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藥止盜汗,效果沒想到會有這麼好

2020-12-23 騰訊網

在宋代的《夷堅志》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嚴州山上的寺廟裡,有天早晨路過一僧人,非常瘦弱,飲食平時不好,晚上睡覺就渾身出汗,到天亮,衣被都被汗液浸溼,像這樣二十年了,已經治療無望,好像要等死了。

管寺廟的一個僧人說:「我有藥治你這病非常靈驗,替你治療一下吧。」三天過去了,居然二十年的夜汗(盜汗)給治好了。

並且把藥方傳給了路過的僧人。方子是桑葉一種,乘著有露水的時候採摘,烘焙乾了碾成末,每次服兩錢(約6克),空腹時用溫的米湯調著服用。

或者等到桑落的時候採取幹的桑樹葉,但是效果沒有新鮮的好。

原文如下:嚴州山寺,有旦過僧,形體羸瘦,飲食甚少,夜臥遍身出汗,迨旦,衾衣皆溼透,如此二十年,無復可療,惟待斃耳。

監寺僧曰:吾有藥絕驗,為汝治之。三日,宿疾頓愈,遂並以方授之。乃桑葉一味,乘露採摘,烘焙乾為末,二錢,空腹溫米飲調。

或值桑落,用幹者,但力不及新耳。

桑葉為桑科植物桑的乾燥葉,其治病入藥始於東漢,《神農本草經》裡列為「中品」,其意是養性。據說,它可以治療二十多年的頑疾。

桑葉味甘、苦,性寒,無毒,入肝、肺經,具有疏風清熱、涼血止血、清肝明目之用。

桑葉也是一味止汗的良藥,但這一功效鮮為人知。

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神農本草經》中就有「桑葉除寒熱、出汗」的記載;《丹溪心法》中亦有「桑葉焙乾為末,空心米湯調服,止盜汗」的記錄。

桑葉止夜汗,確實在現今臨床用之較少,但是也有名中醫喜用之者。

名醫魏龍驤在其著作開篇就專文講到了桑葉止夜汗,並介紹說「醫友之言,餘仍疑信參半。不逾月,又連遇夜汗者數起。

為窮其究竟,不雜他藥,獨取桑葉一味。不期,信手拈來,皆成妙用,無不應手。曩之,不為餘所重視者,既屢經實踐,則桑葉之止夜汗,自是始確信不復疑矣。」

上海名老中醫顏德馨在談「桑葉妙用」時指出:盜汗,《醫學入門》云:「思慮過度,以致心孔獨有汗出者——青霜第二番葉,帶霜採,陰乾、或焙為末,米飲調服。」臨床用之確有效果。

一位六旬老婦,盜汗2年,飲食如常,唯覺精神疲乏。顏老先用益氣固表、滋陰降火之藥無效後,遂改以霜桑葉研末,米飲調服9克,囑病人早晚各服1次。結果半月而愈,終未復發。

近賢秦伯未先生,亦喜以此味治頭面出汗(俗稱蒸籠頭),皆有淵源。

盜汗是指入睡後不自覺地汗出,醒後汗止的一種症狀,大多是由陰虛內熱,不能固攝津液所導致。

《中醫單藥奇效真傳》指出:桑葉苦甘寒,入肺、肝經,輕清涼散,既能清疏肺經及在表的風熱,又能清除肝經實熱,除清熱之外,甘寒相合,還可益陰,所以「能主陰虛寒熱及內熱出汗」(《本草經疏》)。

恰恰與盜汗之證多屬陰虛內熱的病機相合。

方法:將冬桑葉陰乾,研為細末,每次4.5克,用米湯調後內服,每日2次,15天為1個療程。

桑葉以老而經霜者為佳,欲其氣之全、力之厚也,故中藥桑葉用的是經霜以後的桑葉,如果是老桑樹的葉片,效果更好。

相關焦點

  • 寶寶盜汗怎麼辦?
    小兒盜汗的原因主要有:1、餵養及護理不當:      體質弱的寶寶常常在白天活動時或夜間入睡後,在頭、胸、背部成片狀出汗,這往往是由於餵養不當或消化吸收不良而造成的。此外,給寶寶穿得過多或蓋的被子過厚也會引起多汗。為此寶寶晚間不宜過飽,穿衣蓋被要適當。
  • 四味藥,把盜汗擦乾淨,李時珍留下「奇方」,值得收藏
    大家好,我是一位中醫,小藥。炎炎的夏日已過,秋天的氣爽已經悄悄來臨!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秋意的涼風,身體出汗是否有所好轉呢?中醫認為:陽氣不夠,會引起多方面的毛病,例如我們常見的腎陽虛、腎氣不固,嚴重點的還會牽扯到夫婦的生活質量等問題這方劑能幹啥呢?就是可以幫助你改變體內的陽氣不足以及止汗等方面的。
  • 小孩盜汗單用滋陰效果不好,你得加上這二物
    正文---   小孩盜汗是比較常見的,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小孩都經歷過,不懂中醫的父母還以為是被子蓋熱了。中醫愛好者的父母可能就知道是陰虛盜汗,然後就給予滋陰調理,但往往效果好像不明顯吧,包括我在內!以前吧,給一些小朋友調理盜汗和磨牙什麼的,也是常用滋陰。酸甘化陰嘛,很多人肯定會想到用芍藥甘草湯了。
  • 【每日一味藥】沒藥
    【每日一味藥】沒藥 【性味歸經】味辛、苦,性平。 【配伍】 1、治各種瘀血阻滯之痛症,如跌打損傷,症見傷處疼痛,傷筋動骨或麻木酸脹,或內傷瘀血,心腹疼痛,肢臂疼痛等症:沒藥、乳香、丹參、當歸各五錢
  • 這個治盜汗的良方,用藥很奇妙
    不是有心事,實在是潮熱盜汗阻撓了我的周公之旅。有時怕打擾到愛人好夢,我只好睡到另一間屋去。這不僅讓我倆的關係受到影響,每晚必換的睡衣,以及因睡眠不好帶來的白天工作睏倦,也讓我煩躁不已。朋友小丫的這種盜汗狀況,與氣陰不足相關。
  • 夜間盜汗失眠8原因!2偏方!
    肺結核導致的盜汗是感染類最常見的。但細菌感染,如心內膜炎的炎症心閥門),骨髓炎(骨頭炎症),膿腫可引起盜汗。盜汗也是愛滋病毒感染的一種症狀。4. 癌症。盜汗是某些癌症的早期症狀。最常見的一種癌症是淋巴瘤引發盜汗。然而,有一個確診癌症的人經常有其他症狀,如無法解釋消瘦和發燒。5. 藥物。服用某些藥物會導致盜汗。抗抑鬱藥藥物是一種常見的藥物,會導致盜汗。
  • 一味中成藥,專治心煩失眠、眼睛乾澀、潮熱盜汗……
    有些人上火了,眼睛也不舒服,但不是紅腫疼那種不舒服,而是幹,還發澀,甚至會覺得眼睛裡面像有沙子似的。尤其是到了下午或晚上,勞累了一天後感覺更澀,恨不得用一根棍把眼皮撐起來。這其實就是肝臟的一種症狀表現。
  • 每天認識一味中藥:天南星——燥溼化痰,祛風止痙
    味苦、辛,性溫。歸肺、肝、脾經。2、制天南星:燥溼化痰,祛風止痙,散結消腫。1、天南星: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2、制天南星:用於頑痰咳嗽,風痰眩暈,中風痰壅,口眼喎斜,半身不遂,癲癇,驚風,破傷風;外用治癰腫,蛇蟲咬傷。1、天南星:外用生品適量,研末以醋或酒調敷患處。2、制天南星:3~9g。
  • 一味湯解決盜汗失眠
    話說青囊有一閨蜜,年過40,事業有成,家庭幸福,是周圍朋友羨慕的對象。
  • 翻閱了一下《本草綱目》,了解到接骨丹的確是一味好藥
    真有這麼靈?試試便知。折了一株接骨丹,搗爛了包裹在家禽傷筋斷骨的患處,數日家禽就可行動自如。 故此,接骨丹成為十裡八鄉所求的草藥。 一株草藥,本也普通,尤其在鄉村,哪兒沒有草草木木,哪一株草木不是藥。
  • 盜汗的方子
    脾經是通過膀胱來排溼的,所以堅持推一段時間後,會感覺小便增多,這就是排溼的正常表現。長期堅持下來,溼氣自然就少了!怎麼樣,是不是非常簡單呢?趕緊做起來吧!盜汗是中醫病名,是 以入睡後汗出異常,醒後 汗洩即止為特徵的一種病 症。「盜」有偷盜的意思,古 代醫家用盜賊每天在夜裡 鬼祟活動來形容該病,即 每當人們入睡時,汗液就 象盜賊一樣偷偷洩出來。
  • 皮膚瘙癢,醫聖張仲景開一奇方,僅僅一味藥
    有一個女孩子,她說自己得了一種怪病,本來只是普通的皮膚瘙癢,奇怪的是,天氣一熱就癢得厲害,抓手手癢,抓臉臉癢,抓背背癢,天氣一轉涼又消失了。她試過各種止癢的產品,但都沒起到作用。我說,平時是不是經常熬夜加班?是不是喜歡吃火鍋燒烤?女孩連連點頭,她說自己是做設計的,經常加班加點改稿子,很多時候,下班回到家已經很晚了,還不忘吃頓宵夜犒勞自己,而她又是一個無辣不歡的人。
  • 盜汗非小事,雙管齊下是關鍵
    盜汗屬於中醫的一個名詞術語。主要是指寐中汗中,醒來自止,也就是說人清醒的時候不出汗、睡著時出汗。
  • 更年期潮熱盜汗的偏方有哪些
    美麗的花雖然會凋謝,可是盛開的時刻值得欣賞。要在美好的時候創造出美好的東西,人生才會充滿意義。每日更新,敬請期待。更年期潮熱盜汗的偏方有哪些1、更年期潮熱盜汗的偏方有哪些更年期出汗偏方一:材料組成:浮小麥,紅糖,幹大棗。做法:首先把浮小麥和幹大棗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用旺火煮沸後,調至小火再煮一會,然後加入紅糖煮化即可。
  • 失眠通常吃什麼藥效果好
    失眠通常吃什麼藥效果好 時間:2020-08-18 10:02廣州精神病醫院 失眠症困擾著很多人,在失眠的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吃安眠藥,其實這是治標不治本的,吃藥雖然可以暫時讓人安睡,但是很容易會產生依賴性,這樣就會加重失眠。那麼,失眠通常吃什麼藥效果好呢?
  • 臨床經驗 盜汗妙方推介——金屏風湯
    但本人臨床所見,有一種夜寐汗多,形體清瘦,舌紅苔薄,脈細,雖屬陰虛,即無內火炎熾,又非衛陽衰微,以上兩法及其他斂汗之法,均無顯效,此症古無成方可循,自定金屏風湯,從玉屏風湯化裁而出。」「本方於治盜汗既無內熱,又無外感,且無溼蘊,乃真陰內餒,陰不抱陽,屏障不固之候,最為熨合」。
  • 陰虛盜汗,陽虛自汗,天氣在變冷,為何你還是流汗不止?
    所以說適當的出汗可以排出毒素,對我們身體肯定是有好處的。但是如果是不正常的出汗,出汗異常的話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在中醫裡面,出汗異常常見的有兩種情況,為「自汗」與「盜汗」。說起補氣的中藥,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黃芪。黃芪性溫、味甘,除了補氣固表效果好外,它同時還有很好的斂汗的作用。明朝醫學家張景嶽就曾記載黃芪:「氣虛而難汗者可發,表疏而多汗者可止。」
  • 孩子咳嗽吃什麼藥好?食藥同補效果更好
    那些拍胸脯告訴我們:「一包苦藥解百病」的承諾,極易讓新家長動心,但這些也恰恰是小兒反覆咳嗽總不好最大的陷阱。不同的咳嗽需要不同食療,對症下藥,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根據寶寶咳嗽的症狀,主要分為四種:1、熱咳:咳嗽多痰,痰呈黃色,舌紅苔黃,咽紅尤其是越小的寶貝,越容易出現熱咳的症狀,而且不願意吃苦藥。
  • 止疼秘方:一道萬能止痛方,沒想到只需一味不起眼的藥,擺脫全身上下腰疼、腿疼、膝蓋疼、肩膀疼等關節疼痛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歡迎來到養身知約,世界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新鮮事,總有一些我們會錯過,關注養身知約,帶你看精彩世界,讓你每天都了解更多健康知識。說到跌打損傷、風溼骨痛,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辦法就是外用藥了吧。噴一噴、塗一塗、貼一貼,藥物直達患處,效果立竿見影。那麼,您是否知道那些具有舒筋活絡、祛風止痛功效的外洗方是怎樣組成?
  • 沒想到車前草居然可以這麼用?養生治病的效果居然這麼好!
    在止瀉的眾多方子中,也有一些比較簡單的,比如說用五倍子研為細末,衝服,也有一定效果。但還有一味路邊的野草卻也是止瀉良藥,可惜太多人並不知曉。在《經驗良方全集》中,記載了一個方子,叫車前水瀉飲,由車前葉和蜂蜜兩味藥組成,具體用法是取車前草葉或車前子 30~50克,加蜂蜜1勺,水煎溫服,不拘時作茶飲。當然這是成人1天的劑量,小兒應該酌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