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優雅情 陶樸瓷妍玲瓏心

2021-01-09 半山古玩

美哉宋代風雅人生

史學家陳寅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趙宋之世也。」宋代經濟富足,市民的富裕閒暇生活及審美情趣促成宋朝文化高度的的繁榮,宋人且以精神文明享受著美好而風雅的人生。

平民家庭受文人的影響,也仿效其焚香、掛畫、插花、點茶等生活四藝,民眾生活的空間就是文藝的空間,充滿活力。宋代,理所當然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品味的朝代。

北宋.宋徽宗〈文會圖〉局部 國立故宮博

優雅的靈魂

宋代文人有ㄧ個優雅的靈魂,懂得閒適的慢活,活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經典宋畫,宋徽宗〈文會圖〉便可一覽宋人的優雅閒情。圖中几案上琳琅滿目,各式瓜果美食、茶器、酒樽羅列整齊,氣派非凡。賓客相互寒暄談笑,氣氛歡愉。侍者們點茶、分酌、奉茶,井然有序。

宋代品茗有道是「器為茶之父,水為茶之母。」《大觀茶論》提到茶器時就說:「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取其煥發茶採色也。」白色湯花與黑色兔毫茶盞,黑白分明,明豔照人。宋代文人從日常中的細節靜靜品味著生活的真諦,自然而然的成就了極簡極雅的宋代美學。

陶樸瓷妍玲瓏心

宋時風雅已然遠去,然而點茶、焚香、插花、掛畫之中所蘊涵的生活意趣,卻並沒有隨著時間走遠,我們依舊可以從中感受到生活的美之所在。

北宋 青白釉瓜形蓋罐

瑩潤清透湖水出,玉潔冰清似有靈。

瓜熟自有芳香溢,圓融本是趙宋情。

這件瓜形蓋罐,釉光瑩亮,釉面泛著水靈的韻致,如冰似玉,既得白瓷之無瑕嫻靜,又展青瓷明豔風採,瓜蒂造形罐蓋唯妙唯肖,更添佳趣。

宋 青白釉蝴蝶結飾瓜稜形水注

水注本姓湯,全名湯提點,

蝴蝶結飾巧,影青開慧眼。

本件青白釉蝴蝶結飾瓜稜形水注,具有標準的宋瓷風華,形制兼有唐風,別出心裁的蝴蝶結飾精巧靈活,平添了幾分秀雅端莊,與瑩潤的青白釉氣韻一致,相得益彰。

南宋 吉州窯褐釉黑彩「壽山福海」銘茶

江南望郡吉,法效百工才,

盞底梅花開,雲中福壽來。

這件吉州窯褐釉黑彩茶碗,碗內壁先施褐釉,釉上以黑彩在碗心著梅花一朵,並加放射狀直線到碗口,四朵雲紋中,個別墨書寫了「壽、山、福、海」四個字,筆法有勁,字字有力。又頗具祝賀生辰,福壽綿長之意。

南宋 吉州窯白地褐彩奔鹿花卉紋長頸瓶

鹿與爵祿總相連,

神採飛揚吉州窯。

開光奔鹿瓶造形獨特,釉色明亮乾淨,紋飾組合十分豐富。頸部,腹部勾繪兩開光,開光內雄鹿銜草奔躍,外以纏枝卷草紋為地,整體畫面強而有力,充滿吉州窯的獨特風情,欣賞把玩,很是賞心悅目。

宋畫中常見文人焚香熱

在宋徽宗趙佶的《聽琴圖》中,宋徽宗一身道士裝扮,樹下撫琴,旁邊有一雅致的香幾,几上放置一個小巧精美的白瓷香爐,輕煙嫋嫋,仙氣飄飄。焚香盛行,各式香爐當然也成了皇室貴族和宋代文人心愛及重視之物。

南宋 龍泉窯粉青釉鬲式爐

青銅本剛強,金爐生紫煙。

粉青自溫柔,龍泉展玉顏。

三足爐器形仿商周青銅鬲的樣式,腹至足部凸起的三條稜線,模仿青銅器出筋的裝飾效果;稜線處因為不易停釉,釉層較薄,透出白色胎骨。整體外形頸直腹圓,對比成趣,凸顯鬲式爐飽滿圓潤的風採。通體光素無紋,造形沉渾靜穆,色澤淡雅若露,一如溫柔敦厚之謙謙君子。

四方神靈,五穀豐登

天上人間,歷史文化,神話神獸,幸福美好,長壽吉祥。古人憑著萬能的雙手,揉著對天地的敬仰,捏塑出了青鳥來探看,白鶴壽綿長的祈願。「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王者制宮闕,殿閣取法焉。」

宋 青釉褐彩四神靈穀倉一對

像兩座巍峨聳立的建築一般,罐蓋似屋頂凸脊六稜華麗如塔,塔頂(蓋鈕)各立一昂首展翅的禽鳥;神採各異,極目四望,一派機警之姿,善盡守護之責。禽鳥與蓋緣捲雲坡簷,上下對應,精巧奪目。久觀之悠然神往,如展讀一冊精美的圖畫冊,深深陷入那遙遠的故事中……

堆塑龍虎紋的青釉穀倉,又有龍虎瓶,日月罐的別稱,造形上,常以「多角」為飾,「角」在浙(古越地)發音與「谷」諧音,美化之外更祈盼多「谷」豐收,穀倉儲存穀物或錢幣,也儲存了無限對美好生活的希望,傳統的圖騰塑在罐身,把玩在手,刻在心中。

金 磁州窯白釉紅綠彩觀音坐像

觀音呈自在坐姿,右腿屈起,左腿自然下放,放在盛放的花卉青草臺座上,自在安祥一如草原中現身的觀音,慈眉善目,面容恬靜柔美,雍容典雅,以慈悲、智慧及女性的母愛感化世人,普渡眾生。

觀音通體施白釉,潔白盈潤的釉色如白玉一般,紅綠彩繪自然描繪點染,麗而不俗。服飾綜合漢服韻味與草原風情,用色大膽繽紛而不失端莊秀雅,展現民間藝術特有的豪放與樸實的風格。

南有景德,北有彭城

宋代磁州窯畫風多元,不拘一格,民窯瓷器尤其不受宮廷規範制約,取材於生活所見自由奔放,自然而然的展現出宋代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富足美滿。

金/元 磁州窯黑釉剔花嬰戲蓮紋罐

蓮花伴嬰潔淨生,牡丹護兒富貴來。

古雅樸拙罕見珍,黑釉剔花心底白。

本件黑釉剔花嬰戲蓮紋罐造形端莊典雅,整體線條流暢、強韌有勁,釉面厚潤,黑白分明,構圖生動活潑,表現了磁州窯黑釉剔花的高度技巧,風韻迷人真乃罕見珍品。

良辰美景何需盼,盡在樸實雅淡中

「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汝窯天青的神秘淡雅,勝天下一切之波光瀲豔,讓人愛不釋手,競相模仿千年而不得其半,然而寧靜如天青絕不是宋瓷唯一的色彩。

宋代生活宋人情,宋代色彩宋人韻,世界巔峰宋代瓷。耐人尋味歷千年而不衰,只因那一顆玲瓏心。

相關焦點

  • 回眸兩宋,宋代文人這樣雅致生活
    你可知道宋代文人的一日是如何度過的?聞雞起舞、焚香禮佛、策馬捶丸、暖爐點茶、清心滌硯、擷芳插花、玉箸銀盞、掛畫賞玉、投壺行令……一幅幅宋代文人的生活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盡顯宋人閒適生活背後的極簡美學。5月18日,由上海工藝美術職業學院聯合上海韓天衡美術館、上海韓天衡文化藝術基金會和雅昌文化集團共同推出的《回眸兩宋》沉浸式網課正式開講。
  • 宋代文人的愁:茫然四顧,對內無敵手,對外總失敗!
    但宋卻例外,宋代的文人,似乎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蘇東坡,一種是其他。蘇東坡可以說是各種情緒的集大成者,他可以豪邁可以婉約,可以懷古也可以嘆今。圖解:蘇軾豪放之作赤壁懷古而其他人呢,不管是寫情愛還是國家大事兒,總離不開一個字:愁。宋代的詞中,閒愁這兩個字是普遍出現的。
  • 朝登天子堂,暮為田舍郎:宋代文人的貶謫噩夢
    引言餘秋雨在《陽關雪》裡寫到:中國古代,一為文人,便無足觀。文官之顯赫,在官場而不在文,他們作為文人的一面,在官場也是無足觀的。但是事情又很怪異,當峨冠博帶早已零落成泥之後,一桿竹管筆偶爾塗劃的詩文,竟能鐫刻山河,雕鏤人心,永不漫遊。
  • 儒家的「文以載道」思想,是如何催生宋代文人畫興起發展的?
    琴棋書畫,最開始只是中國古代士大夫修身養性的雅趣,但隨著文人地位的不斷提高,以及儒家「文以載道」思想的濫觴,在藝術作品之中寄託作者的情懷,理想,逐漸成為中國古代文人書畫的追求。在此基礎之上,中國古代的繪畫藝術在以客觀題材劃分類別的人物畫,山水畫等形式之外,衍生出以創作主體為區分的「文人畫」的概念,並在宋代徹底成型。
  • 文人思想與身心的花園——宋代私家園林,有什麼文人化特徵?
    宋朝社會追求文化,與統治者推行重文輕武的思想是分不開的,宋代文人的社會得到提高,文人的思想才學影響著社會的文化風向,因為宋朝理學的興起,宋代文人的審美情感提煉到了極致的純淨,宋代文人不再是外在物象的氣勢磅礴,它所追求的是對心靈和人生的謹慎細膩的品位。
  • 基金項目:宋代文人集會茶事圖中「點茶法」器具研究
    基金項目:宋代文人集會茶事圖中「點茶法」器具研究基金項目:湖南省2019普通高校教學改革項目號(湘教通(2019)291);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設計再造與CMF創新研究所」科研成果 陳曼玉等宋代是中國茶文化的一個繁榮時期,飲茶風氣盛行,茶事活動在宋代文人集會中不可或缺,加之宋代繪畫的興盛,因此宋代描繪文人集會茶事活動的繪畫數量較多。
  • 韓天衡美術館開啟兩日網課,《回眸兩宋》帶你體驗宋代文人生活
    圖說:韓回之身著宋代服飾在現場 官方圖今天下午,韓天衡美術館《回眸兩宋》展廳裡,韓天衡美術館藝術總監韓回之身著宋代服飾,頭戴宋代男子盛行的簪花,在直播鏡頭前帶領觀眾走進了宋代文人的雅致生活。《回眸兩宋》以史志、詩詞及古畫為參考依據,結合文物展覽、真人展演、大咖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展現兩宋時期文人的精緻生活,讓學生和廣大觀眾跨越千年歷史,深入感受宋代文化的典雅興盛。
  • 宋代家具的「文人味道」:明月照羅床,春在屏風曲
    受文人治國的影響,宋朝家具充斥著滿滿的「文人味道」,雖然沒有漢唐的炫彩與奢華,也沒有元清時期的追求雕琢,但是宋朝家具能夠備受推崇,憑藉的是「文人」二字。宋朝開創的簡約素雅以及實用的文人家具風格,無論是隋唐還是元清都無法與之相比。
  • 宋代落第文人的心理活動:有人憤世嫉俗有人樂觀曠達
    落第已是文人致命的傷痛,落第後與友別離之哀,重返故鄉、歸途漫漫之苦,更令其肝腸寸斷。但此詩一反常態,並沒有直接寫如何痛苦,而是通過「花盡」「殘陽」「頻值雨」「獨隨鷗」等景象,以哀景襯哀情,悲傷之情展現無遺。他的另一首《送丁鶚下第客遊》更為悲傷:「尊前泣復歌,清淚酒相和。別岸春風靜,孤舟夜雨多。鳥鳴菸草露,花逐夕陽波。我亦無戮者,東西欲奈何。」
  • 中華香事永流傳:宋代文人用香小談
    而一塊好的沉香的價格,往往就能抵得上一個百姓整整一年的收入,但民間也有很多其他價格低廉的香品,雖沒有文人貴族們那麼奢侈,卻還是可以用得起的。最重要的是,哪怕是種地的鄉村農婦,也知道什麼是沉香,也道聽途說過一些香的文化。
  • 宋代中堅力量的文人:他們那種思想性格上有什麼特點呢?
    作為宋代社會中堅力量的文人士大夫的那種思想性格上的特點,對當時社會各個方面的發展究竟產生什麼樣的作用,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並不打算輕率地提出肯定或否定,在這裡也不加討論。但如果單從對於文學發展的作用來說,它的不利方面無疑要大於有利方面。
  • 什麼是文人畫,如何解讀文人畫,文人畫有哪些傳承思想?
    文人畫是指由文人所作,且畫中帶有文人情趣,流露文人思想的繪畫作品。文人畫的形成和發展,是中國封建社會中多種因素促成的一種文化現象。宋代統治者建國之初就極為重文抑武,文人的地位得以提高,文人的思想得以張揚。
  • 文人畫能成為一種流派,關鍵在於文人思想,淺談文人畫的發展
    《 安處齋圖-元人集錦之三》 元 倪瓚一、文人畫的特徵要問文人畫的特徵表現有哪些?我們大多會說文人畫重書、重意境、重墨趣。文人畫的這些特徵,大多是由文人的審美追求與價值取向所決定的。它的題材方面多為高山、漁隱、梅蘭竹菊等。
  • 「君子佩玉,文人博古」,古代文人為何對香爐如此喜愛?
    文人群體的誕生出現於宋朝時期,宋朝之前有文學家、書法家、畫家、詩人,但這些人卻不能稱作為文人,他們大多只專注於自身技藝的提升,並無太多閒情逸緻去關注其他無用的事物。多了一份學者的穩重,少了一份對生活的追求。  在宋代,文人盡得時代之幸,朝廷重文輕武,刑不上大夫的祖制使得他們有極高的政治和生活待遇。養尊處優、舞文弄墨就是宋代文人真實的寫照。
  • 宋代詩詞中的深閨「春情」與寂寞愁怨
    宋代詩詞中的深閨「春情」與寂寞愁怨相信對宋代詩詞文化有一定研究的群體,都應該知道兩宋時期的詩詞風格,從整體上來看總會給人一種綿軟拖沓之感。尤其是婉約派詞作更是將內心中,最柔軟的閨怨之情展露無疑。雖然以蘇軾為首的豪放派文學家,想為宋詞注入一股陽剛之氣,但終究只是徒勞一場。
  • 宋代服飾為什麼崇尚簡潔淡雅
    其形成原因,除宋統治者提倡服飾簡樸、潔靜外,與宋代文人階層的形成也有很大關係,文人的審美理念主導了整個社會的審美標準,並非傳統觀點認為的受理學的影響。       唐、宋相繼,但服飾面貌卻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風格,唐代雍容華貴、張揚開放,宋代服飾式樣簡潔、樸素淡雅。
  • 什麼是「文人畫」?文化人畫的畫,就是「文人畫」嗎?
    傳統繪畫藝術當中,有一個叫「文人畫」的專有繪畫名詞。那麼,「文人畫」,是否就是說文人或者文化人所畫的畫,就叫「文人畫」呢?文人畫的發展歷史,又是怎樣的呢?接下來咱們就來說說,到底什麼是「文人畫」。文人畫在取材上大致都是相同的 ,主要是取材於山水花鳥、 梅蘭竹菊等等這些相對而言,常見的自然物象。那麼這些取材呢 ,也是為了抒發一種個人的情趣和思想,所以這個文人畫 ,十分重視對於意境的營造。關於文人畫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代。
  • 陽江谷竂古村——宋代「四雅」古風表演
    7月18日,在這裡舉行宋代「四雅」古風表演,展現了宋代文人雅致生活——點茶、焚香、插花、掛畫,現場還伴以悠揚的古琴演奏,將日常生活通過嗅覺、味覺、觸覺、視覺、聽覺提升至藝術境界,現場觀眾得到美的享受。 01 熱情似火的觀眾 儘管天氣很炎熱,但現場觀眾更加熱情似火。
  • 宋代服飾圖案藝術風格淺析
    中國宋代服飾圖案就深受該歷史時期中國哲學思想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在宋代,隨著儒家理學觀念的深入,倡導社會與自然「天人合一」至美境界的和諧之美成為當時一種人文觀念的主流意識。宋代服飾圖案便充分體現了這種哲學觀念的精髓,它蘊含著豐富的宋代美學價值觀。可以說,它不僅僅是宋代社會審美觀念的集中反映,更是一面凸顯宋代文人思想心靈的折射之鏡。
  • 古代文人四大雅事
    在中國盛唐時期,達官貴人、文人雅士及富裕人家就經常在聚會時,爭奇鬥香,使薰香成為一種藝術,與茶文化一起發展起來。至宋,我國的焚香藝術,與點茶、插花、掛畫一起,被作為文人「四藝」。古人對焚香的要求是無煙卻香味低回悠長,書齋庭院裡,千古文人佳客夢,紅袖添香夜讀書。香氣悠然裡,或抱膝觀書,或對坐清談,都是古典中國雋永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