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富豪都很相似,一樣的鉑金包,一樣的不開心

2021-02-22 外灘TheBund

超級富豪的浮華生活都很相似

住豪宅、買鉑金包、大Logo的名牌.

然而他們也並不快樂


好萊塢名流和世界各地的富人們,他們揮金如土的奢侈生活到底什麼樣?

全套範思哲家具的豪宅、十幾個愛馬仕手袋、鑲著鑽石的牙齒..

來自美國的攝影師勞倫·格林菲爾德(Lauren Greenfield) 用25年的時間跟拍全球各地的人對金錢、名氣和消費的崇拜。這些照片被出版成一本書叫《財富世代 Generation Wealth 》以及同名紀錄片。

她看過了這個世界上最多的富豪浮誇生活,也揭開了這背後藏著的黑暗面。

「 很多人以為我拍攝的是佔人口1%的少數富人,其實它們是關於來自所有階層的人對財富的渴望。」

佔人口1%的超級富豪奢侈生活

到底什麼樣?

明尼蘇達、米蘭、洛杉磯、上海,杜拜、莫斯科.格林菲爾德拍遍全球富豪的生活,發現富人購買住宅的必要條件,是必須配備商業級專業廚房不鏽鋼廚具和設備。

但大多只是作為擺設而非實用。

Suzanne Rogers的家

加拿大名媛Suzanne Rogers 因為小時候對電影「Chitty Chitty Bang Bang」的迷戀,為自己打造了和電影一模一樣的家。

她認為這樣的陳設就是「優雅的縮影」。

俄羅斯石油大亨的家

年輕的女模特萊奧娜(Llona)出身在一個普通家庭,後來嫁給一位來自俄羅斯石油大亨。

在莫斯科的豪宅裡,萊奧娜正在陪伴4歲的女兒,她穿著設計師為自己定製的毛衣,上面寫著:我是一件奢侈品。


格林菲爾德曾遇到一位莫斯科房地產開發商,他擁有全俄羅斯最好的圖書館和藝術收藏品。但是他並不了解這些藝術和文化,只是通過這些東西掩蓋自己的金錢氣味。

格林菲爾德直言:「作為一個富豪,你可以購買文化和藝術,但是教育、藝術、修養、內涵……這些都是金錢買不到的東西。」

花花公子大廈

花花公子創始人Hugh Hefner在去年剛剛去世。他擁有上千女友,大多是他的兔女郎。

他曾買下一幢建於1927年、擁有29個房間的房子以供自己的兔女郎們玩樂。其特色是帶有內置管風琴的放映室,遊戲室和一個動物園和鳥舍。

中國富豪身上的「西方特色」

薛綺雯在上海的家

2005年,格林菲爾德在上海見到43歲的女富豪薛綺雯。她說:「到了我這個年紀,生活應該簡樸一點。我所有的家具都是範思哲的,上面都有logo,人們一看就知道是這個牌子。能正確叫出奢侈品的名字很重要,我能發出『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但有時直接說『LV』會簡單一點。」

薛綺雯的父親創辦了赫赫有名的四通電纜公司。薛綺雯繼承家業,創辦了一家銷售工業電纜的公司,此後又開了四家。

她是三個高爾夫俱樂部的成員,每個俱樂部花費大約10萬美元加入。格林菲爾德拍下了她在家裡打高爾夫的樣子。

在杭州,億萬富豪黃巧靈則為自己打造了價值一千萬美元,完全仿照白宮的家。他是中國一批新興富豪中的代表,他說:「你在這裡看到的一切就和華盛頓的一模一樣,只不過,現在它是我的了。」

他家裡的牆上掛著美國歷任總統的肖像,放置著價值6萬美元的巴洛克沙發,就連辦公室也是復刻了白宮總統辦公室的位置。不過,所有的物品標籤上都寫著「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

格林菲爾德發現新晉亞洲富豪越來越青睞馬球和帆船等貴族運動。

「當我第一次到中國的時候(21世紀初),每個人都想LV手袋, 不過等我再去時,幾乎每個人都能擁有這些包,所以現在他們讓自己脫穎而出的辦法就是模仿西方貴族的舉止。」格林菲爾德說。

「中國還有禮儀課程,人們花1.6萬美元接受兩周的培訓,學習奢侈品牌的發音,如何吃魚子醬,像西方人那樣用餐。」

哈佛畢業的何佩嶸在北京開設了禮儀學校,教授兩門課程:為期12天、針對已婚女性的女主人課程(10萬元人民幣),以及為期10天、針對未婚女性的淑媛課程(8萬元)。

在她看來:「市面上有數以千計的LV包,可是如果你有一匹配備愛馬仕馬鞍的馬,那會讓你顯得與眾不同。」

富豪們的愛好都很相似

「富人可能和我們毫無相似之處,但是他們彼此之間非常相像的。」

就像女人對愛馬仕鉑金包的熱愛——

「洛杉磯少女、中國女性、俄羅斯社交名流和紐約治療師都知道鉑金包,讓我大為吃驚。」 格林菲爾德說。

在她拍下的照片中,女人無止境地購物追求美麗,男人毫無顧忌地豪賭。在好萊塢的價值觀裡,消費和揮霍就是地位的體現。

Jackie和朋友們在Versace私人開幕派對

2007年,格林菲爾德在好萊塢的比弗利山莊見到了傑基·西格爾(Jackie Siegel),她是億萬富翁大衛·西格爾的妻子,每年在購物上開銷百萬美金。

她直言自己在大學的時候就意識到參加選美比賽比在大學讀工程專業更能幫她靠近「美國夢」。她和兩個朋友被拍下了的這幅手拿範思哲提包的照片,被時代周刊選為代表「新鍍金時代」的年度照片之一。

傑基·西格爾和孩子們

在另一張照片中,傑基·西格爾正在聖誕節早上享用魚子醬,孩子們則在拆開她在沃爾瑪為他們買的數十件玩具。

65歲的瑞士出版巨頭和家人在度假

格林菲爾德跟隨許多富人們到他們私密的聚集地,如加勒比聖巴特島、摩納哥或瑞士阿爾卑斯山滑雪勝地等。這些地方往往是不收信用卡,顧客必須攜帶大量現金。

一般富人們會乘坐私人飛機或遊艇到這些地方消費,這些人揮金如土。

美國導演Brett Ratner和朋友在度假

圖中就是美國導演Brett Ratner和Def Jam唱片公司創始人Russell Simmons在法屬西印度St. Barts島上旅遊,他們將自己的白金卡貼在自己的額頭。

帕克在拉斯維加斯玩擲骰子

在拍下照片的一分鐘內,帕克損失了10,000美元。

歌手萊爾·喬恩和他5萬美元的鑽石牙套

辦派對也是名流富豪最愛的休閒方式。

2014年在莫斯科工會圓柱大廳,正在舉行關於「芭蕾舞舞會」的主題活動,大家都穿著華服跳著精心設計的舞蹈。

蒙特卡洛舉行摩納哥大獎賽,2013年

而另一張圖中,當時威士忌製造商尊尼獲加在該品牌157英尺長的遊艇上舉辦宴會,一位女服務生正在清理地面上的汙漬。

「錢毀了我認識的很多小孩,包括我」

富人對財富的貪婪和攀比也照應在他們的孩子身上。一個 13 歲的男孩 Adam 曾對她說:「錢毀了我認識的很多小孩,也毀了我。我戴勞力士手錶上學,穿兩千美元的鞋子,我認識擁有一片足球場和室內籃球場的人,但他爸爸馬上要進監獄了。

加州卡爾弗城的幾名高中生乘坐豪華轎車前往參加畢業舞會

她接觸的許多孩子中有許多是好萊塢明星或電影製片人的子女,他們的父母非常富裕而且很忙。

這些學生都非常有錢,開著名車上學,並相互攀比。這些孩子都希望快速長大,不希望被其他人視為孩子。

18歲的米佳諾在貝弗利山莊高中被評選為身材最佳,與朋友一起逃課去參加年度高年級沙灘日活動


1997年,這張照片作為格林菲爾德題為《急速成長》(Fast Forward)的攝影展圖錄封面照受到關注,然而21年之後,該作品又出現她《財富世代》的大型回顧展中。

因為即使這麼多年過去,對於財富奢侈的追求仍是一個循環。富人的孩子們在父母的價值觀下長大,又將成為另一個父母的翻版。攀比、炫富成了他們生活的中心。

格林菲爾德鏡頭下,穿著華服像個小大人一樣的孩子們不在少數。


也許很多人會羨慕從小含著金湯匙長大的富人家的孩子,然而在格林菲爾德的照片裡,她們其實過得也並不那麼舒心。

一個13歲的男孩告訴格林菲爾德,這些錢讓他失去了朋友,父母總是將他獨立的培養,參加私人家教,參加一個人的夏令營。

18歲的林賽剛做完鼻子整形手術三天

除了對奢侈品的崇尚,追求極致美貌也讓整容在富豪孩子間成風。

格林菲爾德在泳池派對上拍到的一位馬裡布少女林賽剛做完鼻子整形手術三天,她說,「我有10個要好的朋友,其中有六個人都整容了。」

沒有錢的人,也得先裝成富人

    

除了富人間的攀比,許多沒有足夠錢財的人借錢也要模仿富人的生活方式。

「在成功之前,先裝成富人(Fake it before you make it)」成了最流行的口號。

就如圖中21歲的克裡斯蒂娜,她是一位藥劑師。然而她為了自己的婚禮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僱傭了6匹白色的馬匹和專門的車夫 ,打造了一個"灰姑娘"般的童話婚禮。

甚至許多女孩為了幾千元去做脫衣舞娘的照片。

在格林菲爾德看來,雖然男性和女性都容易被無盡的物質欲望奴役,女人的社會處境導致她們更容易以自己是否受歡迎、是否符合主流審美來判斷自己的價值。

因此,她們不僅渴望商品,還會把自己變成商品。她的系列照片「讓它下雨」(Make It Rain)展現了被物化的女性,比如夜店裡的脫衣舞女郎,客人往她們身體上拋灑的美元就像雨一樣落下。

「財富不是我的重點

人們的欲望才是」

其實格林菲爾德並非格外反感物質享樂或資本主義。她的拍攝風格就像是紀錄片導演,既不投入個人感情,也不做出評判。

甚至格林菲爾德之所以能拍了這麼多年富豪的生活,很重要的原因是她也曾在洛杉磯一所精英高中讀書。

她的母親是一位法國貴族的後裔,因為父母離異,14歲時,她被送到法國外婆家住過一年,體驗到貴族後裔的傳統生活方式。之後,她被送到好萊塢貝弗利高中上學。這些讓格林菲爾德能了解貧富社區不同生活狀況的經歷,也影響了她後來創作的方向。

從哈佛大學畢業後,她成為了一名職業攝影師,她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委派去拍攝曾經到過的墨西哥村莊。

可當她走過曾經就讀的豪華的私立高中前,看著這些好萊塢的富人和名人的孩子。她意識到要做些什麼,她開始記錄世界各地擁有財富的人,渴望財富的人,還有這些浮華對大家的影響。

這麼一拍就拍了25年,在今年 2018年巴黎PX3攝影獎(Paris Photography Prize)上,格林菲爾德拿到「年度攝影師稱號」。有人誇讚她"正是有了格林菲爾德,才讓這虛華世界有一絲清醒。"

格林菲爾德

拜金時代裡的人追求的是一個無法實現的夢,格林菲爾德的照片給了我們一個機會看到超級富豪的奢華生活。

然而比起令人驚嘆的財富,人們因為對財富的欲望而變得貪婪的樣子才更讓值得人深思。

就像分時度假業大亨戴維·西格爾說的:「錢不會讓你感到幸福,在城市的大多數地方,錢都讓你感到不幸福。」

確實,因為誰會比富豪對金錢有更深的感悟呢?

文 / 編 _ 笑笑

圖片來自網絡

以上內容來自「外灘TheBund」(微信號:the-bund)

歡迎分享,留言交流。轉載請註明出處


合作推廣:

電話:021-52993166

手機:15221044797 

郵箱:withus@bundpic.com 

更多好文推薦:

四個麻省理工男開了家機器人餐廳,米其林星廚坐鎮,吃一頓只要7.5美金

上海鬧市有家孤獨咖啡館,聊天就能免費喝,背後的故事更打動人

演出前的私密30分鐘,他拍下300個演員最脆弱的時刻

高曉松的曉書館爆滿變網紅,我去了現場發現並不全是作秀

她賣了兩套房,帶海歸老公去山裡開民宿,救活一個快消失的南宋小村

砸了10個億、叫板星巴克、湯唯張震代言,這一杯咖啡到底好喝嗎?

英國王室這場婚禮,讓離異、大齡、原生家庭破碎的女性都獲得了勇氣!

30萬菲傭要來內地了,她們會成為中產家庭的剛需嗎?

這個城市的報刊亭消失了,你可能根本不在意

建築系女學霸做蛋糕紅遍社交網絡,她那些高級感的作品,你可以自己做了

- THE END-

長按下圖二維碼關注"外灘TheBund(the-bund)"

相關焦點

  • 想買鉑金包的「顧佳」,全世界有相似焦慮的媽媽們
    一張「靜安區鉑金包媽媽」的劇照刷爆了社交網絡。這是時下熱劇《三十而已》裡的一個橋段。女主角顧佳想打入上海上流社交圈,還沒抬腳就先摔了個大跟頭:聚會上魔都貴婦們一水兒都背鉑金包,導致背香奈兒的顧佳在合影中被直接裁掉。
  • 香港第一女富豪:真正時尚的頂級闊太,從不背愛馬仕鉑金包開始!
    號稱有700個愛馬仕的甘比,因為和香港頂級富豪劉鑾雄結婚,婚後劉鑾雄重新劃分家產,甘比獨得400億,從一小報記者一躍成為香港女首富,人生也堪稱傳奇,跟著大劉以後的甘比,不管穿什麼,標配就是愛馬仕,尤其是愛馬仕的鉑金包,存在感十足,想讓人不注意都難。
  • 最年輕億萬富豪:2歲的女兒會念愛馬仕「鉑金包」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全球最年輕億萬富翁凱莉·詹娜近日稱,自己2歲的女兒剛開始學習說話不久,就已經會念愛馬仕「鉑金包」這個單詞。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26日報導,22歲的凱莉在自己上傳到社交媒體的視頻中,展示了自己裝飾精美的聖誕屋。
  • 電視劇《三十而已》帶火的鉑金包,究竟為啥這麼拉風?
    合照時藏起自己格格不入的包 劇中的女主角顧佳為了幫助自己不成才的丈夫,瀕臨破產的公司拿到救命的訂單,費盡心思的想要打入上海富豪太太們的圈子,
  • 愛馬仕鉑金包名媛都喜歡?什麼尺寸的鉑金包適合你?
    六個字「愛馬仕鉑金包」有一種魔力,讓女人不由自主地張開大嘴。哇,好想要!女人太喜歡鉑金包了。鉑金包太難買了。因為人很賤,你買不到的東西越多,你就越想要。每次說到鉑金包,每個人都最關心在哪裡買以及如何買!在這篇文章中,我想仔細分析一下所有關於鉑金包的問題。
  • 鉑金和白金一樣嗎?
    近幾年,時尚界掀起一股由鉑金首飾引領的白色風尚。無論是見證永不褪色的承諾,還是作為提升時尚度的日常搭配,鉑金都因其天然純淨、稀有珍貴的特徵成為深受消費者歡迎的最佳選擇。然而,面對門類眾多、看似相似的首飾材質,調查發現不少消費者在購買鉑金首飾時常常因為缺乏對鉑金的基本了解,而出現買錯的情況,在選購鉑金首飾之前,了解這四個問題,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
  • 「炫富女王」蔡欣穎,擁有最多愛馬仕鉑金包才不止買買買這麼簡單
    當女朋友生氣的時候,再或者老婆不高興的時候,該怎麼哄呢?對於女人來說,沒有什麼問題是包包不能解決的,一個不行,兩個!兩個都不行,來一打~~~!看這「口氣」嚇到隔壁家老王了~~~俗話說得:「包」治百病嘛!形容的真貼切!
  • 愛馬仕鉑金包多少錢?
    愛馬仕(Hermes)一直是奢侈品行業的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在愛馬仕有很多不可不說的傳奇故事。
  • 賣長得像鉑金包的包算侵權嗎?Yes!
    這場訴訟案的被告是日本Tia Maria株式會社(以下簡稱「Tia Maria」),該公司從2010年8月至2018年2月銷售了至少100支與鉑金包相似的手袋,每隻包包定價27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723元)。Tia Maria與愛馬仕鉑金包相似的手袋鉑金包誕生於1984年,產量少、價格高,是包袋界公認最保值的包款之一。
  • C家觀點 | 我為什麼不買愛馬仕鉑金包?
    ▼媒體鏡頭下的袁詠儀,不管是逛超市、接孩子還是和老公去拍拖都背著愛馬仕鉑金包,每次都不同款。袁詠儀到底有多少個鉑金包?溫妮斯蒂擁有一個鉑金包的念頭如此強烈,最後連她老公都感動了,去亞洲出差的時候,終於在東京幫她買到了一隻金色的鉑金包。拿到包包的當晚,溫妮斯蒂夜不能寐,用手電筒檢查包包內的縫線和內設,給每個用過鉑金包的朋友打電話,詢問有關包包的細節,唯恐自己買到了假的。為了不被人小看,就買一個包包裝門面?在溫妮斯蒂眼中,鉑金包為何有如此魔力呢?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對於育兒,富人比你更焦慮
    我們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儘管不知終點在何處,由此給媽媽們帶來的焦慮感伴隨著孩子的求學過程,看了《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個鉑金包》之後,發現母親的焦慮不管處哪個階層,哪個國度都深陷其中。鉑金包是愛馬仕的一款爆款拎包,最便宜的也要幾萬塊人民幣,但還不是你有錢就買得到,要排隊預約,限量發售。
  • 抹茶書單|《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顧佳進不去的富婆圈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紐約「富婆」的上東區育兒戰爭。這是一個紐約上東區的媽媽圍繞孩子教育的生活記錄,也是美國頂級富豪家庭生活的一次臥底式調查和報告。結婚生了孩子的馬丁,和丈夫決定搬到上東區(頂級富豪區),這裡人人都是超級富豪,並且非常勢利。從此她開始了作為上東區媽媽的冒險和奮鬥之旅,同時開啟了長達6年的人類學觀察,寫下了這本有趣又觀點獨特的書。
  • 抹茶書單 |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探秘「顧佳」進不去的頂級「富婆圈」
    到了地點之後,工作人員直入主題:美女們來展示一下大家的鉑金包吧~款款都價值100萬日元以上,這樣的場面一般人還真的是很少能看見。這位太太向工作人員說:「鉑金包很難買到的,很多時候都需要去各個點搜查。即使是在圈內都知道的秘密場所,買不買的到也要看運氣。有人去了幾百回也沒買著」。
  • 愛馬仕鉑金包,紐約上東區名媛們的戰爭到底是怎樣的?
    在上東區的社交生活中,孩子與母親,就像宮鬥劇裡的妃子和阿哥們一樣,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共生關係。 為了融入這個社交圈,顧佳和馬丁都得去買鉑金包。 三、沒有鉑金包,在上東區社交圈裡就不存在
  • 《三十而已》太太圈潛規則:中國版《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我卻在暗想,這個編劇一定看過耶魯人類學博士薇妮斯蒂·馬丁的《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因為《三十而已》關於富人太太的描繪,真的跟紐約上東區富豪太太的生活太像了。有錢人的太太不光買包,還要為一切裝潢臉面的東西付費不要指責有錢人高調消費,名牌衣飾,寶馬香車,因為在富人的世界裡,不存在低調這回事。
  • 鉑金包不讓叫「鉑金」的話,你還會愛它嗎?
    每款名手袋的背後都有一段佳話,而愛馬仕的鉑金包也不例外。1981年,簡-柏金(Jane Birkin)在一次搭乘飛機時偶遇時任愛馬仕總裁讓-路易斯-杜馬斯(Jean-Louis Dumas,1938-2010)。在談話中,柏金告訴這位總裁,她想找一款既實用又好看的大手提包。
  • 媽媽版欲望都市:「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看到你們富人也那麼焦慮那麼不開心,我也就心裡平衡了。總而言之,全世界的媽媽都來「看熱鬧了」,不管是真正拎鉑金包的麻麻,還是領著幾千塊錢月薪提著帆布袋的麻麻,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瞄向了《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當然,欲望蹭蹭蹭地在一些媽媽心裡開始膨脹,因為她們驚喜地發現了一個精英媽媽的「外包裝」標準模版。
  • 三十而已顧佳:我是媽媽,我要託關係拼人脈,我還要買鉑金包
    但她活得可真是挺累的,要搶學區房,低三下四託關係讓孩子進入精英幼兒園,還有千方百計混入「太太圈」,東拼西湊買愛馬仕鉑金包。顧佳和闊太太們初次見面的那場戲非常荒誕,那些太太都沒有名字,都被稱呼為某太太,穿得都跟孔雀似的,劇情配著誇張的音樂。
  • 鉑金包出肩帶了?!愛馬仕這幾個新款,感覺每個都可以買…
    除此以外,這季愛馬仕推出的新包款和小配飾也都很精彩。還有很多原本只會出現在愛馬仕愛好者夢中的包款,這一季居然全都「美夢成真」了!對於我這樣的愛馬仕超級愛好者來說,看到這一季的新品,真的跟過年一樣開心!首先要說的,就是這款幾乎每個關注愛馬仕的人,都一定知道的Picnic系列!
  • 她拍了拍顧佳:別擔心,我給你一個愛馬仕鉑金包 | 時尚
    噥,那些富豪太太們隨意扔地上的愛馬仕鉑金包Birkin。190萬美元是迄今為止售價最貴的一隻金鱷魚皮鉑金包,其次貴的是喜馬拉雅鱷魚皮鉑金包;11萬歐元是2011年Jane Birkin在網上售出自用鉑金包的價格;100+是貝嫂在創立自己品牌前,所收藏的鉑金包數量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