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雅的行進——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2021-02-21 復興虛構公園


小笠原流煎茶道茶會用禮扇、膝袱紗、懷紙、果子刀、數寄屋袋

按照日本藝道學習的傳統,進行周稽古(即一周一次到老師那裡學習),與一次為紀念流派成立100周年而舉行的大型茶會,之前相隔多遠的距離?這是啟程去參加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時,帶著的問題。

想要知道答案。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盛物:天仙之壽

跟日本老師學習時,過度的提問並不被提倡,他們引導弟子在規範的日復一日的稽古中,自己慢慢體悟其中的精髓。

什麼都是慢慢的,還會要求你「更慢一點」,一開始,對於來自中國的弟子而言是有點不可思議的。

但是拿到教授證書,有了三年教授茶道的經歷,開始慢慢明白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是要慢一點,那麼快,一下子就錯過了,慢下來,才能真正開始。

所以,開始課程前,要提早來到茶室,打掃,插花,掛軸,點炭,門打開一條縫,茶爐上的湯沸冒出白色的水煙,學生進來。

行禮,開始。

介紹今天的學習內容,茶與掛軸的寓意,不老長春的花材是什麼,尋隱者不遇為什麼在當下是特別適合煎茶室的掛軸內容——我們要尋找的東西就在茶湯之中,但是能夠泡出一碗好喝的茶,離這一步,我們也許還差100年的步伐。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盛物:仙姿鶴操

也查了一下歷史,想看看1916年的中國與日本,都發生了什麼?

 

民國五年年初,袁世凱復闢,83天後,宣布退位。日本,是大正五年,明治維新以來的二院鬥爭達到白熱化程度,受明治重臣山縣有朋推薦,陸軍元帥內正毅上臺組建超然內閣,除海軍大臣外,全部內客成員都是山縣派的官僚或軍人——這位海軍大臣加藤友三郎與當時的小笠原禮道掌門人小笠原長生子爵,同為日本明治重臣仁禮景範的弟子。

大正初期是一個思想混亂的年代,小笠原流初代家元諸泉佑道,遵從小笠原家族元老們的倡導,在1906年,以茶道的精神革命為主旨創立了小笠原流煎茶道,傳授傳統的禮儀做法與現代的精神相融合的點茶法。

這就是至今延續了百年,給我們中國學生帶回了明時文化與風雅記憶的煎茶流派的創始。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掛軸:黃檗木庵 瑣碎抱枝啼 盛物:大壽佳色

會有人說,從我們中國傳過去的,拿回來不就好了嗎,為什麼要嚴格按照家元制的傳承方式,去學習,並在中國教日本煎茶道?

這也是參加這次100周年茶會想要探索與分享的問題。

記得很多年前,看到有人請教彼此尚末開始煎茶道教學的周秀豔教授:已經通曉中日茶文化,為什麼不開班授課?秀豔回答:無門無派,怎麼教?

當時覺得不愧是學習煎茶之人,自有一股凜冽的清正明秀之氣。

也指出了當時直至當下「文化復興」的風潮中亂象叢生的癥結,到底什麼在支撐那些除了院牆外內裡空無一物的門庭。

因為是紛亂的年代,我們所面臨的困境與百年前日本並沒有什麼不同。

學什麼?怎麼學?教什麼?怎麼教?

都需要探索,去尋求答案。

 

要去學習,去觀察,去體驗。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生田之間 杭州棚雅點前

掛軸:古黃檗悲昇猊下 禪茶一味 結界:花屏風

從一年之前就已經確認參加茶會,我們只是作為其中的一小分子,在時間的流逝中,遙遠的體會著種種一場大茶會準備的嚴謹與不易。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小笠原秀道家元歡迎來自中國的弟子們

直至最後一刻,到會人員依然出現了各種變數,包括,在茶會開始之前不久,鳥取地區發生了6.4級的地震,災情影響了數十位受災地區同門的到會。

 

中國同門到達神戶茶會會場那天,家元總部與各支部的志願人員已經將可以招待近六百多位客人所需的茶會道具、禮品、點心、花材運到茶會地點的酒店;所有已經報導的人員領取茶會介紹資料,儘快了解第二天一整天慶祝茶會的日程安排,拿到屬於自己的號碼牌,清楚自己將參加的茶席的所在位置。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水屋的準備

茶席的配列準備一直忙碌到深夜;有擔當職責的同門開始進行彩排;水屋中全程在支持著來自中國的同門的,是經驗豐富的日本前輩們。

 

每個進入了煎茶會所創造的這個美個的時光圈的參加者,都需要用一小段專心的時間了解茶會的安排,然後確定自己可以品茶的茶席,並且選定想要「立見」(因為客人過多,無法照顧到每個客人都能入席品茶,但是照顧到大家有非常殷切的想學習的心,所以安排發放立見券,供觀摩用)」的茶席,之後,就可以安心的到拿著每人都有的「香煎席」茶券,去品味一道香煎茶。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茶券

偕樂之間的香煎席,是茶會開始前半正式的飲茶,一般會用梅花、櫻花或者紫蘇茶待客,客人遠道而來,風塵僕僕,所以在正式茶會開始前,以一道帶鹽味的香煎茶為客人解渴,整理精神,進入正式的茶會體驗。

 


香煎席一側布置了文房席,展示家元所珍藏的文房書畫

這是煎茶道文人趣味的雅賞部分,在學習日本煎茶道的流變歷史中的那些名字:隱元隆崎禪師、木庵禪師、賣茶翁高遊外、富岡鐵齋的書、畫作品,安靜的出現在我們的面前,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弟子翟秀明之前赴日研修時贈送給家元的徐渭《煎茶七類》拓本。家元得到此書,不僅鄭重裝裱,還把它作為100周年茶會文房展示非常重要的展品,其中師徒間一種心意的相應,也是煎茶精神在中日兩邦間傳去復傳來的一種映證。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中國同門擔當水屋童子的準備

生田之間的杭州棚點前席,是由小笠原流煎茶道中國總支部長黃秀偉教授、北京支部長周秀豔教授作為點茶人,諸多來自中國的同門擔任童子的茶席,我在秀偉教授一席擔當第一童子。

擔任本席後見的小煎原流煎茶道中國同門會會長劉一平先生,對出席的近五十名日本前輩與客人們,介紹了小笠原流煎茶道現任家元小笠原秀道老師,與他的夫人,副家元小笠原秀玲老師,稟持的是讓煎茶道回到源起地的中國的信念,到中國傳授煎茶道,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堅持講習會的繼續,並鼓勵中國學生學習。到現在,中國學生中已經獲得教授資格的已經有近二十位。而二場杭州棚雅點前的茶湯,代表著中國學生們對於家元和副家元二十年風雨不改赴中國傳道的禮敬。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布引之間 瓢棚點前結界 楓橋夜泊

在這場茶席的行進中,作為第一童子擔當,在緊張但有序中,找到了來時所思想問題的答案:家元與副家元一直支持中國教授們以日本傳統文化傳習中周稽古的方式進行煎茶道的教學。一周復一周,每次練習都以作一場茶會的嚴謹太度進行教學與練習,這樣學,也這樣教。這種在平時日積月累、嚴格而有序的學習方式,最後就會成為一種力量,支持你在應對各種不同的場合時都能自如——這也是煎茶道的魅力所在。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北野之間 瓢棚點前 逆勝手 結界 列子·楊朱 可在樂生,可在逸身,故善樂生者不窶,善逸身者不殖——意味真是深長的一段話,被很多中國人遺忘或者並不曾聽說過,如何進退有度、快樂生活,這是二千年前的聖賢給的答案。

通過不懈的練習,禮儀和動作規範會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禮的源頭,是尊重之意。最後你為之所做的任何事,都不是表演。從揖扇行禮,左腳踏入我們堅信有神靈所在的空間開始,如果沒有被文明的利劍所刺中的感覺,那只是我心中的禮還沒有聚煉為刃。

 




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 瓢棚點前 本勝手與逆勝手

我作為正式客人所參加的茶席,是偕樂之間由山陰總支部擔當的比翼棚香羽立禮點前。之後又作為立見客人觀摩了北野之間的瓢棚逆勝手。兩位點茶人從相反的位置進入茶席,同樣的棚飾,茶席的行進卻如同彼此在鏡中照片一般,左右相應,這一席茶雖然我沒有茶喝,卻在立見位上看得心醉神迷。葛兆光教授在《想像異域》一書中說,鏡子上需要一層不透明的黑膜才能映照圖像,文化之間的相互比較,也需要彼此不同的差異才能對照和比較,這樣一場茶會的行進,在異域的風雅映身中,照見了我們曾經的文明。

 


小笠原流煎茶道第五代家元小笠原秀道,披露了家元席,行特為百年紀念之新點前——瓢簞棚

 

每一場結束都是另一場開始。沒有偶然,喜歡這樣的時刻,便想與人分享的心意是因,學到提儀軌,拿到的證書,喝到的茶,看到的一切,成為果。簡單之中,還是有必不可缺的複雜東西存在。有一首詩寫道:「下去的時候看到了,來的時候沒有看見的花。」——有人專程前來,與你分享發現了一朵來時沒有看見的花的逸致,是無論在怎樣的時間河流中,都不會被衝散的閒情。這就是煎茶,無論是一堂課,還是百年間我們唯獨趕上的這一次的盛會。



參加小笠原流煎茶道創流百周年記念祝賀會茶會的中國同門眾

 我們一起,下去的時候看到了,上來時沒有看見的花——

 

相關焦點

  • 一場隆冬臘月裡風雅和煦的款待 ----小記小笠原流「臘月款冬 煎茶清敘」迎新茶會
    一場隆冬臘月裡風雅和煦的款待          ----小記小笠原流「臘月款冬 煎茶清敘」迎新茶會
  • 日本茶道的茶會過程詳解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可查看此文)想必大家應該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了,那麼本期將逐一介紹日本茶道茶會的過程。在此前,也許我們先讀一段日本茶道大師千玄室對茶道禮儀的看法,會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茶道的過程和意義所在。「日本茶道與中國人的喝茶非常不同,講究茶不是拿過來就可以隨便喝的,它要有一定的規則程序,就像搞體育活動一樣,也需要有個規則,並且必須遵照規則來進行這項喝茶活動。
  • 愛爾蘭前總 理伯蒂·埃亨(Bertie Ahern)出席行家茶道愛爾蘭國際茶會
    行家茶道研究會第36次國際茶會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愛爾蘭前總 理伯蒂·埃亨(Bertie Ahern)及愛爾蘭都柏林大學孔子學院院長王黎明先生參加了本次茶會,並與行家茶道研究會會長何在彬先生共同探討了茶道新文明話題。
  • 孫機:中國茶文化與日本茶道
    榮西之後,飲茶在日本逐漸興盛,起初在禪院中流行,後來日本的公家和武家都欣賞飲茶之趣,在日本興起了舉辦茶會的風氣。根據《吃茶往來》(約為日本南北朝晚期或室町初期的著作)所記,當時高級武士修建了講究的茶亭,在這裡舉辦茶會。點茶獻客之後,要玩一種叫「四種十服茶」的賭賽遊戲,它有點像我國那種比茶味、比茶品的鬥茶。
  • 最遙遠的東京——日本唯一的海外屬地小笠原群島是什麼樣的?
    但西班牙人發現的部分實際上是硫磺島,並不是小笠原群島的核心部分。但根據日本人的說法,1593年(日本天正20年),信濃地區的氏族小笠原氏也發現了這裡,並以自己的姓氏命名此群島。不過這一說法是到18世紀之後才被小笠原氏的後輩提出來的,並沒有原始史料,所以存疑。
  • 細嗅茶香丨青松號·大風雅集乘風而來
    大風雅集,是和其坊與和厚堂旗下媒體茗邊頭條共創的茶會品牌,與以往的主題茶會不同,大風雅集更具溫爾風雅之氣,在極具儀式感的場景中主客共為一杯佳茗而沉醉。延續至今的中華茶文化意為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聯、茶書、茶具、茶畫、茶學、茶故事、茶藝等等。
  • 「萬聖節茶會」溫暖秋日京城
    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袁蒙)浴衣、茶席、和果子……10月31日下午,茶人胖蟬與和果子職人嘉絲在MUJI HOTEL BEIJING(無印良品酒店北京)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萬聖節茶會」。正統的茶道講座配上可愛的萬聖節和果子,也為北京寒冷的深秋帶來了一絲細膩與溫暖。
  • 日本唯一的「白人民族」,小笠原群島的歐美系島民是怎麼回事?
    這還真不一樣,「歐美系島民」指的並不是一般的歐美移民,而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族群——小笠原群島居民!小笠原群島的位置小笠原群島是什麼地方?這個島嶼距離亞洲大陸非常遠,而且面積也不大,就100平方公裡左右,現在是歸屬日本的,是日本領土最東端,在行政區劃上歸屬東京。
  • 日本茶道和中國茶道到底什麼關係?是否日本茶道抄襲了中國茶禮?
    嵯峨天皇喝茶也不能自個一個人喝啊,會招集當時留過學的高僧,舉行茶會,一邊品茶一邊討論,而最澄、空海、永忠都是嵯峨天皇的座上客。每次茶會,他們都會留下記錄和茶詩,這些記錄和茶詩傳播出去,在貴族中就漸漸興起飲茶的風氣,時稱「弘仁茶風」(弘仁是嵯峨天皇的年號)。
  • 中國為什麼沒有日式茶道?
    形成了抹茶道和煎茶道的一系列東西,這些是岡倉天心的一個觀念。 他還有個立場,他認為日本的茶道和英國的下午茶很相仿,先生和女士們的下午茶很優雅,我們的茶道也很優雅。 我前段時間談到一個觀點,中國茶東漸,在日本形成了茶道,他被視為宋代文明的遺留,茶西傳後,就形成了英國的下午茶。下一講,我講麥克法蘭的《茶葉帝國》,會專門講下午茶。
  • 回香日本煎茶道國內首次【習茶課】與【松楓茶會】回顧
    回香老師日本煎茶道國內首次習茶課與松楓茶會已經圓滿完成,大家的努力,認真的付出著實讓人感動,學員茶課的學習,茶會的準備,回香老師的悉心教導,才使得三場煎茶道茶會完美的呈現在大家面前。我們體會的不只是茶的芬芳和樂趣,更重要的是煎茶道精髓,領會和諧、滿懷誠意。一招一式,一站一跪,舉手抬足,每個細節透著回香老師煎茶道文化和知識的傳授,透著大家堅持不懈追求完美的精神,透著「和、敬、清、寂」的茶道精髓,通過煎茶道來感受交心及禮儀的重要性。通過煎茶道的學習追求自由,自然和美的境界!學生習茶風採學生習茶
  • 節令茶會|「水凝霜、夜漸涼」霜降茶會
    如果邪風入侵,往往會讓人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還會引起咽炎、氣管炎、面部神經麻痺等。此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不宜露膝、露胳膊,要特別注意保護自己的雙腳。喝熱茶是保暖不錯的選擇,紅茶屬溫熱性質,能夠暖胃驅寒,可養人體陽氣,而且湯色胭紅,能給人以溫暖的感覺。
  • 日本文化|日式茶道的十種茶具
    現在的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與煎茶道兩種,但茶道一詞所指的是較早發展出來的抹茶道。除了飲茶時的行為禮儀之外,茶道的藝術還延伸到茶室的邊邊角角。茶室中各種茶具,不僅為茶道愛好者所愛,在收藏家眼裡也是炙手可熱的寶貝。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在日本茶室裡的,十種常見的茶具。
  • 日本茶道體驗:一期一會,喝一碗一生一次的抹茶
    而說到要體驗日本文化的話,小編認為最不該錯過的大概就是來一場日本茶道體驗,喝一碗只為你一人而沏的茶。▋日本茶道小知識作為日本傳統文化之一的日本茶道經過多年的發展分為各種不同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千家」,即表千家、裡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當中又以裡千家最為活躍。
  • 【有聲薦書】蔡榮章著《現代茶道思想》導讀(第77期)
    6 茶道空寂之美7 深談空寂8 茶道藝術家與茶湯作品9 從通俗茶道到純茶道10 茶湯,這件泡茶者的藝術作品11 茶道藝術的本體及其應用12 茶文化裡的美與藝術13 無我茶會表現的茶道藝術14 從泡茶師到茶道藝術家15 茶道裡的藝術內涵第二篇 茶道流派1 論茶道的規格性與風格差異
  • 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戰國大名痴迷茶道,交出茶具謀反可活命?日本戰國時代是日本史上空前流行茶會的時代。據說茶道成立在室町幕府後期,由村田珠光創始。後來村田珠光的茶道由大商人武野紹鷗繼承,最後由千利休完成了現代茶道的雛形,這使得原本只在天皇家及公家內部流行的茶道徹底普及。在早期,只有享受風流的戰國大名喜歡開茶會,一直要到織田信長將茶會利用在政治上後,才真正開始大為流行。在信長政權之下,開茶會是需要批准的,所以,能獲準開茶會是非常榮譽的事情,被織田信長麾下認為是一種極高的賞賜。
  • 名偵探柯南:官方app4周年青山手繪宮野志保壁紙,白大褂小哀絕美
    最近,為了慶祝名偵探柯南官方APP「柯南公式書」四周年,作者青山剛昌老師親自手繪了一張灰原哀(宮野志保)的壁紙賀圖。小哀穿著高領毛衣,外搭經典的白大褂出境,藍寶石一般的大眼睛靈動可愛,小哀手裡的手機屏幕上寫著「公式app四周年」,打卡了四個格子,還剩下21個格子,難不成意味著之後還有21年的打卡紀念?根據青山老師的套路,這暗藏的秘密還真有那麼點意思。
  • 中國四大茶道之雅士茶道,飲茶成為文人雅士一種重要寄託
    在這其中,雅士茶道的誕生無疑與中國茶文化起到了相輔相成的作用。在幾代文人雅士的傳承和發揚之下,雅士茶道已經成為茶道中不可忽視的一個流派,而且成為四大茶道中最為源遠流長和影響最大的一種。在文人雅士看來,喝茶不僅僅只是提神、消食和止渴,而是激發文思和得出感悟的重要手段,也就是飲茶之意在與山水、風月、詩文、名利,飲茶甚至是他們的一種寄託。
  • 品千年茶道,悟智慧人生
    品千年茶道,悟智慧人生。「茶」字筆畫構成是「人在草木之間」。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間,得以氤氳、吸收天地精華,是茶真正的秘密。無論是辦公還是居家,無論身處繁華都市,還是偏遠鄉村,只要一盞清茗在手,人就仿佛驀然身處天然草木之間,身心俱靜寂,天人合一體,自然大道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