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千年茶道,悟智慧人生

2020-12-15 武當陳師行

傳統的中國茶,神奇的東方樹葉。五千年的傳承,散發出閃亮的文化光輝,一浸一泡中,沉澱出歲月特有的韻味。品千年茶道,悟智慧人生。

「茶」字筆畫構成是「人在草木之間」。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間,得以氤氳、吸收天地精華,是茶真正的秘密。無論是辦公還是居家,無論身處繁華都市,還是偏遠鄉村,只要一盞清茗在手,人就仿佛驀然身處天然草木之間,身心俱靜寂,天人合一體,自然大道成。

茶講名,綠茶、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道」妙不可言,「名」亦不可言盡;茶講色,其有翠綠、杏黃、杏紅、橙黃、中國紅、琥珀色、幹紅等豐富多彩,茶言以觀色,以茶論人,以茶識人;茶講溫度,茶溫不同味道亦不同,飲一口回味無窮;茶講味,或香或甜、或苦或澀,或濃烈或柔和,人生百味盡在其中,需要你細品。

中國的茶,從物質到文化,從文化到精神,再從精神穿透靈魂。道教的自然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國的茶全部融入到道法之中,大道無形,道不用解釋,解釋了就一定不是道,所謂「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中國人講「得道」,是從生活中悟出很多道理,得道好比修煉,中國的茶道是崇尚自然、以人為本,讓人性在自然中流淌,使人回歸到恬靜和寧靜。

道家養生講究精、氣、神,重視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統一。茶壺中天地大,茶經沸水加熱,頃刻間能將茶的香和韻發揮到淋漓盡致。從泡茶的起伏之間去讀懂茶、識茶性。一小口啜飲,才會明白一個道理,其實泡茶和待人是一樣的。善待茶,茶會給人一種美的感覺。人生如品茶,品茶如品人生的感覺!

茶之美,不在藝,而在道。飲茶之道,道是飲茶的藝術,「道」是方法、技藝;飲茶修道,道是飲茶的實踐,「道」是道德、真理;飲茶即道,道是飲茶的哲理,「道」是真理、實在、本體、本源講。

茶以修德,茶以修心,茶以修性。每一次品茶,每一飲味道都不同,其味如人生,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心境,甘苦自知,一切終隨茶香飄散,只留各自心裡。尊重每一款茶,無論高低貴賤都有值得欣賞的東西。

千年的茶道,品的是百味人生,悟的是人生智慧。

相關焦點

  • 茶中有禪、人借茶悟,一杯清茶悟人生
    中國人喜歡茶,已越數千年;文人名士飲茶,佳話留齒香。遠的不說,就現代而言,魯迅先生愛喝茶,他說過,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林語堂是茶中高手,熟知茶性,深知茶道。他常說「只要有一隻茶壺,中國人走到哪兒都是快樂的」。如果只把飲茶當作口福之樂,那還沒有真正懂得飲茶之道。茶這個字,拆開的筆畫就是:人在草木間。
  • 了悟推薦 | 與茶仙子共品香茗
    ▼🍃「千年古樹溶壺間,遠訪細問無數山」🍵▼餘秋雨:著名作家、文化學者 「她穿越時間的長廊,與這些古老技藝的守望者相遇,得以窺見茶葉之門後的風景」王衝霄 紀錄片《茶,一片樹葉的故事》總導演 課程分為: 第一季十集:茶歷史、茶起源、茶類製作、健康飲茶推薦、茶席布置(舞臺|居家|辦公)、茶具使用、茶感官、品飲方法、衝泡方法、中國茶藝、茶禮儀、茶會、趣味茶生活、健康飲茶建議、茶與傳統文化等。
  • 經典茶道文化,品味人間的甘醇
    茶道是一種文化、一門藝術、一份美學。品茗之境,在乎於心情、在乎於素養,在現實和理想中、在精神和物質中、在虛幻與空靈中、在健康和修行中。於中式設計茶道會所中,靜坐飲茶,誠意正心,祛除雜念,萬緣放下,聲聞俱息,過影不留,了無一芥。如同隱居山林,達到心清意正,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 中國文化的精髓:書畫茶道,在嫋嫋餘香的韻味中氤氳
    【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琴棋書畫詩香花茶」是人生八雅。這之中,書畫和茶之間的關係更為緊密,一個是國粹,一個是國飲,一壺香茶,一襲書畫,在心領神會的時候,最能喚起美好的知覺。書畫與茶道都需悟入,儘管書畫是視覺藝術,茶是飲品,兩者屬於不同範疇。但是,兩者在形而上的層面上還是存在諸多相通之處。書畫的起承轉合,需要有一個從視覺到心靈的感悟過程,才能較為盡善盡美地把握到其中的旨趣。茗茶的過程,如果只有味蕾和鼻孔在發揮作用,而沒有一種悟入其門的心動,那也很難進入高層次境界。所說的悟,是心悟,更是頓悟。
  • 關於茶道感悟人生句子(喜歡請收藏)
    、規律,所以,中國人不輕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劍有劍道,鏈摔跤搏擊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飲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 茶道,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茶道,品賞茶的美感之道。通過沏、賞、聞、飲、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唐史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這是關於茶道的最早記載,也表明了自唐朝起,茶道被廣泛地推行,風靡一時,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茶聖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
  • 日本茶道之七美
    丨點擊上方「茶文化」關注,與我們品茶品人生丨商務合作: kajie
  • 做茶如做人,茶品即人品!
    做茶如做人,茶品即人品,茶德即人德。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茶,做人好,做茶也會好。人道即茶道,茶道即人道,可為愛護人的生命、關懷人的幸福、尊重人,是為人之道、茶道仁心,既獨立又統一,實屬中和之道、自然之性、清雅之美、名倫之理。
  • 品茗茶之味,悟人生之道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俗世的煩擾,人間滄桑,有真正想過自己最需要的是什麼嗎?古語說:懂茶者,必是「精行儉德之人」。所以,懂茶的人,也懂人生。於茶,我們都會喝,這裡暫且不論茶道。想說的是沏茶的水,即水溫不同,沏出的茶香也會不同。茶在杯盞的浮沉之間,就如同經歷風霜雪雨的人生。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
    人們在品茗的過程中除了對茶的色、香、味、形等感官上的享受外,還上升到心靈的感受,發展為一種精神境界上的追求;與此同時,還伴生著一種哲理上的追求,即在品茗過程中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而有啟迪教化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品茶之道,簡稱為茶道。
  • 悟透人生的精闢語錄,句句富含人生智慧,很適合發朋友圈!
    悟透人生的精闢語錄,句句富含人生智慧,很適合發朋友圈!1:你可以委屈,可以痛哭,但不要讓所有人都看到你的脆弱。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多曲折,終掌握在自己手中。把自己從過去解放出來,前進的唯一方法是別往後看。
  • 禪宗六祖慧能10大經典名言,句句直指人心,了悟人生
    他又說:「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他在這裡明確告訴我們,修禪其實就是修行。我們的人生何嘗不是一場修行呢?怎樣才算是真修行呢?就是「自悟自修自性功德。」禪宗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自性具足的,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和聖人一樣無差別的智慧。為什麼聖人遇到事情總能遊刃有餘很好地處理,我們總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呢?原因是我們的「自性」迷失了。所以說「明心見性」很關鍵。
  • 《大益八式》茶道,將茶藝與茶道區別開來,打造全新職業-茶道師
    《大益八式》解說詞: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看萬千世界。人生百年,宛如浮雲,若非宿緣,豈能相見?此刻,我們彼此的駐足匯成了今天一個人生的交點。 溫杯熱盞(溫杯潔具):將紫砂壺中之水,以順時針方向分別注入品茗杯中,溫潤品杯,壺中剩餘之水傾盡茶洗,水盡收壺。從左至右逐個託起品杯,移至茶洗中,以 「內旋手法」 清洗杯盞,溫杯滌具。
  • 品悟孔子的仁 ——道德講堂五常之「仁」
    藉助於仁,孔子之前數千年和孔子之後數千年的文化血脈得以溝通連接,而沒有中絕斷裂。三、孔子的「仁學」孔子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國思想文化的創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羅萬象,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發展的所有豐富性特徵都可以從孔子那裡找到根源。
  • 日本茶道美學篇-七宗最
    日本茶道認為,缺陷的美,是一種奇數單一的美。就如中國書法中的行草,行雲流水間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獨自擁有一種看似不整齊規範的奇美。茶道追求的脫俗之美,不是簡單地脫離世俗紅塵,不食人間煙火,而是讓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暫的淨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謂的脫俗,不是表象的脫離現實的生存規則,而是令人在真實生活中,自然暢順地融入世道。
  • 茶道歌曲《神話》
    神話  The Tale of God詞 / 行家茶道研究會會長從心中湧出無限的愛與深刻的感激Infinite love and profound gratitude flowing out from the heart生活充滿平凡喜悅Life is full of ordinary joy每一天享受著優美 豐足與恩典Enjoy beauty, abundance and grace everyday智慧之泉無盡地流動著
  • 九氣、九局、九品、九悟、九雅
    書畫 | 收藏 | 人文 | 心賞 | 茶道 | 香道 | 養生 交友重情義,慷慨有人氣; 4.困中善負重,忍辱蓄志氣; 5.處事宜平易,不爭添和氣; 6.對己講原則,堅持守底氣; 7.淡薄且致遠,修身立正氣; 8.居低少卑怯,坦然見骨氣; 9.卓而能合群,品高養浩氣
  • 晨讀丨品味佳茗雅致人生
    人們品茶,悟其道,講其禮,入其情,賦其韻,悅其身。閒暇之時,親友三五成群,聚畫棟之亭,訪雕梁之閣,沏茶一杯,細細品味,靈音俏語,逸興融融。良辰美景,或有絲竹弦管,或有輕歌曼舞。文人墨客相聚,或搦管弄翰,或邀月賦詩。承唐宋之雅也。茶悟道。早見於唐《封氏聞見記》,「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有劉貞亮者,於《飲茶十德》中曰:「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 王陽明智慧:人到中年,生活迷茫時,悟透這3句話,人生豁然開朗
    王陽明智慧:人到中年,生活迷茫時,悟透這3句話,人生豁然開朗。大怒不怒,大喜不喜,可以養心古人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於智者而言,對自己的情緒要有節制,喜怒不形於色。人在憤怒和大喜時,情緒起伏波動很大,容易影響自己的判斷。更有甚者,在極端情緒下,很容易一時激動,做出令自己後悔莫及的行為。
  • 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有著其獨特的美學屬性,共有七大美:缺陷、簡素、枯槁、自然、幽玄、脫俗、靜寂,下面我們來一一解釋這七大美:缺陷之美日本茶道雖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卻倡導面對現實生活的不完美,欣賞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論從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見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對稱,有的是釉沒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還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掛軸等茶道美術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齊劃一的感覺,多是參差不齊。這種帶有缺陷的美,卻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認為,缺陷的美,是一種奇數單一的美。就如中國書法中的行草,行雲流水間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獨自擁有一種看似不整齊規範的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