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攝影人來說,攝影包裡備幾塊濾鏡是再平常不過的了。因為藉助這些濾鏡,能拍攝出各種不同效果,而在這些濾鏡中,減光鏡則是必備的一塊。減光鏡又稱中灰密度鏡,簡稱ND濾鏡。它是一塊灰色透明的一塊光學玻璃。它的作用是減弱阻擋進入相機光線的強度,從而有效的降低快門速度。
根據阻擋光線能力的強弱,減光鏡分了很多種規格。要想用好減光鏡,首先要弄清楚不同規格的減光鏡是如何與快門速度進行換算的。
上面這張表裡面的各種規格是平時用得比較多的。每個規格的下面是相應的減少曝光級別。很多人使用減光鏡,總是會被它與快門的換算給難住,總覺得很複雜,其實真正深入了解,是很簡單的,看上圖,每個規格的後面都有一個數字,ND2後面的數字是2,ND64後面的數字是64,ND1000後面的數字是1000.要換算快門速度,就直接用快門速度乘以這這個規格後面的數字,比如在光圈、ISO不變的情況下,未加減光鏡時的快門速度是1/125秒,如果用的是ND1000的減光鏡,那加上減光鏡後的快門速度就是1/125*1000=8秒。
在白天或者是光線充足的場景裡拍攝,通常快門速度都是比較高的,拍出來的效果雖然不容易糊片,但是相對來說也顯得比較平庸,但是用上減光鏡,減弱進入相機的光線強度,能有效降低快門速度,防止畫面過曝。比如在拍攝水流時,使用常規拍攝,拍出來的效果基本上就是肉眼所觀察到的效果,但是使用減光鏡後,卻把很普通的水流拍成了如綢緞般的效果。
還有一個使用減光鏡可以得到比較明顯的效果是在鬧市區拍攝時用減光鏡來降低快門速度,把來來往往走動的人模糊虛化掉,就能更好的突出靜止的被攝主體,
由於使用減光鏡後,快門速度都會降得比較低,所以拍攝時必須要用三腳架來穩定拍攝。
具體如何在拍攝中來調整拍攝參數及使用減光鏡呢?首先要把相機調到光圈優先(A或AV),設定一個合適的光圈值,ISO保持最低,然後半按快門,相機根據測光,自動匹配一個合適的快門速度。記住這一組初始的曝光組合併計算加上減光鏡後的快門速度。把自動對焦改成手動對焦,如是防抖鏡頭,還要把鏡頭上的防抖開關關閉。然後再把相機調到M檔,把光圈、快門、ISO按剛才使用光圈優先時測得的數值設置好。裝上減光鏡,再調到剛才計算出來的快門速度。當設置的快門速度低於1秒以下時,要把相機上的反光鏡預升這個功能打開,減少相機的震動。這些都做好後,就可以拍攝了。
最後再來說說減光鏡的選購問題,由於眾多規格的減光鏡,不可能全部都買齊,如果只是買一塊減光鏡,建議購買ND1000這個規格的。因為這個規格的減弱光線強度大,能充分體現白天低速快門的效果。並且讓在弱光環境下調整光圈與快門的曝光組合的餘地也要大一些。要想多配備一塊的話,建議再加一塊ND64這個規格的就足夠了。
減光鏡的形狀有圓形與方形兩種,個人建議買圓形的要好一點,雖然圓形的使用範圍要窄一些,只能適用於同規格的鏡頭而不能通用所有鏡頭,但是圓形的控光效果要好於方形的,而且拆裝也要比方形的方便一些。儘量購買通光性好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