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恆嬌為湖南選派駐企防疫聯絡員(組)做現場講座。
張恆嬌錄製新冠防控健康科普視頻。
紅網時刻 記者 袁平 長沙報導
「媽媽我在家等你回來,給你按摩做大餐。」跟女兒短暫的視頻,是張恆嬌在抗疫前線上唯一的放鬆時刻。
作為一名湖南省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疫情發生以來,張恆嬌發揮專業特長,把法治宣傳教育落實到疾病防控的各個環節。
「分飾兩角」的疾控人
疫情暴發,她們勇往向前,奔赴疫情前線。
作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員,張恆嬌為更好地完成疫情防控工作,主動請纓,分飾兩角。
「疫情對我們疾控人來說,最大的考驗是密切接觸者的追蹤管理。」作為疫情防控機動隊隊員,張恆嬌24小時待命,隨時奔赴疫情現場。針對密切接觸者的排查,她仔細分析電話調查中的每一句對話、每一絲語氣,盡全力做好追蹤管理,做好病例及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
而作為防控動態信息小組成員,張恆嬌與同事們加班加點收集全國、全省防控動態及相關技術方案,參與撰寫了覆蓋基礎知識、個人、公眾、場所預防、發現治療及消毒處理板塊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問答》等20多個指導性文件,疫情流行病學分析15篇,風險評估10篇,為新冠肺炎的防控提供全方位的專業技術支撐。
工作到凌晨兩三點成了她那段時間的常態。
手把手指導的防控者
「宿舍、食堂、廠房等場所要保持清潔和通風,每天至少通風2-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為駐企防疫聯絡員做《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要點》專題講座,變成了張恆嬌的常規工作事項。
張恆嬌表示,能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將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的要點傳播到各園區、各企業單位,確保防疫復工兩不誤而感到很欣慰。而通過新媒體視頻,她為水電八局國際公司全球17個國家的項目員工開展講座,為海外人員做好疫情防控防護和復工復產提供了有力技術支持。
同時,深入防控疫情第一線依法指導防控工作,對醫院預檢分診處、集中隔離點、社區疫情防控點等地進行疫情調查處置與督導,協作他們高標準做好疫情防控和處置工作。
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配套法律法規,張恆嬌參與起草了湖南省防控技術方案,完善應急預案,規範處置流程,對明確相關部門法定職責、提高全民傳染病防治法律意識等起到積極作用。
疫情應對的科普者
「體溫計的探頭和測量對象保持1到3釐米之間的距離……」疫情初期,新華社平臺上時常能看到張恆嬌的科普微視頻。
如何正確使用紅外體溫測量儀?為什麼要提倡「早發現、早報告」?什麼是密切接觸者?密接接觸者的居家醫學觀察怎麼做?
面對疫情的來勢洶洶,人民群眾對疫情的應對知識、自身防護的基本方法,處在一個薄弱環節和應對盲區。
對此,張恆嬌緊跟疫情發展形勢,參與科普微視頻錄製,撰寫科普宣傳稿件,在人民日報、紅網、新湖南等主流媒體發布14篇,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讓群眾正確認識新冠疫情,掌握基本防護方法,及時有力地擊破謠言澄清事實,為維護輿論和社會穩定提供了有力支撐。
疫情以來,她充分發揮專業特長,高標準組織參加法治宣傳志願服務,深入基層一線、社區車間,積極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治宣傳,引導廣大群眾增強依法防控疫情意識,構建疫情防控工作整體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