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糖尿病聯盟」2017數據,全球糖尿病患群體4.25億人,中國糖尿病患者高達1.14億。日子越來越美,血糖越來越高。鄉親們前赴後繼,後浪洶湧推前浪。
我們就這樣,變成了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國,「糖朝盛世」。
中國糖尿病患病人數已高達1.14億,患病率10.9%,具體代表什麼?
想像一下,你因升職加薪,準備辦個家庭聚餐,打開手機通訊錄,七大姑八大姨親朋好友,20人湊兩桌。10.9%糖尿病患病率,平均每一桌有一個兜裡揣著降糖藥來的。
防糖控糖,成為很多中老年生活常態。可現實中,我們卻總聽到這樣聲音:「我明明很少吃糖,也不吃甜食,為什麼血糖指數總降不下來?」
編輯 搜圖
此糖非彼糖,血糖高人群,究竟要注意哪種糖?
糖醋排骨,糖醋魚、冰糖燉雪梨、奶茶、蛋糕、大白兔奶糖......你發現沒,幾乎大半的美食,都離不開一個糖字。民以食為天,食以味論先。工作奔波忙碌,離渴求美食爽口。即使弄個涼拌黃瓜,稍微撒那麼一丟丟糖進去,味道就鮮美。
冰糖葫蘆,同樣的美食。在孩子眼中趨之若鶩,而在高血糖者眼中,如狼似虎。看的見的白糖或冰糖,讓很多需要控血糖的人群,小心謹慎,生怕多放一湯匙,導致血糖指數極速攀升。
糖吃了,必然增加糖尿病風險。可你發現沒?很多高血糖人群,平時吃糖,那些看的見的白糖,冰糖及糖果蛋糕,分量其實不多,為何血糖難以平穩控制?
糖和糖,我們不一樣
科學界眼中的的「糖」和生活中糖,有本質區別
舉個例子說: 在科學界,【糖元素】包括了很多:多糖(如澱粉類)、單糖(葡萄糖、果糖)和雙糖(蔗糖)等。比如你每天都吃的米飯、面頭,包子饅頭,喝的小米粥,土豆燉牛肉,麻辣藕片,酸辣土豆絲,山藥燉排骨,都屬於澱粉。
你有木有感覺,只要你張嘴吃食,基本就跑不了【糖】的勢力範圍?一日三餐,這些食物下肚,這些多糖,通過身體的消化系統,分解為葡糖糖才,成為被身體利用燃料。餐後30-60分鐘,食物轉化葡萄糖過程,引起血液中血糖爬升。
同時身體會分泌胰島素,健康人群,會把血糖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即【6.1-7.8】區間。但你身體益處,控制血糖的功能失控,就產生了糖尿病現象。
5大容易讓血糖攀升的坑,看看你入了幾個坑?
記得一次出門旅遊,大家爬了一天的山。近8000個臺階,臨近下山。我有能吃下一頭牛感覺,等到晚飯,目睹同團的一個北方阿姨,實操演示豪橫飯量:花邊粗瓷碗,15分鐘單兵作戰,吃了滿滿一湯盆米飯!
關鍵是人家還不費菜,就盯著一碟辣椒小炒肉。邊吃邊嚷著,旅遊忘帶降糖藥了,問最近的藥店在哪?
此刻我看著阿姨,一萬隻神獸排隊飄過。一頓包圓一盆米飯,放著滿桌菜都不碰。挑食厭食堪憂,膳食均衡木有,何方神藥能調控您老人家血糖啊?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血糖失控,大多伴隨長期不健康生活習慣。
①口感不甜的飲料。
炎熱夏季,出門時買一瓶,冰鎮酸梅湯,冰鎮綠茶或烏龍茶。甜麼?一點都不甜,略帶酸味,冰紅茶也給你清爽口感。是不是想著,喝茶多健康,酸梅湯多天然?
一顆方糖=5克 ,不甜未必沒放糖
咕嚕咕嚕半瓶下去,血糖不飆升,才是真見了鬼。喝茶首選原生態,自個買點茶葉煮水泡。
另外呢,有的人喜歡鮮榨果汁,純天然夠健康吧?可你想過沒,吃蘋果一次吃一個,一杯扎蘋果汁,起碼要3個蘋果,咕嚕咕嚕喝下肚,總量就超標。
②油炸美食
油炸薯條,雞翅,肉串,排骨。。。。。。為何世界人民大多愛油炸美食?
因為好吃啊,尤其是油炸食物,外面裹的那層裹粉。一口咬下,嘎子嘎子聲音,酥脆爽啊,聽食物在口腔碎裂聲,都讓人開心。
真相是,裹粉富含高糖,高鹽,下了油鍋和海綿類似,吸油吸飽每一個分子。愛吃油炸食物,除了血糖難控制,內臟脂肪也難控制。標準的三高製造者啊。
③精緻澱粉,人工製品
陪朋友逛街,路過烘焙店。因為這家店宣傳,用代糖替代白糖,所以朋友買了3大份,準備送給長輩。
看到見的白糖,讓大家小心謹慎,看不見的糖,才是隱性的健康獵手。
很多老人愛吃甜食,一邊怕血糖高,一邊又想吃甜。代糖的出現,某種程度解決需求。可對於用精緻麵粉烘焙出糕點,90%原材料屬於澱粉,用代糖甜味劑取代傳統白糖。還不如直接買直接放糖的!
直接放糖的糕點,高血糖者吃,有敬畏心,最多品嘗一小塊,解解饞。反之,你告訴他/她,這個沒放白糖,是甜味劑導致口感甜,她/他更可能多吃3-5-7大塊。一邊吃一邊心裡樂呵呵,好不容易過癮咯。
④不讓吃糖,喝酒總行吧
雖然喝酒不會直接,幹擾胰島素。但對糖尿病人群及需要控血糖者,需要了解:空腹喝酒易造成低血糖,對於服用降糖藥人群,是潛在危險。
長期習慣喝酒,損傷肝臟,造成代謝減緩,增加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
糖友飲酒建議:空腹不喝酒、飲酒需少量.
⑤勾芡法烹調的羹類美食
酸辣湯,銀耳酒釀羹,胡辣湯,蓋澆拌麵。。。。。。
這些美食製作有一個特點,用(豆粉或太白粉),最後濃濃勾芡工序。這一個看似簡單動作,因為要讓食物更鮮美,會添加很多的油脂或糖分。
對於需要控制血糖的糖友,建議多選擇【湯】而非【羹】。
同樣的銀耳蓮子【羹】改為銀耳蓮子【湯】,僅一字之差,更有助於平穩血糖哦。
血糖平穩飲食口訣
日常控糖需謹記,主食不要太精細,
結合粗糧控制量 ,少吃零食和糕點,
少喝飲料多喝水 炒菜少油少鹽糖,
簡簡單單才輕鬆,清清淡淡更健康!
關於作者:營養師程寧
有溫度沒套路,專注減肥和健康養生。
你在減肥期間,遇到的煩惱,正是我關注的!
陪你一起,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歡迎【關注】,每天收穫減肥和健康知識。