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巍 | 一杯「下午茶」的人文關懷

2021-02-08 上海理工大學


在上理工南校區有這樣一間辦公室:每當周一的下午,室內就會瀰漫著咖啡的濃香,桌上的點心盒裡裝滿了美味的小零食,少至五六位,多至十幾位學生圍著老師或坐或倚,以心交心,暢所欲言,讓原本有些嚴肅的辦公室充滿了溫情、暖心的氣息。這,就是社科學院張巍老師多年來一直堅持開展的「周一下午茶」活動,而這樣的場景已成為一種常態。


記者採訪張老師時正值周一下午,親眼見證了「周一下午茶」的火爆——在採訪期間不斷有來找張老師的學生輕輕叩響房門。不禁讓記者產生好奇:張老師的「周一下午茶」究竟有何「魔力」?為何如此吸引學生?




對於許多張老師的學生來說,第一課堂是他們彼此建立信任的基礎。「你能想像一百多人的課,最後來上課的人教室裡坐不下站著聽課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嗎?」光電學院2014級電氣工程專業的徐景賢開玩笑道,「張老師思修課的前排一般很難佔到座位,如果課在晚上的話下了第9節課就得去佔座了。」這是徐景賢分享的「佔座小經驗」。


「其實,以前我對思政課抱有偏見,總覺得那是枯燥無味的」能動學院2014級的潘小珊說,「張老師為我打開了思政課『新世界的大門』,案例分析、課堂發表……在張老師的課堂上,思想與思想能產生碰撞,從而對我有所觸動。」潘小珊覺得,在課堂上能觸動人心的老師,是可信任的存在,「因此,在學分超了的情況下,我還是去選修了張老師的現代禮儀課。」


在張巍老師看來,每一位教學崗的老師與學生的「初次見面」都是在第一課堂,「第一課堂上不好,如何能抓住學生的心?不能令學生信服,思想教育更是無從談起。」張老師說。紮實的理論基礎,讓學生有所學;靈活的授課方式,讓學生樂於學——這是張老師提高課堂抬頭率、參與度的兩大「法寶」,而她在課堂上的「專業」與「隨和」為她在學生中贏得了一個親切的稱呼——「巍姐」。


課堂上張老師拿出一張百元大鈔

讓學生討論其在不同環境下的價值




長年從事一線教學工作的張老師深深覺得:思政教育,應當將課堂延伸到45分鐘之外。如何實現與學生在45分鐘課堂之外的「面對面」?張巍老師對此最初的探索是「思修沙龍」與「集體慈善拍賣」活動。「當時我每學期都會在學校1906咖啡館包幾次場,或辦沙龍或搞義賣,」張老師說,「當時效果很好,同學們增強了交流,有了歸屬感。」但幾個學期後,張老師覺得模式需要有所改進,「一直集中在一個時間段的話很多同學沒法參加,而且現在的95後學生需要的可能是更精細的輔導,更平等的對話。」



張巍老師決定投入更多的私人時間到「思政第二課堂」中。「剛開始是周一的下午有空,我告訴學生可以來找我面對面談心。」這是「周一下午茶」開始的契機,「後面逐漸發展成為每周一都有學生來找我,索性我就將這塊時間騰出來專門用於學生輔導。」張老師介紹到,「如果有私人問題,可以單獨和我預約,如果沒有單獨的問題大家就一起聊,什麼問題都能聊,沒有特別的規定,非常開放。」


張老師的「思政第二課堂」規模雖然縮小了,但頻率提高了,與學生的對話更入心了。「在一個輕鬆的氛圍裡聊天,感覺就像是和朋友相處,又覺得是一個有經驗的長者在指點你。對自己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這是參與「周一下午茶」活動同學們的共同感受。




從45分鐘課堂內到45分鐘課堂外再到網絡新媒體,對張巍老師來說,所有平臺都可以作為思政教育的載體。目前,張老師有一個容納了幾百個不同專業學生的線上互動「思修群」,裡面都是張老師的「忠實粉絲」。人生感悟、求職求學、情感困惑、理想追求……成長的喜悅與煩惱,在這裡都可以分享。張老師說:「有時下了晚課到家後與學生互動到12點多,還是會有學生搶著發言。」


能動學院2014級的徐佳琦說:「我最感動的是有一次自己心情很低落。正好此時張老師在群裡@所有人,說無論你認不認識她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和她聊聊,隨時都可以聯繫她。這句話仿佛一股暖流溫暖了獨自一人在外的我,覺得有一個亦師亦友的人在你最困難的時候可以伸出手拉你一把。」


45分鐘課堂內外也好、新媒體陣地也好,張巍老師特別希望通過這些方式,讓學生們在上理工找到歸屬感,找到家的感覺,「這是我做老師的本分。」張老師說。


一聽說記者想要搜集張老師的素材

qq群中滿是學生對張老師的表白



除了對學生傾注關心、愛心,張巍老師用自己的行為影響著周圍的同學——「思修沙龍」、「慈善拍賣」、「周一下午茶」,這些活動的組織費用基本都是張老師個人負擔的。張老師還熱心於公益,她長期資助了幾名孤兒,也常常貼補家庭困難的學生。這樣潛移默化的言傳身教讓學生發出感嘆:「從張老師身上,我懂得了如何正確看待金錢。」


 「我在大二的時候認識的巍姐,轉專業時糟糕的心態、保研時巨大的壓力,都是巍姐幫助我一一化解的。」能動學院2013級的郜鴻宇說,如今他已被確定保送上了清華大學研究生,「我永遠忘不了巍姐給我準備的保研規劃,為我買的許多面試的服裝和那些鼓勵我的話,可以說沒有巍姐就沒有現在的我。」


是老師還是姐妹?


「張老師,我家孩子快崩潰了!」這是張巍老師上個月晚上9點多,接通來自學生媽媽的電話時聽到的第一句話。「我當時很焦心,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張老師說。後來才了解到,這個成績很好的女孩子因為抗壓能力太差,一件生活中的瑣事,她卻幾近崩潰,家長無法消解,只得求助於張老師。「當天晚上12點多我就聯繫那個孩子,第二天約了見面,談了一個早上,給她做了基本的疏導,教她一些減壓的方法,現在學生已經好多了。」張老師欣慰道,「家長後來一直感謝我,說因為有我這樣的老師,她很放心把孩子交給上理。」張老師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在張巍老師的課堂、活動之外,還有許多學生另約時間,為的就是和「巍姐」聊聊天。與其說是張巍老師的育人形式吸引人,不如說這是源於張巍老師本人的魅力。「立人先立德,樹人先樹品。我希望能夠做善良的引路人,而要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對教師自身不斷地修煉。」張老師如是說。


上海理工大學

2.投稿地址:bbs302@usst.edu.cn

相關焦點

  • 下午茶來了!
    2月19日,微波爐總裝車間聯合技術管理中心開展了以「防疫生產兩手抓,推進大生產,一起加油幹」為主題的人文關懷送溫暖的下午茶活動。豐富的下午茶,一切準備就緒當天下午3點30分,微波爐製造公司各級管理人員分別在南二、南三車間為奮戰在生產一線的全體員工派送暖心下午茶點心。派發的點心營養豐富、品種多樣,每人有一杯涼茶、一個雞蛋、一個餅和一個蛋糕。共約2200名員工參與本次暖心下午茶活動。
  • 飲一杯人生的下午茶
    所以完全可以把下午這段時光當做一段靜靜流淌的河水,沉浸其中,蕩滌塵埃,慢慢享受清潔舒適的感覺。如果有可能,我一定會飲一杯下午茶的。我並沒有小資情結,也並不刻意追求生活的精緻與雅趣,只是覺得應該在這段時光裡好好享受輕鬆。剪一段時光緩緩流淌,如果讓我剪一段時光,我必定是要剪下午這一段的。剪,是一種心境,就像從花枝上剪下花朵一樣,時光之剪上留有縷縷芬芳,可以讓人輕鬆愉悅起來。
  • 秋天裡的第一杯「下午茶」
    人們都說,秋天裡的第一杯「下午茶」是清新的、是醇香的。那麼,小編就馬不停蹄地帶領著大家,一起來看一看「火焰藍」們是如何喝下秋天裡的第一杯「下午茶」?白鶴特勤站長期延續了專屬自己的文藝品牌特色——街舞,利用「下午茶」時間深入轄區「舞維舞」5V5舞蹈工作室,和這裡的小哥哥,小姐姐們共同切磋「舞藝」,同時和他們組合「火焰鳥樂隊」、「情定紅門合唱隊」,共同演繹充滿激情、充滿活力的舞蹈family。
  • 冬季的第一份下午茶,請籤收!
    11月29日下午,微波爐精品車間專門為生產一線員工策劃了一場冬日大型暖心下午茶活動。通過這次活動,車間希望讓生產一線的兄弟姐妹們,能感受到企業給予員工的真誠關愛與呵護。當日,精品車間工作人員用簡單、可愛的蛋糕卷與小麵包,搭配上香濃絲滑的熱奶茶,貼心籌備了3700份美味豐富的下午茶禮包。每位員工有序地領取屬於自己的冬日下午茶點,喜悅之情盡在不言中。通過這場活動,員工真正感受到了企業「心意濃,人心暖」的人文關懷。
  • 常喝一杯使你從容的下午茶
    我不曾因為逛街或者閒逛而覺得疲累過,只有一樣事情可以叫我停下來,那就是喝杯下午茶。
  • 人生需要一杯精緻愜意的慵懶下午茶
    在慵懶的午後時光間,在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下,一杯 Coffee、一塊 Cake,杯中的清茶香氣四處飄逸,閒散度過下午的柔軟時光。但悠閒其實很簡單,放慢腳步,用心去享受愜意的下午茶時光。給自己一杯下午茶,美好往往都在我們的熱愛裡。從飲茶文化發源來講,最早於下午喝茶的民族,理應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稱的古代中國。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將下午茶發展為一種既定習俗的文化方式,則是英國人。英國人的飲茶習慣始自1661年。
  • 下班去哪|一杯下午茶 滿滿「英倫範兒」
    在這裡細品慢酌安享美好的下午茶時光同樣能給疲累的心放個假喝下午茶的習俗起源於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點心+茶是最經典的搭配▽清新下午茶(雙人份)紅茶是英式下午茶的標配不一會兒的工夫一杯香濃的咖啡已經完成▽拿 鐵此款為新晚報贈品新晚報粉絲出示此篇文章到店消費就贈
  • 一杯下午茶,我成為最不合群的人
    繁忙的工作日,午餐之後下班之前,總有那麼一瞬間,疲憊達到了頂峰,這種時候,一杯下午茶or一份熱量低的小零食,會讓身心極度愉悅與放鬆。當下午茶成為「合群」的代名詞「下午茶時間到了,今天該誰買了」下午茶愛好者小松的聲音在辦公室準時響起,頓時敲打鍵盤的聲音戛然而止。「我看看啊,今天該小玉了」,聽到張姐的話,我心裡發苦,果然還是逃不掉。
  • 摩登好時下午茶|優雅慢生活,從正確打開一頓下午茶開始
    如果問我下午茶什麼部分最吸引我,有舒服的座椅、漂亮的餐點、順口的茶,當然還有好看的照片。當然,這些在摩登好時都能實現。舟山的時尚弄潮兒們,從來不放棄尋得一處下午茶的好位,我想,他們一定恨透了我——為什麼要將這個好地公之於眾,畢竟這意味著往後更加一座難求。
  • 壹杯茉莉果茶,來一杯美美的下午茶
    壹杯茉莉果茶By 不想開奶茶店的奶茶店主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款花香高、但又不會遮掩水果本味的茉莉花果茶,今天所推薦的這款「壹杯茉莉果茶」或許正是你踏破鐵鞋所尋覓的。第10步、最後倒入冷凍百香果,壹杯茉莉果茶完成了!小貼士:百香果鮮味、香味非常濃鬱,入口是有著五窨茉莉的特有風味,後味香水檸檬與茉莉蜜桃醬融合,高顏值的水果茶與優雅茉莉花香的氣息不謀而合。來自 美食天下 不想開奶茶店的奶茶店主 的作品。
  • ICU危重症患者採取護理人文關懷的效果
    摘 要: 目的 研究ICU危重症患者採取護理人文關懷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 挑選到醫院收入的ICU危重症患者(200例)為評價目標,時間均是2017年3月—2019年3月。依據「就診順序」處理分組,其中一組是對照組(n=100例)、二組是試驗組(n=100例)。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試驗組患者應用護理人文關懷。
  • 陪32隻世界名貓在喵之茶屋喝一杯下午茶.
    在灣仔沙閒逛,你可能會到珠海大會堂買一張周末的話劇票,也可能會去牛津街淘一淘別致的小玩意兒,但你不能浪費珠海3月的微暖春風和這個悠閒城市下午的陽光。珠海大會堂電影票售票處的斜對面,有這樣一家位於二樓的茶屋,最先吸引我的是偌大的露天陽臺,我想,在這裡嘆個下午茶再好不過。初次有朋友推薦這裡是因為她是個非常愛貓的人。
  • 雄安站,將人文關懷做到極致
    從燈光的色溫到裝修的色彩,從座椅的布置到功能區的劃分,在雄安站內,除了能感受到寬敞明亮,每一處細節的設計還能讓人感覺到設計師和參建者的獨到用心。其實,這些處處彰顯人文與綠色的設計,也正是每一名雄安站建設者們工匠精神的體現。
  •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人文關懷彰顯大愛無疆
    陸軍特色醫學中心:人文關懷彰顯大愛無疆 2020-05-15 09: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日下午茶,一杯熱乎乎的棉花糖咖啡,暖暖的很愜意,做法簡單!
    冬日下午茶,一杯熱乎乎的棉花糖咖啡,暖暖的很愜意,做法簡單。天冷就喜歡熱飲,尤其是咖啡,在太陽下喝一杯咖啡,太舒服了。在家煮咖啡不會拉花,沒關係,用棉花糖、奶泡做裝飾,咖啡醇香,奶香濃鬱,暖暖的好看又好喝。喝咖啡其實有黃金時間,最佳時間是9:30至15:30。
  • 下午茶,下午茶吃什麼?
    現代下午茶是從英格蘭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下午茶發展而來的,您可以在這裡一邊吃西式蛋糕一邊喝茶。它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並融合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飲食文化,在世界範圍內悄然發展。最正統的下午茶時間是下午四點。均衡的下午茶不僅可以驅散下午睏倦的蟲子,還可以幫助恢復體力。它還可以幫助人們保持能量直到黃昏,從而使晚餐更輕,並養成最完美的飲食習慣。在下午茶中,「茶」對人體健康的作用不容忽視。紅茶的味道溫和,香氣柔和,首先有助於增強骨骼。茶中含有豐富的類黃酮,可降低女性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其次,喝紅茶可以預防和治療流感,心肌梗塞,中風和皮膚病。
  • 下午茶??下午酒!!
    下午就開始喝酒,瘋啦? 跟人人皆知的下午茶相比,「下午酒」還是個新概念。這種飲酒方式最早可追溯到中世紀的法國,閒來無事的貴族們會準備好點心並配上合適的酒款,開始一整天的瘋狂享樂;還有一種觀點堅持認為「下午酒」源自德國,而德國人每到下午3點後,人手一杯的啤酒慢飲似乎也是這種觀點的佐證。
  • 【周末下午茶推薦】紐約下午茶 你最愛哪一款?
    所有文字均為原創,轉載請註明本微信號出處!美國中文網美食欄目推出美食公眾:中文網美食,敬請關注!周末的時光就應該悠閒散漫的度過,與三五閨蜜好友一起喝個下午茶,聊聊生活中的瑣事,吐槽一下人生的苦水。一杯香茗,幾碟小點,望著窗外的平日忽略過的景色,慢慢享受一個午後的美好。
  • 英式下午茶,你喝對了嗎?
    端出一套珍藏的細瓷茶具鋪著印花桌布的小桌上擺放著精緻的茶點悠閒度過一個迷人的英式下午茶時光英式下午茶是在1840年由女公爵安娜瑪麗引入英格蘭的。時至今日,英式下午茶早就超越了單純的美食範疇,已然上升為一個鮮活的文化符號。下午茶並不單單是幾道甜品,和那看上去價值不菲的茶壺裡盛裝的各色茶品,它是一種人文,一種自帶治癒,可以讓人感知美好的文化。
  • 英國下午茶——飄仙一杯(Pimm's Cup)
    飄仙一杯是在英國非常流行的夏季消暑聖品,而這以琴酒為基底,加上許多辛香料與草藥調配而成的再製酒,也有許多如白蘭地、伏特加、蘇格蘭威士忌等版本,但多數都在這近百年的時間已經成為歷史。沒想到這玩意兒推出之後,~ 一窩蜂的人都專門指定要喝這杯,所以大家後來就直接以皮姆的名字來為這種酒精飲料命名。國內翻譯為飄仙一號。皮母老兄最早是調配好一整桶後,再用「Tankard」這種握把的啤酒杯裝給顧客們喝,在當時實在太流行,於是到了1859年便正式設廠,專門生產這皮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