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中顧佳為了公司生意拓展人脈想進入太太圈,卻因為自己的包包不夠名貴被排擠,甚至合照都把她剪掉。顧佳不得已用全部身家買了限量款包包,終於成功融入富太交際圈。一隻名品包換來上流圈的人脈,簡直是上海版的《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
可是《我是個媽媽,我需要鉑金包》的作者本身就是富裕家庭出身的藤校雙博士,嫁的老公本來就是紐約上東區「土著」,人家原生家庭就已經是上流社會了。
以前時尚雜誌編輯都是專門強調birkin包的中文寫法是「柏金包」而不是「鉑金包」,因為這名字來自歌手簡·柏金,而非是包跟鉑金有什麼關係。但現在網絡上幾乎默認都寫成「鉑金包」,可能看起來比較符合群眾對於它特別特別特別貴的認知,時間一長就變成了主流說法。
《我是個媽媽我需要birkin包》這本書,內地和港臺版本書名採用的birkin譯法是不一樣的。繁體字版堅持寫「柏金包」,簡體字版則隨大流寫了「鉑金包」。
書裡感慨的累,約等於我們感慨直播手速不夠快買不到特價護膚品,或者家裡孩子原本可以考上清北,但因為某項失分去了其他985,可不是顧佳夫婦草根非要去富豪圈,這生拉硬裝就很錯位。
你是不是一直到看到劇才知道喜馬拉雅是個包,而不是那個由王一博代言的音頻分享APP?
你看這劇是不是覺得自己的日子啥都不是,別說愛馬仕,連那個不到十萬的香奈兒都買不起?
沒事,我也不認識用愛馬仕的貴婦。咱買不起喜馬拉雅包,下載個喜馬拉雅APP總是可以有的。
我是個媽媽,我沒有鉑金包,香奈兒,只有購物袋。這也是可以有的。
等長大了才發現,自己的一些習慣都是隨媽媽的,當時不覺得,獨立生活後才會發現。把各種超市的購物袋,買菜的袋子分別整理收納。乾淨的可以再次裝東西,材質不好或是髒的就用作垃圾袋。自己在包裡都會放兩個袋子,超市結帳的時候就可以直接用了。
我的包是什麼包呢?各種各樣的帆布袋(環保購物袋)。
年輕的時候看到新出來的包總是各種眼紅,精緻的小包可以搭配我的淑女裙;幹練的大包甚至可以塞下電腦、水杯、雨傘等雜七雜八的所有東西,也應該可以來一個;雙肩包也可以有,總有用得上的時候……最好能有好幾個不重樣的包,這樣可以搭配不同的服裝。
等到上了一定年紀,回過頭來再看。
哎呀,這些什麼包都不如環保購物袋好用,帆布地質,髒了洗衣機裡一攪就好。容量大還特別輕便,你想塞什麼就塞什麼。覺得購物袋不時尚?現在的購物袋,各種聯名,各種設計,但是價格又超實惠,是名牌包的幾百分之一。而且隨便放,破了也不心疼。
背自己的包,讓別人去說唄。
你想,郭晶晶都還在小攤上買衣服呢?誰又能否認她的成就。我們不應該被物質裹挾,徒增自己的焦慮。名牌包很好,如果經濟條件允許,買一個或者幾個又何妨?我的經濟條件有限,用購物袋,那又怎樣?
咱背著自己的購物袋,也把它背出香奈兒,喜馬拉雅的feel,讓給娃看看,自信的媽媽才最美麗!而且這還給你提供了一個親子互動時光,讓娃拿起畫筆,為你定製一款只屬於你的包包吧!
媽媽們,如果你也有美麗的環保購物袋,快在評論裡曬曬吧!如果你有名牌包,也歡迎來曬曬。大家都有欣賞美、擁有美的權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