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河北省平山縣位列其中,為「平山別樣紅」「金山銀山,看看平山」的旅遊品牌再添新彩。
圖為西柏坡紀念館。
平山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革命聖地西柏坡所在地,全縣總面積2648平方公裡,境內西高東低、落差2000餘米,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孕育出森林、奇峰、溶洞、飛瀑、溫泉、溼地等多類自然景觀,600多處人文遺址遍布全域。近年來,平山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旅遊興縣」戰略,確定了「一核引領、兩線帶動、三網覆蓋、四區聯動」發展思路,走出了一條「發展全域旅遊、鞏固脫貧成效、助力鄉村振興」的旅遊富民新路子。
革命老區光榮歲月,滋養出璀璨的紅色歷史。近年來,平山縣立足紅色資源優勢,積極擦亮紅色旅遊招牌,先後實施了西柏坡紅旅小鎮、李家莊美麗鄉村、溫塘鎮區改造提升、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滹沱河生態走廊等重點旅遊項目,打造了平山「紅、綠、古、溫、特」五張旅遊品牌。
圖為全國鄉村旅遊目的地——平山縣李家莊村。
巍巍太行逶迤綿延,孕育出豐饒的生態資源,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為平山縣旅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平山縣自2016年2月成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高標準編制了《平山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和特色小鎮、智慧旅遊、景觀大道等「1+3」規劃體系,設置了旅遊發展專項資金,在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優先保障,累計投入18億元,構建230公裡旅遊大環線,打造70公裡的環柏坡湖精品線,建設西柏坡-駝梁等8條旅遊專線,實現高速公路與景區景點的順暢通達。投資2.5億元,建設了旅遊集散中心、遊客服務中心、旅遊驛站,旅遊專線公路、智慧旅遊等旅遊公共服務體系建立。
圖為平山縣的戰國時期中山國陳列館。
同時,平山縣完善供給體系,盤活旅遊資源,讓旅遊產業成為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該縣立足「紅、綠、古、溫」多元稟賦,推進協同與錯位發展,致力從「景點遊」邁向「全域遊」,將旅遊和其他產業深度融合,把旅遊產業轉化為融合業態。引導三次產業和各行業主動「+旅遊」,建設了西柏坡紅旅小鎮、李家莊美麗鄉村、泓潤生態園、中山古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等新業態,實現了紅色研學、生態休閒、溫泉康養、民俗古鎮、鄉村旅遊、文化體驗等多業態融合。打造中山文化體驗區、太行山水休閒區等特色旅遊片區,打造了230公裡的「快旅慢遊」大環線,串聯起天桂山、駝梁等10餘個景區,形成了「全域旅遊、四季平山」的旅遊產品體系。
紅色聖地和綠水青山,是平山縣的兩大優勢資源。除了做強紅色旅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始終貫穿於平山縣旅遊產業發展的過程之中。按照「旅遊生態化、生態旅遊化」思路,平山縣統籌資源與環境,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實施水系治理、水源涵養,全縣溼地面積達到8500公頃;開展太行山綠化和礦山復綠,全縣林木綠化率達到60.78%,空氣品質得到持續改善,真正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圖為平山縣沕沕水景區冰瀑。
目前,平山縣已擁有1家5A級景區、10家4A級景區,10個鄉村風情小鎮、50個旅遊專業村,全縣旅遊從業人員超過8萬人。2019年,全縣接待遊客1943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146.3億元。
來源│經濟日報
編輯│高鵬展
責編│李巨濤
監製│邢建軍
實行林長制,實現林長治。
生態家園保護好,森林防火少不了。
放火燒山,牢底坐穿。
建設秀美山川,護林防火當先。
原標題:《【全域旅遊】河北平山由旅遊大縣邁向旅遊強縣》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