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銀川市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市為契機,通過完善旅遊業態,整合旅遊資源,深挖消費熱點,使全市旅遊產業逐漸實現由單一產品向多元產品、小旅遊向大旅遊、自我發展向聯合發展轉變——
銀川:從「景點旅遊」走向「全域旅遊」
完善旅遊業態、提高旅遊品質是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一環。說起曾經的銀川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人們第一印象就是銀川艦。為了打破這一局限,5年來,園區按照全域旅遊發展模式,逐步構築完善了海、陸、空、天、電五大軍工門類的旅遊業態,並增設了大量體驗類項目,吸引了更多遊客入園參觀。「以前只有一個軍艦,這次來這裡發現了很多二次體驗的項目,遊客互動體驗也增強了,咱們本地的旅遊是越做越好了。」遊客張婷說。
銀川黃河軍事文化博覽園運營總監朱蕊介紹,這幾年,園區按照全域旅遊模式發展完善旅遊業態,增設遊客體驗項目,讓遊客能夠深度體驗互動,深入了解軍事文化、國防文化,感受大國重器,同時也改變以前單一的旅遊產品,打造旅遊全鏈條業態。這一改變不僅鞏固了景區旅遊資源的獨特性,還使得入園遊客以及景區營業額實現了年均10%以上的增長。
軍博園的轉變並非個例,為了豐富旅遊業態,培育消費熱點,開拓全域旅遊新格局,5年來,酒莊遊、研學遊、夜經濟等新業態也在銀川不斷湧現。尤其在補齊冬季旅遊的短板上,我市也下足了功夫。如今的銀川,不僅有攀冰、滑雪等傳統項目,冬日裡的遊樂活動也豐富多彩。
當室外溫度達到零下十幾攝氏度時,銀川天山海世界水上樂園的室內溫度卻保持在30攝氏度左右,溫暖的環境、舒適的水溫,讓來到這裡的市民樂不思蜀。「我已經來了好幾次了,冬天來這裡玩體驗更好。」遊客袁岐說。據了解,按照「全景、全業、全時、全民」的模式發展全域旅遊,銀川天山海世界去年全年接待遊客達到了50萬人次。
不止旅遊業態更加豐富,在旅遊資源方面銀川市也加大了整合力度,各景區由以往的單打獨鬥逐漸走向了抱團發展。以鎮北堡西部影城為例,5年來遊客量每年都保持著5%左右的增速,而這些都離不開全域旅遊的頂層設計。鎮北堡西部影城營銷專員辛廣告訴記者,因為西線旅遊資源相對比較集中,在宣傳方面,各景區會經常一起外出宣傳,吸引更多遊客來寧夏旅遊。「我們和賀蘭山巖畫等景區聯合在線上搞一些聯票活動,這樣遊客會有更多選擇,也擴大了銀川西線旅遊景區整體的知名度。」
「我就是看到了全域旅遊的相關介紹才來銀川旅遊,賀蘭山巖畫讓我覺得驚喜,鎮北堡西部影城也帶給我很多樂趣,兩個地方都給我留下了不錯的印象。」第一次來銀川的湖南遊客鄧小穎說。
「十三五」期間,銀川市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全域旅遊示範創建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賀蘭山東麓旅遊帶(西線)+黃河金岸旅遊帶(東線)+寧夏全域旅遊集散服務中心(市區)」的「一核兩帶、集聚互補」的旅遊業空間發展格局。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全市共有國家5A級旅遊景區2個、4A級旅遊景區8個、3A/2A級旅遊景區30個。2019年全市A級景區接待遊客達1650萬人次,佔寧夏全區總遊客量48.91%;旅遊總收入170.13億元,佔全市GDP比重約為9%,對全市經濟綜合貢獻率達到11%左右。(記者 張斌斌 侯濤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