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收拾行囊,裝入你的一顰一笑,在情感的荒原上 流浪,或許會以一種平靜淡然的心態,來追憶你留給我的一抹溫暖,一縷情懷,還有那一段浪漫的時光。沿著經年的河流,用我的愛去觸及夢中的地老天荒。等到風景都看透,陪你看細水長流.
人們常說:人生如茶,第 一道苦如生命,第 二道香如愛情,第三道淡如清風。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生這盞茶,或濃烈或者清淡,都要細細去品味。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細小、纖弱,那樣的無足輕重,卻又是那樣的妙不可言。茶之內功,無喧囂之形,無激揚之態,一盞淺注,清氣馥鬱。
茶本就隨性,簡單如一。茶是生活中的樂趣,也因為品茶而悟出人生的許多道理。每日喧囂過去,便由茶伴我安靜。的確,心情若是不好時,走在大街上,看到是滿街人的噪動,看到是紛紛嚷嚷的心。正如剛衝沏的茶葉,亂紛紛,上下起伏,整個世界喧鬧起來。
茶湯中一定量的果膠和酚類物質的糖苷,也對茶湯滋味的形成起作用。水溶性果膠可以使茶湯產生厚、醇的口感。茶湯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離子,能夠形成鹹味,但由於沒有達到鹹味的閾值,在品茶時多數感受不到。
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著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著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產生實現天 人 合 一之後的和諧之美。「和」的內涵非常豐富,作為中國文化意識集中體現的「和」,主要包括著: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靜、和儉、和美、和愛、和氣、中和、和諧、寬和、和順、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調和、順利)、和光(才華內蘊、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開買賣)、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為和)、和戎(古代謂漢族與異族結盟友好)、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癒)、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一個「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請相信:在所有漢字中,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和」更能突出「中國茶道」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香港的葉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說,認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質,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喝茶慣了也就行隨心性了,開始也許還有些附庸風雅,但是慢慢由「喝」到「品」,逐漸喝得出茶的苦澀,「嗅」得出茶的清香,終至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那麼,滿月凌空之時,泡一壺好茶慰藉自己吧。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被宋人合稱為生活四藝(亦有稱「四事」者),是當時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藝者,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且充實內在涵養與修為。這與現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學與講究個人品味的生活態度極為一致,亦與當今的東方美學主流意識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