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 容易弄錯的茶知識

2021-02-14 飲茶文化

  獨自收拾行囊,裝入你的一顰一笑,在情感的荒原上 流浪,或許會以一種平靜淡然的心態,來追憶你留給我的一抹溫暖,一縷情懷,還有那一段浪漫的時光。沿著經年的河流,用我的愛去觸及夢中的地老天荒。等到風景都看透,陪你看細水長流.

  

  人們常說:人生如茶,第 一道苦如生命,第 二道香如愛情,第三道淡如清風。一杯清茶,三味一生,人生這盞茶,或濃烈或者清淡,都要細細去品味。一片茶葉,看起來是那樣細小、纖弱,那樣的無足輕重,卻又是那樣的妙不可言。茶之內功,無喧囂之形,無激揚之態,一盞淺注,清氣馥鬱。

  茶本就隨性,簡單如一。茶是生活中的樂趣,也因為品茶而悟出人生的許多道理。每日喧囂過去,便由茶伴我安靜。的確,心情若是不好時,走在大街上,看到是滿街人的噪動,看到是紛紛嚷嚷的心。正如剛衝沏的茶葉,亂紛紛,上下起伏,整個世界喧鬧起來。

  

  茶湯中一定量的果膠和酚類物質的糖苷,也對茶湯滋味的形成起作用。水溶性果膠可以使茶湯產生厚、醇的口感。茶湯中還含有一定量的金屬離子,能夠形成鹹味,但由於沒有達到鹹味的閾值,在品茶時多數感受不到。

  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著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著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產生實現天 人 合 一之後的和諧之美。「和」的內涵非常豐富,作為中國文化意識集中體現的「和」,主要包括著: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靜、和儉、和美、和愛、和氣、中和、和諧、寬和、和順、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調和、順利)、和光(才華內蘊、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開買賣)、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為和)、和戎(古代謂漢族與異族結盟友好)、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癒)、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一個「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請相信:在所有漢字中,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和」更能突出「中國茶道」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香港的葉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說,認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質,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喝茶慣了也就行隨心性了,開始也許還有些附庸風雅,但是慢慢由「喝」到「品」,逐漸喝得出茶的苦澀,「嗅」得出茶的清香,終至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那麼,滿月凌空之時,泡一壺好茶慰藉自己吧。

  點茶、焚香、插花、掛畫,被宋人合稱為生活四藝(亦有稱「四事」者),是當時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一部分。此四藝者,透過嗅覺、味覺、觸覺與視覺品味日常生活,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且充實內在涵養與修為。這與現代人追求的生活美學與講究個人品味的生活態度極為一致,亦與當今的東方美學主流意識不謀而合。

相關焦點

  • 靜心茶話:日本茶道的歷史和變化(明治時期到現在茶道)
    靜心茶話:日本茶道歷史的時代變遷(一)靜心茶話:日本茶道的歷史變遷(二)靜心茶話:日本茶道歷史文化與變遷(江戶時代的茶道)明治時代的日本茶道不過,茶道剛開始只是適用於日本的男子,例如歌舞表演員和相撲手等等,但在明治時期,茶道被納入學校的一門學習班,而很多當時比較好的家庭女孩子都可以學習和參加。這樣,穿著漂亮和服的女孩開始的華麗的茶道文化表演。這個導致了日本婦女在茶道的比例迅速增加,但當時的茶道仍以男性為主。
  • 中國茶道文化精髓知識(細說中國茶道)
    中國茶道之人物  每個茶的時代,都會誕生不同的茶人,比如上古時代出現的神農,那是發現茶的第一人。  《神農本草》記載,「神農嘗百草,一遇七十二毒,得荼(即茶)而解之。」這個傳說,折射的是茶與人類之間最初關係的緣起。  中國茶道的鼻祖。唐代的「茶聖」陸羽。撰寫的《茶經》一書,奠定了飲茶從物質性的「喝」到精神性的「品」,從而開啟了茶道的雛形。
  • 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茶道入門知識
    一起來看看茶道入門基礎知識吧。 一、3分鐘教你讀懂泡茶的正確步驟1、溫具正確的泡茶步驟圖解用沸水衝淋所有茶具,隨後即將茶壺、茶杯瀝乾,溫具的目的是提高茶具溫度,使茶葉衝泡後溫度相對穩定,同時還起到清潔的作用。
  • 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到底什麼關係?是否日本茶道抄襲了中國茶禮?
    中日文化交流中斷很長時間之後,南宋時期才開始重新交流,宋朝的抹茶經過來華學習的僧人重返日本,鎌倉、室町、安土桃山時期,為茶道形成期。到了江戶時代以後就是茶道的成熟期了。我們按這個時間線索來講述,比較容易看明白些。
  • 茶書網:《茶道道茶》
    茶有茶性,人有人性,心與物的交流是人生重大的課題,也是必要的學習。與茶對話,茶有茶道,水有水德,道德示現可以為師,茶甘味香人間甘露。茶道精深博大,藉諸般茶藝時刻反觀,日益精進,然雖不泡茶,亦不失茶心,無味之味,上味也。  茶道,察覺之道也!察覺生死輪迴瀑流之恐怖決心出離。醒茶,醒覺也,醒覺身口意所造諸業所帶來之苦痛,不敢造業。因茶悟道,見道成道,無忝茶道。
  • 紫砂壺小知識|茶道六君子,讓你品味不一樣的茶味
    俗話說茶有茶道,「茶道」是漢族民間採造煮飲茶的技藝和方法,其中講究頗多,雖是小細節,但作用卻大。比如我們沏茶需要一些儀式感,通過「六君子」輔助沏茶,有了文人墨客的藝術感,也增添了喝茶的心境,也讓你的茶桌錦上添花。
  • 靜心茶話:日本茶道歷史文化與變遷(江戶時代的茶道)
    靜心茶話:日本茶道歷史的時代變遷(一)靜心茶話:日本茶道的歷史變遷(二)我們今天說一下第三章,江戶時代的茶道在江戶時代,大名和武士將茶道定為一件大事。日本的茶道,在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儀式以後,最後這些儀式被的包裝成為武士茶道,並且傳到了大名,武士階級,當時也建立了茶道的學習班。
  • 回香日本煎茶道國內首次【習茶課】與【松楓茶會】回顧
    ▲ 回香老師與長骨老師本色煎茶道茶會          回香老師日本煎茶道國內首次習茶課與松楓茶會已經圓滿完成
  • 茶道與茶文化解析:茶詩詞
    茶詩指以茶為主題所作的詩,中國既是「茶的國度」,又是「詩的國家」,因此茶很早就滲透進詩詞之中,茶詩從古至今歷時有千餘年,許多詩人、文學家都為茶創作了不少詩詞,較為經典的有唐·齊已的《詠茶十二韻》、唐·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詩·茶》、唐·杜牧的《題禪院》等。
  • ​《茶道:從喝茶到懂茶》,如何辨別茶葉的真假好壞?在家如何泡出好茶?本書詳細解答鑑茶、買茶、茶具搭配、泡茶過程中的各種疑難問題.
    你所想知道的茶知識盡在書中。一問一答,讓你與茶道專家面對面,詳細解答鑑茶、買茶、茶具搭配、泡茶過程中的各種疑難問題。      購買外語原版書與工具書,請來外語原版書與工具書網(書店)。如何成為一個懂茶的人?    本書本茶道茶藝的百科全書,你所想知道的茶知識盡在其中。一問一答,讓你與茶道專家面對面,詳細解答鑑茶、買茶、茶具搭配、泡茶過程中的各種疑難問題。  新手買茶,最怕買到假茶、劣等茶。
  • 茶之靜思,悟之茶道
    有人問我,為什麼這麼喜歡茶。我說,因為喜歡茶的感覺,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在茶的世界裡,喜歡享受每一道,每一泡茶所帶予不同味覺的衝擊,可以完全體會著茶的各種變化。有人問我,什麼是好茶?我給他說,只要你喜歡的,就是好茶。每一種茶,都是好茶。其實人生就是這樣,喜歡的,就是好的。
  • 裡千家茶道
    對於自然的愛好,以及隨著四季的變遷,以古老的習俗來做內心與內心的相互溝通,這就是「和」的感覺。 的確,現代人的我們對於自然的感受是被動的,但是人們卻擁有對於美的極纖細的感受性。然而將此心性再加以提煉,就是所為的「茶の味」,也就是茶道的精神。隱藏在茶道具中間的藝術性,以及種種布置,擺設以及茶之湯,果子等,仿如帶有生命力的纖細感,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的精神為基礎。
  • 足踐之不如手辨之 | 楚天茶道第四期《初中級評茶班》精彩回顧~
    如果想要學習茶道,那評茶絕對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楚天茶道2021年9月22日第四期《初中級評茶培訓班》開班,學員們相聚於此,共同學習、交流、探討,一起收穫成長。▲楚天茶道舒松老師與學員共同交流探討對於實操部分,楚天茶道擁有豐富的茶樣和器皿,能滿足學員們在這方面的一切需求。▲觀察茶形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
    人們在品茗的過程中除了對茶的色、香、味、形等感官上的享受外,還上升到心靈的感受,發展為一種精神境界上的追求;與此同時,還伴生著一種哲理上的追求,即在品茗過程中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而有啟迪教化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品茶之道,簡稱為茶道。
  • 中韓茶文化:透過《茶經》,聊聊中韓之間的茶道文化交流
    茶,在國內最早是作為一種藥物來服用的,陸羽在《茶經》中記載,茶起源於神農時代,《神農·食經》中有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但陸羽尊為茶聖,為了推廣茶道文化,用上古時期的名人來作為宣傳也並無不可。實際上從有考究的史書中追溯出,茶的傳播在秦朝。
  • 裡千家|日本茶道最大流派:一杯茶裡的和平
    」僧人榮西最早將茶種帶到日本,讓日本人愛上茶的,也是僧人。南宋初年,榮西兩次來到中國,學習禪茶文化,帶回茶種後,日本才開始大規模種植茶樹。榮西也因此被奉為茶祖。而日本茶道,也從此被刻上「宋」的烙印。伴隨宋朝的結束,中日交流逐漸減少,兩國的茶文化也開始沿著不同的方向各自發展。
  • 【茶道】劉明華茶道插花班受到學員一致好評
    在中國傳統插花中,茶道插花是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最清雅的表現形式。習茶多年,愛花多年,這次終於有機會將兩者一起結合專門研習。三天的茶道插花課,收穫了茶道插花的知識、技巧,結緣了愛花懂花的老師和同學們,體驗了中國文人品茗賞花的美好感受!
  • 各國茶道
    範先生的茶藝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雖未加以詳細解釋,但其含義仍不難理解,與前述幾位專家的意見相去不遠。更早一點,在1982年,臺灣的國學大師林荊南教授將茶道精神概括為「美、健、性、倫」四字,即「美律、健康、養性、明倫」,稱之為「茶道四義」。其具體解釋如下:       美——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
  • 日本茶道盛行,可是日本生產的茶只有綠茶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日本旅遊,在日本喝過他們本地的茶。在之前,去日本或許很難,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事。趁著節假日,帶著行李包就去了,很是方便。其實麼,日本茶就是指產自日本的茶葉,據相關材料記載,日本出產的茶葉超過九成都是綠茶。
  • 六和茶道茶導引分享會第二期回顧
    第二天開始感冒,一個星期之後感冒痊癒,疲乏感也消失了,難道茶也可以有藥用嗎?讓我非常不解,但是卻點起了我內心好奇的小火苗。 今天來參加清音老師的茶道分享會,同時跟不相識的人在同一個場域去品茶,感覺更加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