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女兒雖然才2歲5個月,但自我意識很強,非常有自己的主張。玩一些有難度的玩具喜歡自己研究探索。我如果伸手想幫忙,她會制止,告訴我她要一個人來做。
所以說,孩子都有想要自己來做事的心情,做成一件事會有成就感。如果相信孩子的能力,並在家裡適當規劃一些可以讓孩子獨自完成的事,孩子一定會得到生活的鍛鍊,父母也會輕鬆一些。
前幾天,看到一篇採訪醫生吉田穗波的文章,她作為5個孩子的媽媽,在育兒的同時,還完成了哈佛大學的學業。文章中提到她最想培養孩子哪方面的能力,我本以為她會說英文或者某種技能。沒想到她說最想培養孩子「人間力」。人間力就是充分了解所在的環境,充滿了解周邊的人,和人交往的能力。她說她沒讓孩子上私立學校,而是上公立學校就是為了讓孩子接觸到不同階層的人,讓孩子了解不同家庭背景的人,應該如何相處,體會到社會的各個層面,認識到這個世界是多元化的,學習和不同類型的人交往,以後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生存下去,這就是「人間力」。
我很贊同她的觀點,我以前也想過,要儘早讓孩子了解這個世界的真相,而不是活在父母構建的城堡裡。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可以做到的就是讓孩子力所能及的做事,培養人間力的第一步就是儘量動手做自己的事。
《讓孩子自己動手收》是日本媽媽emi寫的書,她的第一本書《家有兩個孩子的收納術》國內出版了,我在微博上推薦過。今年春節後去東京的阿卡將母嬰店,發現店裡擺了一排她的書。她在日本出了3本書,這本《讓孩子自己動手收》是第二本,第三本是關於照片整理製作的。回國後我就開始找中文版,果然臺灣出了中文版,好不容易收到來po文啦。
EMI有一對5歲的龍鳳胎,家裡大概是80多平米,她和丈夫都要工作。工作和家務都很繁忙,仍然能把家裡管理的井井有條,真是讓人佩服。
EMI認為透過收納物品,可以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決定的能力。育兒收納術的目的不是為了培養擅長收納的孩子,而是希望孩子能夠在玩樂中培養出決策力、創造力以及行動力。
育兒收納術:
和孩子定下規矩。必須決定一個收納玩具的地方,要讓孩子建立起自己的事情這個概念。
首先從玩具收納與準備每天的行頭做起。要讓孩子先從收拾玩具和準備每天的行頭開始建立好習慣,只要打好基礎,孩子自然而然就會幫忙做其他家務。
任何時候都是開始的好時機。 不管孩子多大,開始學習育兒收納術都不晚,不妨從玩具箱開始,和孩子一起挑選想要留下來繼續使用的玩具吧。
他家的格局真的是有些怪,其實我覺得日本很多公寓的格局都不怎麼注重風水。
先來看下EMI家的一天,平時都是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一直到晚上九點孩子就寢為止。
雙胞胎每天早上會從每日行頭置物櫃裡挑選想穿的衣物,家長不需要先考慮天氣問題,而是讓孩子先自己思考要穿什麼衣服。換好衣服後,孩子會倒出媽媽事先分裝在小籃子裡的衣物,動手自己疊衣服。孩子在三歲大的時候,可以先從一條毛巾練起。
如果孩子心情不好,不想要疊衣服,媽媽會說今天我幫你疊衣服吧。EMI家的姿態是,今天是媽媽幫你的忙,而不是平常都是孩子幫忙媽媽做家務。要讓孩子知道媽媽幫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讓孩子自己拿早餐,食物要放在孩子能伸手拿得到的高度。不然孩子們總會說媽媽幫我拿~
雙胞胎出門前會自己從每日行頭置物櫃中拿出自己的背包。這個時候媽媽會預先把電飯鍋和熱水器都設置在晚上六點。
回家後要把鞋擺在紙上畫好的位置裡,外套放在玄關的置物籃裡。
放髒衣服的籃子要擺在低處,這樣孩子可以直接把髒衣服放在籃子裡。媽媽不會幫忙拿浴巾和睡衣,全是孩子自己拿取。
媽媽會和孩子一起準備晚餐,讓孩子自己切香菇和捏漢堡排。等孩子再大一點就會忙於學業,而無暇幫忙做飯了,所以媽媽要珍惜孩子可以幫忙的時光。
餐車要選擇有軲轆的,這樣方便讓孩子自己推,一般都是推到餐桌旁,讓孩子自己吃多少盛多少。
Emi的兒子會在飯後負責收拾餐具,因為可以在飯後喝養樂多,孩子就願意幫忙收拾。擦桌子也是由兒子負責。女兒不願意幫忙洗碗,也不要勉強,只要把家裡規劃成孩子有興趣時就能夠動手做的環境,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
在孩子三歲以後,媽媽做了和託兒所一樣的置物櫃,打造一整套自己來的機制。讓孩子們自己準備應付得來的物品,置物櫃裡的物品要能夠一目了然。
每天都要花三十分鐘認真陪孩子玩遊戲,雖然只是花三十分鐘,成效卻比拖拖拉拉一小時的分心陪伴要好上許多。
玩完的遊戲卡要裝在袋子裡,然後再放在箱子裡。收拾的目的不在於保持環境整潔,而是要灌輸孩子今天物歸原位的話,明天玩起來才方便的觀念。
臨睡前大家一起讀繪本,看完書後關上燈,輪流說出今天發生的好事。例如,大家一起去公園玩得很開心,或者是晚餐吃炸雞塊很開心。
空間規劃原則
準備孩子應付得來的物品數量。
3歲孩子應付得來的物品量就是一個小籃子。如果要讓孩子自己整理衣服,就要把目前常穿的衣服放到較小的抽屜裡,孩子就能自己整理,不要放在又深又大的抽屜裡並且還塞得滿滿的。
凡事都一個動作完成。
託兒所的收納櫃幾乎都沒有裝門,如果取出物品要執行打開門,拿出籃子兩個動作的話,對孩子而言就是看不到玩具、很難拿。通常這也意味著難以收拾,所以孩子玩完後,就會下意識丟下玩具不管。在EMI家,孩子專屬空間裡,沒有擺放任何一個有門的家具。規劃的關鍵就在於儘可能地用最少的工作完成。
隨時隨地都能自由調整的收納。如果一開始購買的家具能夠配合孩子的成長、長期使用的話,不僅可以避免浪費,還能夠讓孩子們看到家長動腦筋、花心思的樣子。能夠彈性利用的開放式方格柜子、沒有隔板的籃子等構造簡單的家具,其實是最好的道具。
孩子的專屬空間超強規劃術
這個時候的孩子還不能自己收納,所以目的是讓孩子看到大人維護環境的英姿。我家也是這樣做的,要當著孩子的面收拾玩具、繪本,讓孩子在一旁觀看,同時要和她說,玩完的玩具要收好,也可以讓孩子幫忙把玩具放在玩具筐裡。
我覺得EMI家有一個非常可取的地方,就是家具的重複使用。我現在也是儘量不要添置新家具用品,要讓孩子看到一件家具有多種用法,這樣對孩子的大腦也是一種開發,孩子也會自己去考慮一件玩具的多種玩法。幼教真的是在生活的細節中。
EMI家的雙胞胎在這個時候已經從大玩具畢業,就連平時玩的積木或樂高的尺寸也都變小了。這個時候就採取一個種類收進一個盒子的收納法。同時在盒子外面貼上照片,讓孩子能夠一看就知道玩具的位置。
5歲的孩子會有很多文具了,摺紙、塗鴉、剪紙等各種小東西都會增加,這個時候用籃子和收納盒是最方便的。
關於孩子的桌子
小孩子很少會老老實實地坐在椅子上長時間使用桌子,所以,添置學習桌的時機不用太早。我家使用的是摺疊桌,這樣比較方便不佔地方,我選的摺疊桌可以升降25釐米,完全可以適應孩子的成長。孩子睡著後,我也喜歡一邊看電視一邊在學習桌上寫日記或用筆電。
關於繪本收納
我個人的經驗是繪本最好買平裝本,不要買精裝本。精裝本真的很佔地方,而且相對於玩具來說,繪本的使用期間是最長的。家裡的繪本會逐漸增多,一定要規劃好繪本的存放位置。豎著擺放是最能收納的,繪本展示架可以收納的繪本太少了,而且架子上有很大的縫隙,只能收納精裝書,平裝書會掉下去。
一類一盒的玩具收納法
好搬動,孩子能夠把整個盒子搬到喜歡的遊戲地點去。
即好玩又好收拾。收納盒沒有任何門或蓋子。孩子不需要做多餘的動作,一眼就能看清玩具放置處。
還可以發展遊戲方式。一類玩具放在一個收納盒裡,把類似的玩具收納到同一個盒子裡,孩子就會認為這些玩具都是同一種玩具。舉例來說,會同時利用樂高與積木來蓋房子,發展出更多元的遊戲方式。
隨便收拾就搞定。
每日行頭櫃裡集中收納孩子平常上託兒所所需要的行頭與物品。平日的衣服與內衣褲、背包也一起收在這裡。
每日行頭置物櫃挑選原則
選擇適合一物多用的道具。
選擇能夠堆疊的道具
選擇能夠調整高度的道具。
要想讓孩子自己收納,置物櫃的高度一定要配合孩子的身高,不妨站在孩子角度試著確認下,孩子伸長手臂能夠到什麼位置,再來決定要如何收納。
孩子的物品最好都集中在一起。一般人家都是在客廳裡布置出一個空間來。隨著孩子的成長再調整收納內容。
我現在也覺得用簡單的置物架是最方便的。千萬別買放在置物架上一點縫隙都不留的收納盒,收納盒頂端如果離置物架的隔板太緊,孩子的手根本掏不進去,會直接把整個收納盒都拖下來,搞得散落一地。
這種看上去很美的收納櫃不適合孩子,這種收納盒和隔板之間沒有縫隙,孩子不知道裡面放了什麼,只會一下子都拽出來。這種收納方式會增加家長的負擔,所有東西都是由家長來收納,孩子沒辦法自己收玩具。
收納用品一定要買白色或米色的,千萬別買彩色的。收納物品是用來收納放置物品的,不是裝飾品,千萬別買色彩很鮮豔的,要讓收納盒不起眼,融入到家具裡。
每天和孩子玩的時候,我都在思考要如何收納玩具。日本人家裡的玩具都很少,因為他們高度信奉斷舍離,而且日本的圖書館借繪本很方便,商城或兒童中心都能玩到很多玩具,沒有必要購買。但是中國人家裡一般都是很多很多玩具,我再浪費了很多錢後,總結出來的經驗如下:
1.一定要考慮玩具的時效性和玩法的多樣性。隨著孩子的長大,玩的玩具會越來越小。小月齡的時候要玩玩具健身架這種大型佔地的玩具,隨著身體能力的增長和手部精細動作的發展,孩子的玩具會越來越小。所以大型玩具不要添置過多,使用的期限很短。
2. 使用時間最長的玩具,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也會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來說,積木、拼圖等益智類玩具和繪本是最值得投資的,電動玩具和毛絨玩具一定要控制數量。
3.繪本是最適合孩子的,愛看繪本的孩子一定會成長得更全面。繪本最好買平裝本,精裝本佔地方。平裝本可以豎著放露出書脊,精裝本適合放在繪本展示櫃裡。
4.精細玩具適合放在玩具筐裡收納,可以一類一個袋子。這類玩具最不佔地方。
5.拼圖類的玩具有的適合放在原裝的盒子裡保存。有的可以直接放在袋子裡保存。拼查類拼圖不適合放在收納筐裡,可以放在文件盒裡保存。
6.學習桌買可以摺疊和升降的最好。
7.毛絨玩具要少買。
8.小月齡時候玩的多面玩具盒一個就夠。
9.電動玩具少玩,適合孩子的一定是可以動腦動手的。
10.收納要考慮孩子方便自己拿取,簡單的置物架和收納筐是最好的。玩具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要斷舍離,先用家裡有的物品來收納,比如文件夾、文件盒、袋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