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的宋代

2021-02-19 書畫文化

傳播:傳統文化、書畫名家、藝術品收藏、茶道、文玩雜項

私人會所、雪茄菸鬥咖啡、遊艇帆船、旅行攝影、養生美食

現在講極簡,宋朝就是最早的極簡。古代美學,到宋代達到最高,要求絕對單純,就是圓、方、素色、質感的單純。宋朝人用墨畫畫、燒單色釉瓷器。畫畫敢不用顏色,這就是極簡!

越簡單,越難。

宋是一個文明高峰。宋汝窯,是一千年了不起的大名牌!唐三彩都是花花綠綠的,但宋敢在花花綠綠中提出素樸風格。

像水仙盆(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做到那麼素,霧面、亮都不亮,卻很美,沒有一點花邊、沒一點火氣,完全不表現,這是很難的。就像我畫畫,還是希望別人看到後,覺得我的技巧很好,就做不到。

(汝窯天青無紋水仙盆)

全世界至今還在仿宋瓷。冰裂紋,本來是燒壞了,但宋人覺得裡面有種滄桑美,經歷時間後,叫開片,他們用不同火溫去燒出開片。本來是敗筆、損壞卻變成美,這是很特別的宋代美學。

  (冰裂紋)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而造極於趙宋之世。


宋代審美延續著晚唐的內容。與盛唐審美相比,表現出了另一種對美的追求。如果說盛唐是雄壯豪邁、氣象萬千的景象,那麼宋代則是返璞歸真、格物致知的質樸姿態。盛唐的整個審美就像朝氣蓬勃,恣意汪洋的青春青年形象,而宋代就像一位歷經滄桑,閒庭信步的中年成熟人士。


宋人仰慕的並非青天

而是青天的高遠


宋代是中國瓷器的鼎盛時代,出現了定、鈞、官、哥、汝五大名窯,中國古代瓷器中,宋瓷以器形優雅、釉色純淨、圖案清秀,在中國陶瓷史上獨樹一幟。諸如鬥笠碗這樣造型線條簡練卻張力十足。同時宋代瓷器雖是單色瓷居多,但它有一很大的特點是其它朝代所產瓷器比不上的,那就是:七分人工三分天成。如果是在明清,想在瓷器上表現山水通常會把山水畫上去。而在宋代則是以詩歌的比興的意趣來做瓷。

「雨過天青雲破處 ,這般顏色做將來。」——宋徽宗

並非有意而為之

實在是萬物的本來面目

這幅《六柿圖》為木溪所作。宋朝開始零星出現這樣筆簡意繁,雅趣天成的作品。後代將此類畫作統稱為禪畫。對牧溪最大的賞識來自日本,日本藏有牧溪大量真跡,被尊為上上品。

「將生命的解脫視為最高存在意涵。一切存在現象都是生命最純真的現實界的烙印…禪者一生隨時皆處於生命的轉化以及變與不變之間,時時與處處皆能展現玲瓏透徹的生命樣態,所有墨跡、語錄都留待悟者與悟者間的機鋒應對。」——潘示番

如果有什麼可以被稱為「雋永」

那就是生命力

宋塑羅漢像擺脫傳統佛教造像儀規的限制,表現的不是虛幻世界中的偶像,而是世俗生活中的人的形象,或者說是高僧的寫真。宋代道釋人物表現手法都比較樸實,這尊披風羅漢像手法簡練,僅用最簡單的線條就表現了人物的精神世界。筆雖簡,意卻長,宋的氣質即使在千年以後的今天依舊寂定安然。

「把不要的東西削去,最後剩下的就是作品的原型了。」——安藤雅信

百姓日用即道

唐、五代家具是宋代漢族家具的發展之源,但宋式家具又是明清家具的之源。桌在宋代以前的使用主要被幾、案、臺等家具所承擔。在宋代許多承具叫做「卓 」,而宋代以後越來越多的桌子以木材來製作,使早期的「卓」才逐步演化為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桌」。與陶瓷、服飾等相同,宋代家具多造型古雅、色彩純淨,並且內斂天真,不事雕琢,以質樸取勝,給人清淡雅致之感。

「故人隱山麓,燕坐消床稜。人生天運中,往返成廢興。」——蘇轍


閱讀原文轉入天心月圓·菩提精舍

↓↓↓↓↓↓↓

相關焦點

  • 回眸兩宋,宋代文人這樣雅致生活
    你可知道宋代文人的一日是如何度過的?聞雞起舞、焚香禮佛、策馬捶丸、暖爐點茶、清心滌硯、擷芳插花、玉箸銀盞、掛畫賞玉、投壺行令……一幅幅宋代文人的生活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盡顯宋人閒適生活背後的極簡美學。5月18日,由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聯合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和雅昌文化集團共同推出的《回眸兩宋》沉浸式網課正式開講。
  • 從宋代龍泉窯瓷器造型演變,收藏瓷器中探詢宋代審美的演變原因
    從宋代龍泉窯瓷器造型演變,收藏瓷器中探詢宋代審美的演變原因。這件瓷器可以看到宋人開始對器型嘗試著改變,但是貫耳還是沒有去掉,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這就是瓷器演變的痕跡,只有觀察宋代多種器型才能感覺到古代工匠才燒造瓷器中嘗試著審美的創新和時代審美的思想。
  • 宋代美學,領先世界一千年
    從什麼時候起,北歐的極簡設計風格橫掃全球,這種態度鮮明的設計風格,被冠以「性冷淡」之名,代表著克制、舒適、和今天我們熟悉的喜慶熱鬧風格都不相同。
  • 宋代文人優雅情 陶樸瓷妍玲瓏心
    美哉宋代風雅人生史學家陳寅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趙宋之世也。」宋代經濟富足,市民的富裕閒暇生活及審美情趣促成宋朝文化高度的的繁榮,宋人且以精神文明享受著美好而風雅的人生。平民家庭受文人的影響,也仿效其焚香、掛畫、插花、點茶等生活四藝,民眾生活的空間就是文藝的空間,充滿活力。宋代,理所當然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品味的朝代。
  • 宋代官帽為何長著兩隻長耳朵?據說是宋太祖發明的,真是這樣嗎
    簡單地說,當時的貴人們認為這樣「極簡風」的帽翅好看,便從上到下,引領了一個時代的男裝風潮。「宋代風格」的平腳在比較講究的兩宋背景電視劇裡,長長的平腳幞頭幾乎是朝堂戲的標配。而流傳下來的不少位宋代帝王畫像,畫中人都戴著這種超長的平腳幞頭,更大的可能還真就是單純地「覺得好看」。始自北周的幞頭在宋代的史書和筆記中,關於幞頭隨時代變化的歷程記述不少。北宋學者王得臣的《麈史》中就寫了這回事,認為幞頭最早來源於北周武帝宇文邕所作的「折上巾」,簡單說來就是有四個角的頭巾,兩角在腦後打結固定。
  • 設計的母體是文化,宋代美意識—畢瀛皇講設計
    答案是:中國的宋代就是一個以審美和設計令後人讚嘆、嚮往的時代。我國的宋朝由於文化獲得尊重與感激而為社會和生活注入的包容氣質,使社會商業繁榮,百姓富裕,以宋真宗時的宰相王旦說:「京城資產,百萬(貫)者至多,十萬而上,比比皆是。」十萬貫相當於現在的6600多萬元人民幣,可見宋代商業社會的繁盛富足。
  • 文物打開大宋極簡美學
    其中,宋代磚室墓出土器物精美—— 其中的宋代文物同樣極簡主義,很有ins風—— 自宋代以來,中國在書畫、女性、家具、飲食上全面追求清淡、簡逸、自然、幽隱、雅致的審美風格,背後則是理性淡泊、寧靜致遠的文化氣質。
  • 宋代服飾
    宋代服飾張心柔 馮寶漫宋朝服飾一般指宋朝流行的服飾 ,包括北宋南宋流行的服飾,是服飾史發展的一顆明珠,其特點是修身適體
  • 對於胡桃木家具而言,極簡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主張!
    極簡主義,源自中國宋代,環遊世界一圈又落地到了中國,它帶回了那些時尚、浪漫、充滿質感與熱情的元素,收穫了世界各地大批觀眾的芳心,更在中國大受歡迎。胡桃木家具相對於德式的工業風、日本的民宿風,胡桃木家具所主張的極簡,魅力則在於簡單設計背後的複雜整合,越是簡單且讓人感覺到美的設計背後,越是藏著更多的時間與精力的結合。
  • 宋代玉璧欣賞
    宋代新出現的玉璧類型以螭紋璧為主,螭的形象多變,有減地加陰刻線與減地突起高浮雕兩大技術系統,螭紋有單螭、雙螭或子母螭,三螭之不同,有的還加刻谷紋、雲紋作為底紋裝飾。獸面紋璧和犀角紋璧也是新出現的類型。總的說來,宋代玉璧的基本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 璀璨的宋代文化:是什麼原因造就了宋代文化的繁榮?
    我們撇去文人們的主觀感受,也得承認宋代的文化,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時期之內,確實達到了登峰極的高度。為什麼宋朝的文化能達到樣的高度,為什麼後來的封建王朝再也沒有將其超越,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情況?我們來一一分析。歷史不能割斷,我們追根溯源的話就會發現,宋代文化發展的基因也是從隋唐發展傳承而來。
  • 宋代梅瓶賞析
    梅瓶在宋代就十分盛行,在宋朝時期梅瓶也叫經瓶,明朝以後被稱為梅瓶.在宋朝,民間生產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鋪裡都能見到。據孫機先生的考證,梅瓶之名屬於誤解,實際梅瓶就是儲酒長瓶,而真正在宋代用作插梅花的,是膽瓶。楊萬裡詩云:「膽樣銀瓶玉樣梅,北枝折得未全開」。明代袁宏道《瓶史》說:「書齋插畫,瓶宜短小。」他認為膽瓶、紙槌瓶、鵝頸瓶等之「形制減小者,方入清供」。
  • 178㎡清冷色系,演繹宋代美學的簡靜純粹!
    以定窯為引子結合宋代美學當代黑白灰硬裝加上古韻的軟裝是傳統元素的現代演繹也是回歸純粹簡約的概念-01 客廳空間原木與大理石,兩種材質以極簡的方式,透過對美好配飾的精心挑選,搭配了古樸的小而美,設計師以最彈性的配置,將宋代美學的深度無限延伸,這是一種悠遠的畫意。
  • 宋代五大名窯
    宋代五大名窯我們看看宋代五大名窯各有什麼特點?
  • 宋代風情畫卷之——宋代女生怎麼可以那麼瘦
    宋代姑娘怎麼穿衣打扮才會讓自己輕盈優雅唐代持續近三百年應該有一百多年都是崇尚著華麗大氣的審美標準,無論是建築還是女人們,但到了五十多年以後的宋王朝,忽然的女人們都開始變得輕盈而纖細,倒是符合了現在人拼命的養成目標!一切的穿著打扮都是為了體現一個字&34;!
  • 虞雲國:宋代的流言與管控——讀《宋代信息傳播與管控》
    除去緒論與結語,全書分為六章,首章論述宋代信息傳播與政府規制,其後五章依次探討了宋代流言的生發語境以及與政治經濟、軍事、邊疆治理、災異的關係。也許受制於《宋代信息傳播與管控》主書名,就閱讀感而言,第一章所論信息的外延略嫌寬泛,倘若適度簡略既往研究相對深入的官方信息的職能機構、傳播形式與管控規制等內容,直接聚焦於副書名《以流言為中心的考察》,也許更能凸顯主旨。
  • 宋代兒童都玩什麼遊戲?從宋代陶枕圖案看兒童遊戲的花樣
    宋代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手工業發展迅速,各種工藝技術高超,尤其是在燒制陶具方面技術成熟,因此宋代流傳下來了大量陶枕。各陶枕上都有不同的圖案,反映著宋代人民的風俗及生活。其中有不少關於兒童遊戲的記載。從童子蹴鞠圖便可以看出,「宋代的鞠與現代足球異曲同工。蹴鞠的踢法在宋代分為「築球」與「白打」兩種形式」,「築球」設有球門,雙方隊員通過比賽對抗從而分出勝負的踢法。「白打」是一種不設球門的玩法,可以一人單獨踢也可以多人輪流踢,以踢出花樣多取勝。在這其中「白打」是宋代蹴鞠的主要形式。
  • 宋代的兒童玩具
    玩具作為一種普通的商品普遍出現於市場,也是在宋代。我們今天翻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吳自牧《夢粱錄》、周密《武林舊事》、耐得翁《都城紀勝》與署名「西湖老人」的《繁勝錄》,可以發現宋代城市已經出現了成熟的玩具市場,銷售的玩具可謂琳琅滿目,簡直「亮瞎你的鈦合金狗眼」。
  • 宋詞與宋代理學
    對於宋詞和理學的關係,它們也只是存在於宋代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文|黃海清稿件來源 | 立事達教育 • 樂山外國語學校總      編 | 馮明昆本期主編 | 範嫻皓責任編輯 | 範嫻皓 馬曉雪技術編輯 | 汪芯羽宋代的理學學派與地域學統 中國學術史上所說的「學統」概念,形成並興起於宋代,這和理學思潮是由地域性學派構成的特點分不開。
  • 賞析丨宋代小品畫㉔:宋代山水小品畫中的亭臺樓閣
    在中國繪畫史中,宋代小品畫是一道靚麗的風景,其以獨特的經營位置,精微的筆墨技巧,高雅的格調品味,以及豐富多樣的繪畫題材,成為中國美術史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小品畫雖小,卻能小中見大,咫尺之間,傳達出中國傳統藝術精神和審美意趣,藝術表現力絲毫不亞於大幅繪畫。它的興盛,與宋代政治、經濟、文化和思想背景密切相關,對後世繪畫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