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的酒文化非常悠久,喜歡喝酒的人很多。在二三十年前,基本在每個街頭巷尾,都有一兩家酒坊賣散酒,酒香味飄得很遠。買酒時,自己帶個酒瓶去店裡打酒。現在散酒很少見了,都是瓶裝的白酒。價格也貴了很多,幾百塊幾千塊的都有。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瓶裝酒價格貴,口感還不好喝。還是散裝酒好,價格很便宜,幾塊錢一斤,還都是純糧食酒,口感也更好喝。那麼為什麼現在散裝酒越來越少了,散酒會像打醬油一樣,以後慢慢消失嗎?6元一斤的散裝白酒,到底能不能喝?
很多賣散酒的酒坊,都說是純糧食釀造的,而且是現釀現賣,價格便宜味道好。甚至高粱酒才賣6元錢一斤,60元錢就能買一大桶(10斤裝的)。相比動輒幾百塊的瓶裝高粱酒,確實便宜很多。那麼像這種散裝酒到底能喝嗎?下面給大家詳細分析一下。
首先說下成本,現在釀酒的紅高粱,一斤在1.4-1.6元左右。一般來說2.8斤能出一斤50度左右的酒,算下來糧食成本就是3.9-4.48元。然後還要加上酒麴、煤電、人工等費用,基本上要達到8-12元的成本,另外還要窖藏的時間成本。所以6塊錢一斤的高粱酒,根本不可能是純糧食酒。
另外有人說大酒廠的技術好,原料價格便宜,酒的成本也便宜。這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要考慮到,大酒廠根本不可能把品質好的白酒,賣給酒坊當散酒。因為散酒利潤低,品質好的白酒,賣瓶裝的利潤更好。真有大廠很賣散酒的話,那也很可能是尾酒之類的,品質上不會很好。
另外再說一下所謂的現釀現賣,有釀酒經驗的人都知道。剛蒸餾出來的白酒(也就是原漿酒),根本無法直接飲用,因為含有大量的雜醇類、醛類物質,味道辛辣刺激,酒味衝鼻嗆喉,口感很差。所以需要存放起來,陳釀2-5年時間,讓這些物質緩慢揮發掉,才適合飲用。因此散酒坊裡說的現釀現賣,基本上聽聽就行了,別當真。
當然了,也不是說散酒一無是處。只是真正好喝的散酒,背後肯定要有一個好酒廠來長期支持才行。否則都是無根的浮萍,很難長期生存下去。而真正的好酒廠,根本不愁賣,利潤高的瓶裝酒都賣不過來,就更不用想利潤低的散裝酒了。
除非是個人小酒廠,釀酒技術好,還有足夠的財力和實力。能釀出好酒,也能耐得住時間,釀出好酒、窖藏起來,幾年後再賣。那麼遇到這樣的散酒,即使價格貴一點,也是很值得買的。只是這種的情況太少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遇到的。
以前,醬油、醋、油、酒之類的都是散裝的,要自己拿個瓶子去糧油店裡買。到現在醬油、醋、油早已經變成瓶裝的,打醬油這個詞,也變成了一句調侃。那麼散酒會像打醬油一樣慢慢消失嗎?對此你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說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