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2020-12-11 梧桐樹邊羽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道理?鞭春是什麼意思?

對這句俗語的不了解,最主要是在於「鞭春」。什麼是「鞭春」,為什麼好男兒就不能幹這個事情?搞清楚這個,這句話就通俗易懂了。

好男不鞭春

中國是農業大國,所以每年的春耕秋收是頭等大事,從上古神農氏開始教化老百姓耕種起,最高統治者的首要民生就是保障老百姓們風調雨順,農作物豐收。所以祭天之類的活動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農業活動,有了糧食,才能保證貴族生活和國家軍政。

也正因為如此,從來「士農工商」,除了統治階層「士」,就是農耕者地位最高。

最高統治者(皇帝)對每年立春的迎春活動是非常重視的,甚至親自下場,帶領百官參加,一是祈求今年豐收,二是與民同樂。而這些迎春活動中流傳很久的一項就是「打春牛」,即「鞭春」。

其實用鞭子抽牛,是犁田的必須動作。皇帝老子模仿這個動作,表演一下,既鼓勵了老百姓,又顯示了自己愛民如子,參與農業活動——其實就類似於今天的大領導來種棵樹,做個樣子走個過程。

鞭打春牛也可以看作如今的大樓奠基的剪彩儀式,用一個動作預示了春耕的開始。不過民間倒是另有說法,說這個習俗來自隋煬帝南巡——這個習俗確實自六朝開始,於唐宋盛行,明清全國流行,到民國才漸漸銷聲匿跡。估計是農業到了近代,和其他行業從業者比較起來,地位逐漸發生了變化的緣故。

民間相傳,隋煬帝下江南的時候,正好在立春過生日,大擺壽宴,勞民傷財。同時因為楊廣屬牛,就下令所有耕牛休息一百天。不過這正是農忙季節,老百姓沒了耕牛,如何犁田插秧?人們恨透了昏君的不懂事,卻又敢怒而不敢言,只好拿牛出氣,後來演變成鞭打春牛。

老百姓在立春這天打春牛時,邊打還要邊唱:「春交五九尾呀,春打六九頭。手舉鞭條打春牛,打得春牛下田去,打得昏君不露頭。」

不過這種說法呢,不足取信。隋煬帝雖然暴虐、奢侈、浪費,但並非一個蠢皇帝。像這種故事大多是編排,在讓習俗變得合情合理的時候,還同時借用隋煬帝這個已經認定昏君的例子,其實是想說一些對當下的看法,表達了老百姓希望再沒有昏君的美好願望。

不管怎麼說吧,「鞭春」就是鞭打春牛,到了後來就不打真牛,而用紙牛,可能類似於扎的紙燈籠一樣的工藝,牛肚子裡還藏有種子,根據長官們抽爛紙牛掉下來的種子預測一年收成。

作為民俗習慣,鞭春一直延續下來。不過隨著老百姓的文化程度提高,這種活動到民國時期就停掉了,畢竟祭祀改變不了天象,也增添不了收成。

那為什麼好男不鞭春呢?

在當時,能夠官方鞭春的是地方最高長官。而在民間,大多數也是年輕、能力出眾的小夥子能作為鞭春代表。而這種身份在年輕人自然會引起爭搶,在農耕社會,能代表鞭春就證明了農業技能和身體素質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就更容易獲得五裡八鄉年輕女子的青睞——交配權是所有衝動的源泉。

常年累月下來,這種對鞭春代表地位的爭奪,在民間愈演愈烈。不是有人特別出眾的情況下,就會有人不服氣,甚至引發鬥毆。特別是「鞭春」之後還有「搶牛頭」——誰搶到,誰就討到好彩頭——所以在和平年代,這種合法的鬥毆實際上很容易造成鄰裡不和,引發年輕人的戾氣。

所以老學究們就發明出這麼一句話來,「好男不鞭春」。年輕人,多讀書吧,書裡才有顏如玉。好男兒,當多讀書,報銷朝廷和國家,「鞭春」這種農民才做的事,當然是志在四方、經天緯地的男子漢不應該去幹的事情。

好女不觀燈

至於「好女不觀燈」的說法,則充滿對女性的歧視。這就是認為女子就該好好在家,相夫教子,儘量別出門。

元宵觀燈,是自古以來男女見面偷會的最好時機。漢唐之際,因為有宵禁,晚上就根本不能出來玩,只有元宵節這一天,大家都可以出門觀燈。那些憋壞了的年輕男女,自然趁此機會幽會。還有三月上旬的上巳節,也是為男女交往提供方便的共同沐浴、出遊、相會、定情的好節日。到了宋朝宵禁取消,不過理學興起,男女之間逐漸成為大防。上巳節因為汙穢了老古董學究的意識,直接被取消,而元宵觀燈也成為了良家女子避之不及地煙花浪行。

在殘酷地理學禁錮下,男女授受不親,碰一下就要定終生。何況元宵節男女同遊,一起看花燈?由於元宵節傳統太長遠,老學究們沒辦法改變,於是發明出「好女不觀燈」的說法,讓人在口語習慣中形成一種意識,給愛熱鬧、喜歡出去野的女生直接定性為「不好女」,其用心可謂險惡。

當然了,這也是一種社會意識,是被禮教侵害後整體環境下的意識傾向。我們不經常也聽女人說,「泡夜店的一定不是好女孩」,其實就是這一個意思。

所以,這兩句話中,「好男不鞭春」隨著「鞭春」這一習俗的消失,已經沒有了具體依託,走向消亡。而「好女不觀燈」則變化了形式,將「關燈」替換成為各種當代流行的社會活動或者行為,如「好女不喝酒」、「好女不跳舞」、「好女不抽菸」,實際上還是對女性歧視的一種表現。

這種歧視,幾千年了,並沒有完全消失。

當然,喝酒、抽菸、跳舞未必就是好的行為,但是不足以讓我們對一個人下判斷。即使這些行為會增加變成「壞人」的機率,但是對於男女來說,也是平等的。

你看,我們要是說「好男不喝酒」、「好男不抽菸」、「好男不跳舞」,是不是也可以接受呢?

這證明我們比古人要文明得多了。

至少我們在歧視的時候,也是男女平等的。

相關焦點

  • 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牛」,是什麼意思?
    我國古典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以「短小精悍,意義深刻」的特點,廣受人們的喜歡。比如「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這句俗語,到現在仍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好女不觀燈」的意思是指:在古代,名門閨秀以「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為美德,以「笑不露齒,行不露足」為風範。也就是說,好女人的標準是安靜、穩重,不拋頭露面,在家相夫教子。古代觀燈一般在正月十五元宵節進行,是一個熱鬧的節日,觀燈場面人群熙攘,各色人等摩肩接踵。
  • 俗語新解之「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
    緣起『好男好女的秘密』農村,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流傳下通俗易懂的俗語,它們帶著一點點玄幻的色彩,其中有趣的故事,可以讓孩子在聽故事的時候,學會很多人生道理。今天小編來說說對俗語:「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的理解。
  • 古人講「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
    ,溫潤如玉行,所以勸戒好男不鞭春。好女不觀燈的由來封建禮教對女性的禁錮尤為嚴重,講究三從四德,七出之條,在我國傳統中,女性地位並不高,很多權利被嚴重剝奪,不管你有沒有嫁人,都必須待在家裡,或是相夫教子,或是刺繡弄花,隨你願意,即便要出門也得是特殊時候,燒香拜佛或者到親戚家走動,又或者是元宵佳節。
  • 俗語「好男不鞭春,好女勿看燈」是啥意思?
    俗語「好男不鞭春,好女勿看燈」是啥意思?文|關關說史 在村子裡有經常聽到鄰裡談話,熱熱鬧鬧的。有時候會時不時的蹦出幾句俗語,又好笑又有道理。小時候由於好奇心,聽到自己不懂的句子就會問他們這是什麼意思?那麼,農村人嘴裡說的不鞭春,別看燈。又是什麼含義呢?想必這句話大家都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那麼小編就帶大家一起去一探究竟。大家知道鞭春是幹什麼的嗎?這是以前農村人的一個習慣,新的一年開始了,要在新的一年的第一天,準備好自己家做的土牛,然後用鞭子打這個土牛,那麼這戶家裡今年就會有很好的收成。那麼這是一件好的事情呀,好男不鞭春是什麼意思呀?
  • 老話說「好女不關燈,好男不鞭春」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深諳人性
    認為遠徵軍不但士卒疲憊不堪,而且敵國必有準備,難以取勝,便勸之不可。所以晉軍在擊敗秦軍之後,秦穆公非常後悔當初沒有聽從蹇叔的勸告,但遺憾之至。這就是俗語「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由來,但是現在對有些「老人言」我們還不太了解,就像古人所說的「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到底是什麼意思?
  • 古諺:好女不觀燈大家都懂,下半句讓人曲解,鞭春是什麼?
    ,這就是「好女不觀燈,好男不鞭春」,對於前面這句,多少還能猜測出一些,但後面這個鞭春到底是個什麼鬼?  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這兩句話啊,簡直就是封建社會為了束縛充滿荷爾蒙氣息少男少女、而留下的兩道緊箍咒啊,但不得不說,老祖宗的話其實蠻有道理的。一、好女不觀燈?
  • 俗語「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啥意思?老祖宗的觀人術
    所以在流傳的俗語中,就有這樣一句話:「好男有毛不鞭春,好女有膘不看燈」。這究竟是要表達怎樣的意思呢?殊不知,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觀人術,在農耕時代還是很適用的,接下來就細細品味一番。「好男有毛不鞭春」,這是對優秀男兒的識別「好男有毛不鞭春」,這簡單的七個字組合在一起,咋一看還真不知道老祖宗是要表達什麼意思,更加與識人扯不上關係了。那是因為很多人對其中的「有毛」和「不鞭春」兩個詞語理解不到位造成的。
  • 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闊步走」是什麼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其實有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俗語,比如「好男不吃分家飯」,還有「不到黃河心不死」、「趕鴨子上架」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經常使用的俗語。俗語文化包羅萬象,不論是生活常識還是為人處世,或者天文地理、養生知識,都涵蓋其中。俗語的能量不容小覷,讀懂俗語,可以讓我們避免走很多彎路。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面生活都會比較寧靜和平淡一些,因為農村並沒有什麼多餘的娛樂和休閒活動。那我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那麼你們知道是什麼意思,又蘊含著怎樣的道理嗎?其實「男不摸頭」說的就是一個男人要保護自己的頭,因為在農村裡面大多都是過著男耕女織的生活,男人作為一個家庭的支柱,家庭最重要的一份子,經常要去外面的田裡面幹活或者是外出掙錢。那麼不管是掙錢還是幹活,那麼對於男生最重要部位就是頭部了。
  • 農村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是什麼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新生兒的出生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佔二五八,女佔三六九」,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老祖宗認為人的面相不同,自己的人生也是不同的,所以有關於面相的農村俗語,老祖宗留下來的也是很多。所以今天我們就說一下這句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老祖宗會這麼說?李子來回答。
  • 農村俗語:「男不娶五,女不嫁六」是什麼意思?蘊含了什麼道理?
    同樣的道理,女人嫁人擇郎也是至關重要,俗話說的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嫁錯了郎有可能就是跳進了火坑,一輩子都不會幸福,那麼男女婚姻該怎麼選擇?在我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專門對男女擇偶做了一定標準,我認為直到現在還是有一定的道理!
  • 俗語「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發」,啥意思?古人的識人經驗
    今天我們要講《增廣賢文》裡面的一句俗語,「男看女看膘,女看男看發」,是什麼意思呢?在古代,男女之間很少有自由戀愛的情況,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古人沒有那麼多像今天這麼樣的婚姻觀,看人合不合適,往往就通過出身門第和第一印象。男人看女人,現在都首先看女人長得漂不漂亮,古人也是如此,但是僅限於有錢人。
  • 俗語「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啥意思?古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古人為何這麼說?有何道理在古時候,經常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好男不養貓,好女不養狗」,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男生就不能養貓咪了嗎,為啥女人不能養狗狗呢?一、好男不養貓其實這都是一些民間的傳言,起源還是一些古代的流傳故事。相傳在很久之前,有男子飼養了一隻貓咪,那個時候人們都習慣裸睡,在睡夢中男子的隱私部位被貓咪誤以為是老鼠因此而受了傷。貓咪和女生特別像,它會和女生般的去對待男生撒嬌、生氣賣萌、不搭理男生等等,會表現出各種姿態。
  • 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文/歷史微觀者中國向來注重禮儀。十分看重知書達理的行為,他們所展現的氣質會令人折服,會受到他人的尊敬。我國的古人靠著他們的生活智慧,總結了許多這樣的俗語,希望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做一個聰明人,其中有一句叫做「男怕摸頭,女怕摸腰。」它是廣為流傳的俗語老話,它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一般人的眼中,臉面代表著尊嚴,都是異常的寶貴,若是踐踏了別人的尊嚴,別人往往會報復。男怕摸頭,實際上是弱冠之禮衍生出來的觀念,弱冠之禮,自西周開始,它是非常正式的一個禮儀形態,是一個男人成為男子漢的標誌。
  • 俗語「男凹女凸,不寡就孤」,啥意思?現在還有道理嗎?
    在以往的歷史長河中,無數智慧的先人,從自身的經歷出發,結合前人的經驗,總結出了很多人生道理,還用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話進行概括。這就是很多諺語、俗語的來歷。時代永在進步,可很多基本的道理,還是跟古代相差不大。古代人留下的很多俗語、諺語,放到現在也很有現實意義,依然適用。不過現在城市裡發展變化太快,對傳統不注意保護,導致很多傳統都沒有了。
  • 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什麼意思?對異性可別這麼做
    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是什麼意思?對異性可別這麼做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我國文化有千千萬萬,而且在各個領域都有很傑出的成就。俗語,代表中華文化的一種,它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從古至今,關於俗語的流傳,一直是源源不斷或者不可或缺的,它代表著國人的智慧,是古人通過仔細觀察、分析,對生活中各種事物做出的總結,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不管在哪個領域,從古至今,都有與它有關的俗語記載,可以看出,我國的俗語文化真的悠久......俗語真是各式各樣,而且句句都是精華。
  • 古人講「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什麼意思?對異性可別這麼做
    現如今人們生活中還能夠聽到很多,像「春土不過三日雨,冬土不過三日霜」、「好馬不停蹄,好牛不停犁」等等。諺語作為漢語整體中的一部分,給語言增添了生動性。今天要和大家說的就是一句諺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腰。」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句諺語,在我們家鄉這邊可是非常流行。這句話是從古代傳下來的,出現這樣的諺語並非偶然,必然會有特定的條件。
  • 農村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好男有毛別鞭春,好女有膘別看燈」,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什麼意思?看完沉默了!
    俗語: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 ,什麼意思?看完沉默了! 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大家一定不陌生。「好男無好腰,好女一身膘」,如果單從字面意思,好像很是簡單,但是俗語中的「好」的並非單獨好人的理解,倘若大家深入了解,就會發現古人賦予的現實智慧。那麼,古人到底想闡述怎樣的含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