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香日本煎茶道國內首次【習茶課】與【松楓茶會】回顧

2021-02-17 蘇州本色美術館

▲ 回香老師與長骨老師本色煎茶道茶會

      

    回香老師日本煎茶道國內首次習茶課與松楓茶會已經圓滿完成,大家的努力,認真的付出著實讓人感動,學員茶課的學習,茶會的準備,回香老師的悉心教導,才使得三場煎茶道茶會完美的呈現在大家面前。我們體會的不只是茶的芬芳和樂趣,更重要的是煎茶道精髓,領會和諧、滿懷誠意。一招一式,一站一跪,舉手抬足,每個細節透著回香老師煎茶道文化和知識的傳授,透著大家堅持不懈追求完美的精神,透著「和、敬、清、寂」的茶道精髓,通過煎茶道來感受交心及禮儀的重要性。通過煎茶道的學習追求自由,自然和美的境界!

學生習茶風採

學生習茶

晚間習茶練習

    茶道除了準備茶和點心,一切按固有的規矩行事,茶道的精神還延伸到茶室茶席的布置,茶席的構成以及茶具的形狀、顏色相互調和時,帶來真正的和諧和美感。步驟繁瑣而規程,茶具要擦得乾淨,動作要規範,靈動而準確到位,儀式感油然而生,行禮、坐下、點炭、焚香、煮水、點茶、獻茶,每一個步驟缺一不可,嚴謹規範,遵守這樣的禮節,是對客人的尊重,更是對茶道敬仰,找到自我,心懷謙虛,通過茶道實現高尚的人格和精神境界。

松楓茶會

▲ 松楓茶會回香老師和學生們的預演花絮 

後臺準備工作

茶菓子:

    六花工作室的凌琳老師為這次【松楓茶會】準備的茶菓。象徵松針的千筋紋上,飄著帶露的層染秋楓。三層口味依次是小倉、甘露慄白豆、極淡的抹茶,美到極致,回味無窮!

準備茶果

尺八演奏 | 長骨

長骨老師的尺八演奏悠揚婉轉使得茶會更具清雅韻味,沉醉其中。

     「悟現象之理為無我」,這並非一朝一夕的事,通過煎茶道體驗得到這樣的精神。不僅品茗還能怡心,修身養性,最終的圓滿才能體味人生真諦。

     感恩一切,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帶來感動,回香日本煎茶道習茶課和松楓茶會已經準備了第二期,本色未來還有更多美好呈現給大家!

花絮

清海嘉賓席

▲  攝影師 |  張偉(遠 山 影 像)

相關文章 |  日本煎茶道【習茶課】與【松楓茶會】 |   回香老師本色專場第二期

【松楓茶會】第二期


時       間 |   11月14日(周三)下午

流       程 |   15:00-15:40   茶會實演(第一場)

                   15:40-16:00   分享時間

                   16:20-17:00   茶會實演(第二場)

                   17:00-17:20   分享時間

地       點 |   本色美術館三樓華雨堂

席       位 |   每場限20人

票       價 |   60元/人 (酌收茶水費,學員免費)

預約須知 |   預約茶會以交費為準,按預約先後順序,約滿為止,預約場次需明確,請添加本色客服諮詢確認。

購票方式 

長按掃描二維碼

即可購票

    請在微店購買,不接受現場購票名額有限,儘早報名。一經售票,不予退款。生成訂單號,所生成的都是電子票,不郵寄,敬請諒解,憑購票二維碼入場。

特別提醒 

1. 學生要求穿寬鬆衣服,白色棉襪,不可以配戴首飾和噴塗香水,不可以化濃妝。

2. 預約體驗茶會不得遲到,不得缺席,請提前半小時到場。

3. 預約場次需明確,滿額為止。

諮詢掃碼進入

本色官方客服

資料發送客服

住宿推薦

1、蘇州本色美術館藝術家公寓(需提前預訂)

預訂電話:0512-65968890

地址: 吳中區通達路219號蘇州本色美術館

【蘇州本色藝術公寓】

預定客服

地       址|蘇州本色美術館-蘇州市吳中區通達路219號

交通信息| 地鐵2號線至郭巷站4號口,向北步行500米至紅綠燈左轉。或乘坐501、515路公交郭巷大橋南下,步行6分鐘即可達到。

諮詢熱線|0512-65968890 

客服電話 | 18913506872

相關焦點

  • 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到底什麼關係?是否日本茶道抄襲了中國茶禮?
    在明清之際,煎茶傳入日本,套用了抹茶道而產生出所謂的煎茶道,但由於煎茶道沒有獨立性,它是不被納入茶道的。所以日本的抹茶道並非是在中國形成之後傳入日本的,而是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發展過程,抹茶從唐朝傳入日本,到明中期形成抹茶道,中間經歷了七八百年的時間,足夠形成一種獨特的文化了。
  • 日本文化|日式茶道的十種茶具
    茶道在日本是一項綜合性的藝術,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展出來的抹茶道。除了飲茶時的行為禮儀之外,茶道的藝術還延伸到茶室的邊邊角角。茶室中各種茶具,不僅為茶道愛好者所愛,在收藏家眼裡也是炙手可熱的寶貝。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在日本茶室裡的,十種常見的茶具。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
    中國茶道「茶道」一詞最初在唐代詩僧皎然的詩作《飲茶歌.誚崔石使君》中首次出現,在此詩中他將品茶過程歸納為三個層次:「一飲滌昏寐,情思郎爽滿天地。二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最高層次便是真正的品茶悟道,達此境界自然一切煩惱愁苦都煙消雲散,心中不留芥蒂。皎然在詩中將這一境界概括為「茶道」。
  • 靜心茶話:日本茶道歷史文化與變遷(江戶時代的茶道)
    日本的茶道來自於中國,但是又經過日本自己本土的發展,變成了日本獨特的茶道文化,那麼他的歷史變遷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前面已經說過了。靜心茶話:日本茶道歷史的時代變遷(一)靜心茶話:日本茶道的歷史變遷(二)我們今天說一下第三章,江戶時代的茶道
  • 異域文旅:漫說日本茶道文化
    提起日本的茶道一般來說特指的是日本的抹茶道,其實日本的茶道分為兩種一種為抹茶,一種為煎茶,但是在日本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廣為流行的是儀式嚴格的抹茶道,而相對來說更為自由隨性的煎茶道則很少為人所知,大概就像正統與非主流的關係吧。
  • 靜心茶話:日本茶道的歷史和變化(明治時期到現在茶道)
    日本的茶道,可以說源頭就在我們中國,特別是在中國的宋朝傳了過去,但是由於日本戰國時代的推廣和普及,道了江戶時代的幕府,日本的茶道基本成型,並且定局。不過到了明治維新的時期,茶道有了新的變化.如果想要知道日本的茶道發展,可以看會前面幾章。
  • 六和茶道茶導引分享會第二期回顧
    第二天開始感冒,一個星期之後感冒痊癒,疲乏感也消失了,難道茶也可以有藥用嗎?讓我非常不解,但是卻點起了我內心好奇的小火苗。 今天來參加清音老師的茶道分享會,同時跟不相識的人在同一個場域去品茶,感覺更加微妙。
  • 日本茶道盛行,可是日本生產的茶只有綠茶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日本旅遊,在日本喝過他們本地的茶。在之前,去日本或許很難,但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事。趁著節假日,帶著行李包就去了,很是方便。其實麼,日本茶就是指產自日本的茶葉,據相關材料記載,日本出產的茶葉超過九成都是綠茶。
  • 茶道與茶文化解析:茶詩詞
    春酲病酒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湖州貢焙新茶 (唐·張文規)鳳輦尋春半醉回,仙娥進水御簾開。牡丹花笑金鈿動,傳奏湖州紫筍來。《與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唐·劉言史)粉細越筍芽,野煎寒溪濱。恐乖靈草性,觸事皆手親。敲石取鮮火,撇泉避腥鱗。熒熒爨風鐺,拾得墜巢薪。潔色既爽別,浮氳亦殷勤。以茲委曲靜,求得正味真。
  • 日本茶道的七大美學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禪宗的「無」,所以,茶道的簡素,就是「無」的表現之一。茶室的建築簡單、純樸、寂靜,選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簡瓦搭成,詮釋了一種脫離於寺院的俗世修心養性之願望。進入茶庭和茶室,舉目所見,沒有絢爛只有素雅,這種簡單的素美的深處,蘊藏著枯淡的清寂之美。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史上空前流行茶會的時代。據說茶道成立在室町幕府後期,由村田珠光創始。後來村田珠光的茶道由大商人武野紹鷗繼承,最後由千利休完成了現代茶道的雛形,這使得原本只在天皇家及公家內部流行的茶道徹底普及。在早期,只有享受風流的戰國大名喜歡開茶會,一直要到織田信長將茶會利用在政治上後,才真正開始大為流行。在信長政權之下,開茶會是需要批准的,所以,能獲準開茶會是非常榮譽的事情,被織田信長麾下認為是一種極高的賞賜。
  • 裡千家|日本茶道最大流派:一杯茶裡的和平
    「如果綠色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了的話那會是什麼樣子?當你看到綠色的茶裝在茶碗裡的時候,人類與自然融為了一體。我們的祖先十分重視這種理念。千利休把它傳承給我們,教導我們要珍惜這一點。」僧人榮西最早將茶種帶到日本,讓日本人愛上茶的,也是僧人。南宋初年,榮西兩次來到中國,學習禪茶文化,帶回茶種後,日本才開始大規模種植茶樹。榮西也因此被奉為茶祖。而日本茶道,也從此被刻上「宋」的烙印。伴隨宋朝的結束,中日交流逐漸減少,兩國的茶文化也開始沿著不同的方向各自發展。
  • 『 日本茶道文化的七大美 』
    日本茶道是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趙州從諗禪師曾經以「吃茶去」來接引學人;後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展出來的抹茶道。
  • 風雅的行進——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掛軸:黃檗木庵 瑣碎抱枝啼 盛物:大壽佳色會有人說,從我們中國傳過去的,拿回來不就好了嗎,為什麼要嚴格按照家元制的傳承方式,去學習,並在中國教日本煎茶道?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茶券偕樂之間的香煎席,是茶會開始前半正式的飲茶,一般會用梅花、櫻花或者紫蘇茶待客,客人遠道而來,風塵僕僕,所以在正式茶會開始前,以一道帶鹽味的香煎茶為客人解渴,整理精神,進入正式的茶會體驗
  • 各國茶道
    日本茶道和其他東 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後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       現代的茶道,由主人準備茶與點心(和果子)招待客人,而主人與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規矩與步驟行事。
  • 日式茶文化交流 ASUKA SEICHA飛鳥製茶帶你感受日本茶道
    中國乃是茶的故鄉,對茶之一道研究頗深。而日本作為我國隔海相望、一衣帶水的鄰邦,自古以來就在多個領域與中國有著頻繁的往來與交流,茶文化方面自然也不例外。因此,脫胎於中國茶文化的日式茶道,在結合了日本當地的地理環境、人文習俗等,漸漸發展出了不一樣的風貌,讓茶文化中又多了一種分支。
  • 傲慢與謙卑的對抗:日本茶道文化裡折射出的日本民族矛盾性格
    日本茶道雖來源於中國,受中華文化影響頗深,但與中國茶文化卻出現了十分不同的樣貌。在日本文化中,茶道藝術具有很高的地位。日本的茶道在演變的過程中,逐漸變成具有日本民族精神的綜合性文化體系。一、茶文化在中國形成,通過佛教傳入日本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日本茶道發展的起源地。
  • 日本茶道文化
    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論從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見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對稱,有的是釉沒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還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掛軸等茶道美術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齊劃一的感覺,多是參差不齊。這種帶有缺陷的美,卻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認為,缺陷的美,是一種奇數單一的美。就如中國書法中的行草,行雲流水間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獨自擁有一種看似不整齊規範的奇美。
  • 中韓茶文化:透過《茶經》,聊聊中韓之間的茶道文化交流
    茶,在國內最早是作為一種藥物來服用的,陸羽在《茶經》中記載,茶起源於神農時代,《神農·食經》中有記載:「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悅志」。但陸羽尊為茶聖,為了推廣茶道文化,用上古時期的名人來作為宣傳也並無不可。實際上從有考究的史書中追溯出,茶的傳播在秦朝。
  • 浮雲堂·日本裡千家茶道體驗課
    道        茶文化自唐傳入日本,歷經歲月的洗禮,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茶道文化 。然而將此心性再加以提煉,就是所為的「茶の味」,也就是茶道的精神。隱藏在茶道具中間的藝術性,以及種種布置,擺設以及茶之湯,果子等,仿如帶有生命力的纖細感,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的精神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