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路丨美麗鄉村在安吉 這條路照亮「大地之光」

2020-12-21 瀟湘晨報

安吉的美麗鄉村

往往顛覆你的想像

這次不是鳥語花香

不是小橋流水

也不是世外桃源

而是3D炫彩燈光

「大地之光」

即將開啟你對鄉村的全新認知

安吉靈峰街道蔓塘裡自然村是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蔓塘原名「萬塘」,後改為「蔓塘」。清同治年間的《孝豐縣誌》稱為蔓塘莊,現名為「蔓塘裡」。

該自然村共有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12戶400人,村域總面積1.6平方公裡。2018年村民收入34640元。

蔓塘裡全面開展農村生活汙水綜合治理,生態修復了5個山塘,所有農戶生活汙水和生活廢水全部納入市政管網。在全縣率先實現「五線下地」,修建了潘氏古宅、靈逸亭、古戲臺等多個景點,村莊人居環境煥然一新。

王成攝

這裡一路白牆黑瓦,滿目清雅幽靜,復建的古宅,新建的仿古戲臺,粉刷一新的農家牆院,「美」與「精」盡收眼底。蔓塘裡特色還在於把農村公路建設和美麗鄉村建設完美結合。

2006年,為打通群眾出行最後一公裡,安吉縣積極開展了農村聯網公路建設,2015年開始,安吉縣交通部門便對蔓塘裡村的農村聯網公路進行了全面的改造提升,進一步優化了村莊外向型交流軟環境。與此同時,該村以爭創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和省級美麗宜居試點為契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村莊整治,改造圍牆及立面,重建古宅,新建仿古戲臺,梳理水系,擴建村民記憶中的水塘。

近年來,蔓塘裡村周邊共建設和改造農村公路17公裡,實現美麗農村公路通村達戶,實現路田分家,路宅分家。蔓塘裡農村公路建設注重路面排水、蓋板、暗溝、平交口改造等細節處理,做到「五線」下地,長效保潔,美化綠化,打造了一個現代化的精品村莊,五湖四海的遊客紛至沓來。愈發厚重的底蘊讓文人墨客「競折腰」:當代著名作家黃亞洲在這裡寫下了《安吉,安靜的蔓塘裡村》;著名篆刻書法家高式熊老先生為她的亭臺題取了字。

2019年新引進的「大地之光」項目,通過藝術的形式展現蔓塘裡鄉村獨特的人文、地貌和景觀;以創新的概念設計詮釋鄉村新生活;在豐富旅遊業態的同時盤活村級閒置資產,同時鼓勵村民參與蔓塘裡人家、美食街區、鄉村集市等項目經營。項目建成後有效補齊安吉夜遊產品短板,實現蔓塘裡從美麗鄉村建設向美麗鄉村經營的轉變。

四通八達的聯網公路為「大地之光」帶來巨大流量,村民侯從樹家的茶葉、土特產、竹工藝品等產品旺銷,一年銷售利潤20多萬元;村民潘潮軍從德清武康回來做燒餅,最好的時候也有一天1200多元收入;原本工作不固定的俞富冬,現在成了項目保安部的負責人,每月3000多元工資,還有五險一金,實現了「在家門口上班」的願景……

據了解,在「大地之光」項目的帶動下,目前全村已開業2家民宿,2家餐飲,11家特色小吃,土特產實現線上線下銷售。村民從原先的一年忙一季,到如今天天創業四季創收,獲得感與幸福感日益增長,村民實現從「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轉變。當前,蔓塘裡村看山見

有鄉愁,宜居宜業,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

【來源:浙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浙報整版丨美麗經濟一路生長 安吉鄉村振興繪就新圖景
    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10多年來,安吉沿著綠色發展的道路,不斷探索鄉村振興的方式和路徑。今年以來,安吉鄉村振興加速深化,獲評省數字鄉村試點示範縣、省級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示範縣,推動美麗環境從外形美向內涵美、產業美提升。
  • 我和我的家鄉路
    王成攝湖織大道便是這「童裝王國」的重要通道,它東起織裡鎮軋村,西接三環北路,總長約18公裡,是連接湖州市區與織裡的重要縣道,沿途連通G50高速的織裡出口和湖州出口,商賈往來、市民出行皆途經於此。大道沿線,大大小小的童裝廠星羅棋布,織裡童裝產業園也坐落於此。
  • 三年來北京鄉村公路大修1600公裡,帶火15條最美鄉村路
    3年來,全市鄉村公路完成大修1600公裡,所有建制村按照「村委會距站點小於2公裡」標準實現通公交,在全國率先全面實現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快遞。從2020年起,全市每年將完成200公裡美麗鄉村路創建。一條條美麗鄉村路,也帶著深山裡的村民過上了新生活。
  • 聽海大人說,「我和我的家鄉」的故事……
    海大同學們敘說自己與家鄉的好故事我和我的家鄉丨航天小城煥新顏 海南省文昌市家鄉,就是那個似乎離我們很近,又好似離我們很遠的一片故土。我的家鄉文昌,那是一個讓我常常掛在嘴邊的地方,她平凡到靜靜地躺在海南的東北角,又偉大到屹立在世界之巔。文昌人的集體記憶被記載在《紫貝拾遺》一書中,那時的文昌糧食緊張,人民食不果腹,但貧瘠的生活卻從未能阻擋文昌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今日的文昌也早已今非昔比。翻開我的相冊,泛黃的相片記錄著那條兩邊長滿了雜草回鄉的小路,一下雨就變得泥濘難行。
  • 美麗無錫我的家丨"以點帶面"打造美麗鄉村
    小公園、小景點、景觀帶,自然和諧,景致各異,完美展現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果。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陽山鎮把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淨化美化鄉村、改變環境「髒亂差」的「易容術」,以美麗鄉村、村莊清潔、汙水治理、道路美化等為抓手,全員出動、抓實抓細,不斷提昇陽山的「顏值」和形象。
  • 椒江7條美麗鄉村路,其中1條左擁東海、右抱群山,霸氣十足
    椒江7條美麗鄉村路,其中1條左擁東海、右抱群山,霸氣十足 2020-12-09 21: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順義2條鄉公路榮獲市級「美麗鄉村路」稱號!
    近年來,順義公路分局始終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交通強國」和「四好農村路」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特色旅遊有機結合,圍繞「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的總體要求持續發力,全區農村公路輻射能力不斷增強,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先後獲得「四好農村路」市級示範區
  • 我和我的家鄉讓我們更懂得,我們河源鄉村的美!
    近期刷屏的電影非《我和我的家鄉》莫屬,《我和我的家鄉》共講述了五個故事,其中的《神筆》最令阿妹印象深刻,講的是男主放棄了出國進修繪畫的機會下鄉當第一書記。他通過自己的繪畫能力,把村裡的稻田、牆體都變成了藝術品,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把農村變成美麗鄉村,其實影片裡的美麗鄉村,想要打卡不用往遠處跑,來廣東河源,咱河源就有很多美麗鄉村等著你來發現它的美!蘇家圍村位於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的蘇家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後裔居住地。
  • 車在路上行 人在畫中遊丨仁化:「四好農村路」成鄉村振興路
    車在路上行 人在畫中遊丨仁化:「四好農村路」成鄉村振興路 2020-08-22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億建好美麗鄉村路
    自2018年打響高水平建設「四好農村路」攻堅戰以來,我市以「三年計劃,兩年完成」為目標迅速推進,率先在全省編制《美麗公路發展規劃》和《「四好農村路」建設規劃》,全面開展美麗公路「四大行動」,創新實施「五網合一」智慧監控平臺,構建科學、高效的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體系。
  • 威海市環翠區:美麗鄉村路 通向幸福小康
    不僅村民「出門走好路、抬腳上客車」的願望變為現實,更帶動了鄉村旅遊、休閒採摘等特色產業的發展,真正把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以前上山,真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有的地方路都沒法走。現在好了,新修的水泥路又寬闊又平整,走路、開車都方便多了!」望著整修一新的村路,環翠區溫泉鎮張家山村的村民高興地說。
  • 網傳安吉路已經大不如前?我不會花錢買了「菜小」吧
    因為本人住下城,爸媽住江幹,不想9年接送神獸太遠,所以看來看去有了兩個選擇,1、採二+採中(2020年落戶時間2年8個月);2、安吉路實驗九年一貫制(基本落戶一年就能進)。但我目前有幾個顧慮,不知道該怎麼選擇,希望大家能幫我合計合計。
  • 浙江12條美麗鄉村夜經濟精品線出爐!我市這條線路上榜
    浙江12條美麗鄉村夜經濟精品線出爐!我市這條線路上榜 2020-08-17 21: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用青春的火苗照亮鄉村孩子前行的路——記長春市農安縣巴吉壘鎮...
    用青春的火苗照亮鄉村孩子前行的路——記長春市農安縣巴吉壘鎮中心小學教師 侯瑩瑩 2020-11-14 1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道德講堂丨共建美麗鄉村 共享小康社會
    唱一首歌曲: 《美麗鄉村》 活動中,大家齊唱《美麗鄉村》,歌聲唱出了對家鄉的熱愛。
  • 「我的脫貧故事」家鄉的柑橘「紅」了我的創業路丨返鄉創業農民工...
    在一系列好政策的引領下,在當地,我過上了算是比較滋潤的生活。   期間,我和著名詩人李發模老師有幸在山盆李子節結緣,就邀請李發模老師來吃李子,當時因為山盆街上的住宿已經爆滿,就只好安排到我山莊來,沒想到李發模老師在我的山莊後,看到我牆上的畫和裝修布置非常高興,我當時根本就不知道他是一代大詩人,一經介紹後我無比榮幸。
  • 你的光照亮我的世界
    你的光照亮我的世界小時候我外出回家晚了,漆黑的夜晚孤單單的一個人走在路上,特別害怕,尤其風中樹葉「沙沙」聲,讓我感覺身後始終有一個人跟著,嚇得心跳加快,緊張得我頭也不敢回,只顧加快腳步趕路。忽然,看到遠處人家有一絲燈亮從窗戶或門縫透出,那燈光一絲絲很微弱,但卻讓我感到十分溫暖,也讓我的恐懼感去掉一大半。這家燈光過了,我又期盼下一家的燈光,我就在這期盼中不知不覺到了自家的村頭。我們小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是上煤油燈,為節約用油晚飯後家家都把燈吹滅了,那裡像現在農村家家晚上燈火通明,有的人家還有門燈,晝夜不關。
  • 江蘇宿遷:「四好」路託起美麗鄉村 - 人民周刊
    鄉村路,連四方,發展產業奔小康。近幾年,江蘇宿遷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一條條通暢、整潔的農村道路,已經成了宿遷鄉村振興的民心路、幸福路。
  • 點點螢火,照亮脫貧致富前行路
    「有一分熱,就要發一分光,照亮脫貧致富前行路」,這是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瓦房鄉全體幹部一直默默踐行的諾言,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他們字字句句的閱讀脫貧政策文件、日日夜夜的分析研判、反反覆覆的走村入戶,不斷去尋求如何讓群眾脫貧致富的答案。
  • 美麗潮鄉風景線 海寧有條「果園飄香富農路」
    海寧東部,從黃灣鎮沿硤尖公路(硤石到尖山)一路往北,尖山村有枇杷和楊梅,長嘯村有草莓,梨園村有蜜梨,光耀村有葡萄。  「這就是今年海寧東片打造的『果園飄香富農路』精品線路,也是海寧美麗鄉村建設『兩橫四縱』風景線之一。」海寧市農辦社會建設科副科長範旭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