鯛魚與羊群,舌尖上的中日語言到底有什麼差異?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日本諺語「即便腐臭了也是鯛魚好」,一旦被翻譯成中文,則成為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翻開目錄,《鯛與羊》一書儼然是舌尖上的中日文化大全——「鯛和駱駝」「白魚和凝脂」「愁煞人的魚和家畜」「國字和海魚」等字眼,由「吃」及「文」,從餐桌上追溯中日語言文字的源流,趣談「海洋文化」與「大陸文化」的差異。《鯛與羊》中文版已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近日,書籍作者、旅日華人作家、媒體人莫邦富作客鍾書閣,以中日飲食文化的差異為例,與上海讀者分享他眼中的中日文化。

旅日華人作家莫邦富與讀者分享舌尖上的中日語言差異

中日語言表達的細微差異,是莫邦富觀察兩地文化的入口。他希望把語言中展露出來的日本文化特點,以生動而有趣的例子記錄下來。書名「鯛與羊」的由來是最常被問到的話題。在莫邦富看來,海中的鯛魚與陸地上的羊群,前者最能代表日本的海洋文化,後者則是中國大陸文明的表徵。

莫邦富正在給讀者籤名

「中文字典裡,『鯛魚』的解釋很簡單——海裡的魚。但日本字典中的解釋卻很豐富,鯛魚是魚中之王,因其味美色佳一向被視為名貴食材,它的讀音又和『可喜可賀』(めでたい)諧音,自古以來便被用於喜慶宴席。」莫邦富說。因其名貴,日語中有句常用諺語「腐っても鯛」,意指「即便腐臭了也是鯛魚好」。而當這句諺語翻譯成中文時,對應的語言表達則成為「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很有趣,同樣是漢字,日本用水產來表達諺語,而我們則是用陸地上的動物或家畜來表達。」 莫邦富介紹,同樣的例子也發生在速食店中,餐桌上的杯子印滿了與「魚」有關的字,比如鮗、鱩、鰰,但中國人卻往往不識這些字,因為這些字眼都是日本創造出來的「國字」。海洋文明與農耕、畜牧文明的差異滲透進日常語言的各個角落。

《鯛與羊》中文版5月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

「中文裡,帶有『羊』字的都是非常好的詞彙,比如羨慕的『羨』、美麗的『美』、繁體字的『義』等。」莫邦富說,「羊大為美,而當羊小的時候,就表示衰弱、微小,比如羸弱的『羸』。」此外,家庭的「家」字,寶蓋頭之下是「豬」,因為牲畜多,寓意家庭豐足。在他看來,漢字中多「羊」「豬」,是狩獵文化演變為畜牧文化、農耕文化的結果。

現場讀者提問

《鯛與羊》一書的雛形其實是莫邦富於上世紀80年代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接觸日語時記下的讀書筆記。「我學日語的時候,沒有字典,一直到大學畢業,才擁有一本很小的簡易版字典。於是,不熟悉的內容就記到卡片上,編成冊子,自己研究。」莫邦富說。1985年,他赴日本留學,原先的讀書筆記被寫成論文發表在學術雜誌上。後來,又在以日語教師為讀者群的雜誌《月刊日本語》上長期連載。連載結束後,反響不錯,於是集結成冊,先後由3家日本出版社出版發行。此次由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鯛與羊》為中文版新書。(文/張熠)

相關焦點

  • 中日「和」文化之差異
    然而各自求和的方式卻也直接反映出中日文化上的差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的基礎是:「和而不同」,它相互包容,存求同,換言之,它不排斥不同面,是在承認和包容不同的基礎上求和比如在普通的人際交往中,常能見到中國人各持己見,自我伸張的場面,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不和,中國人主張通過這種各自伸張,彼此了解不同,承認不同,並在此基礎上努力協調平衡,以達到「和」。
  • 多語言,隨便說!訊飛曉譯翻譯機中日、中韓、中法、中西多語言翻譯...
    9月29日,訊飛曉譯翻譯機多語言翻譯和閒聊功能全面上線,增加了中日、中韓、中法、中西的互譯。這是繼不久前中英離線功能之後,曉譯翻譯機的又一次全新功能升級。此次升級的多語言翻譯,給用戶出行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功能升級過程也非常簡單。
  • 牧人與羊群
    「餵養」和「牧養」  「餵養」希臘文是BOSKO,英文為FEED,是為羊群預備食物,供應食物。中文直譯是「給他吃」。「牧養」希臘文是POIMANE,英文譯為SHEPHERD,中文直譯是照顧,關懷,是心靈上,生命上的行動。使對方的心靈得到安慰,飽足。但是印尼文聖經三次都譯為「照顧」,這是忽略了希臘文兩字有不同的意義。   3.
  • 《舌尖上的清流》榮譽出品 | 跨越1500年,中日兩國匠人,重現魏晉風流
    那款酸度獨特的「抱腹絕倒」,中文書酒標的清酒,也更顯中日釀酒文化交融的意趣。公元2019-2020年,《舌尖上的清流》開啟影像記錄。品樂PINOR,以兩季《舌尖上的清流》紀錄片,將日本酒的釀造工藝、起源、歷史傳承、與中國文化的淵源娓娓道來。兩年間,我們拜訪中日釀酒匠人,一起品酒、溯源。
  • 【愛找茬】都是C語言,單片機C語言和普通的C語言究竟有什麼差異呢?
    許多小夥伴在學完C語言後想入門單片機,但學著學著發現明明都是C語言,為什麼單片機C語言和我當初學的C語言有差異呢?今天小編就來梳理我們平時所學的C語言與單片機C語言的有什麼樣的不同。
  • 語言的差異
    如果繼續對第一陣營的留學生進行第二次劃分,那麼就是其中一部分的學生,會花更多的時間讓自己的英文至少符合英國中產階級的語言習慣,而另外一部分學生,會不加分別地去學習周圍能接觸到的英文,沒有去分辨英文本土使用者的背景。英文是一種一開口就能傳遞大量個人背景信息的語言,教育背景和社會階層的差異,以及地區分化特徵可以在英語口音和用詞中反應得很明顯。
  • 為什么女人會有"羊群心理"?
    「羊群心理」是形容有些人做事沒主見,唯一準則是先看別人的舉動,這些人的任何決定都不是經過自己分析得出的,而是基於人做我做。對此,公司裡的男同事都很羨慕他,同時,他們也很好奇:這個長相和工作能力都一般的男人,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吸引如此多的美女圍繞在身旁?這就是典型的「羊群效應」。這也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一個男人,當他的身邊有很多異性的時候,女人們對他的評價是「有魅力」;但當他的身邊沒有其他女人時,女人給他的魅力評價將大大降低。這是為什麼呢?心理專家認為,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首先是思維定勢。
  • 《哆啦A夢》劇場版:為什麼中日口碑差異巨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哆啦A夢》劇場版:為什麼中日口碑差異巨大!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哆啦A夢》想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即使不喜歡動漫的朋友,我相信對於這個角色也是非常熟悉的,並且《哆啦A夢》也是日漫劇場版在國內上映,為數不多的,曾經獲得過不錯成績的作品,但不可否定的是,《哆啦A夢》劇場版,我們國內和隔壁日本的口碑差異卻是巨大的,例如《新大雄的日本誕生》,甚至是《大雄的恐龍》等等,都有著巨大的差異,那麼究竟是什麼問題導致的呢
  • 不愧是會中日韓泰英五國語言的「語言小天才」!
    但是,你知道嗎?私底下的Lisa竟然還是一位會中日韓泰英五國語言的「語言小天才」?!快來看看這個視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什麼?鯛魚燒居然也分「野生」和「養殖」!
    事實上在200年前的江戶時代,霓虹就已經有了魚兒形狀的麵粉類食物,那時在街邊小攤(屋臺)售賣著將面和砂糖混合而成的麵糊倒在鍋上,煎出魚或其他形狀的餅乾類點心,它算是鯛魚燒的老祖宗,當時製作這種餅乾的街邊小攤還被稱為煎鍋(焼鍋),不久之後名字漸漸變為了文字燒。
  • 鯛魚其實是長這樣的,和鯛魚燒差距非常大,料理方法也與眾不同
    說到鯛魚估計很多人會想起鯛魚燒,在日本鯛魚燒是一種非常有名氣的小吃,鯛魚燒的做法其實並沒有用到鯛魚,而只是把小甜品做成了鯛魚燒的樣子。那麼真實的鯛魚是長什麼樣的呢,見過的估計並不多,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鯛魚這種魚類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吧?
  • 配方簡單的鯛魚燒
    好多鯛魚燒的方子會用到蜂蜜。這個方子配方簡單,材料都是非常日常的幾種。一起來做可愛的鯛魚燒,約嗎?用料  雞蛋3個細砂糖50克牛奶100克低筋麵粉160克油60克玉米澱粉40克泡打粉5克紅豆沙適量配方簡單的鯛魚燒的做法  1.雞蛋加砂糖打散,將牛奶
  • 什麼魚燒?鯛魚燒!
    ——鯛魚燒的自述大家好,我叫鯛魚燒鯛魚燒的diāo鯛魚燒的yú鯛魚燒的shāo你也可以叫我魚形和果子因為我確實是個長得像魚的和果子我來自一衣帶水的櫻花國——日本那裡有富士山和櫻花樹當然還有我這個美味的小吃追究歷史我的祖先是江戶時代大名鼎鼎的「今川燒」明治時期才漸漸有了鯛魚形狀的「今川燒」
  • 鬼斧神工 ―― 鯛魚料理漫筆
    冥想的人,可以覺察到每次呼吸之間細微的差異。因此做飯和吃飯,一樣都可以是修行。希望大家都在壽司的品嘗中,體驗到技藝的真意,用出世之心作入世的修行。左上:真鯛;右上:黑鯛:左下:條紋鯛;右下:金眼鯛是過年時就想寫的一個文章題目,無奈懶癌末期,幸得老潘一再催稿,這才匆匆草就,better late than never。
  • 從人類語言的差異與共性看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眾所周知,文明與文化的物質載體是語言,語言和文字標誌著文化和文明的誕生與發展,勾畫了人類共同命運的生動圖景。作為文明的紐帶與鑰匙,人類語言的差異是否能探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困惑?人類語言的共性是否能為破解這些困惑發掘新的視角?作為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對我們孜孜不倦地尋求共同價值、實現共同命運又有什麼影響、發揮著什麼作用?
  • 電影《死羊羊》:牧羊人修剪了羊毛,卻導致羊群反目成仇
    拼命想團聚的羊群,最終卻反目成仇。他們是怎麼被牧羊人一步一步逼向死亡的呢?今天給大家講一部極具諷刺意味的德國動畫,《死羊羊》。故事發生在一處荒蕪的平原上,這天,兩個牧羊人帶領著各自的羊群來到這裡。由於過度放牧,這片地區只剩一下一片草地,兩個牧羊人都想將這片草地佔為己有,但一山不容二虎。他們一上來就怒目相視,可兩人身後的羊群,看見同類卻顯得特別開心。
  • 以美食展示文化魅力 「料事魚神·中日美食文化對話」成功舉辦
    這一屆的評分也是相當嚴格,嚴格按照國際刺身姿造大賽的標準來執行,在任何一個環節上稍有差池,都會嚴重影響成績。   在現場操作方面,按成形、熟制、節約使用、安全衛生、賽場紀律5方面來評分;在作品方面,按照觀感、質感、營養衛生、實用性4方面來評分。同時,今年在加強了安全衛生上的評分,選手稍不注意便會被大量扣分。   初賽階段,選手們需要自帶材料。
  • 男女對語言的使用,真的存在差異嗎?
    男性和女性使用的詞語類型和語法有各自的特點,兩者之間存在許多鮮明的差異,這種現象被心理學家稱為「性別化語言」。正因如此,大多數時候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分辨出話語表達者對應的性別。語言的使用仿佛確實存在性別差異,這是真的嗎?特定的性別會說特定的語言?NO! 最初,研究人員通常使用支配理論(Dominance Theory)來解釋這一現象。支配理論認為,語言和非語言的產生反映了社會地位。
  • 中日文化差異13這個數字車牌你會選嗎沿途風景隨拍 日本vlog
    中日文化差異13這個數字車牌你會選嗎沿途風景隨拍 日本vlog 2020-11-
  • 夏日鯛魚燒
    、牛皮卡紙、棕黃色系馬克筆、黑色勾線筆、刮畫紙、丙烯顏料、閃粉等裝飾小工具鯛魚燒是一種源自日本東京的點心,主要以麵粉、砂糖、牛奶與小蘇打為材料,所作成的形狀像鯛魚的和果子,衍生自今川燒。鯛魚燒冰淇淋口味甚多,深受大家的喜愛,成為了我們夏日解暑必不可少的美味~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口味的呢?葡萄味?草莓味?抹茶味?巧克力味……哇!上面還裝飾著美味的小糖果和迪迪卷呢~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咬一口啦??~步驟一:運用黑色勾線筆在牛皮卡紙上繪畫出鯛魚燒的外輪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