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在抗戰館舉行

2020-12-21 澎湃新聞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日本帝國主義通過侵略戰爭,強佔臺灣並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成為中國近代史上慘痛的一幕!日本侵佔臺灣50年期間,臺灣同胞為保衛家園,維護民族尊嚴,持續進行武裝和非武裝抗日。抗戰勝利後,臺灣光復,回到了祖國懷抱。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主辦,北京和平教育基金會、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協辦的「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

尋訪抗日遺蹟

近年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和有關單位先後數次派出專人奔赴臺灣,踏訪臺北、臺中、花蓮、澎湖等22個縣市,總行程16000多公裡,尋訪抗日遺蹟,共拍得各類史跡416餘處,採集照片資料6萬餘張。同時,組織專人在浙江杭州、金華以及福建福州、武夷山、永安、龍巖等地拍攝反映臺灣同胞在大陸抗戰的遺址遺蹟。這是第一次對海峽兩岸涉及臺灣同胞抗戰遺址遺蹟比較完整地拍攝、收集、整理,成果豐碩,價值極高。

線上展覽截圖

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抗戰館在官方網站——中國抗戰勝利網隆重推出「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首批展出照片205張,以線上展覽的形式紀念臺灣同胞英勇抗日的愛國精神和為中華民族所建立的不朽功勳,今後將逐步上線更多照片。本次展覽共分為「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願人人戰死而失臺,決不願拱手而讓臺」「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同胞須團結,團結真有力」「欲救臺灣,先救祖國」「雪馬關之恥,恢復河山從茲始」六個部分。

與會嘉賓共同為展覽揭幕

中央及北京市委有關部門負責人、涉臺專家學者、臺灣同胞等出席線上展覽開通儀式。

座談會上,相關專家學者就中國近現代史、抗日戰爭史、臺灣史等內容進行了研究探討,相互交換學術意見和研究心得,進一步推動了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建設。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發言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副會長楊毅周發言,他呼籲,在新的歷史時期,兩岸同胞要共同努力,還原歷史真相,大力研究、挖掘、宣傳臺灣同胞的抗日史,為那些在與日本殖民統治者的鬥爭中作出犧牲奉獻的臺灣先輩們樹碑立傳,讓後人永世銘記,以弘揚臺灣同胞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

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發言視頻截圖

臺灣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未能至現場參加活動,特意發來了發言視頻。她表示,兩岸人民同屬於一個中國,要積極加強面向臺灣民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共享抗戰史料,要銘記過去的流血與犧牲,勿忘抗戰歷史。同時,要積極杜絕外界勢力的幹預,反對「臺獨」勢力,只有兩岸的和平統一發展才能為兩岸人民謀求更多的福祉。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教授李義虎發言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教授李義虎發言,他說,「我們要高度重視對兩岸抗戰遺址遺蹟、歷史圖片、口述歷史的收集和整理,這些客觀真實的物證資料,可以更加清晰明確的還原歷史真相,對教育人民正確認識歷史,增強民族感情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副主任程朝雲發言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臺灣史研究室副主任程朝雲作深入闡述,她強調,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史實不可否認,要持續加強研究,還原歷史真相。此次線上展覽有助於促進兩岸對這段歷史的認識與了解。

《祖國》雜誌發行人兼社長、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戚嘉林發言

《祖國》雜誌發行人兼社長、中國統一聯盟前主席、臺灣世新大學教授戚嘉林在發言中講述了75年前為臺灣光復作出貢獻的政治活動家謝南光的事跡。

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會長謝蔭明發言

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會長謝蔭明表示,75年前,臺灣同胞擺脫日本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和壓迫,獲得解放,這也是近代中國的一個寫照。此次抗戰館舉辦的臺灣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向觀眾展現了這段歷史。

抗戰館館長羅存康發言

抗戰館館長羅存康作總結髮言。他表示,多年來,抗戰館積極秉承中央賦予的三大任務,充分發揮抗戰館在對臺交流方面的作用,努力建設抗日戰爭史料收集和研究中心、做好對外民間交流的窗口和聯繫港澳臺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的橋梁。今後,抗戰館將繼續以抗戰歷史為紐帶,積極開展對臺交流工作,不斷拓寬兩岸同胞之間的交流渠道,增進兩岸同胞之間的心靈契合,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偉大抗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作出積極貢獻。

臺灣同胞在長達50年的抗日曆程中,先後有數十萬人為國捐軀,以慷慨赴死的英雄氣概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民族史詩!臺灣同胞英勇抗日的史實,體現了臺灣同胞光榮的愛國主義傳統和抵禦外侮、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

撰稿:對外交流部

圖片:蔣建鋒、鄒佔兵

原標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在抗戰館舉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登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
    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經過精心挑選,分類編排,在館官網——中國抗戰勝利網隆重推出『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以線上展覽的形式紀念臺灣同胞英勇抗日的愛國精神和為中華民族所建立的不朽功勳。
  • 國臺辦介紹大陸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的相關情況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劉潔妍、崔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央視海峽兩岸記者提問:請發言人介紹一下近期大陸方面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的相關情況,以及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之下舉辦這些紀念活動有何重要意義?朱鳳蓮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
  •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新華社澳門10月24日電(記者 郭鑫)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24日在澳門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座談會上,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席崔世昌、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陸波、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吳小麗、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臺務部部長徐莽等各界代表先後發言,深入交流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
  • 國臺辦介紹在京舉辦「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劉潔妍、崔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提問:我們了解到,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日前在北京舉辦,請您介紹一下舉辦這個展覽舉辦的考慮以及展出的情況?謝謝。朱鳳蓮回答:「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10月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張安樂:臺灣需要再度光復
    75年後的今天,民進黨當局卻在島內塑造「去中」「反中」的文化氛圍,刻意淡化,試圖抹去臺灣光復的歷史,以致於許多臺灣年輕人甚至遺忘了臺灣光復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為此,島內多個統派團體在昨天以各種形式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希望藉此喚醒民眾的歷史記憶。
  • 瀋陽: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瀋陽光復75周年座談會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瀋陽光復75周年。值此之際,8月14日中國近現代史史料學學會、遼寧省九一八歷史研究中心、遼寧捲菸工業史館,在瀋陽隆重舉辦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瀋陽光復75周年座談會》。
  • 臺灣光復紀念日臺胞說——這一天,我們回到了祖國懷抱
    10月22日在北京舉行的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指出,臺灣光復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全體中國人民前僕後繼、浴血奮戰鑄就的偉大勝利,充分彰顯了臺灣同胞可歌可泣的民族氣節和真摯深沉的愛國情懷
  • 臺胞投書: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的現實意義
    每年10月25日對於臺灣同胞來說是一個必須記住的日子,這就是臺灣光復的日子。就在75年前的這天,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中山堂舉行,臺灣省在與祖國母親分開50載後重新回到中國的版圖之中,兩岸又重新統一在一起。
  • 國臺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線上展館預計於本月內上線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劉潔妍、蘇纓翔)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提問:「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目前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已經兩個多月了,請問展覽的哪個部分最受觀眾們歡迎?
  •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 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
    兩岸共同舉辦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暨清華學子抗日名將孫立人誕辰120周年史跡展 2020年12月21日 10:20:00來源:華廣網 >   華廣網特約記者孫迪:習近平總書記曾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指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偉大勝利。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  10月22日,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南京—臺北視訊交流會舉行
    75年前,臺灣光復,脫離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版圖,這是中華民族團結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共同成果,是屬於兩岸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18日上午,「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視訊交流會,將南京與臺北在雲端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嘉賓共同回望中華民族浴血抗戰的歷史,希望攜手護衛和平、共創未來。
  • 國民黨將舉辦活動,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中國國民黨將舉辦活動,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包括黨主席江啟臣與前臺灣省主席趙守博等多位專家學者將與會,將討論臺灣光復在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意義,以及國民黨在臺灣光復前後所扮演的角色。國民黨也批評,民進黨當局「媚日」,對於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刻意掩過吹功。
  • 國臺辦:「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網上展館...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月1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的觀眾留言都強烈表達了一種迫切心情,希望祖國能夠早日統一。朱鳳蓮說,這個展覽還將推出網上展館,預計將在本月內上線。
  • 「希望臺灣早日回家」,這個展覽上的留言讓人淚目!
    觀眾在「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留言簿上的留言。這是來自於「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線下展覽留言簿上的留言。 此外,還有一位署名「三年級小學生」的觀眾,在留言簿上畫了三顆小愛心,寫了一句話,「希望臺灣早日回家」。這些留言,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兩岸同胞血濃於水骨肉親情的真情流露,強烈地表達了一種希望祖國能夠早日統一的心情。
  • 望海樓: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的啟示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10月22日在北京舉行。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連日來,兩岸同胞以多種方式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御外侮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這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蘊涵深刻啟迪。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兼臺灣光復75周年
    文/張海鵬臺灣光復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大事。75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從此回到祖國懷抱。2020年不僅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包括臺灣人民在內,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用巨大的犧牲換來的勝利成果,雪洗了《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的恥辱。
  • 國臺辦: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受到廣泛關注
    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陳舒、劉歡、石龍洪)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3日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應詢指出,「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2020年10月25日開幕以來,受到廣泛關注。很多觀眾在展覽留言簿和網上留言,都強烈表達了希望祖國早日統一的迫切心情。
  • 批民進黨「去中國化」國民黨紀念臺灣光復,馬英九吳敦義等人將獻歌
    中國國民黨今舉行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臺灣光復節是國民黨與臺灣重要的歷史連結,今年特別擴大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期望帶領民眾憶起臺灣光復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 兩岸各界代表:紀念臺灣光復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查文曄、陳鍵興)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兩岸同胞要銘記共御外侮的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