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一首經典詞,寫盡世間最深最濃的孤寂滋味,情何以堪不忍卒讀

2020-12-21 納蘭唐兒

蘇軾一首經典詞,寫盡世間最深最濃的孤寂滋味,情何以堪不忍卒讀

蘇軾是宋朝的文學領袖,若沒有他,整個文壇則黯淡無光。因有了他,整個宋朝變得絢麗多姿,妖嬈綻放。時隔千年,依然看見當年文人墨客每日飲酒划拳,品茶撫琴,填詞寫令,聽戲賞舞,將光陰付諸於這些風雅趣味與縱情於風月中。

文人都有一顆善感的心,在淺斟低唱中,把人生的悲歡離合,世事的無常與人情的涼薄訴諸於筆端,換化成無數驚豔之作。如「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等等膾炙人口的名句。

今天要分享的是他很經典的那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這首詞寫盡了世間最深最濃的孤寂滋味,讓人情何以堪,每次讀都令人心痛到無法呼吸。全詞如下: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作於1082年左右,是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

蘇軾雖才情汪洋恣肆,但命運多舛,仕途坎坷,宦官沉浮,捲入了新舊之法的爭議,反對王安石主導的新法,同時又主張汲取新法合理的觀點,因而又為舊黨所不容。「烏臺詩案」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從此一貶再貶,黃州是他貶謫的第一站。

儘管蘇軾的性格豪邁、達觀,並積極帶領家人開墾城東的一塊坡地,種田幫補生計來渡過生活難關。但內心深處的蒼涼與孤寂是任何人無法理解的,也無處可排遣。這首詞就是作者真實的聲音。

這首詞,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託物寓懷,表達了自己孤高,不願同流合汙的情懷。上闋寫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下闋是寫人與鴻同樣孤寂。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開篇便奠定了悽涼的基調,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

漏:古代科技落後,沒有鐘錶來計時,而是用漏壺。「漏斷」此處指深夜。

漏壺的水早已滴光,周圍萬籟俱寂。蘇軾無睡意,走出庭院散散心。一輪彎月冷清地掛在天上,朦朧的月光從稀疏的桐樹縫隙間灑下清輝,同時又像是掛在枝椏間。

寂寞的夜,寂寞的月,以及寂寞的人為下兩句作了鋪墊。

「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周圍是那麼地幽靜,此刻萬物已酣睡,又有誰像自己這樣在月光下獨自徘徊,像是一隻失群孤單飛過天空悽涼的大雁。

這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逼真,把自己比喻成一隻縹緲若仙的孤鴻,突出了自己的超凡脫俗。

「幽人」、「孤鴻」這兩個詞用得妙,是神來之筆,渲染出一種孤高、悽涼的意境。

讓我想起陳子昂寫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有異曲同工之妙。寫出了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那種冷嗖嗖的孤獨寂寞感。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蘇軾漫不經心地走著,然後不由自主地抬起頭,茫然四顧,什麼都沒有看到,自己在曠野上孤零零地走著,那種深深濃濃的孤寂感又襲上心頭,緊緊地包裹著他。這種孤苦難耐的心情,誰能理解呢?讀一次心痛一次。

這讓我想起嶽飛的「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寫出了黃金萬兩易得,知音難覓的無奈與遺世感。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一隻孤鴻在寒冷的夜裡飛來飛去,不斷地盤旋著,揀盡寒枝不肯棲息,最後只好落宿於寂寞荒冷的沙洲。

作者觸景生情,自己多像這隻孤鴻呀。一切景語皆情語,寫孤鴻其實就是為了折射自己。孤鴻遭遇不幸其實就是自己不幸。

作者用象徵的手法,獨出心裁通過寫孤鴻驚起回頭、盤旋、選取棲地,表達了自己貶謫黃州時的孤寂,以及清高、不願同流合汙的情懷。

作者用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它身上,這種手法在古典詩詞中經常用,如杜甫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文人對這首詞評價很高。黃庭堅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深邃曠遠、絕塵脫俗的境界,全得益於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

一個人經歷越多,閱歷越豐富,尤其是歷盡滄桑的人,就會有很深很濃的孤寂感,有一種被世界遺棄的感覺,那是因為他的思想已超出了宇宙的層面,沒有深度與廣度的人則不可能讀懂他。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管身處何方,我們都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學蘇軾的曠達性格,隨遇而安,像他那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哪怕是行到水窮處,也要坐看雲起時。

2020/5/7 星期四 完稿

#全民讀詩詞#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刪掉,衷心感謝!

作者簡介:納蘭唐兒、醉臥古典詩詞等筆名。多家校園雜誌寫手,作品被《意林》等文摘轉載。喜歡佛學、藝術,痴迷易經、文學,是靠古典詩詞與戲曲滋養的女子。作品系本人原創,歡迎收藏、留言、轉發(只限於本平臺)。若轉發別的平臺,請徵求我同意,並署我名字以及註明出處,否則以侵權起訴。請關注我,會常常更新古詩詞,與你們穿越回到唐風宋月去,一起品味唐韻詩腳與宋闋音律,然後狂醉三千場。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孤寂的一首詞,孤寂的讓人心疼,最後一句已成經典
    、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全詞就登臨所情所景所見發揮,借景抒情,將內心悲憤孤獨的感情描寫的淋漓盡致,雖然詞人內心是沉痛的、無奈的、孤獨的,但整首詞所表現的風格是豪放不羈又激情慷慨的。
  • 送別朋友時,蘇軾寫了一首離別詞,寫盡人生聚散無常,令人感傷
    而在我國浩瀚的名家雅士詞人文學家中,「離別愁」是最常用的題目之一,也是比較能深及作者心靈,反應作者風格的主題。北宋蘇軾寫過的離別思緒不下少數,真正惹人傷懷的並不多,了解蘇軾一生風骨的人,才是真正能讀懂其送別的真意。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哲理,尤其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可以說是古代最有才情的一位詩人、詞作家、書法家、畫家,他在各個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應當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的詩寫得清新脫俗,他的詞更是別具一格,而且還開創了豪放一派,成為了宋詞中最頂尖的高手,然而他在書法和繪畫方面,同樣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
  • 李煜一首《相見歡》,只有短短四句,卻寫盡了人生苦短的哀愁
    李煜是南唐最後一個帝王,在宋朝成立不久以後就投降做了人質,掙來的只不過是被囚禁在深宮之中,被囚禁後,李煜的時光整日就消耗在空曠的小園子裡,在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打擊下,寫下了《相見歡》這首詞,以表達自身的苦悶之情。《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五代 · 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 19歲蘇軾初次結婚,抄他人詩句湊成一首詞,卻完美契合了花燭夜
    中國文化史上,有一首極為感人的悼亡詞,堪稱是「千古第一」悼亡詞,這首詞便是蘇軾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是他悼念髮妻王弗之作。此詞上闋寫對妻子無比的思念,下闕描寫因夢境而產生的恍惚和回憶,其情真意切,令人不忍卒讀。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即使孤身一人的秋風雨夜,也有萬水千山的張力,這就是辛棄疾。既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勇冠三軍,錚錚鐵骨的男兒豪氣;也有「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俠骨柔情。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
  • 蘇軾送別朋友,寫了一首詞,惆悵中盡顯豁達,最後一句經典又勵志
    世間離別是難解難分的哭啼,相聚是縱享天恩的恩寵。「多情自古傷別離,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是大詩人對於離別之意的精準梗概,別說多情,連一系列人類不可言說的私人情感,均無法在此離愁黯然中獨善其身予取予求。其實我們不諳世事的追求人之本性之餘,有童年夢想創造家之稱的宮崎駿動畫中便說道「我不知道離別的滋味是這樣悽涼,我不知道說聲再見要這麼堅強。」只不過那時鄰座的同伴,鄰家的朋友,放學後的奔跑,下雨天的水窪均成為了美好的代名詞。
  • 蘇軾最大氣豪邁的一首詞,能與之媲美的詞寥寥無幾
    宋詞大致可分為兩派,以李煜、柳永、李清照等詞人為代表的婉約派和以蘇軾、辛棄疾等詞人為代表的豪放派,而說起蘇軾最經典的豪放詞,無外乎兩首,一首《念奴嬌·赤壁懷古》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獵》,但若再加上大氣二字那無疑是《念奴嬌·赤壁懷古》更勝一籌,借古抒懷的表現手法再加上蘇軾豪邁大氣的寫作風格,讓這首詞將寫景
  • 蘇軾落魄時最經典的一首詞,充滿了人生哲理,最後一句更是精華!
    中華數千年的歷史,鑄就了無與倫比的文化,而古詩詞曲作為文化沉澱的藝術形式讓我們中華民族非常自豪,在唐代宋朝和元代,這3種形式也相繼達到了極其興盛的狀況,談到我們古代一些文人,從宋朝中找尋的話,我們很容易將蘇軾這位賦有高尚審美情趣的詩人結合在一起,今天我們也是就蘇軾的一首詞來分析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
  • 蘇軾被貶黃州時,寫了一首寂寞之詞,最後五個字,訴盡憂愁
    而在這些作品當中,蘇軾筆下的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他的一首《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是在述說著人世間的孤獨。被稱作是「道盡世間最深的孤獨」之作。所以,回到詞中,蘇軾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移步到了庭院,望望月亮。這一幕,多孤寂,是一種無人述說的孤寂,只能跟周邊的景物一同相伴。
  •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
    蘇軾的一首悼亡詞,無一情字,卻句句含情,讀之令人潸然淚下提及宋代著名詞人蘇軾絕對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人們對蘇軾的印象可以說是從衣食住行皆有蘇軾的影子。蘇軾寫衣服寫出了風度與性格;蘇軾更是一個美食家以他的名號命名的東坡肉和東坡肘子,想想就覺要流口水了;蘇軾所住的每一所房子幾乎在詞中都有房屋的痕跡;行就更不用說了,蘇軾一生都在被貶與被貶的路上一生去過90多個城市,也算是個旅遊達人了。蘇軾的詞既有豪放的千古之情,也有哀婉悲切的悽涼,如果說哪一首詞是蘇軾最悲傷、最蘊含深情的詞我想一定是這一首悼亡詞《江城子》。
  • 《全唐詩》最唯美的一首情詩,寫盡世間最深的相思,美的令人心醉
    世間有多少愛,便有多少相思。當分別來臨,所有的的愛情故事都將化為:一個緣字,一場相遇,一次回哞,一段往事。對於深情之人,年華再深也難解相思之苦,時光如何催殘也風乾不了心中的繾綣情思。於是,那難言的相思便化成了一首首唯美詩句,刻進歲月裡,留在時光裡。一首《全唐詩》最唯美的情詩《寄人》分享給你。它字字相思句句含情,寫盡世間最深的相思,真是美得令人心醉。全詩如下:
  • 蘇軾最經典的一首詞,蘊含人生大智慧,值得終生學習!
    蘇軾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位天才文學巨匠,他一生創作並傳下了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蘇軾在詩、詞、文三方面取得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後人更是爭相從蘇軾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尤以蘇軾擁有在面對困境時曠達的人生智慧,最值得終生學習。
  • 蘇軾刁難友人小妾,小妾的回答,讓蘇軾感動,寫下一首詞流傳至今
    對於其他人來說這可能是一件極其難過的事情,但是經歷過人生的大風大浪的蘇軾卻不以為意,甚至在這最不如意的時刻寫下了最好的詩詞,結交了最鐵的朋友。蘇軾聽完之後不免感嘆,沒想到一個歌女如此有情有義,讓蘇軾很是感動。所以當場寫下這首詞,用來稱讚友人的小妾柔娘。沒想到這首詞流傳到現在居然成了朋友圈的網紅句!
  • 蘇軾最清新的一首詞,春風洋溢,瀟灑自在,其中一句已是千年經典
    豪放以蘇軾和辛棄疾為代表,婉約當以李清照等人為首。但是有時候,我們又不能被這種分法所拘泥住。英國人也吃豆腐,美國人也穿綢緞。大體上是這樣的。豪放也寫婉約詞,只是詞風稍遜,婉約人也寫豪放,只是略帶靦腆。蘇軾曾寫下一首《蝶戀花·春景》,一時讓人感覺無從分析,這是豪放還是婉約呢。兼而有之吧。
  • 蘇軾為朋友小妾寫了一首詞,卻無意間成為朋友圈金句,原句更高級
    」還有一句,我都一直在用這句話,「林深時見鹿,海藍時見鯨,夢醒時見你。」多麼溫柔,美好的句子,其實這句象徵著愛情甜蜜的的話的原句是:「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這句話是源於李白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其實,在這首詩的背後有一個故事:這首詩是蘇軾在43歲時創作的,當時他自己因為受到官場鬥爭的連累,致使自己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一段時光本是暗無天日的,然而蘇軾卻在這段時光中遇到了人生中的一位友人:王鞏。這也使得他在最不得意之時,寫下了世間最美好的詩歌。
  • 相思尤堪恨,總是戳人心;姜夔最銷魂的一首詞,道盡了男兒的深情
    無題詩人李商隱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多情才子元稹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就連豪放的辛棄疾也道出了「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愛情真諦,可見這撩人的相思是有多魔力;今天這裡便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十分銷魂的相思詞作《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它的作者也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宋代詞人——姜夔。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在他最深的夢裡,念念不忘的還是「了卻君王天下事」,是「男兒到死心如鐵」!東坡喜詠周公瑾,因欣賞他那「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儒將之風;稼軒必稱孫仲謀,因追慕他那「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的王霸之氣。
  • 晚年的蘇軾,有天晚上失眠,在村裡散步,寫了一首傷感的小詩
    普通人的無眠之夜,只能讀書消遣,而那些文人墨客則在無眠的夜晚著書立傳,給我留下許多經典詩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篇詞作,是著名的文學大家,蘇軾蘇東坡在失眠時所作的絕佳詞句。「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此句一出,已經被冠為蘇軾所有詩句中最悲傷的一句,大概他的作品再也無出其右的如此傷絕之語了。孤、一、殘、都是悲涼悽婉的形容,再加上情境的動情描述。
  • 柳永和蘇軾巔峰之戰!各寫下一首經典《蝶戀花》,千年來難分高下
    《蝶戀花》大概是宋詞中最好聽的詞牌之一了,歐陽修、李清照、晏殊、晏幾道、蘇軾、柳永都有經典的《蝶戀花》。而在這些驚世之作中,本人最喜歡的還是蘇軾和柳永的兩首,一首名為《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一首名為《蝶戀花·春景》。.蘇軾和柳永,大概算得上站在宋代詞壇巔峰的兩個男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