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走進非洲」闖入東非馬賽人神秘部落,我差一點當了酋長

2020-12-13 國防時報排頭兵

[編者按]劉洪耀,國家一級編劇、知名電視策劃人,中國電視界環球拍片第一人,教授,代表作有《真話俱樂部》、《走路長徵》、《混血兒》和《笑傲東非》等。1995、1998和2000年,劉洪耀三進非洲拍片,深度親歷非洲十餘個國家和地區,他用詼諧生動的筆觸,以親身體驗的視角,勾勒出一個個性化的非洲,本文選自劉洪耀近期完成的《東非、北非採訪歷險記》,以饗讀者。

1995年,我去了馬賽人部落,認識了古伊姆大酋長;1997年、2000年,我又去了這個部落,三見古伊姆大酋長。每一次大酋長都私下和我聊天,要求我留下來當酋長,至今有點如夢如幻。要是我當了酋長,會怎麼樣?

話說1995年12月14日,我們一行結束了在坦尚尼亞為期9天的拍攝,準備經陸路邊關通道,乘車進入肯亞。這是我們在東非洲訪問的第三站。結果,還沒進入肯亞,就在邊境和馬賽人有了一場遭遇。

棍不離手的馬賽人

「東非的吉普賽」,這是對馬賽人的最好形容。他們是世界上最剽悍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從來不去研究到底哪裡是家園,反正,坦尚尼亞和肯亞交界處的廣闊土地,馬賽馬拉和塞倫蓋蒂大草原就是他們的家園。

毫無徵兆地,我們乘車闖入了馬賽人的領地。在一片焦黃的大草原上,遠處有片片紅影在移動,那是披著紅色大方格布的馬賽人。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已經來到馬賽人的地盤……

神秘莫測的馬賽人在非洲眾多民族之中,一直顯得卓爾不群。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馬賽人融入了都市生活,而大部分馬賽人依然生活在肯亞西南部和坦尚尼亞北部邊境地區,繼續他們的原始遊牧、狩獵生活。獨善其身的馬賽人正頑強阻止現代文明的侵襲,保持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和置身曠野間的無畏勇氣。

馬賽人相信,野生動物對紅色有天然的恐懼,認為紅色可以驅趕草原上的猛獸。

所以,紅色就成了這個遊牧民族服裝的主色調。草原上的馬賽男子通常披一塊床單大小的紅色或紅黑色方格子棉布,手持長矛和一根狀如手杖的木棍。這個木杖可以說是馬賽人的隨身之物,即使他已經腰佩短劍、手持長矛,手中還是少不了這種手杖。

馬賽人對孩子和牛有獨特的情感。像中國人常用的「你好」或「吃飯了嗎?」等問候語一樣,馬賽人見面總要問「孩子怎麼樣?」或「你們家的牛怎麼樣啦?」

但外來人要記住,一定不能問馬賽人的牛有多少,那是敏感的話題,沒準兒看上去溫和的馬賽人,會立即變成咆哮的雄獅,跟你拼命!

據說,馬賽人敢於一個人走在猛獸出沒的草原上。萬一碰上獅子,他們也敢於挺身搏擊。在坦尚尼亞時,我們便時常看見三三兩兩的馬賽人,身上裹一塊方格紅布,手執長矛和短劍,有時甚至只握著一根木棍,或是放牧牛羊,或似獨行俠般行走在荒涼的大草原上。

與馬賽人酋長討價還價

我們的越野車,捲起漫天塵土,在坦尚尼亞、肯亞之間的塞倫蓋蒂大草原上飛奔。1995年12月去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途中,我們經過了一處馬賽人的部落,這是個低矮的樹叢圍成的小寨子。馬賽人住得簡陋,編織的樹枝上面糊上粘土和牛糞,頂上蓋著樹葉,講究一點的,再蓋上一層鐵皮。看來,馬賽人還處於比較原始的生活狀態。

「牛是馬賽人的寶貝,誰也不能數他們的牛,否則,馬賽人會對你不客氣的。」

進入馬賽人部落後,陪同我們的李忠又叮囑了一次。

「好,不數,不數!」

「我們更關心能不能照相?」

「可以,只要給錢。」

三三兩兩的馬賽人在窩棚外曬太陽,用他們的語言聊著天。看見我們來了,他們立即把注意力集中到我們這群少見的黃皮膚人身上。

李忠把車停穩,我們紛紛下車。

「各位,不要急!」一個長者緩緩走到我們的越野車邊,他說的是英語。很明顯,他是來和我們討價還價的。他的兩個耳垂被各種裝飾品拉成了一個大洞,古銅色的臉龐上布滿皺紋,畫著藍色油彩,面相倒很慈祥。

他說話的時候,有一個中年馬賽人站在他身後,那是部落酋長古伊姆。古伊姆酋長始終沒說一句話,但和我們談判的代表卻頻頻回頭看他的眼色。幾番討價還價後,李忠和老馬賽人談妥了拍照、攝像的價格。

我們告訴老人,我們是從中國來的。老人很驚訝,他不知道中國在哪一方,也不知道有多遠。但他肯定地說,我們是他接待的第一批中國人。

熱情的馬賽人給我們跳舞、唱歌,與我們合影。他們人人披一塊紅布,男人手拿梭鏢,鋒利的尖上抹有劇毒,耳垂被稀奇古怪的金屬飾品吊成一個大洞。女人頸項戴著大圓盤狀裝飾品,有點像我國苗族女人的銀飾。

我特意去看了馬賽人住的地方。我彎腰探頭進到一間窩棚,裡面很黑,裡間是主人休息的地鋪,外間有幾塊石頭,中間燒著牛糞。一個老年女人坐在石頭邊,看我探頭探腦的樣子,嘟噥了一句,我聽不懂。

聽說,馬賽人一點也不怕獅子。他們部落裡的小夥子長大了,都要舉行成年儀式——單槍匹馬去大草原取一個獅子的腦袋回來,之後男子漢的地位就確立了。當然,現在肯亞和坦尚尼亞政府都在提倡保護野生動物,隨便獵殺獅子已經不大可能。

草原上,馬賽人載歌載舞。他們那粗獷、豪放的舞蹈,節奏感很強,群體動作為主,充分反映了馬賽人的群居生活。在眾人的感染下,我也情不自禁地與馬賽人一起共舞,歡樂、自在的情緒瀰漫在大草原上。

為此,我們後來又一次經過這個部落,古伊姆酋長和我交談,不知道是我膽子大,還是我們有天然的親近感,我不怕他,他也喜歡和我聊天。2000年7月,我又去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第三次見到了古伊姆酋長,酋長直截了當告訴我,希望我留下來,給我一百頭牛、一片土地,可以做一個新的部落酋長。問我是否同意?突如其來的要求,我猝不及防,毫無思想準備。

我在後來的大學課堂上,講給00後大學生們聽,他們居然說,老師你應該留下來當酋長……(劉洪耀)

相關焦點

  • 「連載·走進非洲」闖入東非馬賽人神秘部落,我差一點當了酋長!
    1995年,我去了馬賽人部落,認識了古伊姆大酋長;1997年、2000年,我又去了這個部落,三見古伊姆大酋長。每一次大酋長都私下和我聊天,要求我留下來當酋長,至今有點如夢如幻。要是我當了酋長,會怎麼樣?話說1995年12月14日,我們一行結束了在坦尚尼亞為期9天的拍攝,準備經陸路邊關通道,乘車進入肯亞。
  • 非洲草原一個神秘的部落——肯亞的馬賽人,他們彈跳力十足
    其實,很多遊客對肯亞感興趣的不僅僅是野生動物,還有這裡神秘的馬賽人。一望無際的東非大草原上,一群身穿紅色鬥篷,手持木棍的馬賽人正在緩緩行走。這是肯亞馬賽馬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的一道特殊風景。馬賽人至今仍是東非活躍而知名的遊牧民族。
  • 非洲草原隱居著一神秘部落,肯亞馬賽人,彈跳力十足出門帶木棍
    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提到肯亞,你會想到什麼?是奔騰不息的動物大遷移?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其實很多遊客對於肯亞的興趣,不僅是因為野生動物,更因為這裡帶著神秘色彩的馬賽人。一望無際的東非大草原上,一隊身披紅色披風、手持木棍的馬賽人緩緩走來,這就是肯亞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外的一道特別的風景。
  • 坦尚尼亞——遊走在文明與狂野邊緣的馬賽人
    接下來的這幾天,我穿越坦尚尼亞,經歷的遼闊的草原、壯麗的火山、古老的部落,這個國家一點點地展現在我的面前,我不斷在思考,這也是我最近幾天沒有更新信息的原因。高高躍起的男人代表著活力與健壯在雄偉的「非洲之傲」吉力馬札羅山腳下,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maasai馬賽人,他們應該是算是東非大草原真正的主人,這是一個略顯奇特的民族:守著遼闊的草原
  • 非洲部落馬賽人旅遊業興起 原始部落的主要生活來源來自遊客
    坦尚尼亞這是東非最著名的部落之一。坦尚尼亞這是東非最著名的部落之一。旅遊業在這個部落興起,旅遊已經成為了馬賽人的重要收入來源。旅行者只需要繳納一筆費用,便可以進入馬賽人家裡,唱歌,跳舞,和照相。剃著光頭,細長的耳垂,輪廓分明的身材,這便是馬賽人的形象。馬賽人在世界各地被認為是兇猛的戰士。戰士可以從事貿易,牲畜,保存財產。每15年便會出現一批新的戰士。馬賽人的小孩在很小的時候就出去放牧。
  • 攜手有寵反盜獵 鄒市明一家深入東非與獅共舞
    奧運會在鄒市明心中的分量之重自不用提,但他還是決定先去東非完成對野生動物們的承諾。7月底,拳王與有寵攜手走進肯亞,開始了「非同凡響」東非反盜獵公益之行。 現在,行程已經過半,作為隨行的一員,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與拳王一家相處的感受,也分享一下這些日子在這片廣袤的大草原上的見聞。
  • 走進馬賽人原始部落
    進入馬賽人部落後,馬賽男子開始表演原地彈跳。據說這是馬賽男子向馬賽女子求婚的一種傳統方式。對於來往參觀的車輛和外國人,馬賽孩子已經習以為常。馬賽族女人剃光頭,她們喜歡將各色片狀串珠製成的花紋項圈套戴在脖子上。馬賽人擅長跳躍,腳後跟不著地。
  • 非洲神秘部落:男性以「大肚」為美,部落美女主動「追求」
    隨著近些年旅遊業的熱潮,非洲也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旅遊地點,雖然非洲並不富裕,但這卻是一片十分神秘的土地,除了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還有許多壯麗的自然景觀外,非洲最吸引人的就是諸多的部落。雖然現在已經是現在文明社會,但卻依舊有一些原始部落的存在,尤其是在非洲地區,非洲地區的發展水平較為落後,自然環境又十分適合部落文明的發展,因此非洲是現在原始部落最多的地方。
  • 非洲部落女酋長,55個部落聽她差遣,部落男性任她支配
    非洲,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雖然許多人對於非洲的認知都是貧窮和落後,但這裡的自然風光卻非常美麗,還有無數奇特的部落文明,吸引了無數遊客前去探索,這些原始部落,各有特色,各有文化,對待外來者的態度也各不一樣,所以去這些部落旅遊,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 東非游離於現代與傳統之間的神秘部落
    沿途看到的馬賽人部落充滿了神秘感。乘車來到了導遊事先安排參觀的馬賽人部落。馬賽人環形村寨的柵欄是用皂莢刺編成,用以防止獅子攻擊牛羊。聽導遊介紹,馬賽族男人構築籬笆柵欄,女人則建造房屋。漂亮的馬賽女孩從我身邊走過。
  • 「馬賽人」到底有多彪悍?看到這些習俗就明白了
    「馬賽人」到底有多彪悍?看到這些習俗就明白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歡迎收看本期內容。提起非洲給人們的印象,就是貧窮落後,缺乏水資源,在非洲生活著很多的原始部落,他們依舊堅持著,幾百年前的生活方式,他們不依賴任何的高科技,在這些原始部落中,最讓人佩服的就是東非的馬賽人。連獅子都敢殺了,馬賽人到底有多彪悍,看到這些習俗就明白了,提起生活在非洲東部的馬賽人,大多數人對他們的印象是「這是一個連獅子都懼怕的民族」。
  • 非洲肯亞奇妙之旅:看吉力馬札羅的雪,感受馬賽人的原始生活!
    在非洲肯亞旅行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人類的起源就是從這裡開始,你可以真正感受一下肯亞大草原的風光,也可以看看一直紮根在這裡的馬賽人。吉力馬札羅的雪海明威有一部中篇小說叫《吉力馬札羅的雪》,主人公在死前出現一個夢境,他乘著一架飛機,向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的山頂飛去。在吉力馬札羅的山腳下紮營,一抬頭,就可以看見吉力馬札羅。安博塞利草原面積還不到馬賽馬拉大草原的四分之一,但卻因為這裡看吉力馬札羅雪山的最佳觀賞地而聞名世界。
  • 非洲「黃金部落」,村裡小孩玩具都是金的,酋長有70個妻子
    金子在多個國家都是比較昂貴的,代表著財富,世界各地的有錢的人們都喜歡把金子打造成裝飾品,而非洲給人們的印象都是非常窮,但非洲一個部落,酋長有70個妻子,黃金被小孩子們當作玩具,不免讓人覺得非洲的貧富差距這麼大。
  • 東非馬賽族的文化符號 - 馬賽珠
    新華社記者 徐速繪攝提起東非的馬賽人,頭腦裡會不覺想像到身材修長、身裹馬賽布,並裝飾有各式項鍊、耳環和頭飾的非洲人。馬賽人打扮張揚而不失個性,衣著和飾品的顏色亮麗,是非洲三千多個部落裡非常有特色的一支。追求美的馬賽人,尤為喜歡穿戴顏色亮麗的馬賽珠飾品來搭配他們天生黝黑的膚色,逐漸,這些飾品也成為代表馬賽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並演化成馬賽文化。
  • 非洲部落女酋長,58個村莊男性任她挑選,掌管部落一切事務
    原始部落的社會結構和現代社會十分不一樣,一般來說,原始部落的社會結構都是比較單一的,要麼是有部落的議會,決定一切,要麼是有一個首領,掌管一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部落,就是位於非洲的一個實行酋長制度的原始部落。
  • 殺傷力最強的東非部落,連百獸之王都敢欺負,去旅遊千萬要躲開
    殺傷力最強的東非部落,連百獸之王都敢欺負,去旅遊千萬要躲開從兒童時期聽故事開始,我們就把獅子列為百獸之王。但過去的幾十年裡,人類失去了就成的非洲獅和亞洲獅;而這種屬於食物鏈頂端的動物一旦大批消亡,對於整個自然界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 實拍非洲原始部落的打獵過程,眼前這一幕,網友:驚心動魄
    隨著世界各國的發展,如今大多數國家的生活水平都提升了許多,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早期,人們結束了簡單的狩獵方式,開始了農作物種植、飼養家畜等,而在非洲,依舊生存著許多原始部落,他們大多數都以狩獵為生活日常,以鑽木取火的方式來烤熟獵物。
  • 酋長很忙!去非洲當酋長是什麼感覺?
    不要以為思姐是被工作逼出了妄想症,我可是很認真噠——在非洲就有位中國人酋長——在非洲,國家可以沒有總統,但不能一日沒有酋長。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正向你打開,心動有木有?跳槽去非洲之前,讓思姐先告訴你忙忙噠酋長每天都要幹嘛。
  • 揭秘非洲部落的一夫多妻制民族,這些習俗讓人咋舌!
    馬賽人是東非現在依然活躍的遊牧民族,人口將近100萬,主要聚居在肯亞南部及坦尚尼亞北部。 馬賽人為尼羅特人的最南支系,使用馬賽語。他們至今仍然實行嚴格的部落制度,由部落首領和長老會議負責管理。
  • 這群中國人憑什麼能在非洲當上酋長
    提到非洲酋長,很多人腦海都會浮現出大草原上的原始部落裡,強壯黝黑的非洲人頭帶羽狀頭飾,臉上畫著象徵部落精神的圖騰刺青,身上披著獸皮,後面有一大批拿著鳥槍長矛的衛隊。或許這確實是過去非洲一些部落酋長的形象,但如今,這種刻板印象要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