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可謂是《三十而已》裡的完美人妻。無論是照顧家庭,還是輔佐老公事業,方方面面出手穩準狠。夫妻二人決定踢開萬總那個心懷不軌的老男人,重新開發新客戶,顧佳這個嗅覺敏銳的女人,很快發現富豪太太圈有商機。
顧佳為了打入太太圈買包,為太太們做蛋糕,伏低做小,委曲求全,表面看是心機,其實是大智慧的表現。一旦發現機會,立即就拿出行動搞定它,這是職場狠角色的特點。
暴發戶的老婆王太太帶著顧佳參加她們的小圈子聚會,顧佳發現與太太們的合影自己被切掉,就是因為幾萬塊的背包太不起眼,別的太太動輒上百萬或者幾十萬的名牌包包,讓顧佳進入她們的朋友圈,顯得自己往下結交太掉價。顧佳抓住了她們的潛規則,湊錢託關係找渠道,買到了一個貴婦包,又給兒子報馬術課,靠近於太太,傳授親子相處技巧,一步步拿到於太太家樂園的煙花訂單。
很多觀眾看完電視劇,覺得富人太太圈買包來劃分等級和階層的方式太浮誇。我卻在暗想,這個編劇一定看過耶魯人類學博士薇妮斯蒂·馬丁的《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因為《三十而已》關於富人太太的描繪,真的跟紐約上東區富豪太太的生活太像了。
有錢人的太太不光買包,還要為一切裝潢臉面的東西付費
不要指責有錢人高調消費,名牌衣飾,寶馬香車,因為在富人的世界裡,不存在低調這回事。想低調都難,因為富人的圈子裡都是富人,你低調就意味著低人一等,沒有能力消費,怎麼繼續在富人圈子裡混?
曼哈頓富豪太太們在高消費的路上,有點騎虎難下的意味,薇妮斯蒂·馬丁在書中寫道:
不管有沒有男士在場,女人花了無數小時在Physique57 與SoulCycle鍛鍊出來的身材,必須搭配高級服飾,以及濃妝豔抹的臉龐。要打扮到永遠容光煥發、隨時可以上鏡頭,地花上上東區女人無數時間,而且令人焦慮萬分。
曼哈頓很多女人都熱愛時尚,但這種夏衣冬穿、冬衣夏穿的事與時尚無關,重點是要比別人先穿。因此,就發生在寒冷二月天穿棉質白連衣裙的女人,雖然冷得發抖,但是她贏了,因為她先穿到了最新款,當然也有剛入秋就套上輕羊毛外衣和新靴子的女人,她們忍受著熱,也要先穿出新衣。穿衣跟冷熱無關,只是為了出風頭比贏了。
上東區的女人光只是達到最低標準,讓自己能夠見人,衣服和鞋子不要太離譜,加上平日保養身體,就最少每年要花九萬五千美元左右。
薇妮斯蒂·馬丁曾經受邀參加過一個頂級富豪太太的晚餐會,這位富豪太太的老公是個對衝基金經理人,他買了他們所在居所的整棟樓。當晚聚會的桌子上,除了堆著伴手禮,還堆著一堆閃閃發光的東西,那些就是太太們的愛馬仕香奈兒迪奧等小型包。
到場沒有一個客人是胖的,沒有一個是醜的,沒有一個是窮的。太太們的包,不僅僅是一個裝載物品的容器,而是向外宣告:我是誰,我屬於哪個財富階層,我比你優越,我很尊貴。
當薇妮斯蒂·馬丁被一個背著鉑金包的女人欺負,她恍然大悟,那些趾高氣昂的女人,她們的肩上或者手上,都有一個美得讓人忘掉呼吸,不管是做工還是染色都無可挑剔的價值連城的包包。女人的名牌包包都帶著強烈的攻擊性。
男人遇上中年危機時,有人會買跑車,有人則在外頭拈花惹草,有人在酒窖裡收藏一萬五千瓶酒,或是購買各種心理慰藉品。而女人的中年危機則需要買個鉑金包,這是薇妮斯蒂·馬丁的感嘆。
鉑金包代表的崇高社會地位,令人無法抗拒。別人會因為你的包而尊敬你。你拿什麼包,開什麼車,就是在告訴別人你的身價。
有錢人的太太對孩子的教育投資,可不僅僅是買下學區房
顧佳為了兒子許子言換了一個大房子,目的是進入優質教育資源圈的幼兒園。這個幼兒園不是想申請就能申請進入,還要打通關係找人寫推薦信,恰恰王太太的老公是這家幼兒園的名譽校董,王太太自己誇口說,每年經由她寫推薦信進去的孩子至少有十個八個。
為了請動王太太這尊神,顧佳上門送蛋糕,幫忙調試望遠鏡,甚至為王太太查詢小行星的命名權,最終把兒子送進了理想中的幼兒園。除此之外,她還在太太圈裡聽說,某個太太的兩個孩子最終都去了牛津大學,那是從小父母就有長遠規劃,小學的時候跑到深圳定居,在深圳和香港兩處走讀,不嫌麻煩,不辭辛苦,這父母真的夠拼。
然而,在薇妮斯蒂·馬丁生活過的上東區,孩子出生後的教育問題,連託兒所都要提前安排,家長面試都是小菜,孩子還要接受「試玩」體驗的觀察。很多富豪媽媽都被虐哭了,因為不能輸在起跑線。
在上東區,富豪太太也是分等級的,分為貴婦、有錢貴婦和超有錢貴婦,很容易就能分辨出來——超有錢貴婦最精雕細琢,最美貌,而且一般生最多的孩子。作者曾經遇見一個身材小巧的貴婦出門,帶著兩個保姆和六個孩子去頂級童裝店。在上東區,生五個孩子,說明你很有趣,生六個孩子,顯然整棟樓都是你家的,或者是你有私人灣流機。當然,如果孩子不能去好學校,無異於被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逮到一樣恐怖。
在上東區搶託兒所是你死我活的戰爭,不僅要填寫申請表,父母們還要寫一篇作文,闡述自己為何要送孩子到貴校,甚至要附上推薦信。今日的世界進入超級競爭狀態,不止是常春藤名校才稱得上好學校。因為有連帶關係,進入好的託兒所才有更大機率計入好大學。
環環相扣是一種令人很焦慮的生活育兒方式,讓人活得很緊張,因為你永遠不能鬆懈,永遠不能休息,不管什麼事都一樣。在上東區,這個人人有資源想生幾個就生幾個、高度競爭的小小世界,養出「成功的」孩子是地位的象徵——可以反映出你的身份地位。
在上東區當母親是一種不成功便成仁的高風險職業。孩子要是成功,那是我們的功勞;孩子要是失敗,那是我們當媽的人失敗。哪怕是在紐約頂級富人區曼哈頓,女人做了媽媽後,連自我介紹都要改成某某的媽媽,她們的脖子上戴著刻著孩子姓名縮寫的小牌子,手指上也帶著疊戒,一個戒指代表一個孩子。
薇妮斯蒂·馬丁說:母親與孩子完全融為一體,我們由我們的孩子定義。我身處全美最富裕城市最勢利眼地區最貴族的學校,每個人虎視眈眈,等著為自己的孩子謀最好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