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有白菜一筐,君且不議價,君子有恥。不求聖賢,習往聖絕學亦需草廬、清茶、紙稿、竹筆,何來乎。故推車叫賣白菜耳。
設計 / 書法
一番簡潔的對話,足以載入史冊!
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牲口、食物的儲藏量在逐漸增加,光憑腦袋記不住了。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一長久,就不奏效了。怎麼才能不出差錯呢。這天,倉頡參加集體狩獵,走到一個三岔路口時,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一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一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一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隻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一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上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個腳印代表一種野獸,我為什麼不能用一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拔腿奔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
黃帝知道後,大加讚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全推廣開了,就這麼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讚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心裡去了,什麼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話傳到黃帝耳朵裡,黃帝很惱火。他眼裡容不得一個臣子變壞。怎麼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鬍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會,獨自去找倉頡了。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一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不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麼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你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倉頡看這麼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老人說:「你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你造出來的『牛』字怎麼沒有四條腿,只剩下一條尾巴呢?」倉頡一聽,心裡有點慌了:自己原先造「魚」字時,是寫成「牛」樣的,造「牛」字時,是寫成「魚」樣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顛倒了。老人接著又說:「你造的『重』字,是說有千裡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你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你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而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了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懇地說:「倉頡啊,你創造了字,使我們老一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你的,但你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一個字,總要將字義反覆推敲,還行拿去徵求人們的意見,一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使,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人類有了文字,可以記下發生的事情,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愛所恨。古代的社會治亂、生產經驗依賴文字流傳至今,今天的創造發明仍然要靠文字講個清楚明白。文字,擴大了人類的眼界,增長了人們的知識。沒有文字,人類文化知識的積累、交流根本無從談起。自從有了文字,人類才開始真正進入文明時代。倉頡造字開創了我國文字的先河,是中華文明史的源頭。
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動
我們現在記載最早發現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
甲骨文發現於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殷墟,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因鐫刻、書寫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飲酒及敬鬼神;也因為如此,這些決定漁撈、徵伐、農業諸多事情的龜甲,才能在後世重見天日,成為研究中國文字重要的資料。
截至2012年,發現有大約15萬片甲骨, 到目前為止這些甲骨上刻有的單字約 4500個,迄今已釋讀出的字約有2000個左右。這些甲骨文所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商代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不僅包括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習俗等內容,而且涉及天文、曆法、醫藥等科學技術。從甲骨文已識別的約2500個單字來看,它已具備了「象形、會意、形聲、指事、轉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現了中國文字的獨特魅力。中國商代和西周早期(約公元前16—前10世紀)以龜甲、獸骨為載體的文獻。是已知漢語文獻的最早形態。
這麼多的甲骨文,現在早已遠離了我們的生活,遠離了我們的時代,但是它一直存在,一直存在於我們民族文化的血脈裡,一直存在於我們的內心裡,透過這些甲骨文,我們可以感知古人的智慧與深遠,我們可以慢慢的走進長久以來古老漢字文化。雖然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漢字更加的簡便,但它也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成長過來的。不一樣的時代,所出產的文化不一樣,但是都根植與古老的傳統,我們應該更加懂得敬畏古人的智慧和珍惜古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由如水軒文化、小雨漢字、心耘習字坊、玉子寫字教育研究社共同研究開發的這套《寫給孩子的甲骨文》橫空出世。歷時四個月,尋遍五百個甲骨文字形,精選120個具有代表兒童階段的甲骨文,查閱大量資料,重繪400個的甲骨文漢字字形。套裝內含對每一個漢字的來龍去脈作了詳細釋義的《字解來源》、符合兒童識字心理特徵的《甲骨文字卡》、《甲骨文掛圖》、《甲骨文遊戲繪本》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書法練字《日課》。它沒有遠離現代社會的晦澀深奧,反而形象地表達了一種童趣。它的出現,或許只是蜻蜓點水,但是,恰是向古人致敬的蜻蜓點水,才有了我們繼續探索下去的勇氣與熱情。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套裝主編
1:深圳如水軒文化
2:深圳玉子寫字教育研究社
3:心耘習字坊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套裝書稿內容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字卡+字源釋義+日課練習+遊戲手冊+識字掛圖)
本套產品主要為幼小銜接階段以及四到八歲階段所設計的一套甲骨文識字字卡套裝。
120張字卡:生動形象的特點,用作啟蒙。這套字卡包含了自然、草木、天地造物、人體構造、動物等多種主題。
識字掛圖:可張貼在室內,供孩子們直觀的觀察,有對比的尋找,探索。
字解來源手冊:探尋甲骨文的前世今生,解密漢字奧秘,配合字卡以供家長查閱參考。
日課練習手冊:通過對基礎漢字的書法練習,增加孩子的動手書寫,以逐漸養成養好的書寫習慣。
遊戲繪本手冊:通過對漢字的各種遊戲的探索,以增加孩子的主觀能動性,多樣性的趣味識字螺旋式配合。
遊戲繪本貼紙:配合遊戲手冊進行探索,繪畫。
這套產品重在啟蒙孩子們識字,以增加孩子們對漢字更多的理解與興趣。通過甲骨文象形的繪畫方式來表達,遞增了解漢字來源、釋義、趣味遊戲的挑戰,有助於培養孩子們對識字的進一步認知,加上在識字過程中,通過書法的基礎練習,慢慢的培養孩子們的書寫習慣和學習習慣,一切的一切旨在通過本套產品的認知,引領孩子們走進一個不一樣的漢字世界。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套裝書稿機構設置
總策劃 | (負責整體監製)
總編輯 | (負責整體運營、發行、廣告、印刷)
編輯設計 | 深圳如水軒文化《寫給孩子的甲骨文》編輯部
出版社 | 嶺南美術出版社(八月出版)
主 編 | (負責各個板塊之間的協調)
責編部 | (分欄目負責刊物的的聯絡、採稿、編排、校隊)
設計部 | (負責書稿的整體設計、美工、樣書、設計製作與印刷)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套裝書稿風格設定
圖文並茂,童趣,色彩鮮明;集大氣、精美、卡通、清新為一體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套裝書稿信息
開本:185*175(mm)大度32K
甲骨文字卡:120張雙面啤角,70*90(mm),350G硬卡
甲骨文掛圖:精選80個有代表性的甲骨文,420*620(mm)
甲骨文字源釋義手冊:185*175(mm),封面200g啞粉,內頁80g道林紙
日課書法練習手冊:185*175(mm),封面200g啞粉,內頁80g道林紙
遊戲繪本手冊:185*175(mm),封面200g啞粉,內頁80g道林紙
遊戲繪本貼紙:185*175(mm),100g
製作周期:4個月
出版時間:8月初
精裝盒子一個,手提袋一個
《寫給孩子的甲骨文》套裝書稿樣張
1、甲骨文字卡
精選120個具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包含鴻蒙初開、造物天地、繩結記事、指事太極、晨鐘暮鼓、草木自然、身己有貌、諸禽有形、方位動態、遠近距離、季節更替、氣象萬千、水流千百、黑白水彩幾大主題
尺寸:70*90mm,採用350g硬卡紙環保印刷,每個字正反識別,正面甲骨文,反面對應楷書。
2、甲骨文掛圖
精選90個甲骨文字,配上楷書,張貼於室內,便於家長和孩子查找識讀。
尺寸:420*594mm。
3、甲骨文字源釋義(手冊)
這本字源釋義是為了更加形象的展示每個甲骨文漢字的源頭解釋,在家長的講解下,配合字卡和遊戲繪本的應用。加深孩子們對漢字的理解和興趣。
4、甲骨文遊戲繪本(手冊)
這本手冊是孩子通過對字卡和字源釋義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後,將遊戲和識字結合起來的一本繪本手冊,重在啟發孩子對漢字興趣,通過由簡及繁的遊戲進階過程,增加孩子們探索創新的發散思維,以了解甲骨文的多種形態。
這本手冊配有相應答案的貼紙,增加遊戲的趣味性。
5、甲骨文日課書法練習
通過手繪形式轉變到書寫的形式,一來增加書寫體驗性,而來可逐漸培養對於漢字的認知,以慢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6、所有選字對照卡
整套書稿介紹完了
(成稿以出版社三審定稿為準,此為心耘習字版)
不足之處,還望諸位方家指正
各位看官多多捧場
多多轉發
關注微信公眾號
轉發截圖聯繫即有《識字掛圖》和《遊戲繪本》贈送
書稿已進入最後三審階段
即將付梓印刷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七月底正式出版
沒有著作等身的我,也算是製作等身了
這次編著的《寫給孩子的甲骨文》也算是別人都那麼懂事,所以我只好幼稚的一個開始。
最後
感謝一直以來不斷激勵我人生方向的小劉
感謝對我大力支持的各位親友
感謝作者彭述冰
感謝設計製作七世、心耘、十七、雲裳
感謝編輯十七、小花、惠柳、海棠
感謝初審周君、惠柳、海棠
感謝嶺南美術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以及、、、、、、
傳承書藝 寫字育人
經典同行 書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