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攝影中會遇到這種光線非常複雜但又比較多的情況下,我們就會用到減光鏡,那什麼是減光鏡呢?減光鏡俗稱灰鏡,中密度減光鏡等等,作用就是減少進入鏡頭光量,讓拍攝者可以更好的自由度去控制光圈,快門速度等等。那減光鏡的使用技巧或是減光鏡是如何使用的的呢?
我們知道每年一到夏天至秋天的時間要拍攝有水平、有要求的風景照片,加上各種適合濾鏡是必然的,除了偏光鏡、ND減光鏡以外,各種漸變鏡也是拍攝風景的重要工具。認識不同的漸變鏡使用方法,大家自然能夠拍出與明不同的風景照片。
在戶外拍攝時,天空與地面的光差很多時都相當之大。由於相機感光組件的寬容度有限,在這種情況下就不能拍到天空、地面都同時曝光正常的照片。要天空曝光準確,地面就會曝光不足而變成一片瘀黑,這是因為鏡頭前加上減光鏡,黑乎乎地看不清,AV模式下曝光參數往往不準確,多數欠曝。要地面曝光準確,又會使天空曝光過度而變成死白一片,尤其是在多雲、日出日落等時候,這個光差問題便更加嚴重。
減光鏡還可以大量消除散射光,在陰天、雨天環境下拍攝時,它可以提高畫面的色彩飽和度,而且散射光的減少還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更加通透。不過,中灰鏡的使用會降低快門速度2檔,如果在光線環境比較差的環境下,可能會導致影像模糊。
城市的光害相當的嚴重,數位相機由於本身的小光圈無法有效的減少曝光量,快門速度將受到局限,而不能使用較長時間的曝光,否則會出現過度曝光的現象。如果我們利用小光圈配合減光鏡,拍攝漂亮的車軌將不再是困難的事情。
減光鏡在長曝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拍攝場景就是水,像海洋、湖泊、河流等,讓水看起來綿綿的。曝光時間不長的話,它可以讓場景中的水變得平滑,因為此時的水是沒有運動的。同樣的對天空拍攝也是沒問題的。而長時間曝光,你就可以明顯看到水的運動。比如在漲潮時,當水花打到石頭上,按下快門,得到的圖片你可以看到明顯的運動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