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隨方設教,作者為尚德Shand,版權歸其所有,轉載旨為弘揚道教新風,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紫微大帝,統臨三界,掌握五雷,總錄萬星,鬥中之主,執掌天經地緯,率普天星鬥,節制鬼神與雷霆。天蓬、天猷、翊聖、真武等北極四聖承於御前,分司領治。天罡神、河魁神,是為召雷檄霆之司。
紫微大帝,是萬象宗師、萬法之主,上朝金闕,下領酆都,制伏群魔,行九泉號令符、糾察鬼神印及制黑律,命御史魏伯賢掌之。農曆四月十八,系北極紫微大帝聖誕。
我們一切了解一下佛教信仰和道教信仰中的紫微大帝是不是屬於相同的神祇?
紫微大帝的信仰有著重要地位,不僅兩棲於佛教和道教,而且道教也有不同的神祇。無論是三官信仰中的上元天官紫微大帝,還是四御信仰中的中天北極紫微大帝,在道教界有著重要的影響。佛教信仰中的紫微大帝位列二十四諸天之中,他們是不是同一位神祇呢?
三官大帝是歷史悠久的漢族民間宗教信仰之一,屬於早期道教尊奉的三位祖師。三官大帝,即上元一品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赦罪天官清虛大帝、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陰大帝。《元始天尊說三官寶號經》指出:一切得道神仙,皆從三官保舉;下方生人,但持三官寶號,能除厄難。
天官紫微大帝,隸屬玉清境,由青黃白三氣結成,總主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間,校定人之罪福。故稱天官賜福。
《天官寶誥》稱,天官部三十六曹,偕九千萬眾,考較大千世界之內,錄籍十方國土之中。福被萬靈,主眾生善惡之籍。恩覃三界,致諸仙升降之私。除無妄之災,解釋宿殃。脫生死之趣,救拔幽苦。
北極紫微大帝在道教信仰中也佔有重要地位,位列道教四御,執掌天經地緯,以率日月星辰和山川諸神及四時節氣等自然現象,能呼風喚雨,役使雷電鬼神。
紫微大帝領北極四聖節制三界群魔,為萬象之宗師、萬星之教主。另外,紫微大帝在幽冥界的化身酆都大帝,執掌羅酆,統領幽冥諸事。《北陰酆都太玄制魔黑律靈書》指出:
龍漢元年,有北陰酆都六洞鬼兵,神靈魔王,遊行人世,殺害生靈,莫能制御玉帝召北帝統率神將吏兵,演大魔黑律,行酆都九泉號令符,糾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驅蕩妖氛,救護黎庶,功成行滿,升入北極中天自然總極紫微大帝之位。
佛教的紫微大帝信仰位列二十四諸天。二十四諸天是在婆羅門教的二十諸天信仰中,吸收了道教的三位神祇加上天龍八部的緊那羅王而成。,包括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天神、堅牢地神、摩利支天、日宮天子、月宮天子、閻摩羅王等。
佛教的二十四諸天中,借用了道教的泰山府君、紫微大帝、雷祖天尊等神仙名號。而且這幾個和道教名號相似的諸天形象,在佛教只是護法神。
如果在走進佛教寺院看到供奉這些神仙時,一定要知道已經不是道教信仰中的三官四御。當然,在道教的三官殿和四御殿,看到名號同是紫微大帝也屬於不同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