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投書: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的現實意義

2020-12-13 海峽之聲網

每年10月25日對於臺灣同胞來說是一個必須記住的日子,這就是臺灣光復的日子。就在75年前的這天,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中山堂舉行,臺灣省在與祖國母親分開50載後重新回到中國的版圖之中,兩岸又重新統一在一起。

還記得孩提時代,我對於臺灣光復這段日子印象非常深刻,因為每年的「臺灣光復節」都會放假,家人也都會跟我講述臺灣光復那段歷史的點點滴滴,老一輩人跟我聊著聊著更唱起「張燈結彩喜洋洋,勝利歌兒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莊,臺灣光復不能忘 ,不能忘,常思量,不能忘,常思量……」的《臺灣光復紀念歌》。但是,今日的臺灣,還有多少鄉親記得臺灣光復呢?因為,在臺灣地區原領導人陳水扁時期,就將「臺灣光復節」改成只紀念不放假,並且在各種場合和教育上大搞「去中國化」,使得臺灣青年一代無法銘記這段歷史。

今年適逢臺灣光復75周年,逢「五」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寓意,尤其是當下,在島內民進黨當局大搞「仇中反中」、「去中國化」的環境下,兩岸同胞共同紀念臺灣光復就顯得格外有意義。

首先,臺灣光復是粉碎「臺獨」分子主張「臺灣地位未定論」最重要的法理依據。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茲坦公告》兩項國際法文件宣告日本必須無條件投降,同時必須無條件將侵佔中國領土包含臺灣省在內的中國領土歸還中國,自此,臺灣同胞又可以當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不再受日本殖民奴役的統治。所以根據這兩項國際法律文件看臺灣光復的歷史意義,就是「臺獨分子」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謬論最好的依據,因為臺灣早於1945年10月25日就回到中國的懷抱之中,日本殖民者白紙黑字在降書上寫明將侵佔的臺灣交還給我們中國。

其二,沒有抗戰的勝利就不會贏來臺灣光復的日子,必須向臺灣青年一代講述這段艱辛的抗戰歷史。民進黨當局大搞「去中國化」,今日的臺灣社會竟然稱臺灣光復為「接收」而非「光復」,特別是在2015年「反課綱之亂」到今日,臺灣中學的課程中早已無臺灣光復,這段歷史在臺灣青少年一代中早已消逝,已經到了數典忘祖的地步,可謂是令人震怒和擔憂。試想這樣對得起犧牲的千千萬萬同胞嗎?對得起在日本殖民50年間被日本殖民者殺害的60萬臺灣同胞和抗日烈士嗎?所以說兩岸必須共同紀念臺灣光復,對臺灣下一代進行抗戰歷史和臺灣光復的重大意義的教育。

其三,臺灣同胞自古傳承愛國主義精神,並以追求國家和平統一為志。早在1874年日本侵略屏東牡丹社起就開啟了長達70載的抗日, 1895年乙未清將臺灣割讓日本,臺灣愛國仕紳丘逢甲將其祖籍地廣東故裡的宅邸取名為「念臺山館」,以示不忘記光復臺灣。「念臺」亦是丘逢甲長子丘琮的別號,寄望子承父志,完成復臺宏願。最終,1945年10月25日這天,丘逢甲之子丘念臺完成了父親的願望,在臺灣光復後回到了家鄉臺灣,見證了臺灣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同時在日據時代,眾多的臺灣青年也返回祖國大陸參與對日抗戰,最著名的莫過於李友邦將軍,在抗戰時期組織「臺灣義勇隊」進行對日抗戰,同時李友邦將軍也主張「要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在臺灣的一切勢力,脫離其統治而返歸祖國」。由此可知在日據時代不管哪個階段,不管是島內抗日的愛國志士還是返回祖國大陸抗日的臺灣同胞,最大的共同心願就是將日本殖民者趕出臺灣,臺灣光復回到祖國的懷抱。

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兩岸同胞有責任與義務共同守護這段歷史和法理意義,反對「臺獨」分子捏造的種種「臺獨」謬論,共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共謀國家和平統一。(瀋陽臺青會副執行長羅鼎鈞

相關焦點

  • 國臺辦介紹大陸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的相關情況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劉潔妍、崔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央視海峽兩岸記者提問:請發言人介紹一下近期大陸方面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的相關情況,以及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之下舉辦這些紀念活動有何重要意義?朱鳳蓮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
  • 島內各界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張安樂:臺灣需要再度光復
    75年後的今天,民進黨當局卻在島內塑造「去中」「反中」的文化氛圍,刻意淡化,試圖抹去臺灣光復的歷史,以致於許多臺灣年輕人甚至遺忘了臺灣光復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為此,島內多個統派團體在昨天以各種形式舉辦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希望藉此喚醒民眾的歷史記憶。
  • 國民黨將舉辦活動,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中國國民黨將舉辦活動,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包括黨主席江啟臣與前臺灣省主席趙守博等多位專家學者將與會,將討論臺灣光復在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等方面的意義,以及國民黨在臺灣光復前後所扮演的角色。國民黨也批評,民進黨當局「媚日」,對於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刻意掩過吹功。
  •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兼臺灣光復75周年
    文/張海鵬臺灣光復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大事。75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臺灣從此回到祖國懷抱。2020年不僅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包括臺灣人民在內,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用巨大的犧牲換來的勝利成果,雪洗了《馬關條約》割讓臺灣的恥辱。
  • 兩岸各界代表:紀念臺灣光復有重要歷史和現實意義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查文曄、陳鍵興)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京舉行,兩岸各界與會代表發言時表示,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偉大勝利重要成果,彰顯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兩岸同胞要銘記共御外侮的歷史,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攜手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統一的光明前景。
  • 紀念臺灣光復 共促祖國統一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22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出席並講話。大家用鏗鏘有力的論述、鐵證如山的史實、飽含深情的話語,闡釋了臺灣光復的重要歷史與現實意義,揭示了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表達了對當前臺海局勢的擔憂和對「臺獨」行徑的憤慨,展現了對寶島臺灣的真摯熱愛和對祖國統一的深切渴望。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萬鄂湘出席研討會。
  • 國臺辦介紹在京舉辦「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
    人民網北京10月28日電(劉潔妍、崔越)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提問:我們了解到,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日前在北京舉辦,請您介紹一下舉辦這個展覽舉辦的考慮以及展出的情況?謝謝。朱鳳蓮回答:「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10月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 臺灣光復紀念日臺胞說——這一天,我們回到了祖國懷抱
    大陸方面隆重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受兩岸媒體關注    臺灣各界的紀念活動江啟臣呼籲不能忘記「臺灣光復節」。  臺灣光復75周年這天,馬英九勸:民進黨朋友請多讀點書  臺灣光復75周年 國民黨邀蔡英文參加紀念活動 民進黨淡化「臺灣光復節」的算盤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南京—臺北視訊交流會舉行
    75年前,臺灣光復,脫離日本殖民統治,重回祖國版圖,這是中華民族團結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共同成果,是屬於兩岸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18日上午,「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視訊交流會,將南京與臺北在雲端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嘉賓共同回望中華民族浴血抗戰的歷史,希望攜手護衛和平、共創未來。
  •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
    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新華社澳門10月24日電(記者 郭鑫)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24日在澳門舉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座談會。座談會上,澳門地區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主席崔世昌、澳門新聞工作者協會會長陸波、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理事長吳小麗、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臺務部部長徐莽等各界代表先後發言,深入交流學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在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體會。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登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0月25日北京消息(記者 曹婷)75年前的今天,臺灣光復。在臺灣光復75周年之際,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經過精心挑選,分類編排,在館官網——中國抗戰勝利網隆重推出『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以線上展覽的形式紀念臺灣同胞英勇抗日的愛國精神和為中華民族所建立的不朽功勳。
  •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在抗戰館舉行
    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臺灣光復75周年,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主辦,北京和平教育基金會、北京中國抗日戰爭史研究會協辦的「綠水青山待我還——臺灣同胞抗日遺址遺蹟攝影展」線上展覽開通儀式暨學術座談會,2020年10月25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隆重舉行
  • 望海樓: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的啟示
    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學術研討會10月22日在北京舉行。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連日來,兩岸同胞以多種方式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緬懷先烈歷史功績,回顧共御外侮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這對於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具有重要意義、蘊涵深刻啟迪。
  • 汪毅夫: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勝利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為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24日發文表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勝利。日據臺灣時期,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國抗戰爆發後,眾多臺胞高喊「要救臺灣,先救祖國」的口號,積極參加和支援祖國大陸人民抗戰,為抗戰勝利、臺灣光復付出了至深至重的代價。汪毅夫認為,另一方面,臺灣同胞為堅守中華文化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努力。
  • 批民進黨「去中國化」國民黨紀念臺灣光復,馬英九吳敦義等人將獻歌
    中國國民黨今舉行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活動記者會,國民黨文傳會主委王育敏表示,臺灣光復節是國民黨與臺灣重要的歷史連結,今年特別擴大舉辦系列紀念活動,期望帶領民眾憶起臺灣光復的歷史價值與意義。
  • 島內統派震撼發聲:唯有祖國統一,才是臺灣真「光復」
    75年前的10月25日,中國戰區臺灣省受降儀式在臺北市公會堂,即今天的中山堂舉行,從此,被日本佔領長達50年之久的臺灣島回歸祖國。不過,在所謂「文化臺獨」以及「去中國化」的驅動之下,民進黨當局在臺灣島內卻試圖淡化「臺灣光復節」,希望藉此抹去對「臺灣光復」記憶的意圖昭然若揭。
  • 國臺辦:紀念臺灣光復75周年主題展線上展館預計於本月內上線
    人民網北京1月13日電 (劉潔妍、蘇纓翔)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主持發布會並答問。福建廈門衛視記者提問:「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目前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已經兩個多月了,請問展覽的哪個部分最受觀眾們歡迎?
  • 國臺辦:「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網上展館...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月13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的觀眾留言都強烈表達了一種迫切心情,希望祖國能夠早日統一。朱鳳蓮說,這個展覽還將推出網上展館,預計將在本月內上線。
  • 700人聚集臺南紀念臺灣光復75年 現場五星紅旗飄揚
    據臺灣中時報導,今年是臺灣光復75周年,10月18日上午,約700多位來自全臺各地的民眾,在臺灣人民共產黨總理林德旺的號召下,群聚於臺南市新營區太南裡舊廍遊行,提前慶祝臺灣光復節。與會民眾感念中國的先烈先賢浴血抗戰,最終打敗日本侵略者,收復臺灣,讓臺灣人民過上「自由、民主、均富」的生活。為了成立臺灣人民共產黨,林德旺建的廟被以「違建」的名義拆除,他辦慶祝臺灣光復75周年活動,現場有警察往來監控。因為曾是「佃農之子」,他體會到光復讓農民翻身做主人翁,因為是臺商,他眼見兩岸此消彼長,心痛臺灣人民被騙而不自知。
  • 臺灣光復的最大意義是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子民!——訪臺灣霧峰林家...
    新華社臺北10月24日電題:臺灣光復的最大意義是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子民!——訪臺灣霧峰林家後人林光輝新華社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祁星「光復後,臺灣人終於不用再當日本殖民統治下的二等公民,我們終於又做回祖國的子民!我認為,這是臺灣光復最大的意義。」林光輝說。今年10月25日是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