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的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上有寺廟,寺廟林立,文物古蹟眾多,被稱為「東南第一山」,其中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就是99米的地藏菩薩露天銅像,地藏菩薩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被稱為「大元地藏王菩薩」,九華山就是地藏菩薩的應化場,耗資15億建成的世界最高露天地藏菩薩大銅像在九華山大願文化園舉行了聖像開光,並向遊客開放。
據了解,整座地藏菩薩露天銅像,總高度155米,其中身高84米,作為聖像主體的蓮花座底盤高度99米,體內有三臺電梯直奔頭頂,銅像由3000個銅版組成,材質是18K的耐蝕銅合金,共使用1100多噸銅,大銅像臉的銅板鍍金35公斤金,佛像左手託著莫妮寶,右手拿著錫杖,臉是口鼻像,淡雅慈祥,墓像莊嚴,每當太陽升起時,從遠處望去,整個銅像都是金色的,充滿霞光,特別是每年春秋分都能看到「不光」的奇異景象。
與其他大部分菩薩銅像不同,九華山的這個地藏菩薩長相奇特、奇怪、骨瘦如柴,這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慈悲形象,這與地藏菩薩的化身金地藏有關,唐朝時期佛教的太陽達到了中天,韓日等國家的僧侶們來到中國尋求法律,金地藏正是其中之一,金地藏的本名是金橋閣,出家人稱地藏比丘,地藏比丘在中國各地觀光了幾年後,在開元末年來到安徽九火山進行了艱苦的修煉,過著非常貧窮的選手生活。
作為佛祖的弟子,地藏菩薩的選擇是留在地獄,變身為金橋閣,修行九華山時,懷著「地獄不空就不成佛」的大願望,這說明了張王菩薩救世的決心,他的苦行感動了許多善男信女,他入籍後,許多僧侶把他看成地藏菩薩,把他凝聚起來,將其尊為地藏菩薩,建造肉身塔供奉,九華山成為地藏菩薩的道場,香火特別鼎盛,九華山這個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地藏菩薩銅像要99米,這意味著九華山的99座山峰和金地藏享受99歲。
進入地藏菩薩的巨大銅像,這座大佛的底座是三層,一層是面積1400平方米的禮佛堂,在這裡可以舉辦各種佛寺,二層是展示場,講述了中國四大佛教名山的來歷和四大菩薩的修行等佛教故事,集中展示,3樓是為信徒們提供多種形態的地藏菩薩銅像的迷你複製品,遊客們要親自去蓮花座的話,這裡有電梯,可以去蓮花座,除此之外,銅像的體內分為12層,主要是佛教,《大聖歸來》中的各種珍寶,如舍利等文物珍藏,不向遊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