貿新區、火車南站新區的建設;

· 重點加強福建(龍巖)稀土工業園區的開發,並加快稀土應用儲備項目的招商工作,完善周邊土地的開發利用及配套建設。

遠景規劃

規劃期限:遠景展望至21世紀中葉。

發展規模: 人口規模:55萬人; 城市用地規模:50k㎡;人均建設用地:90㎡。

城市發展重點

1、中心城區

以內涵式發展替代外延式擴張,加強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優化功能結構布局,完善商貿物流組團、北部新區和稀土產業園組團,形成汀州古城、北部新區、南部新區「一城兩區」的城市結構。完成福建(龍巖)稀土工業園區的建設,建設工業園北部二期工程的西部用地及東部稀土分離企業用地。依託產業配置,完善長汀南站新區、工業新區、電商物流城新區的建設,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居住區。

2、河田鎮級小城市

作為長汀未來發展的重要後備力量、遠景拓展的重要基地。北部居住片區向西部、北部兩個方向同時拓展,形成居住區級中心,設置中小學、商業、綠地廣場及停車場用地。

同時在劉源河北側設立大型的行政辦公、商業服務及文化娛樂設施,形成風景宜人、功能完備、特色鮮明的生態旅遊度假休閒中心。

工業片區向南發展至汀江支流,西至龍長高速,向東跨越319國道拓展,形成以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及紡織工業為主的產業園區。

原火車貨運站改造升級為贛龍鐵路複線中間站,功能以貨運為主,周邊布置倉儲物流,並向南拓展形成產業片區。

目前,該項目已由龍巖中心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通過,方案正在進一步完善中。【來源:龍巖規劃】

相關焦點

  • 「草創」至「繁華」,一波三折,回望汀州古城的變遷之路
    城市的南面則是一片開曠的平原地帶,這裡則是縣治以及居民的住地,實際上也是汀州城規劃的一部分,到了明朝時期,汀州城有了擴城的措施,此時兩者合二為一,融為一體。汀州城的規劃布局充分體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這種南低北高的布局,一方面可以便於政治上的統治,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的進行軍事防禦,並且其中也不乏風水的思想。
  • 了意汀州——古城印象
    客家母親汀州最熱鬧的門——濟川門汀州最古老的門——廣儲門,又稱三元閣了意,這是客家方言,解釋為有意思、有趣味。長汀,古稱汀州,這是一座充滿古韻的城市。因為一條汀江,造就了古老的汀州府;又因為有這汀州府,造就了大名鼎鼎的客家民系。
  • 4月29日長汀「汀州大道」邊上有一幅地塊出讓:起始價2.1億元
    如您有新聞線索歡迎爆料,一經採用紅包酬謝, 長汀縣自然資源局國有建設用地 使用權拍賣出讓公告 經長汀縣人民政府批准,長汀縣自然資源局定於
  • 客家首府,大美汀州
    中國有兩座最美麗的山城,一座是福建長汀,另一座是湖南鳳凰。」——紐西蘭 路易·艾黎長汀曾經有一個驕傲的名字:汀州,它曾是閩西政治中心,統轄一方,也是近代紅色革命早期重要的發祥地。客家母親河在古老的城牆前日夜流淌不遠千裡往梅州奔去,古城內隨處可見歷史留下的厚重的印記。
  • 龍巖五縣中有三個為千年古縣,歷史上均屬汀州
    現在,龍巖市為福建省地級市,轄2區5縣(含1縣級市),其所轄五個縣中有三個為千年古縣,分別為長汀縣、上杭縣及武平縣,這三個縣歷史上均隸屬於「八閩」之汀州,都為中央蘇區縣,其中長汀為汀州治所,武平及上杭兩縣設於同一年。
  • 閩西古城數汀州
    早在上世紀30年代,有一位紐西蘭國際友人路易·艾黎對湖南鳳凰古城與福建長汀古城就曾讚不絕口,甚至有點誇張的讚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給長汀古城做的最早的廣告吧。如今,鳳凰古城可謂是湖南省域甚至國內旅遊的一張燙金名片,然而長汀古城卻好似一壺埋藏在深巷裡的好酒,芳香自溢,淡看流年,更象一位荒廢了青春,蹉跎了歲月的老人。現在的人還常常拿鳳凰古城與之比名頭,比人氣,我認為有點不妥。對人對事還是物,我不太喜歡總拿參照物去相互比對,自認為任何事物各有花期,各自綻放才是最完美的。
  • 福建省長汀縣: 環衛智能化 城市靚起來
    現在好了,有了專門的運輸車,我們清潔工只管清掃,輕鬆多了,工資也比過去高了,所以還是要好好幹。」  據了解,為解決縣城環衛多頭管理、人浮於事的弊端,2019年,長汀縣引進航閩環衛公司實施城鄉生活垃圾環衛一體化APP項目。「我們公司承攬了城區主次幹道、背街小巷、公廁保潔、垃圾轉運、道路灑水衝洗等服務。」
  • 福建長汀:千年古城煥發新活力
    8月20日,小朋友在長汀縣汀州鎮文昌閣前玩耍。福建長汀是古代汀州府所在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長汀縣按照古蹟保護、風貌保存、古韻留存原則,保持歷史街區和古建築的風貌,讓千年古城煥發新活力。8月20日拍攝的長汀縣汀州古城牆。福建長汀是古代汀州府所在地,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長汀縣按照古蹟保護、風貌保存、古韻留存原則,保持歷史街區和古建築的風貌,讓千年古城煥發新活力。
  • 夜色下的汀州古城,盡顯寧靜安逸美景,送您一處世外桃源
    從唐朝開始,汀州府就一直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它也被稱為客家大本營」、 「客家首府」。汀州人賴以生存的汀江河也被稱為客家人的母親河。遊人旅行長汀,先會看到達汀州府的城門濟川門,「十萬人家溪兩岸,綠楊煙鎖濟川橋」。修復後的濟川門是長汀的地標性建築,城牆氣勢磅礴,盡顯大氣。
  • 汀州老城街巷雜談
    長汀縣城關(現稱汀州鎮)原名白石村,在唐大曆四年(公元769年)汀州剌史陳劍將州治遷到此處後築土城於臥龍山陽,西北負山,東瀕汀江,南踞南屏山,長汀縣城關舟楫通暢商業興盛,人口激增,歷史悠久。長汀縣城關的街巷分布於全城,街名巷名頗具特色,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汀州府的歷史和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研究長汀古城街巷名稱的歷史沿革、地名由來等足以成就一本書,許多舊有的街巷已不復存在或拆遷或改為今天的名稱,代之以現代化嶄新的格局,現就長汀縣城關街巷作一雜議。
  • 福建也有一座鳳凰古城,八閩客家首府西大門長汀古城
    長汀縣位於福建省的西部山區,與江西省接壤,距離江西的瑞金僅50公裡左右。古城牆曾有四大城門,朝天門是汀州府四大城門之一,俗稱東門,原名興賢門,明洪武四年進行修葺,以磚石砌之,上有門樓,門固樓高,形勢雄偉,便改名朝天門。清代汀州知府鄢翼明又重修,城樓主體建築與城門高臺之上,層層飛簷,凌空高翥,列為汀城勝跡「東翹舒嘯」。
  • 福建長汀汀州客家首府獲批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近日,國臺辦舉行例行發布會,公布了最近新批准的包括長汀縣汀州客家首府在內的4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名單,另外3家分別是,泉州安溪清水巖,江蘇淮安大運河文化帶及四川綿陽梓潼文昌祖庭。 「長汀別稱『汀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是客家人的發祥地,也是福建最具代表性的客家縣。」
  • 客家首府長汀-五代汀州建制變化
    汀州是其中的一州,閩西的長汀、寧化、沙縣、龍巖是三十六縣中的四縣。王審知死後,閩國內亂,至後晉開運二年即南唐保大三年 (945),閩國為南唐和吳越所滅。同年九月,汀州刺史許文鎮以汀州降於南唐。南唐保大四年(946),割汀州沙縣地置劍州,汀州屬縣由三減為二。
  • 十張福建龍巖歷朝行政區劃圖,先有汀州後有龍巖
    長汀縣,今長汀縣前身,初治長汀村(今上杭縣臨城鎮九洲村),大曆四年(公元769年)遷白石村(今汀州鎮)。長汀縣為汀州治所,此後長期為這一帶的行政中心。雜羅縣,今龍巖市城區前身,公元742年改名龍巖縣。汀州是今龍巖市地區境內誕生的第一個地市級行政單位,但是並不是今龍巖市的前身。
  • 如何看待汀州八縣被分割歸龍巖三明和長汀縣申請撤縣設市的?
    現長汀縣城內仍保存有完好的古汀州府城輪廓和相關建築,唐、宋、明、清時的古街市依然原樣存在。城牆、城門、城樓、府學、試院等都保存完好,街名、地名等千年來都大部分未有改變。而客家人文、風俗、文化等保存最完善之地就是古汀州地區,以長汀為最。可以說客家文化之根在汀州,全球大多數客家華人的根亦在汀州。 汀州是自然形成的客家首府,而長汀為什麼會是府城所在地。
  • 枕山臨溪的千年古城長汀,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小城之一
    長汀縣,別稱「汀州」,簡稱「汀」, 歷史上汀州,是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地處福建省西部山區,自盛唐到清末,長汀是閩西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均為州、郡、路、府的治所。古建築在長汀幾乎抬眼就見,隨處可及。唐、宋、明、清的古城門,氣勢恢宏的文廟,雕梁畫棟的天后宮,金碧輝煌的廟宇,奇特的雙陰塔,唐宋古街區……讓人目不睱接,流連忘返。
  • 了意汀州——烏石龍潭
    烏石巷的另一邊入口處紫陽祠,這裡供奉朱熹長壽亭,建得有些不倫不類,瓷磚「紫陽祠」如今掛上長汀縣建設口離退休老年協會,是這裡也確缺少維修沿著鋪設這鵝卵石的烏石巷行進,上坡下坡,做一回歲月的拾荒者,一邊遊走,一邊撿拾古汀州的美。這一段小巷更原汁原味,也許幾百年都未曾變過,烏石巷號稱長汀人心中最美的老巷子之一。
  • 要不,把閩西還給汀州吧 !
    要不,把閩西還給汀州吧! 把龍巖市,改名汀州市! 長汀古城:被遺忘的「客家故都」 終於來到長汀。 這是我首次進入客家祖地,首次進入汀江流域,首次進入土樓世界之外的客家區域。在這裡,一個始於唐、興於宋、終於清的古老州名耳熟能詳 —— 汀州!天下水皆東,唯汀獨南!
  • 和鳳凰古城一樣著名,卻不需要門票
    關於運輸:從廈門到長汀有很多種,包括廈門站-長汀南站(93),或者廈門北-長汀南站(90.5)從長汀動車組站到長汀古城約10公裡,打車約18分鐘。您也可以選擇公交車3或5號線直達古城,大約40分鐘左右,票價為1元。
  • 「客家首府,最美汀州」,對汀州最初的印象
    有讀者評論說到了徽州和汀州,那麼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汀州古鎮吧。汀州是位於今福建省最西邊的地市——龍巖市,是閩粵贛三省的古道樞紐和邊陲要衝。對它初印象只知道它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古鎮,亦是客家人主要聚集地和發源地之一,有「客家大本營」和「客家首府」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