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
性情美學情趣研究所
別走開,下一期更精彩❤
找不到性情美學的更新?
{ 小 檬 說 }
史鐵生是中國著名的作家和散文家,歷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
因為身有殘疾,自稱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今天發現了一篇他關於性和愛的思考的文章,非常喜歡。
這是一篇可以讀得很深,也可以讀得很淺的文章。
它的亮點在於,文字較為隱晦,給了讀者很大的思考空間。
慢慢讀,一旦斷章取義或許就錯失了文章的本意。
1.
愛情,幾千年來人類以各種發音說著、唱著、讚美著和嚮往著它,纏綿激蕩片刻不息。但愛情是什麼呢?
大約不會有人反對:美滿的愛情必然包含美妙的性(註:本文中的「性」意指性吸引、性行為、性快樂),而美滿的性當然要以愛情為前提。
因為世上還有一種叫作「友愛」的情感,以及「嫖娼」和「施暴」的行為。
因而大約也就不會有人反對:愛情不等於性,性也不能代替愛情。如同紅燈區裡的男人或女人都不能代替愛人。
這差不多算一種常識。
問題是:那個不等同於性的愛情是什麼?那個性所不能代替的愛情,又是什麼?包含性並且大於性的那個愛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為什麼你的異性朋友不止十個,而愛人卻只有一個(或同時只有一個)?難道只有一個人吸引到你嗎?
也許有人是,可我不是。
而且我相信,像我這樣不止從一個異性那兒感受到吸引的人很多,像我這樣不止被一個美麗女人驚呆了眼睛和驚動了心的男人也有很多,像我這樣公開或暗自讚美過兩個以上美妙異性的人同樣很多。
事實是:你還沒有看見你的愛人之時,你早已看見了異性的美妙,你被異性驚擾和吸引之後才開始去尋找愛人。
你在尋找一個事先並不確定的異性作你的愛人,這說明你在選擇。你在選擇,說明對你有性吸引力的異性並不只有一個(或一種)。
那麼,選擇的根據是什麼?
若僅僅是性,便沒有什麼愛情發生,因而那是動物界司空見慣的事件與本文無關。你的根據當然是愛情,但是愛情是什麼?眼下還不知道。
現在只知道了一件事:性吸引從來不是一對一的,而是多向的,否則物種便要在無競爭中衰亡。
2.
我讀過一篇小說,寫一對戀人。
出門後,走在街上、走進商店、坐上公共汽車和坐進餐廳裡,女人發現男人的目光常常投向另外那些漂亮性感的女人,於是她從掃興到憤怒,最後離開了那男人。
這篇小說明顯是嘲諷那個男人不懂愛情和不忠於愛情。但該小說作者的這一判斷只有一半的可能是對的——那個男人尚未走出一般動物的行列。
另一半可能是,那個女人不懂愛情。
首先,她沒弄清性與愛的分別,性是多指向的,而性的多指向未必不可以與愛的專一共存。
其次,她把自己僅僅放在了性的位置上,因為只有在這個位置上她與另外那些女人才能對比。
第三,那男人沒有因為眾多的性吸引而離開她,她可想過這是為什麼嗎?她顯然沒想過,僅僅為了性妒忌而離開了她的丈夫。
戀人們應該承認性吸引的多向性,互相理解(公開或暗自)讚賞其他異性的魅力。
但是我們可以承認和允許多向的性行為麼?當然不,至少我不,當今絕大多數人都——不!
為什麼?這是一個最嚴重也最有價值的問題。
毫無疑問是因為愛情,因為必須維護愛情的神聖與純潔,因為專一的愛情才能受到讚揚。
但是,這就有點奇怪了,必然會引出兩個不能含混過去的問題:
一:愛情既然是一種美好的情感,為什麼要專一?為什麼只能對一個人?為什麼必須如此吝嗇?為什麼這吝嗇或自私倒要受到讚揚,和被譽為神聖與純潔?
二:性吸引既然是多向的,為什麼性行為不應該也是多向的?為什麼性行為要受到限制,而且是以愛情(神聖與純潔)的名義來限制?
為什麼對性的態度,竟是對愛情忠貞與否的(一個很重要的)證明?
為什麼多向的性吸引可與愛情共存,而多向的性行為便被視為對愛情的不忠?
3.先說第二個問題。
這不忠的觀念,可能是源於早先把愛情、婚姻、家庭混為一談,以及婚姻和家庭所關涉的財產繼承。
所以這不忠,曾經主要是一個經濟問題,現在則不過是舊觀念的遺留問題。這不無道理。
但,就這麼簡單嗎?並不是。在今天,愛情已不等同於婚姻、家庭。
若無經濟幹涉,這不忠的觀念是否就沒有了基礎且很快可以消逝了呢?
或者這不忠的觀念,僅僅是出於動物式的性爭奪,在寬厚豁達和更為進步的人那兒已不存在?
先來看一個真人真事,我知道一位現代女性,她說只要丈夫是愛自己的,那丈夫的性對象完全可以不僅限於她。
雖然自己並不喜歡這樣但是她能理解丈夫,她說:「只要他愛我,對別人則不是愛,那就行。」
可是,當男人真的有了另外的性對象而且這樣的事情慢慢多起來時,這位現代女性還是陷入了巨大的痛苦。
她的痛苦不是因為舊觀念的遺留,更不是性忌妒,而是一個始料未及的問題:「可我怎麼能知道,他還是愛我的?」
她說,雖然他對自己一如既往,但自己卻不知道在他眼裡和心中,自己與另外那些女人有什麼不同。
她不確定自己是否與另外那些女人一樣,也僅是他的一個性對象而已。
她問:「什麼能證明愛情?」一如既往的關心、體貼、愛護、幫助……這些就是愛情的證明麼?可這是母愛、父愛、友愛、兄弟姐妹之愛也可以做到的啊。
但是愛情,需要證明,需要在諸多種愛裡,獨樹一幟表明那不是別的那正是愛情!
4.
可什麼能證明愛情?
曾經某出版社的編輯,約我就愛情之題寫一句話。我想了很久,寫了:沒有什麼能夠證明愛情,愛情是孤獨的證明。
這句話可能引發誤解,以為就像一首民謠中所表達的那樣,愛情只是為了排遣寂寞。
不,孤獨並不是寂寞。
無所事事你會感到寂寞,那麼日理萬機如何呢?你不再寂寞了但你仍可能孤獨。
孤獨也不是孤單,門可羅雀你會感到孤單,那麼門庭若市怎樣呢?你不再孤單了但你依然可能感到孤獨。
孤獨更不是空虛和百無聊賴。
孤獨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來要衝湧出去,便渴望有人呼應他、收留他、理解他。
孤獨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生理問題,孤獨是心靈問題,是心靈間的隔膜與歧視甚或心靈間的戰爭與戕害所致。
那麼擺脫孤獨的途徑顯然就不能是日理萬機或門庭若市之類的,必須是心靈間戕害的停止、戰爭的結束、屏障的拆除,是心靈間和平的到來。
心靈間的呼喚與呼應、投奔與收留、坦露與理解,那便是心靈解放的號音,是和平的盛典是愛的狂歡。
那才是孤獨的擺脫,是心靈享有自由的時刻。
-END-
原創文章謝絕未授權的轉載
商務合作|互推|轉載|購買|進群
請聯繫微信號xingqingmeixue
每晚性情美學,陪你縱情做自己
長按識別關注,你就是性情美學的人
為防止失聯
請長按圖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