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必須佩服古人的智慧

2020-12-15 執筆讀春秋

中國是一個有著優秀文化沉澱的文明古國,五千多年的歷史,誕生了許多的民間俗語。雖然不比詩詞那般文採飛揚,但是也蘊含了很多的生活大道理,比如「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那麼,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少不入川

川,指的是天府之國四川。四川是一個宜居的城市,風景優美,氣候宜人。自李冰父子開都江堰後,四川的農業不愁天時。川內環境閒適,風景優美,地勢險峻,易守難攻。四川姑娘個個水靈柔媚,又潑辣爽利,讓人見之忘俗,不忍離別。這樣好的地方,自然也造就了這裡舒適的氣氛。

四川人喜愛美食,茶飲,悠閒,泡一杯濃茶,懶洋洋地打麻將,吃火鍋,就十分滿足了。這裡的人可以掙著一天的錢,花著兩天的錢去消費,骨子裡透著安逸和舒適。總的來說,四川是一個普通人都能過得很舒暢的安樂窩。

但是古人向來講究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勵志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才能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這才能夠天降大任於斯人,這才能夠承擔重任,光耀門楣。所以,古人教育子弟,講的都是要頭懸梁,錐刺股,日以繼夜,夜以繼日的艱苦奮鬥,必要艱苦卓絕,百折不撓,才能掙下一份大大的家業。

不過,四川的環境太好了,美景、美食、美人,若大好年華便處於這樣安逸的之中,少年心性不定,容易玩樂,恐怕就會日漸消磨,日漸同化,逐漸沉迷於美食、美景、美人中。這還怎麼去奮鬥,怎麼去拼殺,怎麼做家族的頂梁柱呢?所以古人說少不入川,不是說四川不好,反是說四川太好,怕青少年來到這個鼓勵休閒和放鬆的地方,難以燃起雄心壯志,一世碌碌無為了。

女不入藏

藏,指的是西藏。西藏處於高原極寒地帶,海拔高,氣候還十分惡劣,對健康非常不好,而對嬌弱的女孩子來說更甚。同時,高原地區紫外線光照十分強烈,會灼傷皮膚,曬黑、曬傷、曬出高原紅,對漂亮女孩子很不友好。而且古時候這裡更加閉塞,連公主和親都是個苦差事,何況是普通的女孩。

古時候西藏是農奴制度,統治者蒙昧又野蠻。再者西藏距離中原地區,不但路途遙遠,還多山多溝。就算是如今的交通條件,開車去西藏也很後怕,因為一路上都是峭壁深溝,開車開得也是戰戰兢兢的,更何況古時候的路況呢!同時,古時候的西藏物資條件匱乏,牛羊肉有,但是古時候畜牧業也不發達,肉也不能多吃。蔬菜茶葉更是少,需要從中原購入,且價格昂貴,西藏的鹽、糖也是奢侈品。

而且那時西藏的烹飪水平有限,不光是缺少食材,連鐵鍋菜刀都是管制物品,很多時候有個木頭碗就很不錯了。這對於要嬌養的女孩子來說,真是災難。除此之外,從中原到藏區,一路艱辛不說,還有許多的車匪路霸,廣袤的大地上走一兩個小時都是無人區,遇到殺人越貨的,那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所謂「女不入藏」,其實也是對女孩子的一種保護。

老不入廣

廣,指的是廣州,泛指廣東地區。這句話據說是從明清時期流傳下來的,由於中原的開發和優越的海港環境,廣州已經開始進入了商貿繁榮的時期。年輕人力爭上遊,正是應該努力拼搏的時候,到了這片地區,自然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而老年人體質羸弱,開發這種繁重的活計,自然只能交給年輕人了。

因為古時開發南方,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首先,南方降雨量很大,並且叢林密布,沼澤遍地,炎熱潮溼、瘴氣瀰漫。第二,南方山地眾多,分布著山越以及南蠻等土著民族,他們性情狠劣,而且還在蒙昧的半奴隸生態制度,常常成群結隊去搶東西,然後往大山一跑,就不見蹤影。第三,南方山多耕地少,而且森林廣布,開墾非常不便。第四,南方蚊蠅多,更能加速疾病的傳播。第五,古時南方還有很廣泛的血吸蟲病,很多北方人稱之為水蠱病,這一疾病直到建國後才才消除。

而在古時候,溼氣和瘴氣都是能要人命的東西,瘴氣是原始森林裡動植物腐爛後生成的毒氣,導致水源汙染,產生各種病菌和病毒,進而造成了許多熱帶病、地方病、人體寄生蟲等問題。自漢代開始,人們就認為「江南卑溼,丈夫早夭(《史記·貨殖列傳》)」《淮南鴻烈·墬形訓》記載:「南方陽氣之所積,暑溼居之,其人修形兌上,大口決眥,竅通於耳,血脈屬焉,赤色主心,早壯而夭。」

同時,那時的廣東地區缺醫少藥,環境惡劣,加上水土不服,很多人去了南方都會生病,病著病著就死了。唐朝宰相韋執誼連南方的地圖都不敢看,後來發配去了嶺南,不到五十就死掉了。西漢時期賈誼被貶謫到長沙做王傅,整天都覺得自己要死了,還給自己寫詩傷悼:「賈生既以適居長沙,長沙卑溼,自以為壽不得長。(《史記·屈原賈生傳》)」為此,又作了一首《鵩鳥賦》替自己哀傷。

廣東地區就是瘴氣嚴重的地方,莫說是老年人了,就是年輕人也甚少去廣州的。在古時候,兩廣地區一度還不毛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今天,廣州是中國的一線城市,珠江三角洲的開發更是讓經濟繁榮得無與倫比,各種資源在此交匯,不光有國內的,還有國外的。又因為是開放的前沿陣地,比起北京和上海也不遑多讓。而這裡的人也總是腳步匆匆,因為時不我待!

但是,老年人到了頤養天年的時候,就該找個安逸平穩的地方安度餘生,比如前面說的四川,就是個很好的養老地方。說老廣,不是說老年人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而是說為著健康和舒心考慮,不需要再去廣東地區了!

結語

當然了,時代在發展,古人的話也不一定全部正確,隨著西部大開放和一帶一路,四川也漸漸成為了上進有活力的拼搏地區。同時,隨著交通的發展和治安的穩固,入藏也不是一樁苦差事。而隨著醫療科技的發達,人均壽命增高,醫保增益。就算年紀大了,到廣州也能夠很舒適的生活。以上話語,蘊含了古人的生活智慧,讓人不得不佩服。如今,姑妄言之,大家也姑妄聽之,不知道還有沒有類似的民間俗語呢?

相關焦點

  • 為何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大家知道這句話的由來嗎? 為什麼不讓男人女人老人來到四川西藏和廣西呢。我們先談談西藏吧, 因為每年都有很多人回川藏線旅行, 這裡既有高聳的雪域高原,也有繁華華麗的城市, 西藏的地理位置獨特,他的海拔比較高,而且光線充足,紫外線也比較豐富,這個地方的環境比較差,如果那些皮膚柔軟的女性來西藏,長期以來他的皮膚很粗糙,皮膚再好也受不了環境的破壞,而且西藏的海拔比較高,體質不好的女性們來這裡容易發生高原反應,也會對他們的身體不利, 正好可以提醒來西藏旅行的女性們,必須做防曬霜
  • 老人常告誡「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什麼意思
    曾有一句話「少不入川,老不出蜀」這句話,講這天府之國實乃溫柔之鄉,好吃好喝好d山好水之外還美女如雲。少年當胸懷天下,若早年入川,意志不堅定者難免流連忘返,樂不思歸,如此則一生平淡,難成大事。那麼"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
  •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對於一個旅行愛好者,可能聽到過這麼一句俗語「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這是為什麼呢?既然是俗語就不是迷信,這樣的俗語能夠流傳,肯定有一定的道理。這樣生活會消磨人的激情,男人就會被廢掉的,所以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是為什麼呢?一說,大家都知道西藏海拔比較高,太陽輻射很強,風沙大,氣候乾燥,所以對女孩的皮膚不好。女孩皮膚白嫩,長久生活在這種環境中,皮膚變成了高原紅,人也會變醜了很多。對於愛美的女孩來說,這是最大的傷害了,還是不要選擇來西藏生活的好。
  •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到底是什麼意思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字面意思很好了解,就是男的不要去四川,女的不要去西藏,老人不要去廣州。四川景美人美,西藏是朝聖的地方,而廣州則很富裕,這些地方為什麼不能去呢?其實並不是不能去,這樣說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以下幾個方面。先來看一下男不入川,四川生活節奏慢,尤其是成都,這一點大家有目共睹。上半年中國多地發生洪澇災害,洪水到了成都,成都大媽冒著雨,淡定的在洪水中打麻將,有說有笑,絲毫沒有被洪水大雨嚇跑。
  • 俗話說「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怎麼理解?
    同時也流傳著非常適用的這三句話: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百裡不同音,十裡不同俗,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為何會有這種說法呢?下面聽時針向您一一解釋一番。男不入川年少不入川,「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生存環境,不同的社會環境,造就不同的文化特色和人群特色。雪嶺青松,東北姑娘多堅韌毅然;馬鳴風蕭蕭,蒙古姑娘多豪放質樸;煙雨如墨染,江南水鄉女子多溫婉柔情。截然不同的人群特色與性格,算是各有千秋。
  • 老話「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
    但是後來就看到了這樣一句話,"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我在四川待的那段日子也不錯,為啥呀?後來想了想,還真有道理,至少對"男不入川"這句話有認同感。四川天府之國,巴蜀平原沃野千裡,山川大河美不勝收,附近有美味火辣的火鍋,還有火辣的川妹子。
  • 俗語:「少不入廣,老不入川」啥意思?古人說得有道理嗎?
    你別看這些俗語聽起來覺得有些「俗氣」,不過「話糙理不糙」的道理想必大家也都明白。這些俗語背後的真正寓意確實值得我們了解和銘記,這對我們以後為人處世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的彎路。就好比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兩句俗語「少不入廣,老不入川」,字數看上去很短,但其中的意思你了解多少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
    今天要說的就是兩處自然風光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西藏和四川,相傳這兩處有一句非常有名的俗語,那就是男不入川,女不入藏,這八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就會感到疑惑了,西藏有著壯闊無邊的景色,四川有著天府之都的名聲。川藏線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這兩地的景色的確是十分優美,但是也有各自的局限性。
  • 古人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如今仍然適用
    我們經常有聽說「牆上加牆,家破人亡」這句俗語,其實這就是古代百姓教育自己孩子時經常說的話,雖然說現在看來屬於迷信的說法,但是窺見其中蘊含的道理,也是有著很好的警醒意義的,那麼這句俗語有什麼含義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古人的智慧總結吧。
  • 古人講「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什麼意思?對異性可別這麼做
    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一句諺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諺語,在我們家鄉這邊可是非常流行。這句話是從古代傳下來的,出現這樣的諺語並非偶然,必然會有特定的條件。拋開古代不說,這句話放在現代社會也很有道理,一旦被人摸了頭,一方面是不尊重人的表現,因為自己的頭只有自己的長輩可以摸;另一方面就是極個別地區出現的情況,只要是被人摸了頭,自己的身體就長不高了,特別是一些正在茁壯成長的青少年。女不摸腰「楊柳細腰,玉容花貌」這是形容古代美人的,從對腰這樣的修飾和把腰和面貌放在一塊來看,就足以說明古人對女子腰的重視。
  • 古人為什麼說:「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在這當中,留下了許多的俗語,都是當時的人們根據生活經驗所總結的,裡面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智慧及道理,值得我們去學習。  民間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這句話的意思你知道嗎?來,我們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這句話的產生跟到時古人的生活環境息息相關,也是古代男女之間交往的禮儀。在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嚴重,對男子很看重,男子在當時擁有很高的地位。
  • 古人講「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可有道理?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俗語「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從字面意義上去看寫的是養生之道。說的是年紀大的男人,儘量不要放縱慾望,而長在長身體的少年,則不能對過度進補,否則都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危害。 其實這句俗語所表現的養生之道,出自戰國時期《莊子養生主》,看完佩服古人智慧。
  • 古人為什麼說「粗筋貧窮到,壯骨老不閒」?馬雲的骨相到底有多好
    古人為什麼說「粗筋貧窮到,壯骨老不閒」?馬雲的骨相到底有多好古人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了很多的膾炙人口的俗語,比如說「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等,這些俗語,都是人們在生產勞動中,總結出來的識人之術。
  • 古人云:「男佔三八必發,女佔三八必寡」38是什麼,說的啥意思
    內容也是非常豐富多彩,有一些對農業生產起到了一定的指導作用,有一些教導我們做人的道理等等,話語雖然很簡單,但是包含的道理卻很多,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這也正是老人們為何如此喜歡俗語的原因。以前在農村,人們很相信命運,認為自己的運勢和自己的出生年月日有很大關係,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生辰八字。
  • 古人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道理?鞭春是什麼意思?對這句俗語的不了解,最主要是在於「鞭春」。什麼是「鞭春」,為什麼好男兒就不能幹這個事情?搞清楚這個,這句話就通俗易懂了。像這種故事大多是編排,在讓習俗變得合情合理的時候,還同時借用隋煬帝這個已經認定昏君的例子,其實是想說一些對當下的看法,表達了老百姓希望再沒有昏君的美好願望。不管怎麼說吧,「鞭春」就是鞭打春牛,到了後來就不打真牛,而用紙牛,可能類似於扎的紙燈籠一樣的工藝,牛肚子裡還藏有種子,根據長官們抽爛紙牛掉下來的種子預測一年收成。
  • 少不入川老不離蜀,讓成都的「懶」透露出萬般誘惑,勸你別去
    少不入川老不離蜀,讓成都的「懶」透露出萬般誘惑,勸你別去,四川省是一個美麗的省,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稱,「國寶」熊貓的故鄉不僅風景非常美麗,也是「豐富」的美人之地, 山川秀美,美食美女很多,少年一入河,就享受蜀國,沉浸在快樂之中。
  • 古代用紙糊窗戶,為什麼風颳不破,雨打不溼?古人智慧不可小瞧
    在現如今,社會發展的很迅速,只有你想不到,沒有現代人做不出來的東西。但是在古代,卻沒有現在這麼便利的條件,是比較落後的,但是古代人的智慧是不可以小瞧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古人的智慧。我們經常能在電視劇中,看見古代人家裡的窗戶是用紙糊的,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有疑問,為什麼用紙糊窗戶嗎,是因為窮嗎?有這種想法也不奇怪,眾所周知,紙是一種很脆弱的東西,沾上水就會變溼,也不抗風,是很薄的。但是在過去皇宮裡的窗戶也是用紙糊的,所以也就不存在是不是沒有錢才用紙糊窗戶了。那這又是為什麼呢?
  • 解密倒流香的原理,佩服古人的智慧
    我們知道,一般的煙,比如吸菸的人抽的香菸,產生的煙氣都是往上飄,這是因為煙氣加熱後,燃燒導致熱空氣上升帶著煙往上飄。怎麼樣才能使煙氣往下沉?煙含有微粒比空氣重,只要室內沒有風,同時隔離開燃燒加熱的外圍上升的熱空氣,不讓熱空氣帶著煙往上升,煙會下沉。煙氣中混入比較多的雜質,或者更大的微粒,煙微粒大於空氣的比重,煙往下沉。
  • 古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啥意思?老祖宗說的挺有道理
    這些民間的俗語,都是老祖宗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比如說「男好帶毛,女好帶膘」、「男怕孤,女怕寡」、「樹怕三搖,女怕三撩」、「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等等。這些俗語都是老祖宗的智慧,就比如說我們村裡經常會聽到有人說「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仔細想想其實這句話其中,蘊含著很深的古代哲學理論。
  • 為什麼老話說「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
    圖 | 源於網絡侵刪當你準備養個寵物陪伴左右時,是不是會聽到身邊的七大姑八大姨說「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初聽這種說法,小編也覺得很詫異,難道養個小貓小狗還要分性別嗎?難道是有什麼需要避諱的嗎?遂去查了一番資料,沒想到這句話的背後竟然還有這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